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正眼睛一亮,“紀姑娘也喜歡?”
“聽先生說子魚先生的花鳥畫十分靈動,一直想見一見,找不到真跡,想從這別人臨摹的畫譜裏看看子魚先生的布局,學習一下。”紀澄道。
齊正道:“先生的話別人臨摹不來的,隻是我久不見先生,十分想念,這才來買畫譜的。”
紀澄抬手又將帷帽往上掀開了一點兒,“公子認識子魚先生?”
齊正靦腆地笑了笑,“我曾經師從子魚先生學畫,後來先生身體不適,想念南方的家鄉就離開了。”
紀澄笑著雙手抱拳玩笑道:“原來公子是子魚先生的高徒,失敬失敬。”
齊正笑道:“你也學畫麽?不知師從哪位?”
紀澄不願意說三和居士的大名,便道:“我隨著餘夫人學畫。”
齊正愣了愣,遲疑地問道:“可是林府那位餘夫人?”
紀澄一聽就明白過來了,齊正原來知曉餘夫人就是三和居士的。
“正是。”紀澄點了點頭。
齊正立即笑對著紀澄也抱了抱拳,“該我對紀姑娘說失敬失敬才是。餘夫人很多年不收弟子了,沒想到紀姑娘能列在她的門牆之下。”
紀澄謙虛地道:“有人引薦罷了。”
“當初子魚先生在京城時,帶我拜訪過餘夫人兩次,餘夫人的畫淡泊高瞻,我十分敬仰。”因為聊到了齊正興趣所在,他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
兩人互相恭維了一番對方的先生後,齊正才後知後覺的地道:“這本畫譜給你吧。我那兒還有好幾本以前先生教我畫時的稿子,可以……”話到這兒,齊正忽然想起他和紀澄這般算是私相授受了,趕緊改口道:“若是紀姑娘來找齊華玩兒,可以到我書房讓她找給你看。”
紀澄朝齊正道了謝。兩人已經站著聊了半日了,早有人悄悄側目,紀澄從掌櫃的那兒拿過畫譜,又朝齊正道了謝這才轉身離開了。
回去的馬車上,榆錢兒衝紀澄賊兮兮地擠眉弄眼,“姑娘,齊公子那樣的人就是戲本子裏說的溫文爾雅的書生吧?”
雖說紀澄早有心理準備,可被榆錢兒這樣冷不丁地問出來,她的臉還是忍不住一紅。
而柳葉兒聽到這話,臉色立即就變了,伸出手就狠狠地戳了戳榆錢兒的額頭,“小丫頭,年紀小小的就說混話,你羞也不羞,姑娘性子好,沒說你什麽,但你自己想想,這話是你能說的麽?若是被人聽了去,姑娘可怎麽是好?”
這榆錢兒跟著紀澄的時候,紀澄的性子還是以前糊裏糊塗的天真爛漫,到後來遭逢大變,榆錢兒的性子也沒改多少,在紀澄麵前還是有什麽說什麽,紀澄愛惜她的天真,平日也不怎麽管束她,越發地寵得她私底下什麽話都敢說。
榆錢兒嘟嘟嘴抱怨道:“這些我都明白的,柳葉姐姐。私底下我才說的,我就是想給姑娘逗個趣兒,姑娘你說是不是啊?”
