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部的另外2兩輛坦克也跟上營長的坐車,向這邊跟過來。駕駛員已經看到了那輛可疑的車輛,試圖跟上,但是那個小東西在雪地上啟動的速度竟然特別的快。
黃德興下意識鑽進炮塔,不料槍聲先響了起來,打得四周樹木枝葉亂飛,那是一種射速很快的機槍,快得聽不清槍聲,猶如一把電鋸在切割空氣;實際上他還未在戰場上聽到過類似的機槍。他也不知道這輛小巧的印度偵察車,怎麽會撞上了偷襲的坦克縱隊,以它的尺寸,很容易隱藏才對,至少應該在遠處先聽到動靜。
敵人反擊的機槍打得倉促,有一些彈幕潑灑到了坦克裝甲上,當然如同隔靴搔癢一樣。黃德興操作遙控機槍反擊,向底盤掃射,希望打壞輪胎抓活口,雖然這是偵察營和無人機漏掉的目標,並不在他職權範圍內,但是他也希望能獲得一些戰場情報,敵人的偵察人員知道的,一般而言也不少;列入敵人的挑戰者ii型坦克躲到哪兒去了,可是這輛高度偽裝的戰車下麵不是輪子,竟然是履帶。黃德興研究外軍裝甲車輛不少年,愣是花了一些時間才想起這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炮手使用穩像瞄準對準目標,坦克炮管開始轉動,但是目標以不可思議地快速地轉彎逃,竟然快過射擊線移動,迅捷程度如同一輛摩托車。
但是一轉眼,那輛敵人的微型偵察車似乎中心過高,無法適應這樣的高速轉彎,眼看要側翻,駕駛者反打方向,結果徹底失去控製,一頭撞到了一顆大樹上,大樹轟然倒下時,那輛履帶車輛也翻倒在了路邊。
黃德興呼叫其餘坦克不要開火,同時通過電台協調後麵機步營第1連派一輛營部步兵戰車靠近,那裏有一名懂一些北方印度話的營部參謀,偶爾也可以負責調查那些偵察營漏網的有價值的情報。
3輛巨大的坦克則減慢速度圍過去,現在不能一炮轟爛了這輛小車,如果能逮到幾個活口,顯然是最好的;另外,如同戰場上其餘的中國軍人一樣,黃德興對印度最近又弄來了的什麽新玩具,充滿了好奇。這顯然是一輛德國造的鼬鼠偵察型傘兵戰車,在情報單位提供的,相當龐雜的當麵敵人可能使用的武器清單裏竟也沒有它的存在,德國似乎一直假惺惺地沒有參與對印度的軍事援助。
他命令其餘部隊暫停向指定區域行進,心警戒四周,偵察型的鼬鼠戰車固然比一個人還矮不少,活像個玩具,但是這種小東西的其他車型,有可能搭載咬痛主戰坦克的反坦克導彈。他調整倍率觀看目標,大致可以確定這就是一輛偵察型的鼬鼠空降戰車,隻有一挺機槍。據他所知,這種戰車隻有2名乘員,他很擔心全部完蛋了。他掏出手槍,慢慢鑽出炮塔,聽到了印度士兵的呻吟聲,於是壯起膽子跳下了坦克走過去。
一名頭破血流的印度士兵正從駕駛員位置爬出來,看上去摔得不輕。黃德興上去幫忙把傷兵拖出來,又查看了這輛小巧車輛的裏麵,剛才向自己射擊的那名乘員已經折斷脖子死了。他想,應該沒有哪個駕駛裝甲車輛的士兵,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會因為撞到樹上陣亡。
坦克部隊上空,幾架飛豹呼嘯而過,他們將配合地麵行動,執行縱深打擊任務,主要攻擊目標位對手部署在邊境後方100至150公裏區域的遠程警戒雷達。目前,印度在這一地帶上部署的雷達網仍然有恃無恐,對進一步的突破構成了威脅,在這個範圍以西,已經鮮有雷達敢亂動的了。
這是張成岩本日,第二次起飛作戰。他的編隊攜帶了自衛用反輻射導彈,和500公斤的衛星製導炸彈。
對付一些波長較大的遠程雷達,一般的反輻射武器效能不強,但是那些天線巨大的雷達機動能力很差,一旦暴露位置,則可以使用衛星製導炸彈或者戰術導彈進行定點攻擊。從成本和反應時間上看,通過能夠在目標區域外,長時間盤旋等待戰機的轟炸機攜帶衛星製導炸彈,顯然比戰術導彈優越。
