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鶴鳴在青州城裏直搜了一夜,直到東邊翻起魚肚白,也沒尋到宛娘半點兒影兒,就在他眼皮子底下,這人憑空消失的無影無蹤,把個周存守跟孫元善也累的一宿沒合眼。
至天明,梅鶴鳴謝了二人,讓二人回去歇息,自己卻又上馬出城,直奔清河縣,在清河縣尋了一日,又圍著青州府附近各處地方找了兩日,方回了青州城。
到了王家巷宅子的大門口,翻身下馬,一個踉蹌,虧了隨喜跟常福兒兩個一邊一個攙著他,才沒栽倒。
這些天別說合眼了,梅鶴鳴連飯都沒吃過幾口,又不是鐵打的身子,這會兒也著實有些撐不住了。
隨喜兒常福兒攙著他進了後宅,靠在炕上就起不來了,要說梅鶴鳴練武之身,雖說奔波幾日,也不至於就臥床不起,隻這次兒他真傷心了。
梅鶴鳴就不明白,自己對宛娘這般好,處處為她著想打算,怎的末了她還要逃,難道這世上還有比自己對她更好的嗎,況她一個年輕婦人能跑去哪裏,便是跑出去,如何生計,若遇上歹人,說不得小命都丟了。
想到此,忽記起一事,掙紮著起身,讓吳婆子喚了隨喜兒過來,梅鶴鳴吩咐道:“你再跑一趟清河縣,去縣外蘆葦場裏尋劉家兩兄弟,他兩個市井之中門路多,跟那些人牙子也相熟,讓他們留心,若有似宛娘的女子,速速回我知道。”
隨喜兒應了,哪敢耽擱,轉身去了,吳婆子心裏暗歎,到了這般家業,還惦記著怕落入歹人手裏。
吳婆子服侍梅鶴鳴吃了一碗粥,見人都累的不成樣子了,便安慰他道:“奶奶這會兒不定躲在哪兒了,待想的清楚明白,說不準自己就家來了。”
梅鶴鳴臉色晦暗,半晌兒輕輕搖搖頭:“打從開頭,她就不願跟著爺的,變著法兒的想逃開爺的身邊,好容易成了,她哪肯回頭,倒像爺這裏是龍潭虎穴一般,巴不得趕緊逃的越遠越好。”說到此處,不禁又恨將上來,咬著牙道:“跑的遠了,算她本事,便保佑這輩子別讓爺尋到才好。”
吳婆子道:“是老奴疏忽,沒看住奶奶,願領爺的罰。”說著屈膝跪在地平上,梅鶴鳴擺擺手讓她起來:“她的心不在這裏,便是使多少人看著又有何用?又不能拿根繩子拴著她,爺不怪罪你。”
吳婆子起身道:“老奴讓人仔細尋了各處,在花園的山石洞子裏尋到了醒酒湯,老奴問過灶房,說是那日午晌兒時分,爺在書房裏要的,讓個穿著藍布衫裙兒的丫頭送到前頭去了,老奴仔細問過麵容模樣兒,聽著就是奶奶,若是奶奶,既給爺送了醒酒湯,想來心裏便有回轉之意,隻不知怎又出了這事,且那山石洞子邊上有嘔吐的穢物,莫不是奶奶身上不好?”
梅鶴鳴一聽,忽的厲目圓睜:“你說那日晌午時,她去了前頭書房?”那個不正是周存守跟陳官兒在裏頭幹事的當口,想來那醒酒湯也是周存守要的,宛娘若去送湯,聽著裏頭的動靜,定以為是自己,又聽說吐了,莫不是有了身子?
