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響後,她見我沒有被激怒,似乎失了興趣,啟唇說:“你繼續盯著皇貴妃,如果她與老八有來往一定要密切注意著。”
我略一頷首,她難得的又與我多說了幾句,語氣裏有些不屑,“說起來,四皇子不過是個草莽武夫,他在京中連幕僚都沒有幾人,熟識的也不過就是一些武將,他沒有資格與太子爺爭。讓你去永壽宮從一開始也便是讓你注意著八皇子與皇貴妃的來往,若是老八拉攏了皇貴妃,那老四才會成為我們的阻礙。”
“四皇子不會成為八皇子的人。”我淡淡的應了她一聲,在內心暗道,軒轅夜絕對不會成為依靠任何一方勢力,猛虎豈會屈尊於人?
太子頓然一笑,譏笑的打量我,“到底是和老四有過一夜雨露恩歡的人,你倒也了解他。”
我身子一僵,袖下的手不自覺的緊握起來。
太子妃繼續道:“老四的確不會成為老八的人,他為人孤傲,不肯為太子所用,也不會為老八做事。那樣的人天生效忠與朝廷,沒有成為帝位的謀略,所以老四我們會留著,畢竟那樣的人才可遇而不可求。”
她言罷後提步離去,走到門邊的時候又轉頭道:“你剛剛說的事情十六皇子也聽到了?”
我內心一動,舉目平靜說道:“剛剛來的路上我已經囑咐過他,他禁守在延年殿多年,對這些紛爭很懵懂,而且他還隻是個孩子,不會對你們造成任何阻礙。”
太子妃莞爾一笑,“他既然懂得明哲保身我也不會去為難他,說到底不過是個不受寵的罷了,而且他要是把聽到的捅了出去,對我們也不是沒有益處。”
我目送她離去,內心的陰霾久久不能消散,若不是我偶然間得知了八皇子欲要陷害太子的事情,恐怕不久後翻查十五年前舊案的折子就遞到了皇上跟前了。
我雙眉緊鎖,太子妃不是個可以相信之人,我決不能繼續坐以待斃下去,可這宮中又還有誰能阻止諫言重查平陵城之事。
今日的祭祖幾位妃位以上的娘娘一同前去,從不被重視的十六皇子也難得的被皇上恩準可以一起前往,他身子是壞到了骨子裏,別人或許看不出,我與他自己卻是心知肚明,雖是如此他仍舊是應允了同去。
我本想可以與皇貴妃一同去祭典,也可以照顧到十六皇子,卻被太後留在了壽康宮。
屋裏的爐子燒的很旺,炭火偶爾發出‘啪啪’的迸裂聲,沒有前去祭典的幾位公主陪著太後在裏屋說話,安陽公主逗的太後很是開懷。
安陽公主是宸嬪的女兒,宸嬪去世的早,安陽公主打小便由太後撫養在身邊,所以相比其她的公主,她與太後也要格外親近一些。
從前我來伺候太後的時候便見過幾次安陽公主,她生的很可愛,臉有些圓,比我略小兩歲,和十六皇子是同年,得開春後才能行及笄禮。
安陽公主很隨和,我與她也算是相熟,她拉著我與我說笑,我附和著想起祭祖的事情卻總覺得心緒不寧。
壽康宮難得這麽熱鬧,一會子後太後抵不住身子匱乏,眾位公主隻得起身告辭,我送著她們出去,到了宮門邊笑著福身相送她們,幾位公主都乘著轎子陸陸續續離去,隻有明玉公主頓了下來。
我略略舉目看向她,微笑說,“公主可是還有什麽事情?”
明玉公主是淑妃的小女兒,六皇子的同胞妹妹,已經年滿十八歲,隻是現在還未出閣。她十六歲那年皇上本有意將她許配給戶部侍郎的兒子。可聖旨還未下去,戶部侍郎的兒子卻突然暴斃。
後來卻不知怎麽明玉公主的婚事一直耽擱了下來,直到去年年底的時候才定奪下來,婚禮已經定在了上元節那天。
她上下打量了我一眼,轉而淡淡一笑,她笑的很是從容,腦後的珍珠攢花步搖輕輕晃動,一身雪青的衣裙將她的氣色襯得很好,“倒也無事,隻是好奇你是個什麽樣的人。”
我朝她投去不解的目光,好似疑惑道:“奴婢與公主素無往來……”
她含著笑,說道,“從前有無往來不要緊,重要是我們現在認識了不是嗎?”
