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婆子立在廊下抖了抖身上的雪,抬頭看了看天色,從二十五晚晌兒就開始落雪,到今兒都二十七了,也沒見停的意思。


    丫頭打起暖簾,吳婆子走了進去,外間炕上,宛娘正在燈底下做針線,也不知什麽活計,值得這樣沒黑沒白的做。


    宛娘瞧見吳婆子,把手裏縫了一半的衣裳塞到旁邊,落下目光,見吳婆子腳下都濕了半截,瞄了瞄窗外,隻些許瞧見些雪撲燈影,便問:“外頭的雪還未停嗎?”


    吳婆子道:“可不是,哪有停的勢頭,倒是越發大起來,雖說大雪照豐年是個好兆頭,可若再下上幾日,路上就更難行走了,咱們這樣的人家自然不怕,那窮的揭不開鍋的,就要熬日子了,這年可也不好過的,好在這雪下的晚了幾日,沒把咱們爺阻到半路上。”換了幹爽的鞋,讓小丫頭把濕鞋拿到下麵炭火盆子邊上烤著。


    宛娘道:“您老人家倒是憂國憂民起來,那些窮苦人家,下不下雪的都難過,這正是年關難過,說的可不就是窮人。”


    吳婆子讓丫頭給宛娘換了滾燙的茶,遞在她手裏道:“奶奶這話也不盡然,便是咱們梅府這樣的世家宅門裏,前些年遇上這年關也是不好過的,統共就那幾個進錢的營生,偏滿眼都是花錢的地兒,平日還勉強支應,趕上個年節,也能把人愁死,當家理事的是咱們大房的奶奶,是個心裏有計較的,可便是再能算計,前些年一道過年,也是愁的不行,覺都睡不好,後來咱們爺打出來做大了買賣,這幾年,府裏才寬餘上來,也莫怨老太太偏疼,咱們家這位爺啊,別瞧著性子霸了些,底下的能耐真有呢,竟是個活脫脫的財神爺,就是名聲不大好,雖手上有錢使,總不如當官體麵,就為這,老太爺一見了咱們爺就嘮叨呢。”


    說著暗暗瞄了宛娘一眼繼續道:“說起這個,老奴還得勸奶奶一句,這男人家哪有不貪新鮮的,卻也不是沒真心,老奴在一邊瞧著爺對奶奶下的那些心思,是真真假不了的,如今爺身邊雖有幾個侍妾,正經的卻沒有,奶奶若是哄的爺歡喜,拘著爺的心,得個一兒半女,日後便是爺續一房進來,奶奶還怕什麽?”


    宛娘不禁暗驚,心話兒,難道被她瞧破了自己的心思不成,說這些話給她聽,卻是為著什麽?可惜便是吳婆子舌翻蓮花,宛娘心裏的主意也變不了。


    梅鶴鳴待自己那些心思,不過是貪著自己新鮮特別,跟那些順著他來的女人不一樣罷了,如今這是還沒膩煩呢,自然千好萬好,趕明兒膩了,跟旁的女人有什麽不同,說不得還更不如了,倒該早做計較脫開他的掌握,才是明智之舉。


    心裏這麽想著,嘴上卻道:“媽媽的好意宛娘知道,待爺回轉,宛娘自當盡心侍奉。”雖她應的爽快,吳婆子卻總覺得哪裏不對勁兒了。


    自打上回鬧了一場,宛娘的性子越發難琢磨起來,若說對爺無心,也不像,若說有意,爺這都走了多少日子了,也沒見她問上一句,虧了爺還巴巴的讓人捎信來報平安,還有對香巧翠玉兩人。


    那兩個上回從這裏得了便宜過後,也不知思量些什麽,倒是隔三差五就撞過來,宛娘倒是好性兒的迎著,那倆可是什麽好貨色,不定安的什麽壞心呢,宛娘卻一心當了正經說話兒的姐妹,連點兒防備心都沒有,這麽個性子虧了當初沒進府去,便是有爺護著,進了府還不定怎樣呢。


    正說著外頭丫頭道:“二娘三娘來了。”吳婆子不禁暗暗皺眉,真是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不定又惦記什麽東西了,悄讓丫頭把屋裏宛娘的妝匣子收起來。


    香巧翠玉兩人在宛娘這兒得了些好處,心裏倒是越發不平起來,想這宛娘不過一個上不得台麵的寡婦,怎麽身邊得了這麽些好東西,穿金戴銀的打扮起來,都趕上當初爺的正頭奶奶了,也不知使了什麽狐媚子手段,倒比明月樓那個粉頭月卿還厲害幾分,霸住了爺的寵,讓她們連麵兒都見不著。