紀澄還沒答話,柳葉兒生怕紀澄臉皮薄而對榆錢兒發怒,趕緊地又喝斥道:“渾說什麽呢?你這是逗趣兒麽?姑娘已經夠委屈的了……”
紀澄側眼掃了掃柳葉兒,她沒想到柳葉兒會覺得自己委屈。
不過這也能理解,雖說胡風東漸,現在女兒家也並不總拘在繡樓上不出二門,但要讓女兒家主動去同男子攀談,這也不是大家閨秀該做的。那些世家姑娘壓根兒就不用擔心婚配之事,早有家中長輩做主相看,到了及笄的年紀,說媒、提親的早就連門檻都踩熟了。如沈芫、王四娘等人哪裏用得著自己著急上趕著去同男子說話。
但話又說回來,王四娘想嫁沈家二公子,還不是得費盡心思去沈徹麵前去加深印象。所以凡事也須得用心。
紀澄是沒有覺得委屈的,她看著柳葉兒道:“別說榆錢兒了,不過這話私底下說說也就罷了,以後榆錢兒你可得多長個心眼兒。”
榆錢兒忙地點頭,又替紀澄抱怨道:“我也知道姑娘委屈,在咱們晉地時,有老爺太太做主,以姑娘的才貌哪家不想同咱們攀親。就是那譚家公子不也變著方兒地找姑娘說話麽?這京城的人眼睛都長到天上去了,我瞧著那些姑娘誰也比不上姑娘你。”
紀澄忍不住一笑,也不怪她疼榆錢兒,這小丫頭溜須拍馬的功夫可是一絕。“我不委屈,心有所求,不敢言委屈。你們的心態也得變一變,這裏是京師,不是晉地了。咱們在晉地是雞頭,到了這兒就是鳳尾了,我也不是什麽千金大小姐。自己的身份自己得認清楚。若是一心守在家裏等長輩做主,隻怕這輩子也就是任人魚肉的份兒。”
柳葉兒道:“姑太太那邊真是沒法兒了麽,姑娘?”
紀澄道:“姑母另有她的打算,寄望她是不成的。其實這也沒什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未必是好。定親時連對方究竟是個什麽人都不知道,稀裏糊塗嫁過去,過得好的有幾人?好些姑娘年紀輕輕就去了。我如今這般反而是好,爹爹讓我自己擇婿,我且可以好好觀量他們的品行,將來的日子才能好過。”
榆錢兒一聽,可不就是這個理麽?而柳葉兒心裏卻依然覺得紀澄有些委屈,這些話是說來安慰她們的。柳葉兒覺得紀澄還是不該主動同那些男子說話,顯得有些不莊重。
紀澄又道:“你們也是如此。若是等著我改日給你們指夫婿,可保不準是不是個麻臉漢子,若是瞧著有那不錯的,也可同我言語,我定然為你們做主的。”
“姑娘!”柳葉兒的臉紅了,受不地轉過頭去,“姑娘不該說這些話。”
紀澄同榆錢兒相視一笑,榆錢兒道:“我都聽姑娘的。”
柳葉兒氣呼呼地道:“就你臉皮厚、不害臊。”
榆錢兒鼓起腮幫子道:“我就不害臊,你害臊,將來嫁給□□子去吧。”
柳葉兒氣得拿手去擰榆錢兒的臉,“你個作死的小蹄子。”
紀澄笑著在一旁看她們嬉鬧,心思卻已經轉到齊正身上了。現如今還看不全齊正的性格,但眼瞧著各方麵都是不錯的,若是有上進心,那便大好了。紀澄尋思她即使捧不出個一品官來,有紀家的財力做後盾,三品官還是可以到手的。
紀澄顯然沒發現她這小小年紀,思考起自己未來的夫婿時居然一點兒臉紅害羞的意思都沒有。
在紀澄心裏未來都是利益鋪就的路,她用紀家的財力和自己的輔助換得夫婿的飛黃騰達和照應,這不過是利益交換,她早已習慣了這種模式。
馬車駛入沈府的角門,在眾人毫無察覺之下一道人影從馬車下方一閃而出,沒入了屋宇之中。
紀澄也壓根兒沒想到她們私底下的話在馬車上都被人聽了去,這也實屬巧合,誰也不會有事沒事鑽小姑娘的馬車下去偷聽。
累了一天,紀澄晚上早早兒就準備休息晚上。