我舉目與她對視一眼,唇邊揚起一抹笑,又側身低頭一福,“能與公主結識是奴婢的福氣。”
她虛手一抬,又與我客氣了幾句方才離去。
我對明玉公主的客套有些意外也並不意外,不意外的是她刻意的拉攏。
我如今算是太後身邊的紅人,太後雖說病重到底還在世,隻要太後還在一天,宮中的有些事情便免不了過問太後,就連在太後跟前如此得意的安陽也要與我客套幾分,可見太後的寵愛有多麽重要。
公主不比皇子,皇子將來能封王進爵,而公主嫁出宮後,若在宮裏不是個受待見的,又無人撐腰以後的日子未必好過,如果能得太後能多疼愛,挑選一個好夫婿,以後的路或許也能好走些。
而我意外的則是明玉公主的精明,淑妃是皇後的人,六皇子也追隨太子。我雖說有時候伺候太後,可到底是皇貴妃身邊的人,往裏了說甚至可以算是四皇子的人,可明玉公主卻仍舊想要拉攏我。
她不是不相信太子無法登上帝位,而是不想吊死在一顆樹上,讓她突然決定與我交好的原因大抵是剛剛十六皇子的事情。
十六皇子能一夕之間翻身,裏麵多少有我的影子,若不是我曾經向太後提起十六皇子,太後怕是此生都不會再召見延年殿的‘罪人’。
我望著明玉公主遠去的背影,在心裏暗道:與淑妃的愚拙,六皇子的莽撞不同,明月公主比之要聰明太多太多。
折回內室時太後正在喝藥,我上前從芳蘭姑姑手裏接過藥碗,小心的給太後喂藥,太後近些日子口中味覺淡了下來,喝藥時也不似平常一般皺著眉。
我擱下藥碗正要給她遞過去一塊蜜餞,太後擺了擺手道:“不吃也罷了,嘴裏總是有些發麻,這黑漆漆的藥也吃不出什麽苦味,糖到嘴裏也是淡的。”
我略一頷首,她難得的又與我多說了幾句,語氣裏有些不屑,“說起來,四皇子不過是個草莽武夫,他在京中連幕僚都沒有幾人,熟識的也不過就是一些武將,他沒有資格與太子爺爭。讓你去永壽宮從一開始也便是讓你注意著八皇子與皇貴妃的來往,若是老八拉攏了皇貴妃,那老四才會成為我們的阻礙。”
“四皇子不會成為八皇子的人。”我淡淡的應了她一聲,在內心暗道,軒轅夜絕對不會成為依靠任何一方勢力,猛虎豈會屈尊於人?
太子頓然一笑,譏笑的打量我,“到底是和老四有過一夜雨露恩歡的人,你倒也了解他。”
我身子一僵,袖下的手不自覺的緊握起來。
太子妃繼續道:“老四的確不會成為老八的人,他為人孤傲,不肯為太子所用,也不會為老八做事。那樣的人天生效忠與朝廷,沒有成為帝位的謀略,所以老四我們會留著,畢竟那樣的人才可遇而不可求。”
她言罷後提步離去,走到門邊的時候又轉頭道:“你剛剛說的事情十六皇子也聽到了?”
