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邵東家這事兒,當真是帶有幾分傳奇。
好在, 這個年代, 老丈人相中女婿,進而許婚閨女的事也並不算罕見。
陳家人再見到小邵東家的時候, 就是小邵東家和父母過來陳家拜訪了。邵東家邵太太早就見過了,隻是,邵家是縣裏大戶, 陳太太麵對邵東家邵太太時,總有些拘謹卑怯、不知所措。宋蘋更不必提,她還不如陳太太哪。
都是買賣人家, 邵家人便是將將傍晚的時候過來的,如今這三伏天兒, 這個時辰涼爽些,再者,也不耽擱陳家生意。陳家父子還沒回家,陳太太便與褚韶華道,“唉喲, 邵東家他們來了,趕緊去把你爹他們叫回來。”
“行,我知道了,媽。”褚韶華笑著請邵家一家子坐了,叫著宋蘋一起張羅茶水。
小邵東家笑道,“弟妹不用忙,也不用去喊陳叔回來, 咱們說會兒話,估計陳叔他們也就回來了。”
邵太太接了褚韶華親自端來的茶,也說,“是啊,不用去喊人,咱們又不是外人,別耽擱了生意。”
“沒什麽耽擱的,這會兒功夫也要回家了,隻是若不去知會一聲,爸爸回家定得不高興,說我們怠慢了伯父伯母。這幾天,他一直念叨著老東家,說小東家這樣的喜事,估計你們很快就得過來,又想著天兒熱,夏天走遠路辛苦。如今知道你們來了,還不曉得如何高興。這也沒幾步路,我去去就來。”褚韶華根本沒去鋪子叫人,她回屋寫了張條子,在胡同口兒招了輛黃包車,給那黃包車二十個銅板,告訴他把這紙條送到哪裏的鋪子交給大順哥,至於邵家人過來的事,都在條子上寫清楚了。那車夫挺高興的接了錢接了條子便去了。
褚韶華還順帶在街口的西瓜攤子買了兩個西瓜回家,在廚下切了兩大盤的西瓜端了進去,請邵家人嚐嚐。陳太太宋蘋還有褚韶華,大家都一起吃。陳太太招呼著邵家一家子吃西瓜,問褚韶華,“不是說你去鋪子裏把你公公叫回來麽?”這怎麽倒去買西瓜了。
褚韶華笑道,“我在胡同口兒給爸爸雇了輛黃包車,讓黃包車去接爸爸了,這不是更快麽?”與邵家人打聽,“伯父、伯母你們什麽時候到的北京?可安置下來了?”
邵東家笑道,“我們前兒到的,住在六國飯店,昨兒過去親家家裏拜訪,今兒個過來,看看陳老弟還有弟妹。邵初能有這樁好親事,說來還是托了你們的福。”小邵東家,大名邵初。
陳太太很實誠的表示,“是小東家自己有本事。”娶到富家千金,可不就是小邵東家的本事麽!
“要不說千裏有緣來相會,這是小東家和潘小姐的緣分,緣分到了,自然有這樣的大喜事。不然,潘家原是江南那邊的人家,咱們卻是正經北方人,哪裏就料得有這樣的緣分呢?”褚韶華笑眯眯的望著邵家人,由衷道,“雖沒見過潘小姐,潘東家我是見過的,真是一流人物中的一流人物,他家的千金,定也是個極不凡的。真真是極好的姻緣,我得先恭喜伯父、伯母家裏娶媳之喜了。”
邵太太被褚韶華奉承的合不攏嘴,原就因兒子大喜在即的臉上更添喜色,道,“同喜同喜,說來,這次過來,還有事托侄媳婦你。”
褚韶華十分幹脆,“伯母但有吩咐,我在所不辭!”