思及此,梅鶴問道:“我記得這月她的小日子遲了?”吳婆子點點頭道:“奶奶的身子弱,小日子慣常不穩,每月總會遲上幾日,隻這月卻遲了多些,近日每常喜睡,早上越發難起呢,老奴心裏也猜疑著,莫不是有了,想著該到孫郎中診脈的日子,便沒跟爺提,想等郎中瞧過再給爺報喜,不想……”說到這裏,便頓住不敢說下去。
好久,梅鶴鳴才揮揮手道:“爺知道了,你去吧!”吳婆子不敢攪擾,退到外屋裏候著,梅鶴鳴隻覺腦袋裏嗡嗡的響,心道:宛娘啊!宛娘,怎就如此不讓爺省心。
梅鶴鳴這會兒心裏是既恨又怕,恨她沒心沒肺半點兒情份不念,又怕她真有了身子,一個年輕婦人孤身在外的,可怎生是好,即便心裏放不下這些,終是太過勞累,不大會兒便睡了過去,隻睡不踏實,常驚醒,到了半夜卻發起熱來。
把個吳婆子唬的不輕,探手摸摸額頭滾燙,眼睛閉著,嘴裏卻不停說胡話:“宛娘,你好狠的心……宛娘你在哪裏……宛娘,宛娘……”滿嘴裏的胡話都是宛娘。
吳婆子長歎一聲,心說這可真是前世的債,今生一並還了,使人叫了孫郎中過來瞧了,說無大礙,隻是內火過盛又著了風寒,吃幾劑藥,趟幾日便好了。灌了藥下去,足折騰了一宿,至次日人才明白過來。
梅鶴鳴這一病,兩日後才下床,能下床了,便又跑到外頭尋人,從三月尋到了四月,連點兒音訊兒都沒有,梅鶴鳴整個人瘦了兩圈下來,人都有些脫形了,性子也越發有些陰沉,脾氣就更燥了。
宅子裏從婆子丫頭到小廝管事,個個都小心謹慎著,就怕撞到主子眼裏,沒個好結果,偏有不長眼湊上來的找不自在的,就是夏家那寡婦。
梅鶴鳴這一月淨顧著找宛娘,便把夏家這岔兒給丟下了,這會兒倒勾起了前頭的賬來,梅鶴鳴臉色陰沉的盯著下頭的翠巧問:“你說你們家奶奶要請宛娘過去賞花?賞什麽花?”
那翠巧忙道:“我們家老爺前兒尋了兩盆牡丹王,今兒早上開了,我們主子姑娘說是個好兆頭,故此,使奴過來請奶奶過去賞花。”
梅鶴鳴嗬嗬冷笑一聲道:“爺倒不理會,你們府裏竟成了花園子,除了玉蘭花還有牡丹。”翠巧忙道:“我們主子姑娘手最是巧,打理起花草比那些花匠還強呢。”
梅鶴鳴暗暗冷哼:可不強,被窩裏學出來的徒,什麽教不會,自己在青州城裏城外的折騰了足一個月,雖說沒點明尋的就是宛娘,可誰不知道,偏這夏寡婦還假模假式的來請宛娘賞花,這哪是請宛娘,這是變著法的來勾他呢,當他梅鶴鳴是撿破爛貨的了,上回那條汗巾子的賬還沒跟她算呢。
梅鶴鳴臉色更陰了幾分,她不是非要想漢子嗎,他就成全她,打發走了翠巧,轉手使人拿了自己的貼兒去尋劉茂才,授意他重又遞送上狀子,次日,衙門裏便拘了夏老頭過去,夏老頭哪想這明明結了官司,怎又來了個反複,使了三百兩銀子才得家來,忙去尋孫元善,孫元善知道這是梅鶴鳴要整治夏家,哪敢出頭,早躲了。
