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哲熙中校很確信看到了對手開炮時,1.5公裏外山上的火光,那簇火光閃爍時,甚至映襯出了那輛坦克的輪廓。這輛暴露出來的中國坦克迅速地倒車,幾乎藏到了山石遮蔽下,看不見的位置。中校立即將3x倍率提高的10x,隻能看到一根因為發熱二顯得格外蒼白的炮管漸漸消失在了視野中,最後什麽也看不見了。


    他很吃驚對方能從正麵擊穿了k1a1坦克?列城城裏有一輛敵人山地坦克的殘骸以及一些被繳獲的的彈藥。雖然無法實際測試,但是他很樂觀的估計,這種105毫米整裝式彈藥的威力,不可能在1公裏外擊穿k1a1的正麵裝甲,也許500米業不行。這是他采取正麵迎敵策略的初衷。他認為在這樣開闊的山地,自己火力和裝甲上的優勢,足夠將孱弱的對手捏出屎來。


    實際上,正是尹哲熙中校,主動提出要求來指揮這次作戰,而非印度軍方的要求;韓國國內更是從未授權他參與作戰行動。但是與共產黨作戰是他多年來的夙願,並且在他看來培訓印度人已經來不及了,隻有自己親自出馬,才能力挽狂瀾。當然他向梅內亞姆求戰的時候,並沒有想過自己帶來的韓國人員會有傷亡。


    在所有3個連中一共有4個韓國車組,其中3個在a連中,他自己留在營部,作為副營長實際參與指揮。現在他可以看到,正在燃燒的那輛坦克上,韓國籍的車長從一側爬出來,掉落到雪地上,然後三滾兩滾就不動了。這筆血海深仇當然不能就這麽算了。


    尹哲熙中校向仍然留在列城的印度營長請求追擊,得到了對方非常含混的回答,印度營長認為他如果覺得必要可以追擊,但是也不要勉強。於是他帶著a、b兩個連,加速向中國坦克方向衝擊。


    他在數字地圖上確認了剛才發現敵人的位置,就在一道山梁上,坡度不大,平均坡度20°對k1算是一個可以跨越的挑戰,另外還有大量可以借用的側傾坡度不到10°,大部分山坡沒有覆蓋冰雪,仍然在他的坦克理論上可以翻越的水平上。他當然也考慮在這樣的海拔下,實際輸出功率不足的問題,不過報仇心切使得他決定輕視這個情況,隻是在一念之間,認為冗餘度足夠了。隻要自己的坦克站上山梁,那麽方圓幾公裏內露頭的中共坦克,都將大難臨頭。


    在普通海拔的情況下,這種坦克可以達到近24馬力每噸的單位功率,理論爬坡在30°左右,這樣的成績在三代坦克中屬於中遊,在高原上如何實際上他並不清楚,保守預測會下降個百分之十左右。


    炮塔內的增壓熱空氣,使得他對外麵空氣的稀薄程度理解並不充分。


    賀凡眼看敵人撲過來,讓自己的坦克迅速退過山梁,停到了敵人坦克暫時看不到的反斜麵上。他放棄了利用製高點伏擊敵人的機會,麵對裝甲厚重的對手,他想要的優勢,並非居高臨下這麽簡單。實際上居高臨下隻會使得自己更加顯眼,成為眾矢之的。


    如戰區氣象報告所預測的一樣,山區暴風雪正在迅速增強,這樣的狂風暴雪可以隱藏坦克柴油發動機的動靜,並且也可以迅速冷卻發熱的炮管,當然也讓他的計劃出現一些變數。在這樣的大坡度起伏地形上作戰,快速形成的積雪成為了必須考慮的因素,一旦估計錯了形勢,可能導致極嚴重的後果。


    他再次鑽出坦克,現在他必須使出一些殺手鐧來拉開敵我的技術差距。在這樣惡劣的氣候中,後方無人機無法飛近,但是他擁有自己的小型無人機,運氣好的話,可以工作十來分鍾,不過已經足夠了。


    他迅速從儲物箱中取出小無人機,利用山坡上的側風,投出去並不需要太多技巧,實際上小無人機升空的速度較之平常更快些,並且氣流可以保證它不會撞到山上。但是接下來控製小飛機卻是一件難事。他迅速鑽回坦克,短短幾分鍾,已經使得他感覺雙手背凍僵。