柳葉兒在屋裏伺候紀澄梳頭發,紀澄每晚都要梳幾百下頭的。梳頭用的是特製的梳子,梳齒大而多,木頭也是特別找的香木,這保養頭發的法子是紀澄的母親雲娘教的。
雲娘當年那豆腐西施的名頭可不是白叫的,即使到如今這個歲數依然美貌動人,而且秀發堆雲,如瀑似緞,之所以對紀青的吸引力下降不過是因為新鮮感過去了。
紀澄對著鏡子正拿犀角梳梳發尾時,不知跑哪兒野去了的榆錢兒興匆匆地就跑了進來,柳葉兒停下手裏的梳子指著榆錢兒道:“做什麽去了?剛才想叫你找咱們開春製的烏發膏,到處都找不見人。”
榆錢兒聳了聳肩嘻嘻笑道:“剛才我同老祖宗屋裏的娟兒、緞兒玩兒去了。”
紀澄聞言看了一眼榆錢兒,這丫頭雖然貪玩愛耍,但是她玩兒的對象可都是挑人的,小小年紀看似大大咧咧,實則鬼心眼兒多了。
“姑娘,你猜蘇姑娘今兒幹什麽去了?”榆錢兒湊上前來道。
柳葉兒不解榆錢兒怎麽好端端地提蘇筠,紀澄那玲瓏心肝一轉,心裏就有了眉目,“她可是跟著老祖宗出門去了?”
“簡直什麽都瞞不過姑娘。”榆錢兒覺得紀澄一點兒都不好玩,每回都能猜中她出的題。“她跟著蘇老夫人和老祖宗去了濟世庵。”
濟世庵的庵主靜語師太是老祖宗的至交好友。說起來這位靜語師太也是了不得,她從小就投在悟世老師太門下修行,後來悟世師太駕鶴西去,她發下宏願要替悟世師太塑像,從此東行西行各八千裏,化緣湊足了銀子最後在京師建了濟世庵。
沈府的老祖宗每個月總會去濟世庵上柱香,捐點兒香油錢,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靜語師太喜靜,所以沈老太太每回都是獨自去的,很少帶小輩。
“給筠姐姐相看的是哪家的公子?”紀澄出聲問道。
“聽先生說子魚先生的花鳥畫十分靈動,一直想見一見,找不到真跡,想從這別人臨摹的畫譜裏看看子魚先生的布局,學習一下。”紀澄道。
齊正道:“先生的話別人臨摹不來的,隻是我久不見先生,十分想念,這才來買畫譜的。”
紀澄抬手又將帷帽往上掀開了一點兒,“公子認識子魚先生?”
齊正靦腆地笑了笑,“我曾經師從子魚先生學畫,後來先生身體不適,想念南方的家鄉就離開了。”
紀澄笑著雙手抱拳玩笑道:“原來公子是子魚先生的高徒,失敬失敬。”
齊正笑道:“你也學畫麽?不知師從哪位?”
紀澄不願意說三和居士的大名,便道:“我隨著餘夫人學畫。”
齊正愣了愣,遲疑地問道:“可是林府那位餘夫人?”
紀澄一聽就明白過來了,齊正原來知曉餘夫人就是三和居士的。
“正是。”紀澄點了點頭。
齊正立即笑對著紀澄也抱了抱拳,“該我對紀姑娘說失敬失敬才是。餘夫人很多年不收弟子了,沒想到紀姑娘能列在她的門牆之下。”
紀澄謙虛地道:“有人引薦罷了。”
“當初子魚先生在京城時,帶我拜訪過餘夫人兩次,餘夫人的畫淡泊高瞻,我十分敬仰。”因為聊到了齊正興趣所在,他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
兩人互相恭維了一番對方的先生後,齊正才後知後覺的地道:“這本畫譜給你吧。我那兒還有好幾本以前先生教我畫時的稿子,可以……”話到這兒,齊正忽然想起他和紀澄這般算是私相授受了,趕緊改口道:“若是紀姑娘來找齊華玩兒,可以到我書房讓她找給你看。”
紀澄朝齊正道了謝。兩人已經站著聊了半日了,早有人悄悄側目,紀澄從掌櫃的那兒拿過畫譜,又朝齊正道了謝這才轉身離開了。
回去的馬車上,榆錢兒衝紀澄賊兮兮地擠眉弄眼,“姑娘,齊公子那樣的人就是戲本子裏說的溫文爾雅的書生吧?”