    來了幾回暗暗忖度,也沒瞧出什麽來,姿色尋常,不會彈詞,更不會唱曲兒,木呆呆的就知道做針線,哪有什麽風情,也就臉皮白淨了些,這也不算多稀罕,性子也傻,毫無心機,怎生想個法兒算計著她失了爺的寵才好。


    即便算計不上她,兩人這會兒跟她常往來,等爺回來,不是也能瞧見爺的麵了嗎,兩人心裏打著諸多主意,哪裏肯不來,多大的雪也攔不住。


    本來前幾次宛娘打點起精神應付這兩個蠢女人,是想從這兩個女人身上找到能出去的機會,怎耐至今都沒尋著,基本上來說,這裏的女人都是不出門的,一年中可以出門的日子就那幾天,離著現在最近的就是元宵節。


    宛娘記得梅鶴鳴跟她說,十五之前便要回來的,若梅鶴鳴回來了,自己即便有機會逃出去,成功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


    隨著日子越來越快的滑過去,宛娘心裏也越發焦急起來,這會兒哪還有心思應付這兩人,略說了幾句話,便推說身上不好。


    吳婆一瞧,借著這個由頭把香巧翠玉請了出去,香巧翠玉吃了一次冷待,心裏雖有些不自在,卻也沒就此罷休,到了初一這日過來拜年,過後仍是三五日便來一趟。


    話說時間迅速,轉眼就到了正月十五這日,宛娘心裏是把漫天的神佛都拜了個遍,就盼著梅鶴鳴回不來,老天還算開眼,從正月十三就開始落雪,到了今兒後半晌兒才停下,雪雖比不得前次那場,卻也連著下了兩日,吳婆子道:“今年的雪倒是勤,聽見小廝說城外的官道上積的都是雪呢,馬車走著都打滑,想來爺是趕不回來過十五了。”


    見宛娘臉上有些不虞之色,便勸道:“爺不回來也沒什麽,陳夫人不是邀著奶奶晚上去瞧燈嗎,奶奶且去散散吧!一年裏才趕上這麽一回,在家裏悶著做什麽,咱們青州府的燈節雖比不得京城,也很是鬧熱,兩縣八鄉裏的百姓都趕到青州城裏來看燈呢。”


    宛娘卻搖搖頭道:“人家夫妻出去看燈,我若跟去,陳大人不免要避開去,卻攪了人家夫妻倒沒意思。”宛娘自然也不傻,跟著陳夫人出去,哪裏還能跑的了,吳氏身邊丫頭婆子的,人口眾多,一人一雙眼睛擱哪兒瞅著,她跑哪兒去,卻是要香巧翠玉兩個最為恰當。


    她瞧了些日子,那兩個舉凡出來,身邊隻帶著小丫頭,坐著車就來了,沒那些尾巴跟著,便是有個車夫到了街上,自然守著馬車等著她們,沒有跟著逛的理兒,隻是這都吃過了晚上飯,怎還不見影兒。


    前次兩人過來就跟她說了,邀著正月十五一起出外觀燈呢,瞧那兩人眼色,定是想要使什麽壞了,宛娘倒是怕她倆不使壞,若使壞就更得了機會脫逃。


    正想著,外頭丫頭回說:“二娘三娘來了。”宛娘心裏一喜,站起來迎出去道:“我還說你們害怕雪天路滑,不出來了呢。”


    香巧咯咯笑了幾聲道:“一年就這麽一回,不去逛逛可不虧了,妹妹也快收拾了,趁著早,咱們先出去,把那街上的花燈先瞧一遍,晚了人一多,可就瞧不底細了。”


    宛娘便讓兩人稍待,也不用丫頭伺候,自己進去換了衣裳出來,這一穿出來,倒勾的香巧翠玉圍著她轉了一圈道:“妹妹怎穿的這樣紮實,雖暖和卻有些臃腫,倒可惜了妹妹窈窕的身段。”


    宛娘預備著跑路,一早做了兩件棉襖褲,都是緊著身兒的,裏頭不是棉花,卻是一層狐狸毛,是她裁了一件狐狸毛裏兒的鬥篷改的,穿在裏頭,外頭再套袍裙,除了腰身臃腫些,倒也瞧不出異樣,且縫了內袋在其中,把那幾塊碎銀子藏在了裏頭,那幾塊碎銀子雖不多,掂著也有三兩左右,若跑出去也夠她活上些日子,到時再尋旁的門路也就是了。