邵太太便與陳太太、褚韶華說了,“我們親家是新派人,穿西裝打領帶住洋房的,如今也是新時代了,新派人不講究舊規矩。昨兒與親家相見,就商量起兩個孩子的親事。親家在北京,離咱們老家好幾百裏地,要是按咱們老家的老禮兒,就得從北京把人接到老家去,三媒六聘,拜堂成親。現在的年輕孩子,不講究這個了,初兒也是留洋回來的,我們那媳婦一樣是留過洋的,他們想辦新式婚禮。”
“咱們做父母的,隨孩子高興就是。我和我們當家的,也不是那不開通的,全聽他們安排。”說話間,邵太太眉宇間喜色愈濃,轉眼看向褚韶華,說,“可話說回來,我是個舊式人,如今也上了年紀,記性也不行了,腿腳也不俐落了。這新式婚禮怎麽個辦法兒,我也不曉得。”說著,瞥邵東家父子一眼,笑中帶出一幅無奈口吻,“他們父子倆,更不是幹這個的材料。我就想到了侄媳婦,初兒能有這樁好姻緣,當初多虧侄媳婦將他引薦給了我們親家公認識,侄媳婦這也是半個媒人。我想著,侄媳婦就做咱們男方這邊兒的媒人,幫我們聽一聽親家那邊兒對婚禮是個什麽打算,新式婚禮也要有新式婚禮的規矩,是不是?待商量好了,我們也好做準備。”
說著,邵太太笑與陳太太道,“就是不知道老妹妹你舍不舍得叫侄媳婦操勞?”要借人兒媳婦使,自然得問婆婆的意願。
陳太太瞧褚韶華一眼,見褚韶華笑眯眯的,一句謙虛的話都沒有,心說,真個鬧事包,就愛攬事兒!你有那本事嗎?陳太太深覺修來這個愛攬事兒的媳婦,做婆婆的簡直有操不完的心,忙同邵太太道,“她在家倒沒什麽事,隻是她一個鄉下丫頭,哪裏懂得這新式婚禮的事。就怕幫不上忙,反給嫂子添麻煩。”
邵太太笑著看褚韶華一眼,見她一點退意都無,就知她必然心裏有數。邵太太想著陳太太怕是謙虛,再三道,“侄媳婦這樣的伶俐人,我就是看她一準兒能成,才來托一托妹妹的。”
陳太太也有些為難了,她當真不是謙虛,而是擔心褚韶華辦不成倒丟陳家的臉,隻得問褚韶華,“你懂這新式婚禮的事不?要是不成,就跟你伯娘說,這是小東家的終身大事,必要做好,不能出半點兒差錯。”後麵一句,還還了些許嚴厲。
褚韶華依舊是個笑眯眯的樣兒,道,“要說小東家那修機器說洋文的本事,我是個沒念過書的,自然不成。要是親事上的事兒,雖說咱們老家沒有新式婚禮,我也沒見過這新式婚禮怎麽辦,可這無非就跑個腿的事兒,打聽一二也就知道了。咱們後鄰周太太是這胡同的老住家,她就知道這新式婚禮如何安排,較之咱們老家的風俗的確是不一樣的。如今的新式婚禮,首先轎子就不用的,新郎新娘都是坐汽車,舉辦婚禮的地點,或是公園,或是教堂,或是酒店,端看新人喜歡哪裏,就在哪裏辦,不一定就拘泥在男方家裏;再者,新郎新娘也都是穿洋裝,新郎西裝革履,新娘子則多是披婚妙的。還有就是酒水宴席,音樂嘉賓的安排了。大致就是這些個,再有細節不同,我隻管聽潘小姐的吩咐,回來給伯母帶個話兒也就是了。”
邵太太聽的兩眼放光,雙手合什,連聲念佛,“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其實邵太太也不懂這新式婚禮的辦法兒,可聽褚韶華一套套的說的很像那麽回事,邵太太就覺著很有門兒。
邵東家也不懂新式婚禮,他看人卻是最老道的,笑,“我看,這事還就得托給侄媳婦。”