雖說紀澄早有心理準備,可被榆錢兒這樣冷不丁地問出來,她的臉還是忍不住一紅。
而柳葉兒聽到這話,臉色立即就變了,伸出手就狠狠地戳了戳榆錢兒的額頭,“小丫頭,年紀小小的就說混話,你羞也不羞,姑娘性子好,沒說你什麽,但你自己想想,這話是你能說的麽?若是被人聽了去,姑娘可怎麽是好?”
這榆錢兒跟著紀澄的時候,紀澄的性子還是以前糊裏糊塗的天真爛漫,到後來遭逢大變,榆錢兒的性子也沒改多少,在紀澄麵前還是有什麽說什麽,紀澄愛惜她的天真,平日也不怎麽管束她,越發地寵得她私底下什麽話都敢說。
榆錢兒嘟嘟嘴抱怨道:“這些我都明白的,柳葉姐姐。私底下我才說的,我就是想給姑娘逗個趣兒,姑娘你說是不是啊?”
紀澄還沒答話,柳葉兒生怕紀澄臉皮薄而對榆錢兒發怒,趕緊地又喝斥道:“渾說什麽呢?你這是逗趣兒麽?姑娘已經夠委屈的了……”
紀澄側眼掃了掃柳葉兒,她沒想到柳葉兒會覺得自己委屈。
不過這也能理解,雖說胡風東漸,現在女兒家也並不總拘在繡樓上不出二門,但要讓女兒家主動去同男子攀談,這也不是大家閨秀該做的。那些世家姑娘壓根兒就不用擔心婚配之事,早有家中長輩做主相看,到了及笄的年紀,說媒、提親的早就連門檻都踩熟了。如沈芫、王四娘等人哪裏用得著自己著急上趕著去同男子說話。
但話又說回來,王四娘想嫁沈家二公子,還不是得費盡心思去沈徹麵前去加深印象。所以凡事也須得用心。
紀澄是沒有覺得委屈的,她看著柳葉兒道:“別說榆錢兒了,不過這話私底下說說也就罷了,以後榆錢兒你可得多長個心眼兒。”
榆錢兒忙地點頭,又替紀澄抱怨道:“我也知道姑娘委屈,在咱們晉地時,有老爺太太做主,以姑娘的才貌哪家不想同咱們攀親。就是那譚家公子不也變著方兒地找姑娘說話麽?這京城的人眼睛都長到天上去了,我瞧著那些姑娘誰也比不上姑娘你。”
紀澄忍不住一笑,也不怪她疼榆錢兒,這小丫頭溜須拍馬的功夫可是一絕。“我不委屈,心有所求,不敢言委屈。你們的心態也得變一變,這裏是京師,不是晉地了。咱們在晉地是雞頭,到了這兒就是鳳尾了,我也不是什麽千金大小姐。自己的身份自己得認清楚。若是一心守在家裏等長輩做主,隻怕這輩子也就是任人魚肉的份兒。”
柳葉兒道:“姑太太那邊真是沒法兒了麽,姑娘?”
