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江流域開始買鴨苗, 一路上要趕鴨子過來,太子一行的速度陡然慢了下來。
這嫩黃嘴的鴨苗嘰嘰喳喳叫著,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撲棱著翅膀去荒地裏, 在田地裏啄吃蹦著跳的蝗蟲。蝗蟲的兩折長腿尚未發育好,它們的翅膀也先天不足不足以飛上天, 幼小的蝗蟲就這樣被扁扁小小的鴨嘴給啄著入了腹中。
剛開始不少百姓還有些擔心鴨子吃地裏的糧食, 等到沈譽頭一個村子給了錢,讓鴨群大快朵頤, 不光是沒有壞莊稼苗,還留下了不少白色的鴨糞,就讓其他的村子也願意讓鴨群去啄一遍自家的莊稼田。
倘若是鴨子少一些,聚不成群, 吃了自家的莊稼蝗蟲,其他家的又會跳過來, 就也沒什麽作用。隻有當這鴨子成群結隊把整個村子裏蝗蟲吃的幹幹淨淨,百姓們發現, 就連吵人的蟈蟈聲也沒了。
太子隊伍裏的人也看出了於禦史說得不錯,這吃了蝗蟲的鴨子長得格外快,剛開始還是尖尖細細的叫聲, 很快就是嘎嘎的聲音,這聲音還誆了不少的野鴨加入到了鴨群裏。
鴨的羽毛錚亮,不少孩子喜歡這種羽毛, 隻是他們的爹娘不讓他們去碰鴨子,“這鴨在吃壞蟲子。可不許禍害, 等會去撿羽毛就是了。”
當鴨子隊伍離開的時候,孩子們才會去撿落在的一根根亮得出奇的羽毛,那段時間, 幾乎家家戶戶的孩子都有撿油光水量的鴨羽。
太子一行不疾不徐地走著,這些鴨群順便就吃掉了蝗蟲,也讓兩位太醫和孫崢都放鬆了下來,開始用顯微鏡看其他的東西。
他們是讓鴨子吃光了一個村的蝗蟲再往前走,這走得自然很慢,而祁貴布政使生生等得瘦了一大圈,眼下都是青黑色。在收到了聖旨之後,他就在估算一行人過來的時間,按道理差不多十日內本應該見到太子一行,生生等了兩個月的時間。
相互見了禮之後,祁貴布政使就問道:“怎麽帶這麽多的鴨?”
祁貴布政使還記得當時這話一問,所有人眼中都帶著點莫名的笑意,就連那位看上去有些嚴肅的於禦史都笑著說道:“宋大人,您很快就知道了。”
祁貴布政使確實很快就知道了為什麽會帶著一群鴨,為什麽會在路上耽擱那麽多的時間。
祁貴布政使覺得那一幕在他今後的人生之中都無法忘懷——
小鴨子們邁開步子,衝入到了田地裏,它們吃著嫩一些的蝗蟲,而大鴨子則是撲棱著翅膀飛著捉住了要逃跑的大蝗蟲。
這樣一來,幼小彈跳能力不強的蝗蟲就被幼鴨吃掉,而大一些的成蟲就被成鴨吃掉,還能夠存活下來的,隻怕就是藏在深處的蟲卵了。
祁貴布政使看得是瞠目結舌,讓人覺得他深思都恍惚了起來,喃喃說道:“還能有這樣的辦法?”
