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比例≥50%可正常閱讀, 否則需延遲三日, 補足可立看


    一來他隻要跟從前一樣布置臥房, 入眠不成問題,二來找誰陪不是陪, 何必非要來找她,橫豎想陪他的人如過江之鯽。三來, 他多數夜晚都會與她雲雨,其實睡得並不安穩。


    顧雲容低頭。她覺得即便太子知曉了他七弟的弱點,也鬥他不過。


    顧雲容遲遲未能等來顧家駕車來接的小廝, 心裏火急火燎的。好在千盼萬盼,終於盼到風停雨住,但徐氏仍在與桓澈敘話,桓澈也似乎並無送客之意。


    正此時,有夥計來報說顧家的下人尋來了。顧雲容如蒙大赦, 忙低聲與徐氏說快些還家。


    桓澈耳力極好, 顧雲容的小聲耳語一字不落地傳到了他耳中。他瞧著她那迫不及待要離開的模樣, 垂眸看了一眼手中茶盞裏碧澄澄的茶湯, 不緊不慢道:“我與二位一道下去。”


    聲音四平八穩,但握霧與拏雲都聽出了殿下語氣裏壓抑著的不悅。


    顧雲容不知桓澈是否有意,出了雅間後他就走到了她後麵, 她有意停下來想等他走過去, 誰知他也停了下來。


    他見她看過來, 竟還微抬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麵上喜怒難辨:“還要多謝上回顧姑娘帶我去馬頭娘廟。”


    顧雲容恍然大悟, 原來他今次幫忙是因為那件事。如此看來,他應當確實查到了沈家的走私行徑,不知他是否會借此對付太子。


    但她不能表露出自己懂了,按說她是不該知道這些的。可她又怕自己扮困惑扮得不像,瞞不過他的眼睛,便隻好低頭不語。


    她思及自己壞掉的鞋子,麵色漲紅,支支吾吾地請桓澈先行,但桓澈仿佛根本未看出她神色的異常,巋然不動。


    顧雲容暗暗咬牙,她好歹也給他當過向導、買過楊梅,就算看出她鞋子壞了,是否好歹也放她一馬!


    她狠狠絞了一下自己的衣袖,把心一橫,朝桓澈屈身一禮,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往扶梯走去。


    不就是被他看到窘態麽,橫豎也不在意他如何想她,看見了又如何!他自己不想暴露身份,那縱是失儀也怪不到她頭上!


    顧雲容挺直脊背,目光倏然銳利。


    她前世在桓澈麵前向來小心翼翼。唯恐她妝容有瑕被他看到,唯恐她做的小玩意兒不合他意被他嫌棄,唯恐去尋他的時機不對遭他厭惡,如此等等,鎮日瞻前顧後,誠惶誠恐。


    她起先以為她是患得患失,但後來發現連患得患失都不是,因為她從未真正得到過。她不過是貪心,是癡心妄想!她憑甚認為一個冷心了一二十年的人會對她動心?


    明明他根本不在意她施何妝容,做何飾物,尋他何意,她的那些小心翼翼何其可笑!可惜她從前總是不願放棄。


    如今她終於可以徹底放棄,真是遍體暢快!


    桓澈見她神色奇異,眼神又忽爛爛如岩下電,倒有些意外。他聽她步聲有異,目光下移,這才看到她那一掉一掉的木製靴底。


    拏雲隻瞥了一眼便麵無表情地轉回目光。似他家殿下這般難為人家小姑娘的,要能娶上媳婦,那得感謝祖上積德。


    桓澈有一瞬竟有些無措。他一心都在思量著顧雲容的態度,跟徐氏說話時其實也是心不在焉的,並未留意到她鞋子的問題,何談為難。


    方才特意慢行一步也是想看看她可有什麽話與他說,就這樣放她走,他總是不甘的。


    但瞧她方才的神態舉止,說不得是誤會他有意刁難,惱上他了。


    桓澈望著她隱沒在扶梯之間的身影,居然有些失魂落魄的感覺。


    他心頭湧上一股衝上去跟她解釋的衝動,但思及她方才的態度,他又有些迷惘無力。


    他還是不懂她為何對他態度大變。他覺著他應該沒有看錯,她應當是喜歡他的。


    到得茶肆門口,顧雲容未及上車,就忽聞一陣喧嘩聲由遠及近傳來。她甫一轉頭,便看到一身著石青袍子的男子領著幾個小廝急慌慌跑到桓澈跟前,又是作揖又是哈腰,口稱要請桓澈喝茶,又再三賠笑說事皆誤會雲雲。