夏老頭求告無門,隻得來應付官司,官司打了半個月,銀子不知使進去多少,連個響聲兒都沒聽著,夏老頭琢磨,這麽下去為這一場官司,莫不是連他的家產都要搭進去了,忙尋人掃聽了底細,才知是梅公子的手筆,夏老頭這心都涼了半截。
梅鶴鳴是何等勢力,莫說這青州府,便是京城也是說一不二的霸王,誰敢逆著他,卻又不知怎的惹了這位閻王爺,忙親去拜望,卻被隨喜兒攔在外頭說他們爺不在,把夏老頭打了駁回。
夏老頭家去,心裏愈發憋悶,到了後宅想問問女兒是不是哪裏惹惱了梅鶴鳴,到了女兒的院門外,就見青天白日的,前後角門都閉了個嚴實,隔著門仿似有些淫,浪嬉鬧之聲。
夏老頭隔著門縫往裏瞧了瞧,這一瞧不禁臊了個滿臉通紅,院子的西牆邊上搭了一座秋千架,他女兒夏金玉正躺在秋千上,衣衫半褪,兩條白花花的腿扛在花匠宋二的肩上,對著夏老頭這頭露出兩隻羅襪纖足,翠巧翠蘭一邊一個推著秋千一蕩一蕩的,二人正入到美處。
夏老頭雖早有聽聞自己女兒跟小廝奴才有些幹淨,哪想到竟是如此浪,蕩,青天白日就跟外院的奴才幹出這等醜事來。
夏老頭怒氣直衝上來,抬腳踹開門,唬的院中一對野鴛鴦,荒蠻分開,宋二提著褲子翻牆跑了,夏金玉卻沒怎當回事,扯了扯衣裳,問她爹:“怎的這會兒過來我這裏?”把個夏老頭氣的渾身直哆嗦,怪道總聽人家背地裏說他夏家門風不整,卻原來壞就壞在這個女兒身上。
夏老頭氣的沒法兒,轉身回了自己屋,對夏金玉她娘好一頓數落,他那婦人道:“既如此,不如把女兒嫁出去,尋個正經男人或可收斂收斂。”
兩口子正商量著尋媒婆,不想第二日媒婆便主動上門了說媒,說的是城南賴內官家,說起這賴內官,原是宮裏當差的,本就是青州城人士,出宮後便仍回了青州,在宮裏積攢下不少家俬銀錢,在城南的三皇廟街當間,置了座三進的宅子養老,又怕膝下荒涼,過繼了他哥哥家的次子叫賴二郎的到膝下,圖一個百年之後,有個墳頭上香磕頭的人。
這賴二郎生的也算端正,今年才二十出頭,去歲娶過一個媳婦兒,沒上一月呢,不知怎的投井死了,便沒再續,要說人家還過去。
夏金玉的娘聽了,有些不大如意,說還得細掃聽掃聽底細,被夏老頭幾句話衝了回來:“掃聽什麽,人家不嫌棄金玉就成了,早早的送出門去是正經,留在家裏早晚是個禍害,再說,跟賴家若成就姻親,賴家比劉家更體麵些,瞧著賴家麵上,那劉茂才也不敢再生事端。”便一口應了婚事。
兩人都不是頭回成親,也沒那多講頭,收拾妥當,尋了個吉日後便吹打著過了門,夏金玉想不依都不行,她爹這回是死了心要嫁她出去。
拜花堂進洞房,如意秤杆挑起蓋頭,瞧見賴二郎生的還算端正,且瞧著甚為強壯,想來中用,便順著吃了交杯酒,屋裏的丫頭婆子剛下去,那賴二郎三兩下便夏金玉的衣裳脫了個精光,抱起她從那邊床後的小門走了進去,原來這裏竟是個暗室。
夏金玉一進去就瞧見屋裏吊著個赤身的女子,兩條腿分開綁在兩側,她那個六旬的老公公,手裏拿著個燒火棍似的黑黝黝的東西,正從女子腿間狠捅,女子身下仿佛裂開了,鮮紅的血滴滴答答答順著腿流下來,可嘴裏還哼哼唧唧淫叫著,臉色也詭異的潮紅。