紀澄道:“姑母另有她的打算,寄望她是不成的。其實這也沒什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未必是好。定親時連對方究竟是個什麽人都不知道,稀裏糊塗嫁過去,過得好的有幾人?好些姑娘年紀輕輕就去了。我如今這般反而是好,爹爹讓我自己擇婿,我且可以好好觀量他們的品行,將來的日子才能好過。”
榆錢兒一聽,可不就是這個理麽?而柳葉兒心裏卻依然覺得紀澄有些委屈,這些話是說來安慰她們的。柳葉兒覺得紀澄還是不該主動同那些男子說話,顯得有些不莊重。
紀澄又道:“你們也是如此。若是等著我改日給你們指夫婿,可保不準是不是個麻臉漢子,若是瞧著有那不錯的,也可同我言語,我定然為你們做主的。”
“姑娘!”柳葉兒的臉紅了,受不地轉過頭去,“姑娘不該說這些話。”
紀澄同榆錢兒相視一笑,榆錢兒道:“我都聽姑娘的。”
柳葉兒氣呼呼地道:“就你臉皮厚、不害臊。”
榆錢兒鼓起腮幫子道:“我就不害臊,你害臊,將來嫁給□□子去吧。”
柳葉兒氣得拿手去擰榆錢兒的臉,“你個作死的小蹄子。”
紀澄笑著在一旁看她們嬉鬧,心思卻已經轉到齊正身上了。現如今還看不全齊正的性格,但眼瞧著各方麵都是不錯的,若是有上進心,那便大好了。紀澄尋思她即使捧不出個一品官來,有紀家的財力做後盾,三品官還是可以到手的。
紀澄顯然沒發現她這小小年紀,思考起自己未來的夫婿時居然一點兒臉紅害羞的意思都沒有。
在紀澄心裏未來都是利益鋪就的路,她用紀家的財力和自己的輔助換得夫婿的飛黃騰達和照應,這不過是利益交換,她早已習慣了這種模式。
馬車駛入沈府的角門,在眾人毫無察覺之下一道人影從馬車下方一閃而出,沒入了屋宇之中。
紀澄也壓根兒沒想到她們私底下的話在馬車上都被人聽了去,這也實屬巧合,誰也不會有事沒事鑽小姑娘的馬車下去偷聽。
累了一天,紀澄晚上早早兒就準備休息晚上。
柳葉兒在屋裏伺候紀澄梳頭發,紀澄每晚都要梳幾百下頭的。梳頭用的是特製的梳子,梳齒大而多,木頭也是特別找的香木,這保養頭發的法子是紀澄的母親雲娘教的。
雲娘當年那豆腐西施的名頭可不是白叫的,即使到如今這個歲數依然美貌動人,而且秀發堆雲,如瀑似緞,之所以對紀青的吸引力下降不過是因為新鮮感過去了。
紀澄對著鏡子正拿犀角梳梳發尾時,不知跑哪兒野去了的榆錢兒興匆匆地就跑了進來,柳葉兒停下手裏的梳子指著榆錢兒道:“做什麽去了?剛才想叫你找咱們開春製的烏發膏,到處都找不見人。”
榆錢兒聳了聳肩嘻嘻笑道:“剛才我同老祖宗屋裏的娟兒、緞兒玩兒去了。”
紀澄聞言看了一眼榆錢兒,這丫頭雖然貪玩愛耍,但是她玩兒的對象可都是挑人的,小小年紀看似大大咧咧,實則鬼心眼兒多了。
“姑娘,你猜蘇姑娘今兒幹什麽去了?”榆錢兒湊上前來道。
柳葉兒不解榆錢兒怎麽好端端地提蘇筠,紀澄那玲瓏心肝一轉,心裏就有了眉目,“她可是跟著老祖宗出門去了?”
“簡直什麽都瞞不過姑娘。”榆錢兒覺得紀澄一點兒都不好玩,每回都能猜中她出的題。“她跟著蘇老夫人和老祖宗去了濟世庵。”
濟世庵的庵主靜語師太是老祖宗的至交好友。說起來這位靜語師太也是了不得,她從小就投在悟世老師太門下修行,後來悟世師太駕鶴西去,她發下宏願要替悟世師太塑像,從此東行西行各八千裏,化緣湊足了銀子最後在京師建了濟世庵。
沈府的老祖宗每個月總會去濟世庵上柱香,捐點兒香油錢,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靜語師太喜靜,所以沈老太太每回都是獨自去的,很少帶小輩。
“給筠姐姐相看的是哪家的公子?”紀澄出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