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部郎中餘家的長子。”


    李南風愣住:“那這門親事可不太如程家的意,程大太太能答應?”


    “不答應又怎麽著?”李舒道,“程家與姚家雖說並沒到實質層麵,但終究是有許夫人在中間提過媒了。


    “到那關頭程家索性不聞不問了,宋國公夫人也不是傻子,還能繼續不成?


    “要說程家也是傻,這麽好的機會,那當口但凡表示點什麽,也少不了他們的好處,這門婚事十有八九也是成了。


    “他們也不想想,就算姚世子真是凶手,為此被徐祺參倒了丟了爵位,好歹也還是宋國公府的少奶奶,姚淩被父親連累將來也成不了宗子,難道宋國公還會虧待這個長孫?


    “弄得雞飛蛋打,不說許夫人不敢再給他們說媒,別的好人家更加不會拚著得罪姚家去跟他們聯姻,也不知後悔不後悔?”


    李南風尋思:“怕也不是勢利眼,隻是不想得罪徐家。”


    又道:“這餘家好歹也是六部官員,怎麽也不打聽打聽麽?既有這回事,怎麽偏生就非娶程家姑娘不可?”


    餘家官階低,娶程曄倒談不上跟姚家過不去,畢竟姚家也不可能為個還沒定下來的婚事就攔著人家姑娘不讓嫁人。


    隻是這明擺著程家做法就不地道,餘家還往上湊,不是有毛病麽?


    “餘家也沒什麽背景。程家二房三房都入仕了,據說四房也才中了進士,在六部觀政。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怎麽可能會沒有人願意結交?”


    李舒深吸了一口氣,“而恰恰好呢,程家也需要有這麽個一拍即合的人,雖然沒有顯赫背景,但這樣的人卻往往好驅使啊!”


    李舒這話真是一語道破玄機。


    程家如今地位不溫不火,想圖發展,要麽是攀上地位顯赫的人家,比如姚家這樣的,要麽就是拉上有後勁無勢力的人家,如餘家這樣的。


    程家最起碼家世擺在那兒,家族大,聲勢也是有的,拿餘家這樣的人家當前驅,也有幫助。


    “四姐姐,為什麽嫁個人要那麽多算計呀?”李緣問道。


    李南風輕彈了下她腦門兒:“因為太貪心了,想要的太多了。”


    ……


    李家沒人去參加程餘兩家的婚宴,京城裏這麽多官戶,隔三差五就有婚喪嫁娶,程曄的婚禮夾在其中,也並不那麽顯眼,至少對於李晏這樣的頂級權貴來說是。


    當然姚家也不會有人去給這個臉麵,早前姚霑染上官非,怎麽說也算是落難之時,相比較李家薛家的雪中送炭,程家這個心心念念想要把女兒嫁過來當少奶奶的人家,反倒是從頭至尾不見蹤影,哪怕是他們百無一用,能到場有點表示,那也是一番心意!


    宋國公夫人心裏有氣,連日臉色都不大見好。


    裴氏心下卻見寬,勸道:“也算是看清楚了真麵目,得虧是沒急著做決定,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宋國公夫人沒做聲,看了眼堂下又問:“這幾日都不怎麽見瑜姐兒往上房來?”


    姚韻之撇嘴:“有祖母護著,她還不是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


    “住嘴!”姚馨之低斥她,“祖母堂前你也敢胡言亂語,瑜姐兒明明每日晨昏定省從無差錯!”


    “我護著她?”宋國公夫人沉了臉:“我護著她?我為什麽不護著她?我們姚家雖然不是什麽世家,早年也沒有那麽大規矩,可自打你祖父建功立業掙下這功勳起,這規矩就必須立起來了。


    “你是國公府的小姐,從今以後行止言語都是顧著體麵的,不能你享受了家族榮譽,卻不把家族聲譽放眼裏!


    “你本該以身作則,可如今反倒是瑜姐兒一個表小姐把規矩守好了,我不護她,難不成還護你?!”


    姚韻之立時噤若寒蟬。


    裴氏和姚馨之也跟著起立。


    宋國公夫人正色跟裴氏道:“好好管管她規矩!”


    裴氏稱是。


    宋國公夫人剛出門,何瑜就匆匆來了。


    看到她神色不定,宋國公夫人也沉了氣:“上哪兒去了?”


    何瑜環視了一眼屋裏,屈膝道:“回外祖母的話,瑜兒上了趟街。”


    “不是昨兒才上過街麽?”


    “……昨兒是去了,回來才想起有幾樣繡線漏買了,今日又去補了回來。”


    宋國公夫人倒也沒說什麽,擺擺手讓她下去了。


    姚韻之隨後出來,狠瞪了一眼何瑜,也走了。


    何瑜完全沒在意她,等人走了,才聲色未動回了自己房。


    鶯兒看了看門外,走進來問:“有線索了麽?”


    何瑜攥緊手坐著,搖搖頭:“還是沒有。我隻跟到他跟人約了飯局。”


    “他沒發現姑娘吧?”


    “暫時還沒有。往後走就不知道了。”


    鶯兒緊張起來:“那姑娘豈不是會很危險?”


    “再危險又怎樣?事情明顯有問題的,我總歸不能半途而廢。”


    鶯兒雙唇泛出白色,坐下來:“奴婢萬沒想到,萬沒想到會有著這樣的可能……”


    “世間事想不到的多了去了。”何瑜搖搖頭,扶桌站起來。


    鶯兒跟著起身。


    “你去吧,再去打聽著東院消息,不要露馬腳。”


    鶯兒去了。


    何瑜再深吸了一口氣,撫著案上一株玉蘭花,一把給它掐碎了。


    ……


    入夏之後,京師街頭都開始活躍起來。


    大寧建國到了第三年,經過皇帝的勵精圖治,各司衙門的不懈努力,朝局日漸穩定,逐漸已有了太平氣象。


    街頭衣衫襤褸的人少了,鮮衣怒馬的人多了,就連順天府近半年的奏折上,打架鬥毆以及失盜的也少了很多。


    李南風暗暗琢磨著跟前世同期相比,這世相還要好出兩分,細數起來跟自己與晏衡的重生也不無關係,心裏逐漸篤定,世事總歸難料,不是這變故就是那變故,但隻要小心向前走著去,倒也不見得就不能逆轉命運。


    這麽想著,便連平日並不怎麽放在心上的功課也開始認真做了,無論如何,哪怕是溫習也好,有機會讀書的時候多讀些書總是好的。


    但目前因為雇傭了袁縝,每個月多了八兩銀子的開銷,又不能不籌謀思索這筆開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銅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銅穗並收藏金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