夏金玉見了,不禁渾身冰涼,待要喊叫,已被賴二郎堵住嘴,嗬嗬笑道:“怕什麽,跟你家那些小廝弄有什麽趣兒,一會兒我們爺倆一塊兒伺候你個爽快的,保管讓你美上天……”
作者有話要說:卡文了,更新完,親們見諒
至天明,梅鶴鳴謝了二人,讓二人回去歇息,自己卻又上馬出城,直奔清河縣,在清河縣尋了一日,又圍著青州府附近各處地方找了兩日,方回了青州城。
到了王家巷宅子的大門口,翻身下馬,一個踉蹌,虧了隨喜跟常福兒兩個一邊一個攙著他,才沒栽倒。
這些天別說合眼了,梅鶴鳴連飯都沒吃過幾口,又不是鐵打的身子,這會兒也著實有些撐不住了。
隨喜兒常福兒攙著他進了後宅,靠在炕上就起不來了,要說梅鶴鳴練武之身,雖說奔波幾日,也不至於就臥床不起,隻這次兒他真傷心了。
梅鶴鳴就不明白,自己對宛娘這般好,處處為她著想打算,怎的末了她還要逃,難道這世上還有比自己對她更好的嗎,況她一個年輕婦人能跑去哪裏,便是跑出去,如何生計,若遇上歹人,說不得小命都丟了。
想到此,忽記起一事,掙紮著起身,讓吳婆子喚了隨喜兒過來,梅鶴鳴吩咐道:“你再跑一趟清河縣,去縣外蘆葦場裏尋劉家兩兄弟,他兩個市井之中門路多,跟那些人牙子也相熟,讓他們留心,若有似宛娘的女子,速速回我知道。”
隨喜兒應了,哪敢耽擱,轉身去了,吳婆子心裏暗歎,到了這般家業,還惦記著怕落入歹人手裏。
吳婆子服侍梅鶴鳴吃了一碗粥,見人都累的不成樣子了,便安慰他道:“奶奶這會兒不定躲在哪兒了,待想的清楚明白,說不準自己就家來了。”
梅鶴鳴臉色晦暗,半晌兒輕輕搖搖頭:“打從開頭,她就不願跟著爺的,變著法兒的想逃開爺的身邊,好容易成了,她哪肯回頭,倒像爺這裏是龍潭虎穴一般,巴不得趕緊逃的越遠越好。”說到此處,不禁又恨將上來,咬著牙道:“跑的遠了,算她本事,便保佑這輩子別讓爺尋到才好。”
吳婆子道:“是老奴疏忽,沒看住奶奶,願領爺的罰。”說著屈膝跪在地平上,梅鶴鳴擺擺手讓她起來:“她的心不在這裏,便是使多少人看著又有何用?又不能拿根繩子拴著她,爺不怪罪你。”
吳婆子起身道:“老奴讓人仔細尋了各處,在花園的山石洞子裏尋到了醒酒湯,老奴問過灶房,說是那日午晌兒時分,爺在書房裏要的,讓個穿著藍布衫裙兒的丫頭送到前頭去了,老奴仔細問過麵容模樣兒,聽著就是奶奶,若是奶奶,既給爺送了醒酒湯,想來心裏便有回轉之意,隻不知怎又出了這事,且那山石洞子邊上有嘔吐的穢物,莫不是奶奶身上不好?”
梅鶴鳴一聽,忽的厲目圓睜:“你說那日晌午時,她去了前頭書房?”那個不正是周存守跟陳官兒在裏頭幹事的當口,想來那醒酒湯也是周存守要的,宛娘若去送湯,聽著裏頭的動靜,定以為是自己,又聽說吐了,莫不是有了身子?