中國戰機的位置,處在敵人北方集團與斯潘加部隊的防控網結合部地帶,這裏屬於印度部隊地麵部隊的任務重疊區,表麵上飛臨這裏的戰機,將要麵臨來自南北兩麵的威脅,但是由於敵人兩個集團的雷達沒有組網,缺乏空情信息交換,北方反而出現了一條可以自行通過的走廊地帶,對於戰機而言,更容易突破和滯留。
張成岩一直留意來自四麵八方的電子威脅,顯示器上,地麵雷達按照其特征被分為了幾類。目前大部分都是來自遠方的雷達,沒有強大的威脅。
告警設備已經跟新了軟件,可以有限地識別出來自北方的紫菀30導彈的火控雷達,如果它繼續在上次使用的頻段上工作的話;不過由於這種雷達露麵次數較少,且指揮官總是小心翼翼,要用反輻射導彈對其實施打擊,似乎還沒道時候。
另外,印度還有一些很難在臨界距離外,被機載雷達告警設備截獲的,老式trs 2215警戒雷達以及英迪拉雷達,這2種雷達都具備遠程探測的能力,尤其第一種法製老式雷達,具備一些功率控製以及頻率捷變能力,使之能夠與優勢的空軍玩一些捉迷藏的小把戲。印度陸軍獲得這些雷達的時間比較長,操作人員較有經驗,且信心十足敢於開機。當然老手的對抗,意味著利用技術優勢而非莽撞,通常此類雷達的操作員,會使用高增益天線,能夠接收微弱的反射的特點,在發射峰值功率控製上下功夫,這使得比其他雷達更難被發現和進一步探測到位置。在各個戰場上,如果這些東西部署到200公裏開外,一直都沒有很好的辦法加以摧毀和幹擾,索性印度雷達網前後脫節,一些雷達在參差不齊的縱深地帶,處於了比較突出的位置上個,這使得它們進入了對林淮生的視野,對他而言,這是一個必須處之而後快的麻煩。
與飛豹一起行動的,還有殲10戰鬥機以及一架尺寸極大的高空無人機,它擔負著看似不起眼,但是非常核心的電子偵察任務。
這架飛機以一定的弧形軌跡在印度防空導彈無法企及的高度飛行,近2萬米的高度使得它可以輕繞開南北兩邊的威脅,收集各種蛛絲馬跡。它存在的目的,是利用機載設備,精確定位敵人雷達位置。由於印度在這一地區,製空權基本喪失,最終導致地麵雷達持續開機時間增加,這為硬殺傷提供了機會。
紫菀30係統時鍾沒敢露頭,這讓飛豹飛行員有些失望,他們不能深入太多,一旦航程吃驚,就必須返回巴基斯坦領空加油,如再無收獲,就隻能無功返航。
高空中的無人機在19500米的極限高度上小心控製航線,它的電子偵察係統,較之戰鬥機上的更加靈敏,它正在悄然捕捉並適應躲藏在120公裏外的印度遠程雷達頻率,這一過程完全被動,不易引起敵人的注意。被偵測的那部部署在溫格德湖以北的trs2215雷達,處於整個雷達網的最突出位置上,它自己或許還不知掉這一危險的境地,仍然不間斷地開機。對於中國空軍而言,這一節點一旦被摧毀,剩餘的印度雷達要麽在短時間內填補空白,否則印度統帥部,應該會發現自己眼前出現了一大片空白區域,這對於下一步的防禦,當然是極為不利的,因為中國空軍可以利用這一地帶不斷延伸打擊,最終扯爛整個防空網。
敵人雷達差不多能夠在同樣距離上看到無人機和飛豹,但是它們應該還無法識別目標,也無從識別威脅;印度雷達必須保持開機,不斷地變化頻率,以為別人不知道。顯然它的要緊位置使得它不能關機了事,它必須緊盯著10000米高度的飛豹戰機。
敵人應該憑借經驗知道,中國軍隊對雷達的打擊無外乎幹擾或者反輻射打擊,目前來說來說,這兩種打擊的條件都遠未達成。
張成岩終於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等到了數據鏈提供的目標位置信息,同時指揮機上有人提醒他,敵人雷達正盯著他,所以下手小心些,別動作太大嚇著對方。
衛星製導炸彈的飛行速度始終是一個麻煩,當然另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是,敵人這部米波雷達,能在多遠距離上看清滑翔的炸彈來襲,最終它將有多少時間采取反製?