褚韶華隻望著陳太太,等陳太太拿主意,陳太太還能有什麽主意,再攔著褚韶華不讓她去,邵家怕得多心。於是,隻得叮囑褚韶華幾句,讓她好好幫著張羅。
說一回話,陳家父子也就回來了。知道這事兒後,陳老爺未如陳太太這般前怕狼後怕虎的,陳老爺笑,“這是大喜事,大順媳婦大事辦不了,這樣的事問題不大。”
褚韶華笑,“長輩們都這樣說,我就做這個媒人了。”
當天,邵東家沒讓倆兒媳燒飯,是叫的泰豐樓的席麵兒回家,與邵家人共飲,且有魏家人過來一並熱鬧,提起小邵東家的親事,沒有不讚的。邵東家邵太太更是一等一的高興,主要是,沒想到兒子這麽爭氣,自己就把終身大事給解決了,沒讓父母操半點兒的心,就尋到了這樣的好媳婦。尤其是邵太太,自此不必想方設法的跟那些打探兒子親事的太太奶奶們絞盡腦汁的想理由推辭了,頓覺渾身的輕鬆。
待邵魏兩家告辭,已是天色將晚,陳太太就服侍著陳老爺回屋歇了,褚韶華宋蘋一起收拾殘席。陳太太兌了溫水讓當家的洗漱,滿肚子的意見很是不少,抱怨道,“你說老大家的,怎麽這麽愛攬事啊?”
“愛攬事怎麽了?做媒人,成人之美,這是積德的好事。你要願意,你也去攬一攤來。”陳老爺洗把臉,酒也醒了大半,坐在炕沿兒上,陳太太蹲著給他洗腳,說出心中擔憂,“我這不是怕她年輕沒經驗,辦不好嘛。她才來北京幾天,邵東家是咱們縣有名的大戶人家,聽說,那個麵粉廠的潘家也是很有錢的。若是能為不夠,辭了這事,並不得罪人。我就擔心,她這個出頭攬事兒的脾氣,別好事沒做成,倒壞了人家的好事。”
“烏鴉嘴。”
**********
陳太太對褚韶華是一千個不放心一萬個不滿意,兩人之間的隔閡,好比《紅樓夢》中的邢夫人對王熙鳳,彼此之間的隔閡還不在於利益,而在於,兩人完全不是一路人。
陳太太這裏抱怨,邵太太則在回飯店後很讚了褚韶華一回,誇兒子這主意出的好,“要不是阿初提議把這事兒托給陳大奶奶,還真得為這事兒犯了愁,咱們在北京,也沒有相近的親戚。朋友雖有幾個,如陳太太魏太太,都是我一樣的老派人,也辦不了這事。這個大少奶奶,瞧著就是一臉伶俐相,說起話來也頭頭是道。”
小邵東家打電話叫了三杯酸梅湯送上來,又到洗水間的浴缸裏幫著放洗澡水,聽母親這樣說,小邵東家擦擦手,出來道,“可惜她這樣的人物,竟生於咱們這樣的小地方。娘,你看陳大奶奶來北京才多少時日,她這穿戴打扮,舉止談吐,就是北京多少太太奶奶也不如她。”
邵太太搖頭笑道,“陳大奶奶自然是個出挑的人,可我看陳太太陳二奶奶穿戴都尋常,獨她一人這般鮮豔明媚,可不大好。”
“這裏頭是有娘你不曉得的緣故。”小邵東家把裏頭的營銷故事同父母講了,笑道,“這還是李管事與我說的。所以現在陳家櫃上就盼著她去挑料子裁衣裳,聽說她挑什麽料子,什麽料子就好賣。有時衣裳裁了,穿上兩次,就放到櫃上掛著去了,有客人過來,見那衣裳樣式,很旺生意。”
邵太太不知竟有些緣故,聽的酸梅湯都忘了喝,不由道,“這陳家可真會做生意。”
邵老爺道,“關鍵是陳家人品好,精明不失品性,這樣的人家,是值得深交的。”
小邵東家亦做此想,所以,父母都對如今的新式婚禮不熟悉,小邵東家就想著托給褚韶華最為合適。倒不是褚韶華以前管過新式婚禮的事,而是褚韶華這個人,即便有什麽不會,她知道去打聽去學習,且心性聰明,非常人可比。所以,小邵東家才會建議父母把準備婚禮的事托給褚韶華來辦。
不得不說,小邵東家能得潘東家慧眼相中,且半月內便許以愛女,其為人,必有過人之處。
