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煜和無忌點齊五萬精甲騎兵,飲過壯行酒之後便開拔出京,趕往東南前線前去阻擊進犯的柔然大軍。由衛國公嚴信為帥統率的二十萬精兵也正在緊急集結之中,以期在最短時間裏集結完成開赴前線。


    莊煜和無忌走後,無憂心裏極度不踏實。她深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可是此番莊煜與無忌出兵實在太過緊迫,五萬大軍每人隻帶了十五日的口糧,而這十五日的口糧僅僅夠維持大軍趕到東南前線,若是軍對峙不能速戰速決,那莊煜的先鋒部隊便要麵臨斷糧的危險。


    無憂能想到的,征戰半生的隆興帝當然也早就想到了。所以在莊煜無忌出征之後,隆興帝便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調集軍糧之上。


    京城附近有興洛廣泰兩座大糧倉,滿倉之時存糧足以維持三十萬大軍兩個月的吃用。所以隆興帝立刻下旨命敏郡王莊熾會同戶部尚書親往興洛廣泰兩倉調糧。就在莊熾和戶部尚書到達興洛廣泰兩倉之前的一個時辰,興洛廣泰兩倉燃起衝天大火。不要說是存糧,就磚石砌就的兩座糧倉都被燒成了灰燼。莊熾和戶部尚書滿眼看到的隻是一片斷瓦殘垣。


    莊熾少年心性經不住事,看到糧倉被燒成灰燼,隻大叫一聲噴出一口鮮血便一頭從馬上摔了下來,竟是生生心疼的昏死過去。戶部尚書錢性倫雖然沒有嚇昏,卻也渾身亂顫的說不出一句話來,他心裏清楚自己這官是徹底當到頭了。能不能保住一條老命都難說的很。


    興洛廣泰兩倉離京城都不是很遠,當日火勢又極大,燒紅了京畿西北的整片天空,身居宮中的隆興帝自然會得到稟報,隻看著那著火的方向,隆興帝便能猜出七八分了。


    “來人,速往興洛廣泰倉查看!”隆興帝就算是強行壓製著心裏的情緒,聲音裏卻也不由人的透出一絲顫抖。若兩座糧倉的存糧真的全都付之一炬,那與柔然這一戰,勝負就更加難料了。


    莊熾摔下馬昏死後,他的貼身太監忙將了救醒過來。莊熾醒來後說的第一句話便是:“快搶餘糧!”


    服侍莊熾的小太監抹著眼淚哭道:“王爺,都燒沒了……一粒糧食都沒有剩下!”


    莊熾緊緊攥住馬鞍穩住自己的身份,大怒喝道:“胡說,興洛倉存糧幾十萬擔,豈能全都被燒光!本王不信!”


    這時莊熾的侍衛在火場中已經細細察看後回來稟報,隻聽一名侍衛跪下說道:“稟王爺,小人遍查火場,發現火場中無有一具屍骸,地上亦無存糧被燒後的灰燼。”


    莊熾怒喝道:“什麽,興洛倉是空倉?”


    那名侍衛點點頭,沉重的說道:“回王爺,興洛倉正是空倉。而且小人發現糧倉牆上有大量黑油澆過的痕跡,小人認為這是有人故意縱火以掩蓋倉中無糧之事實。”


    莊熾憤怒的整張臉都變形了,他立刻大聲喝道:“來人,會同興洛縣捕吏火速緝捕興洛倉上下所有主事糧曹倉丁,不可有一人漏網!”


    侍衛得令而去,莊熾又急急說道:“速去打聽廣泰倉情形如何?”


    興洛廣泰兩倉相距並不很遠,隻有幾十裏路,若興洛倉出了大問題,隻怕那廣泰倉不會什麽事兒都沒有。


    一個小太監抹著眼淚哭道:“王爺,廣泰倉那邊也起火了。”


    “啊……”莊熾倒抽一口涼氣,立刻說道:“備筆紙……”


    小太監立刻從馬鞍袋中取出筆墨紙硯,莊熾將紙鋪在馬身上,飛快的寫下一份奏報,命侍衛飛馬傳回京城。興洛廣泰兩倉存糧盡毀,這可把已經出征的莊煜無忌架到火上烤了,現在固然要追查到底,可是更要緊的是立刻從全國其他糧倉調集糧草火速送往前線以解燃眉之急。


    興洛廣泰兩倉著火之時,京城中絕大多數的人都看到了,大家都能猜出些什麽。一股暗流在京城私底下便慢慢湧動起來。


    無憂是知道莊熾和戶部尚書親往興洛廣泰兩倉調糧的,因此她一看到兩倉方向燃起衝天大火,無憂便知道大事不好。她立刻起身穿好衣服,命人將忠勇郡王府的管家萬三行連同睿郡王府管家丁伯一起叫到了王府的議事廳。


