顧孫越想越覺得是這麽回事,對顧靈汐的怒火不僅更上了一層。
皇上那麽溫和的性子,都被顧靈汐給氣的對他擺了冷臉。
如今更是大言不慚,為了逃避定親,撒謊說是皇上看中了她。
真的是,又氣又怒又心累。
他怎麽就會生了這麽個女兒呢?
幸好她就要嫁出去了。
以後眼不見心不煩,還是讓婆家去好好教育去吧。
沒想到,這時候,曾興安跟陳氏也在一起嘀咕了一會兒。
曾興安說道:“顧大人,令嬡這實在是有點……。
你說別的任何問題吧,我們都能接受。
但這拿皇上說事兒,是不是就有點過了?
這萬一要是傳出去,可是大罪啊。
是會帶來災禍的呀。
我看這親事,不如就……作罷了吧。”
陳氏也說道:“是啊,對皇上不敬,這樣的媳婦,我們家可不敢要。
這要是嫁過去了,到時候她再亂說點兒啥,到時候,豈不是會連累我們家嗎。”
顧靈汐一聽,倒是挺高興。
別管他們信不信,但隻要能破壞了定親就行了。
顧孫卻一口氣堵在胸中,氣的差點過去咯。
但是又不能說曾氏夫婦說錯了。
就顧靈汐剛才這話,他們不給傳出去都算是好的。
劉氏一聽也慌了,急忙說道:“別啊。
靈汐這孩子,也是一時的口不擇言。
她平時,也算乖巧,並不是這樣的。
你看,咱這親事,談的好好地,怎能為了一時的女兒家的小性子,就輕易作罷呢?”
曾興安說道:“話可不是這麽說的。
我相信顧小姐大約是一時口不擇言。
可她這樣的性格,我們曾家也是難以接受。
一時情急之下口不擇言,就開始拿皇上來說事,把皇上當成擋箭牌,這可是大不敬。
要是她以後情急之下,還這樣做,那可如何是好?
事關我一家老小性命啊,下官也是不得不謹慎。”
陳氏這會子也不裝了,說道:“不對啊,你們顧家也算是高門大戶。
我就說呢,怎麽還巴巴的要下嫁到我們家,給我兒子當繼室。
原來是這顧小姐的性格竟然是這樣……這嫁到誰家,不都得給人家家裏惹來災禍嗎?
我們可不敢要。”
曾興安又接著說道:“顧大人,您也別覺得下官賤內說話難聽。
方才下官也說了,別的任何問題,哪怕有點小性子,率真一點什麽的,我們都能接受。
可事關皇上,這麽大的事兒,換成顧大人您,您也不會要個這樣的兒媳婦不是?”
這兩口子都沒給顧孫兩口子說話的機會,兩個人輪番巴巴。
顧孫雖然比曾興安大一級,但兩人不是一個係統。
顧孫也不是曾興安的頂頭上司,加上如今是顧孫的閨女說了對皇帝不敬的話。
那他還怕個球。
顧孫一個口舌伶俐的太常卿,都被硬生生的懟的說不出來話。
氣的真的是要死要活的。
偏偏他是真無法反駁。
因為曾興安說的對,換成他,他自己也不會要一個這樣的兒媳婦啊。
曾興安兩口子就要命人抬著禮品,打道回府。
劉氏急忙去說好話。
她千挑萬選給顧靈汐選出來的‘好婆家’,可不能就這麽算了。
但曾興安兩口子,也不知道是真的不同意了,還是想要拿捏一番,就是不鬆口。
而這時,曾良工突然說道:“父親,母親。
兒子也相信,顧小姐不是故意的。
就像是伯母說的,她隻是一時口不擇言了罷了。
兒子相信,她此刻也知道自己錯了,以後必然不敢再犯。
兒子很喜歡顧小姐,還請父親母親成全,給她一個機會。”
劉氏聽了大喜過望,心道這親事還能繼續成便可。
顧孫倒是沒有什麽,畢竟是太常卿,也是個人精,聽了曾良工的話,隻是心中略有安慰。
覺得這曾良工,雖然身體有缺陷,但也著實不錯。
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選擇顧靈汐,可見也是真心喜歡她。
雖然女兒把他氣的半死,但以後能有個真心疼愛她的人,他也是挺欣慰的。
但曾興安夫婦卻不肯鬆口,隻說此事還是日後再議吧。
也不肯留下來吃飯了,站起身來就要走。
顧孫跟劉氏好說歹說,但也不能強迫人家娶顧靈汐啊。
因此也隻好說了一些客套話,隻希望曾家回去之後,能再考慮考慮這親事。
然後就站起來,給他們送行。
曾興安兩口子隱晦的交換了一個得意的眼神。
這親事,他們自然是不會放棄的。
顧靈汐雖然有些抗拒,但嫁到了他們家,還不是任他們拿捏麽?