“鴨子得多一些。”於禦史看出了祁貴布政使的心動,開口說道:“這一次過來就是為了納糧之事,西南既然多蟲,晚些時候看看祁貴、廣越、雲滇哪兒適合養這種鴨子,可以讓農戶養鴨子過活,要是遇到了蝗災之始,就可以像是現在這樣趕鴨子吃蟲。”
沈譽剛開始以為趕鴨子是個很賺的買賣,等到鴨群擴大到十萬隻,他就覺得這生意雖說可行,卻也不容易持續,這次應該是氣象真的不夠好,又開始幹旱了起來,蝗蟲的卵孵化的很快,鴨群沒有遇到什麽雨水,自然也不容易生病,而因為幹旱蝗蟲生長得很快,給了鴨群養料。
如果要是雨水多一些,尤其是陰雨連綿不斷,隻怕這些鴨子就要接二連三死去了。
祁貴布政使自然是應下,因為當務之急是解決另外地方的蝗蟲,在祁貴的蝗蟲被吃得七七八八之後,鴨子隊伍就去了廣越。
廣越布政使早已經收到了祁貴布政使的信箋,嘖嘖稱奇地看著這鴨子隊伍,在隊伍離開的時候,他還找沈譽要了一對長得肥碩的鴨子養在縣衙裏,這可是滅蝗英雄,打算這鴨子養到老了,也不會吃掉,羽毛也會放在衙門裏。
“我家孫子也喜歡這鴨子。”廣越布政使看著綠頭鴨,其實不光是他孫子,他也喜歡這綠頭鴨。
而雲滇布政使的反應與祁貴布政使的迷茫,廣越布政使的新奇都不一樣,他是眼淚掉了下來。
雲滇布政使哭得時候也不說話,專注地看著鴨子把蝗蟲掃蕩一清,等到鴨群離開了這個村子,他看著沒有一丁點的蝗蟲,而莊稼苗都保存得完好,雙腿一軟竟是直接給太子跪了下來。
“寧大人,不必如此。”趙翊林伸手扶起了雲滇布政使,“蝗蟲都是鴨子吃的,法子是用的於禦史的方法。”
於禦史見著雲滇布政使又要給他磕頭,直接躲在太子的身後。
“寧大人,您這般可是折煞我也。”他幹笑著說道,“這鴨子是沈家四老爺買的,堅持可能有蝗患要治理的是太子,這法子也不能說是我想的,是番邦的想法,我因為家裏養過鴨子,給提了微小的意見。”於禦史用拇指與食指比劃出了一個間距來。
這讓眾人忍不住笑了起來,剛剛肅穆的情緒一掃而空。
這鴨子所有人都投了錢,沒錢的沈譽墊付,晚點不用利息給算銀子,等於白送給這些人錢財,這裏借款額度最大也就是於禦史的一百兩,於禦史一想到自己百兩銀子翻到幾百兩,後麵一路都無法嚴肅取來。
雲滇布政使要比祁貴布政使更為消瘦,他的花白胡須都有些脫落了,“於禦史,您不知道……這雲滇氣候暖,所以總是多蟲,不是蝗蟲,就是螟蛉,有了這樣的鴨子,百姓的日子就可以好起來。”
雲滇布政使作為雲滇地區最大的官員,其實隱隱感覺到了百姓之中的那種躁動,尤其是今年的蝗蟲太多了,讓他有些擔心。隻是雲滇布政使在上折子之前,就有衙門裏的左參政攔住了他:
“寧大人,這蝗災各種害蟲年年都有,不必如此擔憂,這麽多年都這樣過去了,加上雲滇的納糧本來要求也不多。”
“您的折子都已經寫好了,明年就要告老,若是有什麽隱憂,就讓新的布政使大人頭疼。”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不這樣,您在折子裏提一下蝗災的事,不過隻是蝗蟲多一些,也沒有形成蝗禍。”
雲滇布政使現在見著蝗患的隱憂被掐滅,今後還能夠用鴨子防蟲,心中的那些惶恐也就消失了。
雲滇這個地方其實種糧還是有優勢的,這裏因為氣候熱,可以一年兩熟,但是因為蟲子多,而產量不高,今後留下傳統用鴨來滅蟲,糧食的產量定然會增多!