3架轟炸機飛行員各自在武器麵板上選擇炸彈,並同步輸入目標位置。電子偵察能夠偵測確定的位置範圍,仍然隻是近萬平方米的矩形區域,需要多枚炸彈同時攻擊,飛豹的戰鬥優勢終於顯現出來,他進行載彈攻擊的出動效率,要高於殲10戰鬥機。
利用衛星炸彈本身精度不足,造成的散布,達到一定的毀傷概率,非常適用於此類脆弱目標,當然前提是所有炸彈到達時,敵人最好別動彈。
飛豹編隊悄悄升高高度,以達成攻擊條件,他們不時向北方繞行,增加敵人的安全感,這使得東部警戒雷達保持錯覺,誤認為自己隻是一個沉默的看客。
三架飛機在轉過頭時,同時投擲了炸彈,然後緩緩轉彎離去,盡量不讓敵人看出意圖。以警戒雷達的精度,應該暫時看不到那些炸彈飛向自己。
12枚500公斤炸彈,打開彈翼飛向目標,在損失了一半高度後,增速到了一半音速,它們將在幾分鍾內殺到目標眼前,其攜帶的集束彈藥,足夠覆蓋相當大的一片地區。至於確定是否擊中,是一個麻煩,需要等待延遲的衛星偵察,或者也可以監聽印度方麵的通訊加以確定,中國軍隊另有無人機專事監聽敵人通訊。
飛豹投彈後大搖大擺返航。地麵的坦克部隊,仍然在向指定區域隱蔽前行。剛剛抓到的印度偵察兵,果然來自於第4裝甲師的主力坦克團,雖然受了重傷,但是非常死硬,不肯開口。黃德興沒有時間繼續等,隻能將他交給可以讓他開口的巴基斯坦情報小組。
不過那輛側翻的戰車本身已經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從其新刷的戰術編號上,已經可以判定出他所屬的部隊。如果不是敵人故意欺騙,這個編號應該屬於之前交戰過的擁有挑戰者的那個主力團,團徽是昂首的獨角犀牛。這種無堅不摧的形象,似乎與挑戰者ii還十分的合拍。
另外小戰車上的電台處於關閉狀態,甚至沒有插入電池,顯然印度人還不太會用這種德文標識的電台。偵察兵攜帶的地圖上有一係列的記號和線條,似乎畫的是他們偵察返回的區域,東南方向的集結區,顯然是一個值得無人機仔細偵察的地區。現在可以確定這輛戰車,是在迷路狀態下狀態下,撞到了中國坦克的行徑路線上,萬幸的是敵人應該還不知道。
黃德興根本不相信,這種慢吞吞的坦克會在一晝夜間消失不見,他猜測一定是躲在了附近的鬆樹林裏。他決定利用敵人的地圖,帶2個連扇形搜索重點區域,當然在這之前,他需要發射幾架可以在一樹之高安靜飛行的小型無人機進行進一步偵察,這些投擲型的無人機之小巧,可以裝到坦克儲物箱裏隨行。
一旦發現敵人,他將則視敵人的兵力情況,決定是請求空軍還是親自動手,他知道馬上就要入夜了,空軍的在夜裏打擊效能和敵我識別能力會大大下降。
距離中國軍隊裝甲1營不到15公裏的地區,印度第4裝甲師下轄主力坦克團指揮部,正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般無所適從。這支部隊,目前被分割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已經趕在橋梁被炸毀前趕到了河流東岸的指定會和區,而指揮部撤離不及,留在了河西,目前空中敵機一波接著一波,地麵坦克完全不敢動彈。
印度團長正在焦急地等待派出去的8輛偵察車輛返回匯總消息,他必須評估是否應該繼續貓在森林裏不動。該部隊在帕夏尼塔揮師西進的時候,異常積極,跑在了前麵,但是總部一下子又失去了作戰的決心,要求後撤,使得之前積極搶到的突出位置,成為了麻煩。
黃德興下意識鑽進炮塔,不料槍聲先響了起來,打得四周樹木枝葉亂飛,那是一種射速很快的機槍,快得聽不清槍聲,猶如一把電鋸在切割空氣;實際上他還未在戰場上聽到過類似的機槍。他也不知道這輛小巧的印度偵察車,怎麽會撞上了偷襲的坦克縱隊,以它的尺寸,很容易隱藏才對,至少應該在遠處先聽到動靜。
