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大禮堂裏,陳風華在講台上侃侃而談:


    “……現在在咱們國家,雖然中醫已經非常普及,但在網絡上,仍然有很多人認為中醫不科學。”


    “給大家講個例子,在一個綜藝節目上,有一個人,他說自己得了很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然後呢,找了很多家醫院,都說要麽手術,要麽保守治療,說這個病,是不可逆的。


    手術有風險,這個人不願意,最後呢,就回到家裏,翻黃帝內經,自學,然後自製針灸,最後給自己紮針,竟然紮好了!”


    “然後呢,有些人就慕名而來,想要他給治病。


    他不敢治啊,畢竟不是醫生。


    但是自己家的親戚來了,他就不好拒絕了。


    為了幫親戚,他就在自己的身上反複的實驗——這點大家一聽就明白,這是中醫的典型過程,先給自己試。”


    “最後呢,他總結出了經驗規律,然後給自己的親戚治病。結果治好了。然後在節目上,他就把這件事情說了。”


    “然後專家就說,他是非法行醫,會被抓的。”


    底下一片嘩然!


    陳風華擺了擺手,說道:


    “其實呢,這的確是涉及到了法律的知識。但是呢,我想在這裏問一問,行醫治病的標準,究竟應該是按治好病來算呢,還是應該按有沒有資格,有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來算呢?”


    台下是幾百上千的中學生。


    有人大著膽子舉手,說道:


    “應該按法定的標準啊!不然的話,誰都能治病,騙子就會橫行啊!”


    陳風華笑著擺擺手,說道:


    “這位同學說的有道理。”


    另外一學生舉手說道:


    “我覺得應該按治療的效果來算標準!隻要把治壞的處罰標準加重就行了!那些騙子就會有顧忌……”


    陳風華點點頭,說道:“這也是個辦法。大家都挺有想法的。好了,我再舉個例子,大家看有沒有道理……


    有人說,中醫之所以不科學,是因為沒有量化。你看,開的藥方裏,甘草少許,少許是多少?這就是不量化,不科學。你看西藥多科學,小孩多少的量,大人多少的量,都有。


    然後呢,有人就反駁,要說不量化,你們西醫才不量化。比如某藥,小孩半片,成人兩片。


    那麽問題就來了,小孩半片,我家的小孩,六歲十八公斤,半片,隔壁家的小胖墩,五歲三十公斤,也半片?這差別多大?


    成人問題就更大了!你給nba的博伊金斯兩片,他六十公斤,吃了沒事。你再給姚明兩片,他一百五十公斤……兩倍多的體重……吃了管用嗎?”


    “中醫就不一樣了啊!抓藥的時候,看你是小姑娘,那甘草少許,就一撮;如果是大個子壯漢了,那少許,就是一把……明白嗎?”


    台下的學生們哈哈大笑。


    陳風華繼續說道:


    “中醫,標準應該是按中醫的來。考試也是按中醫的來——但是呢,現在的醫師執業資格證和行醫資格證,考試用的標準呢?是按西醫的標準來的。那怎麽能行呢?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就是把醫聖張仲景叫來,考這試也不及格啊,他不懂那些化學符號啊!”


    拐了半天,陳風華終於將自己講課的目的說了出來。


    “外行領導內行,通常情況下都會搞得一團糟——因為很多人既不懂,也不學,還喜歡瞎指揮,更多的人則是教條主義,就如當初一下子取締了十二萬民間醫生,當時還覺得是政績……現在看來,是愚蠢啊!”


    “某著名醫院,十個中醫裏,隻有兩名會把脈,其他的都是得看片子,看檢查結果,這還是中醫嗎?”


    “咱們中醫,是不能丟了自己的標準啊!”


    “當然,現行條件下,咱們還需要在法律的規定範圍內做事。你們其實平時學到的一些東西,完全可以應用到生活中,比如食療,這個完全不犯法,你們也不需要擔心……”


    台下一片哄笑聲。


    “我說的實話。既然非法行醫被別有用心的人當成了一個工具,當成了給中醫設置的門檻,那麽咱們就不走這裏,咱們可以從其他路走啊!


    法律可沒規定,給自己家人食療也犯法對吧?”


    台下又一片哄笑。


    “比如蒲公英,比如艾草,等等。這些尋常的食材,食藥兼具,家裏人有什麽問題,早預防早吃,比臨時吃藥要好吧?”


    不少人趕緊記了下來。


    陳風華繼續講道:


    “當然,這是治標,不是治本。我今年就準備提交一個提案,中醫師的資格考試,完全用中醫的標準來,有些不需要用的東西,就可以不考!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阻力很大,所以我做好的長期的準備。”


    台下有學生大著膽子說道:


    “陳老師,我們支持你!”


    “對,我們支持你!”


    陳風華聽著這變聲期學生的嗓音,胸中一股暖流淌過,他笑著說道:


    “那好,我就等你們成長起來,給我撐腰了!”


    一堂課講完,掌聲經久不息。


    陳風華推辭了學校的招待,坐車離開。


    每個月給學校講一堂課,這是他給自己定下來的規矩。


    當然,想讓他講課的學校不計其數,價格也是頗為可觀。


    不過陳風華講課從來不收報酬,但內容自定。


    學校也樂得省錢。


    張潔在旁邊好奇的問道:


    “陳總,你每個月給這些學生講這些東西,這些學生能聽進去嗎?有用嗎?”


    陳風華笑著說道:


    “潛移默化嘛!再加上有我的名氣加持,應該是會有一些用的。這些學生聽了這課,恐怕不會那麽快的就忘記吧?有些食療之類的,可能就會試試吧?現在普通家裏人,對這些都是懂一些的。一旦有用,感了興趣,那基礎豈不是就來了?”


    說完,他感歎道:


    “隻是這路,還好長啊……”


    隨後,他堅定的說道:“哪怕再長,也要走下去!”


    這是根基!


    這是陣地!


    如果中醫不占據這塊陣地,那恐怕以後想再搶回來,就很難了!


    中醫是華夏文明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華夏人自己都不信了,那還怎麽傳承?


    那華夏文明,丟失的絕對不隻是中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藥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街小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街小風並收藏大國藥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