這鴨子從長江流域在進入到最後的雲滇,到了最後已經超過了十萬隻,就算接下來打算繞路去其他地方讓鴨子吃蝗蟲,但是成鴨也不需要那麽多,畢竟在路上不用買,就會有野鴨群融入到鴨的隊伍裏。
用不了這麽多鴨,沈譽在當地請了百姓來宰殺鴨子,同時也雇傭百姓,把這批殺了的鴨子做容易保存的熏鴨。
這些鴨子要是全部在雲滇賣掉,價格就起不來,做成煙熏鴨,再返回京都的路上一邊走一邊賣可以賣出一個較高的價格。
雲滇地區要比大齊的其他地方都要高出一截子,加上這裏前朝還叫做百越國,這裏風土人情有別於其他地方,當地百姓還從未吃過這種熏得幹癟癟的食物。
因為鴨太多,那段時間常可以聞到濃鬱的鴨腥味,還有煙熏的味道,這讓百姓們覺得不大好聞,更是覺得其他地方的漢族人很奇怪,為什麽喜歡吃這種黑黢黢而又幹得很難咬的熏鴨。
百姓們還感慨的是這吃了蟲子的鴨可生得真好,撅著肚子走路一拐一拐的,至少比平時養得鴨子給重上一半。這麽好的鴨子,全部都做成了熏鴨,實在是可惜。
大概是聞得多了,也有百姓好奇,就買來嚐一嚐。
熏鴨的魅力就在於此,是刷了調好的醬料在日光下風幹,風幹一段時間再用柏枝去熏燒,鴨子的肥油滴落在樹枝上,剛開始覺得這種味道怪裏怪氣的,時間長了,品味出來一種不一樣的熏香味道。再買來一嚐,這鴨是很適合下酒吃。
因為這鴨肉很肥,煙熏的時候特地隻是熏掉一部分的油脂,還是會留下不少的油,這個時候和豆子一起蒸著吃,連青豆都是這種味道,熏鴨肥而不膩,瘦又不僵,色彩是鮮紅色的,味道讓人回味。
雲滇的百姓本來沒有吃熏鴨的習慣,因為沈譽宰殺了鴨子做熏鴨,他們也開始買了一部分鴨子。
這吃了四個月蝗蟲的鴨實在是肥美,隨便抓一隻,都至少有七八市斤重,這種鴨可以用來煲湯喝,可以用來燒菜吃,還有人百姓們覺得這鴨肯定生出來的崽子也好,買回來做種鴨。這樣就賣出去了一萬隻左右的鴨子,熏鴨也差不多有一萬隻,加上留下了鴨苗兩萬,剩下的鴨子做成了熏鴨有五萬隻,趕著剩下的鴨子再繞路一路往東走。
東邊多雨,這蝗蟲就少了不少,不過田地裏還有其他蟲子可以吃,但是東邊多雨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讓鴨群生病。
沈譽當機立斷把剩下的鴨子全部宰殺,幹旱的地方不生飛蝗,東南之地是很難有蝗禍的。
等到把鴨子給處理得幹幹淨淨,他們也回到了京都,此時京都飄然下了團團若柳絮一樣大雪,這一行人穿著的衣服與其他人不一樣,他們卻一丁點都不感覺到冷。
因為這一次宰殺的鴨子太多,長羽是沒什麽用的,但是那鴨子的絨羽讓雲滇之地的繡娘有了主意,這鴨絨蓬鬆而柔軟,是不是可以放入到被褥裏?