敵人反擊的機槍打得倉促,有一些彈幕潑灑到了坦克裝甲上,當然如同隔靴搔癢一樣。黃德興操作遙控機槍反擊,向底盤掃射,希望打壞輪胎抓活口,雖然這是偵察營和無人機漏掉的目標,並不在他職權範圍內,但是他也希望能獲得一些戰場情報,敵人的偵察人員知道的,一般而言也不少;列入敵人的挑戰者ii型坦克躲到哪兒去了,可是這輛高度偽裝的戰車下麵不是輪子,竟然是履帶。黃德興研究外軍裝甲車輛不少年,愣是花了一些時間才想起這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炮手使用穩像瞄準對準目標,坦克炮管開始轉動,但是目標以不可思議地快速地轉彎逃,竟然快過射擊線移動,迅捷程度如同一輛摩托車。
但是一轉眼,那輛敵人的微型偵察車似乎中心過高,無法適應這樣的高速轉彎,眼看要側翻,駕駛者反打方向,結果徹底失去控製,一頭撞到了一顆大樹上,大樹轟然倒下時,那輛履帶車輛也翻倒在了路邊。
黃德興呼叫其餘坦克不要開火,同時通過電台協調後麵機步營第1連派一輛營部步兵戰車靠近,那裏有一名懂一些北方印度話的營部參謀,偶爾也可以負責調查那些偵察營漏網的有價值的情報。
3輛巨大的坦克則減慢速度圍過去,現在不能一炮轟爛了這輛小車,如果能逮到幾個活口,顯然是最好的;另外,如同戰場上其餘的中國軍人一樣,黃德興對印度最近又弄來了的什麽新玩具,充滿了好奇。這顯然是一輛德國造的鼬鼠偵察型傘兵戰車,在情報單位提供的,相當龐雜的當麵敵人可能使用的武器清單裏竟也沒有它的存在,德國似乎一直假惺惺地沒有參與對印度的軍事援助。
他命令其餘部隊暫停向指定區域行進,心警戒四周,偵察型的鼬鼠戰車固然比一個人還矮不少,活像個玩具,但是這種小東西的其他車型,有可能搭載咬痛主戰坦克的反坦克導彈。他調整倍率觀看目標,大致可以確定這就是一輛偵察型的鼬鼠空降戰車,隻有一挺機槍。據他所知,這種戰車隻有2名乘員,他很擔心全部完蛋了。他掏出手槍,慢慢鑽出炮塔,聽到了印度士兵的呻吟聲,於是壯起膽子跳下了坦克走過去。
一名頭破血流的印度士兵正從駕駛員位置爬出來,看上去摔得不輕。黃德興上去幫忙把傷兵拖出來,又查看了這輛小巧車輛的裏麵,剛才向自己射擊的那名乘員已經折斷脖子死了。他想,應該沒有哪個駕駛裝甲車輛的士兵,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會因為撞到樹上陣亡。
坦克部隊上空,幾架飛豹呼嘯而過,他們將配合地麵行動,執行縱深打擊任務,主要攻擊目標位對手部署在邊境後方100至150公裏區域的遠程警戒雷達。目前,印度在這一地帶上部署的雷達網仍然有恃無恐,對進一步的突破構成了威脅,在這個範圍以西,已經鮮有雷達敢亂動的了。
這是張成岩本日,第二次起飛作戰。他的編隊攜帶了自衛用反輻射導彈,和500公斤的衛星製導炸彈。
對付一些波長較大的遠程雷達,一般的反輻射武器效能不強,但是那些天線巨大的雷達機動能力很差,一旦暴露位置,則可以使用衛星製導炸彈或者戰術導彈進行定點攻擊。從成本和反應時間上看,通過能夠在目標區域外,長時間盤旋等待戰機的轟炸機攜帶衛星製導炸彈,顯然比戰術導彈優越。
中國戰機的位置,處在敵人北方集團與斯潘加部隊的防控網結合部地帶,這裏屬於印度部隊地麵部隊的任務重疊區,表麵上飛臨這裏的戰機,將要麵臨來自南北兩麵的威脅,但是由於敵人兩個集團的雷達沒有組網,缺乏空情信息交換,北方反而出現了一條可以自行通過的走廊地帶,對於戰機而言,更容易突破和滯留。