    吳婆子自來知道宛娘怕冷,今兒雪一停,西北風刮了半日,這會兒外頭凍的人心都打顫兒,故此,見她穿這樣也沒覺的古怪,倒是還怕凍著她,進去拿了一件灰鼠皮的鬥篷出來給她披在外頭,套上風帽,自己戴上兩個丫頭跟著她去了。


    雖說今兒冷的刺骨,青州城裏卻是一片熱鬧景象,天剛黑下來,沿著府衙前的街上就燃亮了花燈,各式各樣的都有,有那貓狗的,也有仕女美人燈,更有各色花卉的燈籠,還有那連著故事的走馬燈,這邊孫猴子鬧天宮,那邊關二爺單刀赴會……一盞一盞沿著街廊亮起來,在凜冽的北風裏,搖搖晃晃更添幾分趣味。


    幾人逛了得有一個時辰,漸有些吃不消,香巧抬手指了指那邊茶樓的招牌,道:“逛了這許久時候,可把我的腳累壞了,不如咱們去那邊茶樓上歇會兒子,吃上一碗果餡兒元宵,也算應了今兒的景。”


    翠玉忙著附和道:“是,是,我這腳可再走不動一步了。”吳婆子道:“既是逛累了,不如就回去吧!外頭的吃食恐不幹淨,奶奶脾胃一向弱,看吃壞了肚子便不好了。”


    香巧嘴角撇了撇酸酸的道:“可見妹妹是個金貴的,我們都不怕吃壞肚子,偏妹妹怕。”宛娘道:“前頭還有好些燈沒瞧呢,既是兩位姐姐累了,便先去歇息片刻,過會兒還要陪著妹妹逛去的。”


    那兩個也都應了,一行人這才上了茶樓來,到了跟前,隻見招牌上寫著天桂二字,門簾不小,臨街的兩層樓,樓下是散座位,樓上是雅室,吳婆子做主要了個二樓臨街的雅室,既能吃茶歇息,又能隔著暖簾瞧外頭街上大熱鬧。


    宛娘從一進來就打量了一遭,坐下不一會兒便跟吳婆子道:“出來時倒不覺得多冷,也沒戴手爐,這會兒覺得手冷起來,過會兒還要逛去,不然你回去拿一趟來吧,別使丫頭小廝們,恐年紀小,貪著街上熱鬧,不定多早晚才回來,橫豎我在這裏等著,你去會子也不妨事。”


    吳婆子略有些猶豫,暗暗瞟了香巧翠玉一眼,她倒不怕別的,就是怕這兩個使壞,又一想,下頭小廝巴巴的守著,這裏也有兩個丫頭看著,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她快去快回,想來不會出什麽事,便答應一聲,下樓去了。


    宛娘一看支走了吳婆子,心裏暗暗鬆了口氣,這會兒夥計送了果餡兒元宵上來,香巧跟夥計使了個眼色,把其中一碗遞給宛娘道:“吳媽媽不在,我服侍你,既是胃口不好,趁熱吃吧!冷了更不好克化。”


    宛娘心話兒,估計這碗裏不定下了什麽東西,真真不愧是梅鶴鳴的妾,這下藥的手段倒是學了十成十。


    宛娘小口喝了一勺湯含在嘴裏,趁兩人不注意,低頭吐在帕子上,過了小會兒就說腹疼,要去淨手。


    香巧翠玉對看了一眼,心話兒,不過就這一小口,怎就這樣厲害,卻也暗暗歡喜,想來這藥是有用了,就不知是不是像那婆子說的那樣神了。


    兩個丫頭待要跟去服侍,宛娘皺著眉道:“不過去淨手而已,你們跟去作甚,好生在這裏等著便是了?”兩個丫頭哪裏敢違逆她,隻得在這裏候著。


    二樓盡頭一間屋裏,辟做了女賓淨手的所在,正在樓梯口角上,宛娘跟本沒進去,直接下了樓梯,奔著後邊院子去了。


    一般這種門麵房,大都有前後門,宛娘在後頭轉了一圈,終於找到角上的後門,悄悄打開門往外看了看,是個窄小的胡同,黑不隆冬的,前麵便是街市,從這裏出去拐到街市上,倒是神不知鬼不覺,這真是天賜的良機,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屏春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欣欣向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欣欣向榮並收藏錦屏春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