思及此,梅鶴問道:“我記得這月她的小日子遲了?”吳婆子點點頭道:“奶奶的身子弱,小日子慣常不穩,每月總會遲上幾日,隻這月卻遲了多些,近日每常喜睡,早上越發難起呢,老奴心裏也猜疑著,莫不是有了,想著該到孫郎中診脈的日子,便沒跟爺提,想等郎中瞧過再給爺報喜,不想……”說到這裏,便頓住不敢說下去。
好久,梅鶴鳴才揮揮手道:“爺知道了,你去吧!”吳婆子不敢攪擾,退到外屋裏候著,梅鶴鳴隻覺腦袋裏嗡嗡的響,心道:宛娘啊!宛娘,怎就如此不讓爺省心。
梅鶴鳴這會兒心裏是既恨又怕,恨她沒心沒肺半點兒情份不念,又怕她真有了身子,一個年輕婦人孤身在外的,可怎生是好,即便心裏放不下這些,終是太過勞累,不大會兒便睡了過去,隻睡不踏實,常驚醒,到了半夜卻發起熱來。
把個吳婆子唬的不輕,探手摸摸額頭滾燙,眼睛閉著,嘴裏卻不停說胡話:“宛娘,你好狠的心……宛娘你在哪裏……宛娘,宛娘……”滿嘴裏的胡話都是宛娘。
吳婆子長歎一聲,心說這可真是前世的債,今生一並還了,使人叫了孫郎中過來瞧了,說無大礙,隻是內火過盛又著了風寒,吃幾劑藥,趟幾日便好了。灌了藥下去,足折騰了一宿,至次日人才明白過來。
梅鶴鳴這一病,兩日後才下床,能下床了,便又跑到外頭尋人,從三月尋到了四月,連點兒音訊兒都沒有,梅鶴鳴整個人瘦了兩圈下來,人都有些脫形了,性子也越發有些陰沉,脾氣就更燥了。
宅子裏從婆子丫頭到小廝管事,個個都小心謹慎著,就怕撞到主子眼裏,沒個好結果,偏有不長眼湊上來的找不自在的,就是夏家那寡婦。
梅鶴鳴這一月淨顧著找宛娘,便把夏家這岔兒給丟下了,這會兒倒勾起了前頭的賬來,梅鶴鳴臉色陰沉的盯著下頭的翠巧問:“你說你們家奶奶要請宛娘過去賞花?賞什麽花?”
那翠巧忙道:“我們家老爺前兒尋了兩盆牡丹王,今兒早上開了,我們主子姑娘說是個好兆頭,故此,使奴過來請奶奶過去賞花。”
梅鶴鳴嗬嗬冷笑一聲道:“爺倒不理會,你們府裏竟成了花園子,除了玉蘭花還有牡丹。”翠巧忙道:“我們主子姑娘手最是巧,打理起花草比那些花匠還強呢。”
梅鶴鳴暗暗冷哼:可不強,被窩裏學出來的徒,什麽教不會,自己在青州城裏城外的折騰了足一個月,雖說沒點明尋的就是宛娘,可誰不知道,偏這夏寡婦還假模假式的來請宛娘賞花,這哪是請宛娘,這是變著法的來勾他呢,當他梅鶴鳴是撿破爛貨的了,上回那條汗巾子的賬還沒跟她算呢。
梅鶴鳴臉色更陰了幾分,她不是非要想漢子嗎,他就成全她,打發走了翠巧,轉手使人拿了自己的貼兒去尋劉茂才,授意他重又遞送上狀子,次日,衙門裏便拘了夏老頭過去,夏老頭哪想這明明結了官司,怎又來了個反複,使了三百兩銀子才得家來,忙去尋孫元善,孫元善知道這是梅鶴鳴要整治夏家,哪敢出頭,早躲了。
夏老頭求告無門,隻得來應付官司,官司打了半個月,銀子不知使進去多少,連個響聲兒都沒聽著,夏老頭琢磨,這麽下去為這一場官司,莫不是連他的家產都要搭進去了,忙尋人掃聽了底細,才知是梅公子的手筆,夏老頭這心都涼了半截。