把鴨絨暴曬之後,去掉了鴨絨的腥氣,這種鴨絨做成的被褥很是溫暖,後來往北走,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太子一行冬天的衣服裏都用了鴨絨,此時他們穿著的衣服都是用了鴨絨,要比過去輕薄不少,卻又十分保暖,稍微活動一下,還會覺得身體的熱氣全部被鴨絨給兜住,有些熱得受不住,不能再用火盆烤著了。
看著城門口鎏金的大字,守城的人聽聞是太子的隊伍回來,連忙開了門,讓這隻離開了京都已經半年有餘,甚至錯過了春節的一行人進入到城裏。
這嫩黃嘴的鴨苗嘰嘰喳喳叫著,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撲棱著翅膀去荒地裏, 在田地裏啄吃蹦著跳的蝗蟲。蝗蟲的兩折長腿尚未發育好,它們的翅膀也先天不足不足以飛上天, 幼小的蝗蟲就這樣被扁扁小小的鴨嘴給啄著入了腹中。
剛開始不少百姓還有些擔心鴨子吃地裏的糧食, 等到沈譽頭一個村子給了錢,讓鴨群大快朵頤, 不光是沒有壞莊稼苗,還留下了不少白色的鴨糞,就讓其他的村子也願意讓鴨群去啄一遍自家的莊稼田。
倘若是鴨子少一些,聚不成群, 吃了自家的莊稼蝗蟲,其他家的又會跳過來, 就也沒什麽作用。隻有當這鴨子成群結隊把整個村子裏蝗蟲吃的幹幹淨淨,百姓們發現, 就連吵人的蟈蟈聲也沒了。
太子隊伍裏的人也看出了於禦史說得不錯,這吃了蝗蟲的鴨子長得格外快,剛開始還是尖尖細細的叫聲, 很快就是嘎嘎的聲音,這聲音還誆了不少的野鴨加入到了鴨群裏。
鴨的羽毛錚亮,不少孩子喜歡這種羽毛, 隻是他們的爹娘不讓他們去碰鴨子,“這鴨在吃壞蟲子。可不許禍害, 等會去撿羽毛就是了。”
當鴨子隊伍離開的時候,孩子們才會去撿落在的一根根亮得出奇的羽毛,那段時間, 幾乎家家戶戶的孩子都有撿油光水量的鴨羽。
太子一行不疾不徐地走著,這些鴨群順便就吃掉了蝗蟲,也讓兩位太醫和孫崢都放鬆了下來,開始用顯微鏡看其他的東西。
他們是讓鴨子吃光了一個村的蝗蟲再往前走,這走得自然很慢,而祁貴布政使生生等得瘦了一大圈,眼下都是青黑色。在收到了聖旨之後,他就在估算一行人過來的時間,按道理差不多十日內本應該見到太子一行,生生等了兩個月的時間。
相互見了禮之後,祁貴布政使就問道:“怎麽帶這麽多的鴨?”
祁貴布政使還記得當時這話一問,所有人眼中都帶著點莫名的笑意,就連那位看上去有些嚴肅的於禦史都笑著說道:“宋大人,您很快就知道了。”
祁貴布政使確實很快就知道了為什麽會帶著一群鴨,為什麽會在路上耽擱那麽多的時間。
祁貴布政使覺得那一幕在他今後的人生之中都無法忘懷——
小鴨子們邁開步子,衝入到了田地裏,它們吃著嫩一些的蝗蟲,而大鴨子則是撲棱著翅膀飛著捉住了要逃跑的大蝗蟲。
這樣一來,幼小彈跳能力不強的蝗蟲就被幼鴨吃掉,而大一些的成蟲就被成鴨吃掉,還能夠存活下來的,隻怕就是藏在深處的蟲卵了。
祁貴布政使看得是瞠目結舌,讓人覺得他深思都恍惚了起來,喃喃說道:“還能有這樣的辦法?”