**********
不管別人怎麽說,新攬了一攤事兒的褚韶華心裏可美了,忙完廚下的事,回屋洗漱後,小兩口說起這事,褚韶華也是眉飛色舞的。陳大順倒是多叮囑她一句,“這事有兩點最重要。第一,你就做個溝通,勿必把雙方的意思都傳達到,然後,商量出個章程來。第二,商量出章程,新式婚禮要準備什麽東西,我看邵家在北京也沒有相近的親戚,要是有什麽能幫忙的,你隻管跟家裏說。”
“我曉得,大順哥你就放心吧。雖說以前沒管過這事兒,可這又不是什麽難事,我想著,明兒個先找周太太打聽一二,我帶個本子去,把要緊的地方都記下來,然後再去潘家,與潘家商量,看潘家是個什麽意思。我瞧著,邵家這裏倒是好說話的。”褚韶華笑道,“原就是賣糧的事,倒是引了這麽一段好姻緣。”
陳大順也說,“可見小邵東家的本事比咱們想的還要大的。”
褚韶華點頭,很認同丈夫的看法。褚韶華在炕上擺下兩人的枕頭,靠的近近的,待躺下後,她方感慨道,“我自到了北京,著實長了不少見識。以往咱們在村兒裏,看邵家就覺著是大戶人家了。村裏人,都覺著大戶人家如何高不可攀。如今再看潘東家,比邵家更有錢,可我看這越是有錢的人家,給閨女找女婿這樣的大事,人家看中的倒不是錢財,反是更重人品本事。這就值得人深思了。”
作者有話要說: ps:第二更到,大家晚安~~~~~~~~~~~~~~~~~~
好在, 這個年代, 老丈人相中女婿,進而許婚閨女的事也並不算罕見。
陳家人再見到小邵東家的時候, 就是小邵東家和父母過來陳家拜訪了。邵東家邵太太早就見過了,隻是,邵家是縣裏大戶, 陳太太麵對邵東家邵太太時,總有些拘謹卑怯、不知所措。宋蘋更不必提,她還不如陳太太哪。
都是買賣人家, 邵家人便是將將傍晚的時候過來的,如今這三伏天兒, 這個時辰涼爽些,再者,也不耽擱陳家生意。陳家父子還沒回家,陳太太便與褚韶華道,“唉喲, 邵東家他們來了,趕緊去把你爹他們叫回來。”
“行,我知道了,媽。”褚韶華笑著請邵家一家子坐了,叫著宋蘋一起張羅茶水。
小邵東家笑道,“弟妹不用忙,也不用去喊陳叔回來, 咱們說會兒話,估計陳叔他們也就回來了。”
邵太太接了褚韶華親自端來的茶,也說,“是啊,不用去喊人,咱們又不是外人,別耽擱了生意。”
“沒什麽耽擱的,這會兒功夫也要回家了,隻是若不去知會一聲,爸爸回家定得不高興,說我們怠慢了伯父伯母。這幾天,他一直念叨著老東家,說小東家這樣的喜事,估計你們很快就得過來,又想著天兒熱,夏天走遠路辛苦。如今知道你們來了,還不曉得如何高興。這也沒幾步路,我去去就來。”褚韶華根本沒去鋪子叫人,她回屋寫了張條子,在胡同口兒招了輛黃包車,給那黃包車二十個銅板,告訴他把這紙條送到哪裏的鋪子交給大順哥,至於邵家人過來的事,都在條子上寫清楚了。那車夫挺高興的接了錢接了條子便去了。
褚韶華還順帶在街口的西瓜攤子買了兩個西瓜回家,在廚下切了兩大盤的西瓜端了進去,請邵家人嚐嚐。陳太太宋蘋還有褚韶華,大家都一起吃。陳太太招呼著邵家一家子吃西瓜,問褚韶華,“不是說你去鋪子裏把你公公叫回來麽?”這怎麽倒去買西瓜了。
褚韶華笑道,“我在胡同口兒給爸爸雇了輛黃包車,讓黃包車去接爸爸了,這不是更快麽?”與邵家人打聽,“伯父、伯母你們什麽時候到的北京?可安置下來了?”