等嫁到了曾家,她哪裏還有什麽機會使什麽小性子,說什麽口不擇言的話。
相反,娶了她,既能對曾興安的仕途有幫助,又能讓兒子喜歡,何樂而不為呢。
如今不肯鬆口,也不過就是想要拿捏顧府一下子罷了。
因為顧孫地位高,這親事,原本是顧府在上的。
是曾府上門,巴巴的求人家嫁女兒。
為了表示誠意,還拿出了好多的聘禮,就連彩禮那都是精挑細選的好東西。
如今經過這麽一下子,就隱隱變成了曾府占據主導地位了。
畢竟現在又不是曾府求著他們顧府嫁女兒。
而是他們顧家想要把女兒嫁竟曾府。
所以,等過兩天,他們鬆口,願意來顧府商議親事的時候,那聘禮跟彩禮,就不必準備的如此豐厚了。
相信到時候顧府也說不出來啥。
曾家兩口子,算盤打的是啪啪響。
顧孫跟劉氏兩人無奈,將他們送到了門口。
曾良工還表示,請伯父伯母放心,他不會計較小姐的無禮,等他回去之後,一定會說服父母的。
劉氏自然是說了一些好聽的話。
雙方站在門口,剛要告別,但此時不遠處卻來了一隊人馬,還抬著一頂轎子。
眾人便在門口駐足看了一下,突然發現,那一隊人馬,似乎是宮裏的人。
曾興安便說了一句:“那打頭兒的,好像是皇上身邊的張公公。
不知道這是要去哪兒。”
顧孫的眼神比較好,經常進宮單獨找皇帝,因此自然對皇帝身邊的人,比曾興安要熟悉的多。
他說道:“不錯,正是張公公。”
眾人好奇不知道這大過年的,張公公要去哪兒。
沒想到那一隊人馬,就在顧府麵前,停了下來。
皇上那麽溫和的性子,都被顧靈汐給氣的對他擺了冷臉。
如今更是大言不慚,為了逃避定親,撒謊說是皇上看中了她。
真的是,又氣又怒又心累。
他怎麽就會生了這麽個女兒呢?
幸好她就要嫁出去了。
以後眼不見心不煩,還是讓婆家去好好教育去吧。
沒想到,這時候,曾興安跟陳氏也在一起嘀咕了一會兒。
曾興安說道:“顧大人,令嬡這實在是有點……。
你說別的任何問題吧,我們都能接受。
但這拿皇上說事兒,是不是就有點過了?
這萬一要是傳出去,可是大罪啊。
是會帶來災禍的呀。
我看這親事,不如就……作罷了吧。”
陳氏也說道:“是啊,對皇上不敬,這樣的媳婦,我們家可不敢要。
這要是嫁過去了,到時候她再亂說點兒啥,到時候,豈不是會連累我們家嗎。”
顧靈汐一聽,倒是挺高興。
別管他們信不信,但隻要能破壞了定親就行了。
顧孫卻一口氣堵在胸中,氣的差點過去咯。
但是又不能說曾氏夫婦說錯了。
就顧靈汐剛才這話,他們不給傳出去都算是好的。
劉氏一聽也慌了,急忙說道:“別啊。
靈汐這孩子,也是一時的口不擇言。
她平時,也算乖巧,並不是這樣的。
你看,咱這親事,談的好好地,怎能為了一時的女兒家的小性子,就輕易作罷呢?”
曾興安說道:“話可不是這麽說的。
我相信顧小姐大約是一時口不擇言。
可她這樣的性格,我們曾家也是難以接受。
一時情急之下口不擇言,就開始拿皇上來說事,把皇上當成擋箭牌,這可是大不敬。
要是她以後情急之下,還這樣做,那可如何是好?
事關我一家老小性命啊,下官也是不得不謹慎。”
陳氏這會子也不裝了,說道:“不對啊,你們顧家也算是高門大戶。
我就說呢,怎麽還巴巴的要下嫁到我們家,給我兒子當繼室。
原來是這顧小姐的性格竟然是這樣……這嫁到誰家,不都得給人家家裏惹來災禍嗎?