    顧雲容一頓。這位是沈家的二老爺,沈碧梧的親叔父,沈碧音的親爹,沈興。


    沈興眼見桓澈欲走,一再作揖,幾要跪下:“求您網開一麵……縱看您兄長情麵上,也千萬高抬貴手!小人願出資修葺城防,將功抵過!”


    桓澈心下煩鬱,喚來握霧低語幾句,握霧旋即上前將沈興拉到了一旁。


    顧雲容無心理會這些,向桓澈道謝作辭後,便頭也不回地徑入車廂。


    桓澈在原地立了半晌,直到顧家的車消失在視線裏,才回身離去。


    晚夕,徐氏在飯桌上提起了那個幫她們解圍的少年,引得顧同甫好奇詢問她們今日究竟遇見了誰,夫妻兩個竟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到了餐訖。


    顧雲容越聽越是犯嘀咕。她盥洗罷打算安置時,徐氏又來審她。


    “縱真是哪門拐了八百十道彎的親戚,那也是認出了咱們才會叫咱們過去。那少年生得那等樣貌,我若見過必定記得,他既不是認出了我那便是認出了你,你敢說你不認得他?”


    顧雲容奔波一日,困倦得緊,打著哈欠道:“沒準兒他小時候長得醜,我與母親都曾見過他,但皆不記得。而我與娘一如既往的貌美,他一眼就認出了我們。”說話間狐疑探問,“娘不會……想讓他當女婿吧?”


    徐氏白她一眼:“小姑娘家家的,說這話不嫌害臊。我是看他談吐不凡,又似與咱家有些親故,便想著是否能讓你父兄與他結交。咱家經曆你父親這麽一遭,我是真的怕了。平頭百姓的性命在那些官老爺麵前賤如草芥,族中沒有個能說話的,真是任人欺淩。”


    顧雲容默然,這倒是至理,自古背倚大樹好乘涼,但這棵大樹不可能是桓澈。


    徐氏見審了半晌也沒問出個所以然來,也未繼續追問,拍拍顧雲容的腦袋另起話茬:“今年可還要去觀潮?又快到日子了。”


    顧雲容不假思索點頭,想了一想又道:“若八月十八之前倭寇不能悉數退走,穩妥起見,便不去了。”


    每月初一到初五、十五到二十都可去錢塘江觀潮,但每年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故此每逢此時,杭州本地人與不遠千裏趕來的外地觀潮客都會匯聚江畔,共睹奇觀。顧家每年八月十八也會去湊個熱鬧。


    但如今倭寇還在乍浦附近徘徊,浙江之危實質上尚未解除。


    徐氏點頭,又道:“等你爹治酒擺宴罷,我忖量著若是倭寇那邊遲遲不消停,咱們就先去你外祖那邊躲一躲。”


    顧雲容一怔:“母親與父親計議好了?”


    她外祖家幾年前遷到了徽州府。徽州府隸屬於南直隸,已經出了浙江地界。由於跨了省,隔得又遠,素日不常往來,隻每年正旦前去往拜謁一回。但外祖家與母親感情篤厚,每回見麵都格外親香,那邊的幾個表兄妹跟她玩得也好。


    徐氏歎道:“你父親答應了。隻你父親放不下他那新得的差事,說想展展身手,又放不下咱們這祖宅,屆時他去不去還兩說。如今浙江這邊不太平。萬一倭寇真打入了杭州府城,咱們躲都沒處躲。”


    顧雲容暗暗搖頭。隻要桓澈還在浙江,就可保杭州府無虞。但若要徹底解決沿海倭患,需要做的就多了去了。


    三日後,桓澈輕車簡從回到聽楓小築。


    他去沿海的巡檢司並衛所等處巡查了一番,整整花了三天。他起先以為自己至遲年底就能回京,但如今卻覺他興許明年年中都不能返程。


    他那回命人在馬頭娘廟蹲守,不僅繳獲了一大批銅鐵硝石,還發現了沈家人走私之事。豪富縉紳從海寇手裏買貨再高價出售的行徑已不是秘密,但沈家不能跟沿海鄉紳比,因為沈家牽涉太子。儲君的嶽家人暗通海寇,這種事傳出去,太子的臉麵不用要了。