邵東家笑道,“我們前兒到的,住在六國飯店,昨兒過去親家家裏拜訪,今兒個過來,看看陳老弟還有弟妹。邵初能有這樁好親事,說來還是托了你們的福。”小邵東家,大名邵初。
陳太太很實誠的表示,“是小東家自己有本事。”娶到富家千金,可不就是小邵東家的本事麽!
“要不說千裏有緣來相會,這是小東家和潘小姐的緣分,緣分到了,自然有這樣的大喜事。不然,潘家原是江南那邊的人家,咱們卻是正經北方人,哪裏就料得有這樣的緣分呢?”褚韶華笑眯眯的望著邵家人,由衷道,“雖沒見過潘小姐,潘東家我是見過的,真是一流人物中的一流人物,他家的千金,定也是個極不凡的。真真是極好的姻緣,我得先恭喜伯父、伯母家裏娶媳之喜了。”
邵太太被褚韶華奉承的合不攏嘴,原就因兒子大喜在即的臉上更添喜色,道,“同喜同喜,說來,這次過來,還有事托侄媳婦你。”
褚韶華十分幹脆,“伯母但有吩咐,我在所不辭!”
邵太太便與陳太太、褚韶華說了,“我們親家是新派人,穿西裝打領帶住洋房的,如今也是新時代了,新派人不講究舊規矩。昨兒與親家相見,就商量起兩個孩子的親事。親家在北京,離咱們老家好幾百裏地,要是按咱們老家的老禮兒,就得從北京把人接到老家去,三媒六聘,拜堂成親。現在的年輕孩子,不講究這個了,初兒也是留洋回來的,我們那媳婦一樣是留過洋的,他們想辦新式婚禮。”
“咱們做父母的,隨孩子高興就是。我和我們當家的,也不是那不開通的,全聽他們安排。”說話間,邵太太眉宇間喜色愈濃,轉眼看向褚韶華,說,“可話說回來,我是個舊式人,如今也上了年紀,記性也不行了,腿腳也不俐落了。這新式婚禮怎麽個辦法兒,我也不曉得。”說著,瞥邵東家父子一眼,笑中帶出一幅無奈口吻,“他們父子倆,更不是幹這個的材料。我就想到了侄媳婦,初兒能有這樁好姻緣,當初多虧侄媳婦將他引薦給了我們親家公認識,侄媳婦這也是半個媒人。我想著,侄媳婦就做咱們男方這邊兒的媒人,幫我們聽一聽親家那邊兒對婚禮是個什麽打算,新式婚禮也要有新式婚禮的規矩,是不是?待商量好了,我們也好做準備。”
說著,邵太太笑與陳太太道,“就是不知道老妹妹你舍不舍得叫侄媳婦操勞?”要借人兒媳婦使,自然得問婆婆的意願。
陳太太瞧褚韶華一眼,見褚韶華笑眯眯的,一句謙虛的話都沒有,心說,真個鬧事包,就愛攬事兒!你有那本事嗎?陳太太深覺修來這個愛攬事兒的媳婦,做婆婆的簡直有操不完的心,忙同邵太太道,“她在家倒沒什麽事,隻是她一個鄉下丫頭,哪裏懂得這新式婚禮的事。就怕幫不上忙,反給嫂子添麻煩。”