“鴨子得多一些。”於禦史看出了祁貴布政使的心動,開口說道:“這一次過來就是為了納糧之事,西南既然多蟲,晚些時候看看祁貴、廣越、雲滇哪兒適合養這種鴨子,可以讓農戶養鴨子過活,要是遇到了蝗災之始,就可以像是現在這樣趕鴨子吃蟲。”
沈譽剛開始以為趕鴨子是個很賺的買賣,等到鴨群擴大到十萬隻,他就覺得這生意雖說可行,卻也不容易持續,這次應該是氣象真的不夠好,又開始幹旱了起來,蝗蟲的卵孵化的很快,鴨群沒有遇到什麽雨水,自然也不容易生病,而因為幹旱蝗蟲生長得很快,給了鴨群養料。
如果要是雨水多一些,尤其是陰雨連綿不斷,隻怕這些鴨子就要接二連三死去了。
祁貴布政使自然是應下,因為當務之急是解決另外地方的蝗蟲,在祁貴的蝗蟲被吃得七七八八之後,鴨子隊伍就去了廣越。
廣越布政使早已經收到了祁貴布政使的信箋,嘖嘖稱奇地看著這鴨子隊伍,在隊伍離開的時候,他還找沈譽要了一對長得肥碩的鴨子養在縣衙裏,這可是滅蝗英雄,打算這鴨子養到老了,也不會吃掉,羽毛也會放在衙門裏。
“我家孫子也喜歡這鴨子。”廣越布政使看著綠頭鴨,其實不光是他孫子,他也喜歡這綠頭鴨。
而雲滇布政使的反應與祁貴布政使的迷茫,廣越布政使的新奇都不一樣,他是眼淚掉了下來。
雲滇布政使哭得時候也不說話,專注地看著鴨子把蝗蟲掃蕩一清,等到鴨群離開了這個村子,他看著沒有一丁點的蝗蟲,而莊稼苗都保存得完好,雙腿一軟竟是直接給太子跪了下來。
“寧大人,不必如此。”趙翊林伸手扶起了雲滇布政使,“蝗蟲都是鴨子吃的,法子是用的於禦史的方法。”
於禦史見著雲滇布政使又要給他磕頭,直接躲在太子的身後。
“寧大人,您這般可是折煞我也。”他幹笑著說道,“這鴨子是沈家四老爺買的,堅持可能有蝗患要治理的是太子,這法子也不能說是我想的,是番邦的想法,我因為家裏養過鴨子,給提了微小的意見。”於禦史用拇指與食指比劃出了一個間距來。
這讓眾人忍不住笑了起來,剛剛肅穆的情緒一掃而空。
這鴨子所有人都投了錢,沒錢的沈譽墊付,晚點不用利息給算銀子,等於白送給這些人錢財,這裏借款額度最大也就是於禦史的一百兩,於禦史一想到自己百兩銀子翻到幾百兩,後麵一路都無法嚴肅取來。
雲滇布政使要比祁貴布政使更為消瘦,他的花白胡須都有些脫落了,“於禦史,您不知道……這雲滇氣候暖,所以總是多蟲,不是蝗蟲,就是螟蛉,有了這樣的鴨子,百姓的日子就可以好起來。”
雲滇布政使作為雲滇地區最大的官員,其實隱隱感覺到了百姓之中的那種躁動,尤其是今年的蝗蟲太多了,讓他有些擔心。隻是雲滇布政使在上折子之前,就有衙門裏的左參政攔住了他:
“寧大人,這蝗災各種害蟲年年都有,不必如此擔憂,這麽多年都這樣過去了,加上雲滇的納糧本來要求也不多。”
“您的折子都已經寫好了,明年就要告老,若是有什麽隱憂,就讓新的布政使大人頭疼。”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不這樣,您在折子裏提一下蝗災的事,不過隻是蝗蟲多一些,也沒有形成蝗禍。”
雲滇布政使現在見著蝗患的隱憂被掐滅,今後還能夠用鴨子防蟲,心中的那些惶恐也就消失了。
雲滇這個地方其實種糧還是有優勢的,這裏因為氣候熱,可以一年兩熟,但是因為蟲子多,而產量不高,今後留下傳統用鴨來滅蟲,糧食的產量定然會增多!
