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初含淚點頭,沒有說話,等人走了他才喃喃道:“人死是不能複生,但他姚霑憑什麽拔刀呢?


    “他若不拔刀,濤哥兒就是再被人算計,也算計不到刀子上去不是嗎?”


    徐二太太聽到這裏又是一陣號啕大哭。


    ……


    姚家這案子借著新年的氣息淡了下去。徐濤是元宵後出的殯,姚家據說設了路祭。


    年後,兵部與五軍府一道整治天罡營的差事得以正常進行,宋國公坐鎮天罡營,兼任指揮使,上台後即點名了一批不服管束的子弟,並立下獎懲條令。


    靖王與李存睿繼續配合實施保長製,近日街頭對新製度多行擁護態度。


    皇帝給出的期限是春闈之前,因為隨著進京趕考的學子進城,屆時又要麵臨新的麻煩。


    李家學堂也在元宵節之後複了學,每日裏書聲朗朗,隨著春雪的來又去,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


    期間李南風曾著人去袁家投過帖子要拜訪,但兩次去了人都不在家,隻從屋簷下晾著的衣裳判斷人還在這兒住著。


    不過倒也不著急,隻要知道他們平安無事就行,於是投了封信進去,大致表達了謝意,並請他們在離京之前告知一聲,她也好去送送。


    原也想隨信再附上些錢財等物,又覺以他們姑侄的人品,給這些倒似是有所輕視,也就罷了。


    但姚徐兩家這案子餘波也還是在的……


    李南風近來點撥洪管事整治庫房頗為有效,自上回授意他分派庫房如何行事日起,至今已有月餘。


    年前開始陸續有進京述職的官員到府拜訪,好些都是昔年與李存睿有交情的,少不得要留飯。到了新年,又不斷有人前來拜年送禮,因而年前年後大半個月裏,幾乎是日日有訪客,頓頓有宴席。


    但卻再也沒有出過一次差錯,而且據馮氏反映,不管是物什進出倉房的速度,還是數目的清晰,抑或是庫房對各類器具物什的保養,都越發嚴謹得力起來。


    李存睿這日在宴請完吏部四品以上的所有同僚之後,回味著美酒佳肴,以及與酒菜搭配得的無懈可擊的那套瓷具,不由稱讚起李清揚:“大哥近來費心了,與大嫂把這後頭管得井井有條。”


    李清揚卻嘿了一聲,說道:“別的事倒罷了,這庫房與廚院這邊你可別謝我,要謝就謝你閨女去。”


    “藍姐兒?”


    “可不是?”李清揚道,“藍丫頭早前給洪沅出謀獻策,幫他把亂成一盤散沙的庫房打理得井井有條。


    “你這會兒去庫房,隨便說出一樣物什來,我包準不出半刻,他們定然幫你找到。


    “你再走進去,什麽東西放在什麽地兒,就跟你們衙門裏排官員花名冊似的,定能讓你開眼界!”


    李存善不敢相信:“藍姐兒還是個孩子,縱然是跟著她母親學持家,可她母親當年剛過門時有些事還做得不那麽熟練呢,她才十三歲不到,怎麽可能會有這本事?”


    “這我哪知道!”李清揚打趣,“大約咱們李家風水好,你看這不就出了你這麽個太師麽!”


    李存睿還是覺得不可思議,藍姐兒在他眼裏一直是個隻需要捧在手心裏的小姑娘,她怎麽會有這麽精明幹練的一麵?


    送走李清揚他就去找了李南風。


    李南風並不否認,還道:“我不光對庫房有辦法,對家裏的庶務和進出賬目都有辦法呢。”


    說完她把早已經寫好了一本冊子遞給他:“請父親過目。”


    李存睿接過來,每日經他手的要件不計其數,他隻看了幾頁就暗道驚奇。


    這整本冊子前半部寫的是她對府裏如今的治理方略的概述,中間陳述了利弊,後半部卻是一套改良了的方案。


    從粗到細,方方麵麵無一遺漏,又如行雲流水,敘寫得十分完整。


    “你怎麽會寫這個?”李存睿合了書冊,“是你母親教你的?”


    “母親要是能教我這個,又何必我來寫,家裏不早就實行整治了麽?”


    李存睿一想也對,低頭再打開,重新翻看了一遍,隻見實在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原還怕她紙上談兵,可想想庫房裏的變化,不免又信了幾分。道:“咱們偌大個府第,吃穿嚼用不是小數,何況還有各類支出,是該再嚴密一些。


    “爹瞧著沒問題,但究竟如何還得斟酌斟酌再說。”


    “那是自然。”


    李存睿能正視她的建議就行了,至於要怎麽斟酌,她倒是不怕的。


    李夫人是夜也看到了李存睿帶回來的那本冊子,她道:“藍姐兒寫的?”


    “夫人還不知道?”


    李夫人確實不知道。太師夫人這門差事太忙了,家裏庶務都交了給兄嫂打理,這一年來她連李南風的規矩都沒怎麽立了,怎麽會有工夫去理會這些?


    “她莫不是抄了誰家的?”


    看到一半她忍不住這麽說。


    這寫的太嚴密了,太有條理了,粗看下來幾乎是方方麵麵都有考慮到,那個叛逆又不守規矩的藍姐兒怎麽可能寫出來?


    “你這就錯了。”李存睿道,“這是我親手從女兒手裏拿來的,她的字我也能認得。若一定要說這是抄的,那夫人不妨去聽聽大嫂怎麽說?這院裏院外管事們怎麽說?”


    李夫人凝噎無語。


    翌日進宮給太皇太後請安回來,遇見前來交賬的各路掌櫃的,並不如早前那麽熙熙攘攘擠成一堆排在賬房外,站定想了想,她又抬步往廚院這邊走來。


    一進門又發現存放菜疏的屋子裏已多了一張台,有認得字的廚娘在那裏麻利地計算用量。


    再往別處都看了看,隻見井然有序,各處當差的下人如同軍營裏的哨兵一般,行事說話毫無錯處,那日常端凝的臉色,不知不覺也緩和了幾分。


    “弟妹來了?”


    馮氏恰巧自賬房出來,看到金嬤嬤伴著的她,快步迎過來,“怎麽自己來了,缺什麽,打發個人來取也就是了。”


    李夫人看著四下,道:“這邊模樣好似與從前不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銅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銅穗並收藏金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