邵太太笑著看褚韶華一眼,見她一點退意都無,就知她必然心裏有數。邵太太想著陳太太怕是謙虛,再三道,“侄媳婦這樣的伶俐人,我就是看她一準兒能成,才來托一托妹妹的。”
陳太太也有些為難了,她當真不是謙虛,而是擔心褚韶華辦不成倒丟陳家的臉,隻得問褚韶華,“你懂這新式婚禮的事不?要是不成,就跟你伯娘說,這是小東家的終身大事,必要做好,不能出半點兒差錯。”後麵一句,還還了些許嚴厲。
褚韶華依舊是個笑眯眯的樣兒,道,“要說小東家那修機器說洋文的本事,我是個沒念過書的,自然不成。要是親事上的事兒,雖說咱們老家沒有新式婚禮,我也沒見過這新式婚禮怎麽辦,可這無非就跑個腿的事兒,打聽一二也就知道了。咱們後鄰周太太是這胡同的老住家,她就知道這新式婚禮如何安排,較之咱們老家的風俗的確是不一樣的。如今的新式婚禮,首先轎子就不用的,新郎新娘都是坐汽車,舉辦婚禮的地點,或是公園,或是教堂,或是酒店,端看新人喜歡哪裏,就在哪裏辦,不一定就拘泥在男方家裏;再者,新郎新娘也都是穿洋裝,新郎西裝革履,新娘子則多是披婚妙的。還有就是酒水宴席,音樂嘉賓的安排了。大致就是這些個,再有細節不同,我隻管聽潘小姐的吩咐,回來給伯母帶個話兒也就是了。”
邵太太聽的兩眼放光,雙手合什,連聲念佛,“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其實邵太太也不懂這新式婚禮的辦法兒,可聽褚韶華一套套的說的很像那麽回事,邵太太就覺著很有門兒。
邵東家也不懂新式婚禮,他看人卻是最老道的,笑,“我看,這事還就得托給侄媳婦。”
褚韶華隻望著陳太太,等陳太太拿主意,陳太太還能有什麽主意,再攔著褚韶華不讓她去,邵家怕得多心。於是,隻得叮囑褚韶華幾句,讓她好好幫著張羅。
說一回話,陳家父子也就回來了。知道這事兒後,陳老爺未如陳太太這般前怕狼後怕虎的,陳老爺笑,“這是大喜事,大順媳婦大事辦不了,這樣的事問題不大。”
褚韶華笑,“長輩們都這樣說,我就做這個媒人了。”
當天,邵東家沒讓倆兒媳燒飯,是叫的泰豐樓的席麵兒回家,與邵家人共飲,且有魏家人過來一並熱鬧,提起小邵東家的親事,沒有不讚的。邵東家邵太太更是一等一的高興,主要是,沒想到兒子這麽爭氣,自己就把終身大事給解決了,沒讓父母操半點兒的心,就尋到了這樣的好媳婦。尤其是邵太太,自此不必想方設法的跟那些打探兒子親事的太太奶奶們絞盡腦汁的想理由推辭了,頓覺渾身的輕鬆。
待邵魏兩家告辭,已是天色將晚,陳太太就服侍著陳老爺回屋歇了,褚韶華宋蘋一起收拾殘席。陳太太兌了溫水讓當家的洗漱,滿肚子的意見很是不少,抱怨道,“你說老大家的,怎麽這麽愛攬事啊?”