張成岩一直留意來自四麵八方的電子威脅,顯示器上,地麵雷達按照其特征被分為了幾類。目前大部分都是來自遠方的雷達,沒有強大的威脅。
告警設備已經跟新了軟件,可以有限地識別出來自北方的紫菀30導彈的火控雷達,如果它繼續在上次使用的頻段上工作的話;不過由於這種雷達露麵次數較少,且指揮官總是小心翼翼,要用反輻射導彈對其實施打擊,似乎還沒道時候。
另外,印度還有一些很難在臨界距離外,被機載雷達告警設備截獲的,老式trs 2215警戒雷達以及英迪拉雷達,這2種雷達都具備遠程探測的能力,尤其第一種法製老式雷達,具備一些功率控製以及頻率捷變能力,使之能夠與優勢的空軍玩一些捉迷藏的小把戲。印度陸軍獲得這些雷達的時間比較長,操作人員較有經驗,且信心十足敢於開機。當然老手的對抗,意味著利用技術優勢而非莽撞,通常此類雷達的操作員,會使用高增益天線,能夠接收微弱的反射的特點,在發射峰值功率控製上下功夫,這使得比其他雷達更難被發現和進一步探測到位置。在各個戰場上,如果這些東西部署到200公裏開外,一直都沒有很好的辦法加以摧毀和幹擾,索性印度雷達網前後脫節,一些雷達在參差不齊的縱深地帶,處於了比較突出的位置上個,這使得它們進入了對林淮生的視野,對他而言,這是一個必須處之而後快的麻煩。
與飛豹一起行動的,還有殲10戰鬥機以及一架尺寸極大的高空無人機,它擔負著看似不起眼,但是非常核心的電子偵察任務。
這架飛機以一定的弧形軌跡在印度防空導彈無法企及的高度飛行,近2萬米的高度使得它可以輕繞開南北兩邊的威脅,收集各種蛛絲馬跡。它存在的目的,是利用機載設備,精確定位敵人雷達位置。由於印度在這一地區,製空權基本喪失,最終導致地麵雷達持續開機時間增加,這為硬殺傷提供了機會。
紫菀30係統時鍾沒敢露頭,這讓飛豹飛行員有些失望,他們不能深入太多,一旦航程吃驚,就必須返回巴基斯坦領空加油,如再無收獲,就隻能無功返航。
高空中的無人機在19500米的極限高度上小心控製航線,它的電子偵察係統,較之戰鬥機上的更加靈敏,它正在悄然捕捉並適應躲藏在120公裏外的印度遠程雷達頻率,這一過程完全被動,不易引起敵人的注意。被偵測的那部部署在溫格德湖以北的trs2215雷達,處於整個雷達網的最突出位置上,它自己或許還不知掉這一危險的境地,仍然不間斷地開機。對於中國空軍而言,這一節點一旦被摧毀,剩餘的印度雷達要麽在短時間內填補空白,否則印度統帥部,應該會發現自己眼前出現了一大片空白區域,這對於下一步的防禦,當然是極為不利的,因為中國空軍可以利用這一地帶不斷延伸打擊,最終扯爛整個防空網。
敵人雷達差不多能夠在同樣距離上看到無人機和飛豹,但是它們應該還無法識別目標,也無從識別威脅;印度雷達必須保持開機,不斷地變化頻率,以為別人不知道。顯然它的要緊位置使得它不能關機了事,它必須緊盯著10000米高度的飛豹戰機。
敵人應該憑借經驗知道,中國軍隊對雷達的打擊無外乎幹擾或者反輻射打擊,目前來說來說,這兩種打擊的條件都遠未達成。
張成岩終於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等到了數據鏈提供的目標位置信息,同時指揮機上有人提醒他,敵人雷達正盯著他,所以下手小心些,別動作太大嚇著對方。
衛星製導炸彈的飛行速度始終是一個麻煩,當然另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是,敵人這部米波雷達,能在多遠距離上看清滑翔的炸彈來襲,最終它將有多少時間采取反製?