    他在坦克的導航顯示器上,選擇多用途偵察界麵,這裏可以看到電池驅動的小飛機向下的視野。它正擦著山梁飛到了另一側。


    這架飛機隻有普通的攝像設備,基本不支持夜間偵察,不過有一個斜向下的照明設備,可以向下投射一灘光亮。


    這架飛機隻能借助風勢在山穀中打轉,完全受製於氣流,根本無法飛到賀凡指定的地區,並且它投下的光亮很弱,幾乎無法再空曠的山穀中發現目標。賀凡取出信號搶,再次鑽出炮塔,對著山梁上的一片天,發射了幾枚照明彈。


    照明彈落下時,產生了瞬間的光亮,足夠使得尹哲熙中校通過指揮儀察覺到。他驚恐地下令全隊在斜坡上停車等待,但是這一字長蛇陣停在山上的瞬間,被無人機拍攝到並傳輸了回去。幾乎就在賀凡之前預料的敵人可能會走的路線上。


    賀凡冷笑一下,看來敵人指揮官不是一個會出奇招的家夥,那是他剛才最擔心的。他下令坦克按照預定路線,慢慢下到一側斜坡,那架無人機他沒工夫管了,預計會借著風勢留在空中一會兒,但是遲早會因為機翼結冰而墜毀。


    賀凡的另一個連此刻正在山穀底部待命,那些坦克的仰角正好可以瞄到山梁上,暴風雪可能會抵消熱像儀的作用,所以他決定自己留在斜坡上,等待敵人躍上山梁,他可以利用一些手段,為下麵2公裏處的2連指示目標。


    k1使用了扭杆液氣混合的懸掛,隻是一種折衷的選擇,火炮俯角強於一般坦克的5°至10°的俯角,但是據可靠情報,不會超過18°,而自己坦克的仰角是足夠的;他小心計算過這個限度,差不多可以讓敵人看得見打不著。另外,他的坦克在這一帶地形上的行動能力,遠遠優於對手,這是他剛才看到敵人吃力爬坡後留下的第一印象。


    一旦敵人發現俯角不足,最大的可能是越過山梁,利用山坡的斜度補足射界,那麽賀凡的第2步計劃就成了,他很清楚,這些笨重的坦克一旦過了山梁,就不可能通過功率不足的倒車檔返回去了,如果180°掉頭,則會把薄弱的屁股漏出來,也是不可能的。他們多半會選擇衝下來,而自己的2連盡管有些遠,未必能擊穿敵人,但是至少可以從容退卻,隨後可以在各個預設的有利的地形上,不斷襲擊敵人。而他最終目的,則是要趕在天亮部隊發起奪取列城的總攻前,把這些k1a1坦克統統殲滅,如果來得及的話,他還要投入奪取列城的攻堅戰。列城有一些堅固的炮台,遠程曲射火力不容易敲掉,需要他的坦克用精確的火力來解決。


    尹哲熙中校懷著滿腔的憤怒繼續向近在咫尺的山梁靠近。一個念頭催促著他繼續追擊敵人,他想隻要爬上山梁,就能有一場公平的交戰,他可以利用液氣懸掛的優勢,讓那些躲躲藏藏的中國坦克見識見識自己120毫米的火炮威力。


    他倒也並非泛泛之輩,已經仔細研究了附近地形,敵人可能埋伏的區域,就在山穀中,那將意味著將有一場基於夜視設備的遠距離炮戰。一想到敵人從大約2公裏外,向自己發射105毫米的疲弱彈藥,而自己將回敬120毫米的穿甲彈,一種熱切的求戰意識,就充滿了他的大腦。尹中校在列城測量了敵人的正麵裝甲,知道自己的火力可以在2公裏甚至更遠的距離上,掀掉它們的炮塔。出於目空一切的思考習慣,他很少會設身處地地去想一下,敵人的指揮官到底憑什麽,會等著進入一場愚蠢的對射中。


    每一輛奮勇向上的k1坦克都出現了發動機功率以及渦輪增壓設備冷卻不足的問題,在那些不知道裝備脆弱性的印度士兵手裏,問題更加嚴重,連續有3輛坦克熄火停在了山坡上。其中一輛報告的問題尤為棘手,發動機皮帶斷裂了。這樣車組自身就無法排除的故障。當然這些情況沒有動搖尹哲熙中校作死的決心。他下令列城的修理部隊,必須設法修複拋錨坦克,根本不考慮眼下的氣候條件。