“愛攬事怎麽了?做媒人,成人之美,這是積德的好事。你要願意,你也去攬一攤來。”陳老爺洗把臉,酒也醒了大半,坐在炕沿兒上,陳太太蹲著給他洗腳,說出心中擔憂,“我這不是怕她年輕沒經驗,辦不好嘛。她才來北京幾天,邵東家是咱們縣有名的大戶人家,聽說,那個麵粉廠的潘家也是很有錢的。若是能為不夠,辭了這事,並不得罪人。我就擔心,她這個出頭攬事兒的脾氣,別好事沒做成,倒壞了人家的好事。”
“烏鴉嘴。”
**********
陳太太對褚韶華是一千個不放心一萬個不滿意,兩人之間的隔閡,好比《紅樓夢》中的邢夫人對王熙鳳,彼此之間的隔閡還不在於利益,而在於,兩人完全不是一路人。
陳太太這裏抱怨,邵太太則在回飯店後很讚了褚韶華一回,誇兒子這主意出的好,“要不是阿初提議把這事兒托給陳大奶奶,還真得為這事兒犯了愁,咱們在北京,也沒有相近的親戚。朋友雖有幾個,如陳太太魏太太,都是我一樣的老派人,也辦不了這事。這個大少奶奶,瞧著就是一臉伶俐相,說起話來也頭頭是道。”
小邵東家打電話叫了三杯酸梅湯送上來,又到洗水間的浴缸裏幫著放洗澡水,聽母親這樣說,小邵東家擦擦手,出來道,“可惜她這樣的人物,竟生於咱們這樣的小地方。娘,你看陳大奶奶來北京才多少時日,她這穿戴打扮,舉止談吐,就是北京多少太太奶奶也不如她。”
邵太太搖頭笑道,“陳大奶奶自然是個出挑的人,可我看陳太太陳二奶奶穿戴都尋常,獨她一人這般鮮豔明媚,可不大好。”
“這裏頭是有娘你不曉得的緣故。”小邵東家把裏頭的營銷故事同父母講了,笑道,“這還是李管事與我說的。所以現在陳家櫃上就盼著她去挑料子裁衣裳,聽說她挑什麽料子,什麽料子就好賣。有時衣裳裁了,穿上兩次,就放到櫃上掛著去了,有客人過來,見那衣裳樣式,很旺生意。”
邵太太不知竟有些緣故,聽的酸梅湯都忘了喝,不由道,“這陳家可真會做生意。”
邵老爺道,“關鍵是陳家人品好,精明不失品性,這樣的人家,是值得深交的。”
小邵東家亦做此想,所以,父母都對如今的新式婚禮不熟悉,小邵東家就想著托給褚韶華最為合適。倒不是褚韶華以前管過新式婚禮的事,而是褚韶華這個人,即便有什麽不會,她知道去打聽去學習,且心性聰明,非常人可比。所以,小邵東家才會建議父母把準備婚禮的事托給褚韶華來辦。
不得不說,小邵東家能得潘東家慧眼相中,且半月內便許以愛女,其為人,必有過人之處。
**********
不管別人怎麽說,新攬了一攤事兒的褚韶華心裏可美了,忙完廚下的事,回屋洗漱後,小兩口說起這事,褚韶華也是眉飛色舞的。陳大順倒是多叮囑她一句,“這事有兩點最重要。第一,你就做個溝通,勿必把雙方的意思都傳達到,然後,商量出個章程來。第二,商量出章程,新式婚禮要準備什麽東西,我看邵家在北京也沒有相近的親戚,要是有什麽能幫忙的,你隻管跟家裏說。”
“我曉得,大順哥你就放心吧。雖說以前沒管過這事兒,可這又不是什麽難事,我想著,明兒個先找周太太打聽一二,我帶個本子去,把要緊的地方都記下來,然後再去潘家,與潘家商量,看潘家是個什麽意思。我瞧著,邵家這裏倒是好說話的。”褚韶華笑道,“原就是賣糧的事,倒是引了這麽一段好姻緣。”
陳大順也說,“可見小邵東家的本事比咱們想的還要大的。”
褚韶華點頭,很認同丈夫的看法。褚韶華在炕上擺下兩人的枕頭,靠的近近的,待躺下後,她方感慨道,“我自到了北京,著實長了不少見識。以往咱們在村兒裏,看邵家就覺著是大戶人家了。村裏人,都覺著大戶人家如何高不可攀。如今再看潘東家,比邵家更有錢,可我看這越是有錢的人家,給閨女找女婿這樣的大事,人家看中的倒不是錢財,反是更重人品本事。這就值得人深思了。”
作者有話要說: ps:第二更到,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