這鴨子從長江流域在進入到最後的雲滇,到了最後已經超過了十萬隻,就算接下來打算繞路去其他地方讓鴨子吃蝗蟲,但是成鴨也不需要那麽多,畢竟在路上不用買,就會有野鴨群融入到鴨的隊伍裏。
用不了這麽多鴨,沈譽在當地請了百姓來宰殺鴨子,同時也雇傭百姓,把這批殺了的鴨子做容易保存的熏鴨。
這些鴨子要是全部在雲滇賣掉,價格就起不來,做成煙熏鴨,再返回京都的路上一邊走一邊賣可以賣出一個較高的價格。
雲滇地區要比大齊的其他地方都要高出一截子,加上這裏前朝還叫做百越國,這裏風土人情有別於其他地方,當地百姓還從未吃過這種熏得幹癟癟的食物。
因為鴨太多,那段時間常可以聞到濃鬱的鴨腥味,還有煙熏的味道,這讓百姓們覺得不大好聞,更是覺得其他地方的漢族人很奇怪,為什麽喜歡吃這種黑黢黢而又幹得很難咬的熏鴨。
百姓們還感慨的是這吃了蟲子的鴨可生得真好,撅著肚子走路一拐一拐的,至少比平時養得鴨子給重上一半。這麽好的鴨子,全部都做成了熏鴨,實在是可惜。
大概是聞得多了,也有百姓好奇,就買來嚐一嚐。
熏鴨的魅力就在於此,是刷了調好的醬料在日光下風幹,風幹一段時間再用柏枝去熏燒,鴨子的肥油滴落在樹枝上,剛開始覺得這種味道怪裏怪氣的,時間長了,品味出來一種不一樣的熏香味道。再買來一嚐,這鴨是很適合下酒吃。
因為這鴨肉很肥,煙熏的時候特地隻是熏掉一部分的油脂,還是會留下不少的油,這個時候和豆子一起蒸著吃,連青豆都是這種味道,熏鴨肥而不膩,瘦又不僵,色彩是鮮紅色的,味道讓人回味。
雲滇的百姓本來沒有吃熏鴨的習慣,因為沈譽宰殺了鴨子做熏鴨,他們也開始買了一部分鴨子。
這吃了四個月蝗蟲的鴨實在是肥美,隨便抓一隻,都至少有七八市斤重,這種鴨可以用來煲湯喝,可以用來燒菜吃,還有人百姓們覺得這鴨肯定生出來的崽子也好,買回來做種鴨。這樣就賣出去了一萬隻左右的鴨子,熏鴨也差不多有一萬隻,加上留下了鴨苗兩萬,剩下的鴨子做成了熏鴨有五萬隻,趕著剩下的鴨子再繞路一路往東走。
東邊多雨,這蝗蟲就少了不少,不過田地裏還有其他蟲子可以吃,但是東邊多雨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讓鴨群生病。
沈譽當機立斷把剩下的鴨子全部宰殺,幹旱的地方不生飛蝗,東南之地是很難有蝗禍的。
等到把鴨子給處理得幹幹淨淨,他們也回到了京都,此時京都飄然下了團團若柳絮一樣大雪,這一行人穿著的衣服與其他人不一樣,他們卻一丁點都不感覺到冷。
因為這一次宰殺的鴨子太多,長羽是沒什麽用的,但是那鴨子的絨羽讓雲滇之地的繡娘有了主意,這鴨絨蓬鬆而柔軟,是不是可以放入到被褥裏?
把鴨絨暴曬之後,去掉了鴨絨的腥氣,這種鴨絨做成的被褥很是溫暖,後來往北走,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太子一行冬天的衣服裏都用了鴨絨,此時他們穿著的衣服都是用了鴨絨,要比過去輕薄不少,卻又十分保暖,稍微活動一下,還會覺得身體的熱氣全部被鴨絨給兜住,有些熱得受不住,不能再用火盆烤著了。
看著城門口鎏金的大字,守城的人聽聞是太子的隊伍回來,連忙開了門,讓這隻離開了京都已經半年有餘,甚至錯過了春節的一行人進入到城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