    “丁伯,萬管家,我們兩府連同莊子上總共還有多少餘糧?”無憂沒有任何的鋪墊,開口便單刀直入的問了起來。


    丁伯與萬三行低頭在心中暗暗算了一下才躬身說道:“回王妃娘娘(大姑奶奶),我們王府連同莊子上共有存糧五千(八千)石。”


    無憂聽後點頭道:“好,立刻將所有的存糧全都打包裝車,派府中侍衛押運送往前線。”


    丁伯與萬三行立刻大聲稱是,兩人趕緊下去安排。兩府的王爺都在前線,這會兒別說是送糧食,就算是把兩座王府送到前線,丁伯與萬三行也絕對不會打個頓兒。


    丁伯和萬三行退下之後,無憂在心中暗暗計算起來,這一萬三千石糧食隻夠莊煜無忌的先頭部隊維持七日之需,接下來怎麽辦?她不能讓丈夫弟弟帶著五萬餓兵浴血抗敵。無憂這時心中好生後悔,她怎麽就沒多開幾家糧鋪呢,若是家中有糧鋪,這籌集糧草之事還用擔心麽。


    想著想著天色漸漸亮了,無憂立刻穿戴起來坐了車子進宮求見,她剛到宮門之時,便看到了淳親王世子妃,大公主莊靈等好幾位命婦,她們都已經遞了牌子請求覲見。


    眾人一見無憂來了,都圍攏上前,莊靈和淳親王世子妃一左一右拉著無憂的手安慰她道:“無憂,別擔心,我們今兒就是來送糧食的。斷斷不會讓煜兒和無忌餓著肚子打仗。”


    無憂激動的點點頭,想說幾句感謝的話,可是喉頭哽咽著卻說不出來。這裏正好宮門開了,皇後身邊的常嬤嬤來接諸位求見的外命婦們。眾人便不再說什麽,急匆匆去了懿坤宮。


    眾人一見到皇後心裏便是一驚,原來興洛廣泰兩倉起火,皇後急的上火,唇上燎起一大串水泡不說,連頭發都急白了不少。


    “母後……”莊靈與無憂酸楚的叫了一聲,眼圈兒都紅了。


    皇後擺擺手道:“不礙的,你們今兒一起來,可是為了糧草之事?”


    莊靈忙說道:“正是為了此事,母後,兒臣昨夜看到興洛廣泰兩倉起火,便立刻傳管家清點府中莊上的存糧,共計存糧六千石,兒臣已經命人打包裝車了。”


    淳親王世子妃也道:“娘娘放寬心,臣妾也清點了府中存糧,有四千石,也正在調集裝車之中。”


    無憂忙說道:“母後,兒臣籌得一萬三千石糧草。”


    皇後激動的點頭道:“好,好……昨夜宮中也清點了各處存糧,約有兩萬石,加起來也能頂一陣子了。”


    正說著,外頭有小太監跪著回稟,“啟稟皇後娘娘,毅國公夫人,穆國公夫人,定國公夫人,輔國公夫人,威烈將軍夫人,義武將軍夫人,馬尚書夫人,德陽侯夫人……在宮外求見。”


    皇後點點頭,稍稍平抑一下自己的情緒,大聲道:“宣……”


    不多時,眾家夫人全都來到懿坤宮中,她們的來意一模一樣,全是來送糧草的。昨夜看到那兩處大火,大家心裏都猜了個八九不離十。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武將家眷,她們知道糧草對於出征的將士們意味著什麽,因此便都將家中的餘糧盡數拿出來捐獻給平亂抗敵的大軍。


    不到一個時辰,眾家夫人獻出的糧食便已經有十二萬石之多,夠莊煜無忌的先頭部隊支應兩個月的了。這也就是各家莊子剛收了糧食,才會攢出這麽多,若是在其他時候,便是眾家夫人有心,都拿不出這麽多。


    皇後立刻命人將這一喜信兒稟報給隆興帝。隆興帝此時剛剛上朝,陸柄看到懿坤宮中的管事太監在偏殿晃悠,便悄悄過去問了一問。一聽說外命婦們已經籌集了十二萬石糧草,饒是陸柄素日裏沉穩過人,也不由的喜形於色,他立刻來到隆興帝的身邊,輕聲告訴隆興帝這個好消息。


    隆興帝真的沒有想到那些外命婦們竟然會如此深明大義如此心齊,他重重點頭,用微微發顫的聲音大聲道:“陸柄,請皇後記下每一位夫人的名號,朕必重重頒賞。”