3架轟炸機飛行員各自在武器麵板上選擇炸彈,並同步輸入目標位置。電子偵察能夠偵測確定的位置範圍,仍然隻是近萬平方米的矩形區域,需要多枚炸彈同時攻擊,飛豹的戰鬥優勢終於顯現出來,他進行載彈攻擊的出動效率,要高於殲10戰鬥機。
利用衛星炸彈本身精度不足,造成的散布,達到一定的毀傷概率,非常適用於此類脆弱目標,當然前提是所有炸彈到達時,敵人最好別動彈。
飛豹編隊悄悄升高高度,以達成攻擊條件,他們不時向北方繞行,增加敵人的安全感,這使得東部警戒雷達保持錯覺,誤認為自己隻是一個沉默的看客。
三架飛機在轉過頭時,同時投擲了炸彈,然後緩緩轉彎離去,盡量不讓敵人看出意圖。以警戒雷達的精度,應該暫時看不到那些炸彈飛向自己。
12枚500公斤炸彈,打開彈翼飛向目標,在損失了一半高度後,增速到了一半音速,它們將在幾分鍾內殺到目標眼前,其攜帶的集束彈藥,足夠覆蓋相當大的一片地區。至於確定是否擊中,是一個麻煩,需要等待延遲的衛星偵察,或者也可以監聽印度方麵的通訊加以確定,中國軍隊另有無人機專事監聽敵人通訊。
飛豹投彈後大搖大擺返航。地麵的坦克部隊,仍然在向指定區域隱蔽前行。剛剛抓到的印度偵察兵,果然來自於第4裝甲師的主力坦克團,雖然受了重傷,但是非常死硬,不肯開口。黃德興沒有時間繼續等,隻能將他交給可以讓他開口的巴基斯坦情報小組。
不過那輛側翻的戰車本身已經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從其新刷的戰術編號上,已經可以判定出他所屬的部隊。如果不是敵人故意欺騙,這個編號應該屬於之前交戰過的擁有挑戰者的那個主力團,團徽是昂首的獨角犀牛。這種無堅不摧的形象,似乎與挑戰者ii還十分的合拍。
另外小戰車上的電台處於關閉狀態,甚至沒有插入電池,顯然印度人還不太會用這種德文標識的電台。偵察兵攜帶的地圖上有一係列的記號和線條,似乎畫的是他們偵察返回的區域,東南方向的集結區,顯然是一個值得無人機仔細偵察的地區。現在可以確定這輛戰車,是在迷路狀態下狀態下,撞到了中國坦克的行徑路線上,萬幸的是敵人應該還不知道。
黃德興根本不相信,這種慢吞吞的坦克會在一晝夜間消失不見,他猜測一定是躲在了附近的鬆樹林裏。他決定利用敵人的地圖,帶2個連扇形搜索重點區域,當然在這之前,他需要發射幾架可以在一樹之高安靜飛行的小型無人機進行進一步偵察,這些投擲型的無人機之小巧,可以裝到坦克儲物箱裏隨行。
一旦發現敵人,他將則視敵人的兵力情況,決定是請求空軍還是親自動手,他知道馬上就要入夜了,空軍的在夜裏打擊效能和敵我識別能力會大大下降。
距離中國軍隊裝甲1營不到15公裏的地區,印度第4裝甲師下轄主力坦克團指揮部,正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般無所適從。這支部隊,目前被分割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已經趕在橋梁被炸毀前趕到了河流東岸的指定會和區,而指揮部撤離不及,留在了河西,目前空中敵機一波接著一波,地麵坦克完全不敢動彈。
印度團長正在焦急地等待派出去的8輛偵察車輛返回匯總消息,他必須評估是否應該繼續貓在森林裏不動。該部隊在帕夏尼塔揮師西進的時候,異常積極,跑在了前麵,但是總部一下子又失去了作戰的決心,要求後撤,使得之前積極搶到的突出位置,成為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