    可偏偏沈家有人不長眼。


    這件事其實根本不會泄出去,更不會鬧大,父皇不會允許,皇室的顏麵不能丟。但他的態度還是要強硬,因為他要的就是沈家人的那句話,出資修繕城防。


    沿海久無戰事,杭州府周遭州縣的城防要麽頹圮已久,要麽幹脆沒有,修繕起來耗資不菲,沈家這回既然有把柄落到了他手裏,不狠狠宰上他們一筆都對不住浙江的百姓。亦且沈家此番大出血也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太子那邊也不敢吱聲。


    他那日是有意讓門房向沈興透露他的行蹤的,不然沈興根本尋不見他。


    而今城防修繕之事暫且有了著落,但還有更多的事等著他去做。譬如征兵,譬如懲治奸宄。


    臨戰時,城牆外近處的房屋是必須全部掃除的,否則敵人會憑此攻城、躲避守軍攻擊。他推測出了倭寇的逃竄路線,一早就傳令下去,命海寧等縣將城牆左近的房屋全部燒毀。這種房屋多為鄉紳建造,海寧縣鄉紳陽奉陰違,聯手抵製,城外房屋大量殘存。結果倭寇退至此,縱火燒屋,火焰入城,守軍幾不能立,海寧縣險些淪陷。


    所以他在海寧縣衙很是發了一通火。


    他大怒並非全因這樁事,抵製燒屋隻是表象,這件事的實質是鄉紳坐大。走私,資敵,使絆子,壞事做盡,不辦不成了。


    另外,藉由這場仗他還發現,浙江沿海衛所裏那些兵是真不禁用,這種兵能打勝仗就出了邪了。


    他頭先給父皇去信請求調兵援浙,父皇大約也是作難,末了從浙江內陸抽調了三千處州兵給他。他這回就是跟於思賢一道用這些拚湊起來的兵士勉強打退倭寇的,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必須得重新征兵。


    還有倪宏圖擅開城門之舉,恐會混入倭寇的細作,他總覺會引發事端,所以命杭州府各縣加緊巡查。


    桓澈思量著諸般事項下車時,拏雲忽上前低聲道:“殿下,沈家母女來了。”


    桓澈轉頭一看,正瞧見沈碧音與曾氏朝他遙遙施禮。


    他未作理會,隻徑往門內去。


    沈碧音一急之下便要跟上,卻被曾氏一把拉住。


    曾氏低斥女兒兩句,轉頭跟桓澈賠笑敘禮,隨即便將話頭轉到了來意上,表示是聽聞沈興惹了桓澈不快,恰巧途經此處,便來代其賠個不是。


    “八月十八乃錢塘江大潮竟年之盛,殿下可否賞光親臨觀潮?殿下操勞日久,當稍作消遣調劑。屆時殿下隻消吩咐一聲,沈家這邊自當為殿下安排。”


    曾氏話未落音,桓澈便冷聲道:“倭寇仍盤桓浙江灘塗,何談觀潮?”


    沈碧音緊走幾步上前,落落一禮:“有殿下在,賊寇要不了幾日就會被擊退。”


    桓澈看也不看她,一徑入內。


    沈碧音討了個沒趣,嘴唇翕動半晌卻也不敢說什麽。回到車轎裏,曾氏剜她一眼:“方才誰讓你下來的,半點沉不住氣!還想跟你堂姐比,我看你還是省省的好!”


    沈碧音慪氣半日,挽住曾氏的手:“那母親說要如何?殿下不知何時就回京了,如今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我想在殿下跟前……”


    曾氏擺手:“咱們家如今惹了事,我觀他適才態度,這事不好辦。我已與你父親商議好,在各個觀潮台和觀潮樓都挑一個最佳位置,屆時看殿下願去哪個。每歲觀潮,一省官吏豪紳都要前往,他若不去,便有些不合群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家貴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的挽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的挽留並收藏天家貴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