    眾臣見隆興帝剛才還愁眉緊鎖,怎麽一會兒的工夫臉上就有了笑模樣,不由暗暗驚奇。隻有那些知道家中夫人籌集糧草的大人們微笑不語,心中卻是驕傲的很。


    陸柄親自懿坤宮傳話,隆興帝這才將事情告訴給滿朝文武大臣,那些家中夫人捐糧的大人們自很是驕傲,可那些沒捐糧或者妻子要捐丈夫不讓捐的,或者是丈夫要捐妻子舍不得的那一些人麵色可就不好看了。


    有了這十二萬石糧草墊底,隆興帝心中踏實了許多。大燕在全國各地還有大型糧倉十二座,中型糧倉二十座,小型的常規糧倉更是每縣都有。隻要能支應過兩個月,後續軍糧的供給並不是很大的問題。


    朝堂之上,隆興帝連發數道聖旨,他嚴令刑部尚書馬大人徹查興洛廣泰兩倉起火之勢,務必將所有涉案之人全都緝捕歸案,追回失蹤的數十萬石庫糧。馬尚書領旨之後連家都沒回,立刻點齊手下所有的得力幹將趕赴興洛廣泰兩倉,不將此案查個水落石出,馬大人誓不回京。


    隆興帝的第二道旨意便是調糧,他派出八位禁軍將領分赴大燕廣濟廣豐匯昌會寧集陽同盛慶醴鎮海八大糧倉所在地調集糧草,畢竟嚴信為帥的二十萬大軍不日也將出征,比起莊煜無忌的五萬人馬,這二十萬人馬每日糧草的消耗才是大頭。那柔然國以舉國之兵越海來犯,必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隆興帝心中清楚,這一戰,恐怕要打上個大半年甚至一年才能結束。


    隆興帝的第三道旨意,便是命宗正令淳親王爺親自審理莊烴謀反之事,務必在從嚴從快審結此案。


    眾臣聽罷第三道旨意,都知道肅國公莊烴徹底完蛋了。做為與肅國公府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錦鄉侯府之人,心中的驚慌已經無法用語言形容了。案子還沒有開審,錦鄉侯便已經顫微微的出班撲跪到在地,哭嚎著大叫道:“皇上聖明,肅國公之事老臣絲毫都不知情啊……”


    錦鄉侯這一大叫,惹的周圍的百官們都紛紛搖頭用鄙夷不屑的目光看著錦鄉侯,安國公嶽沐風則在心中暗自慶幸,萬幸他的女兒雖然與肅國公有婚約,可到底沒有成親,他想把自己摘出來還是很容易的。從前對肅國公莊烴遲遲不行迎娶之禮的怨念此時全都化為了慶幸。


    其實隆興帝這會兒還沒心思去考慮錦鄉侯府是否參與謀反,畢竟錦鄉侯府如今越發的沒落,在京城的親貴之間已經完全不值一提了。可他偏偏自己跳將出來,反倒惹起了隆興帝的注意。


    “錦鄉侯胡惟筌禦前失儀咆哮朝堂,著剝去朝服朝冠,削爵為民,打入天牢聽候發落。”隆興帝絕對沒有一絲手軟客氣的意思,毫不猶豫的奪了錦鄉侯的爵位,讓他到天牢裏去和他的外孫莊烴做伴去了。


    文武百官見錦鄉侯得了這般下場,真是又心驚又暗覺可笑。他們都不知道這錦鄉侯活了這麽大的年紀都活到狗身上去了,這種時候還敢跳出來大呼小叫,若換了但凡有點兒腦子的正常人,往後躲還來不及呢。


    癱軟在地上的前錦鄉侯被金瓜武士剝去朝冠朝服,拖下金殿關入天牢之中,至於在天牢之中是不是會上演一場祖孫相見的戲碼,已經沒有什麽人會去關心了。


    隆興帝接下來頌下的旨意讓有些朝臣大喜過望,也讓其他的大臣悔的腸子都要青了。原來隆興帝命陸柄統計了所有湧躍捐糧的夫人的名單,每一位夫人都誥升一級,並在專以紀念功臣的淩煙閣上勒石立碑以表彰諸位夫人們深明大義以國為先的義舉。


    留名淩煙閣,這可是不世出的光榮,這消息不徑而走,一時妒煞多少官夫人們,然後她們沒有把握住機會,便是悔斷了腸子也與事無補了。


    ------題外話------


    今晚盡量再整一更。月色病還沒好,時輕時重一直在掛水,所以不敢百分百保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郡主威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色闌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色闌珊並收藏重生之郡主威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