    花了比中國坦克多一倍的時間,第一輛k1終於登上了山脊,隨即尹中校的坐車也爬了上來,他開始居高臨下搜索目標,當然還不敢輕易衝下去。


    他下令利用氣液懸掛裝置,將坦克的屁股抬起來,以適應地形以增加俯角。但是他很快發現火炮射擊線,仍然無法指向山穀最底部,就差了那麽幾個密位,同時暴風雪增加了熱像儀搜索的難度,隻能看到一片蒼茫的山體輪廓無法搜索到敵人。


    賀凡的1連躲在了距離敵人1.2公裏的側斜麵上,他沒有下到穀底,也不露頭。他對這一帶破碎起伏的地形研究很深入,知道該怎麽有效的隱藏自己。在他的指揮下,第一連的6名車長,各持一把信號槍在積雪的山地上散開,然後向敵人所在的大致方向發射照明彈。


    這種東西以往隻是部隊的一種不太使用的通訊手段,但是賀凡參與的演習很多,早就發現了在很多情況下,照明彈可以用來抵消夜視設備的優勢。除了出其不意地為己方照明,實際上還可以破壞敵人基於微光和紅外的被動夜視偵察。


    沒有精確要求方位的6顆照明彈,散亂地落下,隨後幾秒鍾,又有6顆升空,在雪線以上,這些照明彈能夠照亮的地域要超過一般地區。山脊上,12輛一字排開的敵人坦克完全暴露出來。


    有備而來的第2連的坦克,全部使用白光設備待命,但是在這些照明彈落下前,完成搜索和瞄準的全過程,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按照賀凡的要求,照明彈將發射3至4輪,所以在第一排照明彈落下前,沒有坦克貿然射擊,對他們來說距離有些遠,並且105毫米動能彈的穿透能力也將經受考驗。


    山頂上的k1坦克車長們驚恐地發現,照明彈下墜到一定的高度時,會短暫地破壞熱像電視儀的工作,炮長瞄準鏡或者車長指揮儀會被白色光芒遮擋幾秒鍾。


    尹哲熙被迫在本次作戰中,第一次鑽出坦克,觀察這些該死的照明彈的來路。他與賀凡指揮能力的差距,某種程度上也體現在他不願意離開戰車這一點上,他過於依賴坦克自身的偵察傳感器,迷信技術帶來的優勢;而賀凡很早就意識到,坦克本身的觀察能力是最大的問題,無論是對空搜索的死角,還是車體本身噪音,都需要車長利用更多的手段補足情報缺失,全盤了解戰場。這樣的手段有時候是數據鏈和無人機,有時候則顯得簡單一些——車長離開坐車,直接到一個製高點上去收集更多的信息,。


    坦克2連在敵人茫然的過程中,開始向山上的敵人開火,但是炮彈大部分沒有擊中目標。


    這個連並不是賀凡最好的連隊(他的主力為1連),加上距離有些遠,山穀中的旋風大大地影響了彈道計算,而炮塔頂部的橫風傳感器對這樣的風,幾乎是無效的。


    年輕的中國炮長們,一直穩定地跟蹤著射出的炮彈尾部的發光管,依靠火控係統計算炮彈的飛行軌跡,綜合火控可以按照第1次射擊的誤差,對第二輪炮擊進行若幹的修正,但是對於變化不定的橫風,這種方式對水平誤差的修正作用非常有限,隻是對垂直方向則作用明顯。


    漫長的自動裝彈過程後,第二輪射擊展開,仍然是中國戰車單方麵的開火。這期間,山頂上的印度k1a1坦克一直來回倒車,調試俯角,但是一切在賀凡算計之內,他們在忙亂中找不到射擊的角度。


    尹哲熙的坐車被105毫米炮彈擊中炮塔正麵,炮彈損失了太多動能,沒有擊穿正麵裝甲,嚇得他一縮脖子鑽回了車裏,但是額頭上仍然被細小的鎢芯碎末擦傷,流下血來,看來舊債還沒有討回,新的血債又欠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雷霆反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狼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狼獾並收藏雷霆反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