我內心一動,舉目平靜說道:“剛剛來的路上我已經囑咐過他,他禁守在延年殿多年,對這些紛爭很懵懂,而且他還隻是個孩子,不會對你們造成任何阻礙。”
太子妃莞爾一笑,“他既然懂得明哲保身我也不會去為難他,說到底不過是個不受寵的罷了,而且他要是把聽到的捅了出去,對我們也不是沒有益處。”
我目送她離去,內心的陰霾久久不能消散,若不是我偶然間得知了八皇子欲要陷害太子的事情,恐怕不久後翻查十五年前舊案的折子就遞到了皇上跟前了。
我雙眉緊鎖,太子妃不是個可以相信之人,我決不能繼續坐以待斃下去,可這宮中又還有誰能阻止諫言重查平陵城之事。
今日的祭祖幾位妃位以上的娘娘一同前去,從不被重視的十六皇子也難得的被皇上恩準可以一起前往,他身子是壞到了骨子裏,別人或許看不出,我與他自己卻是心知肚明,雖是如此他仍舊是應允了同去。
我本想可以與皇貴妃一同去祭典,也可以照顧到十六皇子,卻被太後留在了壽康宮。
屋裏的爐子燒的很旺,炭火偶爾發出‘啪啪’的迸裂聲,沒有前去祭典的幾位公主陪著太後在裏屋說話,安陽公主逗的太後很是開懷。
安陽公主是宸嬪的女兒,宸嬪去世的早,安陽公主打小便由太後撫養在身邊,所以相比其她的公主,她與太後也要格外親近一些。
從前我來伺候太後的時候便見過幾次安陽公主,她生的很可愛,臉有些圓,比我略小兩歲,和十六皇子是同年,得開春後才能行及笄禮。
安陽公主很隨和,我與她也算是相熟,她拉著我與我說笑,我附和著想起祭祖的事情卻總覺得心緒不寧。
壽康宮難得這麽熱鬧,一會子後太後抵不住身子匱乏,眾位公主隻得起身告辭,我送著她們出去,到了宮門邊笑著福身相送她們,幾位公主都乘著轎子陸陸續續離去,隻有明玉公主頓了下來。
我略略舉目看向她,微笑說,“公主可是還有什麽事情?”
明玉公主是淑妃的小女兒,六皇子的同胞妹妹,已經年滿十八歲,隻是現在還未出閣。她十六歲那年皇上本有意將她許配給戶部侍郎的兒子。可聖旨還未下去,戶部侍郎的兒子卻突然暴斃。
後來卻不知怎麽明玉公主的婚事一直耽擱了下來,直到去年年底的時候才定奪下來,婚禮已經定在了上元節那天。
她上下打量了我一眼,轉而淡淡一笑,她笑的很是從容,腦後的珍珠攢花步搖輕輕晃動,一身雪青的衣裙將她的氣色襯得很好,“倒也無事,隻是好奇你是個什麽樣的人。”
我朝她投去不解的目光,好似疑惑道:“奴婢與公主素無往來……”
她含著笑,說道,“從前有無往來不要緊,重要是我們現在認識了不是嗎?”
我舉目與她對視一眼,唇邊揚起一抹笑,又側身低頭一福,“能與公主結識是奴婢的福氣。”
她虛手一抬,又與我客氣了幾句方才離去。
我對明玉公主的客套有些意外也並不意外,不意外的是她刻意的拉攏。
我如今算是太後身邊的紅人,太後雖說病重到底還在世,隻要太後還在一天,宮中的有些事情便免不了過問太後,就連在太後跟前如此得意的安陽也要與我客套幾分,可見太後的寵愛有多麽重要。
公主不比皇子,皇子將來能封王進爵,而公主嫁出宮後,若在宮裏不是個受待見的,又無人撐腰以後的日子未必好過,如果能得太後能多疼愛,挑選一個好夫婿,以後的路或許也能好走些。
而我意外的則是明玉公主的精明,淑妃是皇後的人,六皇子也追隨太子。我雖說有時候伺候太後,可到底是皇貴妃身邊的人,往裏了說甚至可以算是四皇子的人,可明玉公主卻仍舊想要拉攏我。
她不是不相信太子無法登上帝位,而是不想吊死在一顆樹上,讓她突然決定與我交好的原因大抵是剛剛十六皇子的事情。
十六皇子能一夕之間翻身,裏麵多少有我的影子,若不是我曾經向太後提起十六皇子,太後怕是此生都不會再召見延年殿的‘罪人’。
我望著明玉公主遠去的背影,在心裏暗道:與淑妃的愚拙,六皇子的莽撞不同,明月公主比之要聰明太多太多。
折回內室時太後正在喝藥,我上前從芳蘭姑姑手裏接過藥碗,小心的給太後喂藥,太後近些日子口中味覺淡了下來,喝藥時也不似平常一般皺著眉。
我擱下藥碗正要給她遞過去一塊蜜餞,太後擺了擺手道:“不吃也罷了,嘴裏總是有些發麻,這黑漆漆的藥也吃不出什麽苦味,糖到嘴裏也是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