我們可不敢要。”
曾興安又接著說道:“顧大人,您也別覺得下官賤內說話難聽。
方才下官也說了,別的任何問題,哪怕有點小性子,率真一點什麽的,我們都能接受。
可事關皇上,這麽大的事兒,換成顧大人您,您也不會要個這樣的兒媳婦不是?”
這兩口子都沒給顧孫兩口子說話的機會,兩個人輪番巴巴。
顧孫雖然比曾興安大一級,但兩人不是一個係統。
顧孫也不是曾興安的頂頭上司,加上如今是顧孫的閨女說了對皇帝不敬的話。
那他還怕個球。
顧孫一個口舌伶俐的太常卿,都被硬生生的懟的說不出來話。
氣的真的是要死要活的。
偏偏他是真無法反駁。
因為曾興安說的對,換成他,他自己也不會要一個這樣的兒媳婦啊。
曾興安兩口子就要命人抬著禮品,打道回府。
劉氏急忙去說好話。
她千挑萬選給顧靈汐選出來的‘好婆家’,可不能就這麽算了。
但曾興安兩口子,也不知道是真的不同意了,還是想要拿捏一番,就是不鬆口。
而這時,曾良工突然說道:“父親,母親。
兒子也相信,顧小姐不是故意的。
就像是伯母說的,她隻是一時口不擇言了罷了。
兒子相信,她此刻也知道自己錯了,以後必然不敢再犯。
兒子很喜歡顧小姐,還請父親母親成全,給她一個機會。”
劉氏聽了大喜過望,心道這親事還能繼續成便可。
顧孫倒是沒有什麽,畢竟是太常卿,也是個人精,聽了曾良工的話,隻是心中略有安慰。
覺得這曾良工,雖然身體有缺陷,但也著實不錯。
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選擇顧靈汐,可見也是真心喜歡她。
雖然女兒把他氣的半死,但以後能有個真心疼愛她的人,他也是挺欣慰的。
但曾興安夫婦卻不肯鬆口,隻說此事還是日後再議吧。
也不肯留下來吃飯了,站起身來就要走。
顧孫跟劉氏好說歹說,但也不能強迫人家娶顧靈汐啊。
因此也隻好說了一些客套話,隻希望曾家回去之後,能再考慮考慮這親事。
然後就站起來,給他們送行。
曾興安兩口子隱晦的交換了一個得意的眼神。
這親事,他們自然是不會放棄的。
顧靈汐雖然有些抗拒,但嫁到了他們家,還不是任他們拿捏麽?
等嫁到了曾家,她哪裏還有什麽機會使什麽小性子,說什麽口不擇言的話。
相反,娶了她,既能對曾興安的仕途有幫助,又能讓兒子喜歡,何樂而不為呢。
如今不肯鬆口,也不過就是想要拿捏顧府一下子罷了。
因為顧孫地位高,這親事,原本是顧府在上的。
是曾府上門,巴巴的求人家嫁女兒。
為了表示誠意,還拿出了好多的聘禮,就連彩禮那都是精挑細選的好東西。
如今經過這麽一下子,就隱隱變成了曾府占據主導地位了。
畢竟現在又不是曾府求著他們顧府嫁女兒。
而是他們顧家想要把女兒嫁竟曾府。
所以,等過兩天,他們鬆口,願意來顧府商議親事的時候,那聘禮跟彩禮,就不必準備的如此豐厚了。
相信到時候顧府也說不出來啥。
曾家兩口子,算盤打的是啪啪響。
顧孫跟劉氏兩人無奈,將他們送到了門口。
曾良工還表示,請伯父伯母放心,他不會計較小姐的無禮,等他回去之後,一定會說服父母的。
劉氏自然是說了一些好聽的話。
雙方站在門口,剛要告別,但此時不遠處卻來了一隊人馬,還抬著一頂轎子。
眾人便在門口駐足看了一下,突然發現,那一隊人馬,似乎是宮裏的人。
曾興安便說了一句:“那打頭兒的,好像是皇上身邊的張公公。
不知道這是要去哪兒。”
顧孫的眼神比較好,經常進宮單獨找皇帝,因此自然對皇帝身邊的人,比曾興安要熟悉的多。
他說道:“不錯,正是張公公。”
眾人好奇不知道這大過年的,張公公要去哪兒。
沒想到那一隊人馬,就在顧府麵前,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