梅鶴鳴是何等勢力,莫說這青州府,便是京城也是說一不二的霸王,誰敢逆著他,卻又不知怎的惹了這位閻王爺,忙親去拜望,卻被隨喜兒攔在外頭說他們爺不在,把夏老頭打了駁回。
夏老頭家去,心裏愈發憋悶,到了後宅想問問女兒是不是哪裏惹惱了梅鶴鳴,到了女兒的院門外,就見青天白日的,前後角門都閉了個嚴實,隔著門仿似有些淫,浪嬉鬧之聲。
夏老頭隔著門縫往裏瞧了瞧,這一瞧不禁臊了個滿臉通紅,院子的西牆邊上搭了一座秋千架,他女兒夏金玉正躺在秋千上,衣衫半褪,兩條白花花的腿扛在花匠宋二的肩上,對著夏老頭這頭露出兩隻羅襪纖足,翠巧翠蘭一邊一個推著秋千一蕩一蕩的,二人正入到美處。
夏老頭雖早有聽聞自己女兒跟小廝奴才有些幹淨,哪想到竟是如此浪,蕩,青天白日就跟外院的奴才幹出這等醜事來。
夏老頭怒氣直衝上來,抬腳踹開門,唬的院中一對野鴛鴦,荒蠻分開,宋二提著褲子翻牆跑了,夏金玉卻沒怎當回事,扯了扯衣裳,問她爹:“怎的這會兒過來我這裏?”把個夏老頭氣的渾身直哆嗦,怪道總聽人家背地裏說他夏家門風不整,卻原來壞就壞在這個女兒身上。
夏老頭氣的沒法兒,轉身回了自己屋,對夏金玉她娘好一頓數落,他那婦人道:“既如此,不如把女兒嫁出去,尋個正經男人或可收斂收斂。”
兩口子正商量著尋媒婆,不想第二日媒婆便主動上門了說媒,說的是城南賴內官家,說起這賴內官,原是宮裏當差的,本就是青州城人士,出宮後便仍回了青州,在宮裏積攢下不少家俬銀錢,在城南的三皇廟街當間,置了座三進的宅子養老,又怕膝下荒涼,過繼了他哥哥家的次子叫賴二郎的到膝下,圖一個百年之後,有個墳頭上香磕頭的人。
這賴二郎生的也算端正,今年才二十出頭,去歲娶過一個媳婦兒,沒上一月呢,不知怎的投井死了,便沒再續,要說人家還過去。
夏金玉的娘聽了,有些不大如意,說還得細掃聽掃聽底細,被夏老頭幾句話衝了回來:“掃聽什麽,人家不嫌棄金玉就成了,早早的送出門去是正經,留在家裏早晚是個禍害,再說,跟賴家若成就姻親,賴家比劉家更體麵些,瞧著賴家麵上,那劉茂才也不敢再生事端。”便一口應了婚事。
兩人都不是頭回成親,也沒那多講頭,收拾妥當,尋了個吉日後便吹打著過了門,夏金玉想不依都不行,她爹這回是死了心要嫁她出去。
拜花堂進洞房,如意秤杆挑起蓋頭,瞧見賴二郎生的還算端正,且瞧著甚為強壯,想來中用,便順著吃了交杯酒,屋裏的丫頭婆子剛下去,那賴二郎三兩下便夏金玉的衣裳脫了個精光,抱起她從那邊床後的小門走了進去,原來這裏竟是個暗室。
夏金玉一進去就瞧見屋裏吊著個赤身的女子,兩條腿分開綁在兩側,她那個六旬的老公公,手裏拿著個燒火棍似的黑黝黝的東西,正從女子腿間狠捅,女子身下仿佛裂開了,鮮紅的血滴滴答答答順著腿流下來,可嘴裏還哼哼唧唧淫叫著,臉色也詭異的潮紅。
夏金玉見了,不禁渾身冰涼,待要喊叫,已被賴二郎堵住嘴,嗬嗬笑道:“怕什麽,跟你家那些小廝弄有什麽趣兒,一會兒我們爺倆一塊兒伺候你個爽快的,保管讓你美上天……”
作者有話要說:卡文了,更新完,親們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