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沉非道:“哦?趙水苗是怎麽和你走到一起的?”
譚意歌一聽到“趙水苗”三個字,似乎很有些錯愕,問道:“杜大哥,你說的趙水苗,是什麽人?”
一聽到這話,就連段寒炎和魚哄仙都有些吃驚。
杜沉非詫異道:“和你們一起跪在那圓隆順綢布店門前的女孩,不是趙水苗嗎?”
譚意歌的臉上卻露出十分驚訝的神色,長長地“啊”了一聲,道:“她是我的嫂子。她不是叫作郭奕君嗎?怎麽會叫作趙水苗?”
這下,杜沉非更覺得奇怪了,這趙水苗竟然成了譚意歌的嫂子。見譚意歌似信不信的樣子,杜沉非道:“她就叫作趙水苗,我已經認識她很久了。”
這時,譚意歌點了點頭,似乎忽然明白了什麽事似的,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杜沉非看著譚意歌那張美麗如玉卻憔悴蒼白的臉,道:“你明白了什麽?”
譚意歌道:“杜大哥!我忽然覺得,是有人在害我們家,卻不知道是為了什麽,大哥,我知道你是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好人,你能幫幫我嗎?”
杜沉非道:“好!我一定幫你。但是你得告訴我,你們家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如此悲戚?”
譚意歌隻得一五一十,將事情的經過略微說了一遍。
原來,龍錦繡和劉三楞自從在“永昌窯”與杜沉非相別後,果然信守承諾,將譚意歌送回了潭州的叔父家。譚意歌的叔父名叫譚十寬,連同妻子孟婆、兒子譚縣官,共是一家三口,住在這白沙井旁的無燈巷內。譚意歌的堂哥譚縣官,因家境貧窮,年紀已近三十,卻還不曾婚娶。後來譚意歌來投奔,這譚十寬倒是個厚道人,將侄女譚意歌當親生的女兒一般對待。從此便是一家四口過日子。
這譚十寬與兒子譚縣官二人,都是篾匠,以編製竹器為生,諸如籮筐、竹凳、鬥笠、篩子、簸箕、竹籃、淘米框等等。做篾匠這門技藝,卻是譚十寬祖傳的技藝,疏編、插、穿、削、鎖、釘、紮、套,編織出各色花樣,做工又好,所以在這城中十分受歡迎。
譚十寬本來貧窮了半輩子,便希望兒子能有個好前程,不再像自己一樣辛苦,便給兒子取了一個很好的名字——縣官。因為他覺得,一個人若想過上幸福日子,有出頭之日,還得去當官。可是家裏卻實在太窮,窮到連送兒子讀私塾的錢都沒有。於是,兒子到了三十歲,依然大字不認得幾個,不說當縣官是已完全沒有了指望,就連官都沒見過一個。篾匠的兒子,還是個篾匠。
譚十寬與譚縣官父子二人,倒也勤懇,日夜勞作,破竹、去節、分層、刮平、劃絲、編織,憑借著一雙巧手,編織著未來的夢想。當竹器編好後,便由譚縣官挑去城中賣成銅錢,又換成油米柴鹽挑回來。
一日黃昏,譚縣官從街上賣竹器回來,卻帶回來一個年輕美麗的女孩。這個女孩就叫作郭奕君。郭奕君哭訴她本是潭州人氏,因三年前嫁往思州,不曾想丈夫生了一場大病死了,被狠心的婆家逐出門來。不得已,隻有回潭州來投奔娘家,不曾想來到家中一看,房屋都已破敗,門倒窗翻,茅封草長,父母都已經不知去向,必定是在戰亂中逃亡到別的地方去了。如今是無家可歸,又無計可施。
這譚十寬一家子聽了,頓生一片憐憫之意,慈悲之心。尤其是譚縣官的母親孟婆,見兒子帶回郭奕君這樣年輕貌美的女孩來,又聽了這郭奕君的不幸遭遇後,立刻就有了想法,心裏想道:“我兒子都已經是三十歲的人了,隻因為貧窮,還沒有娶親。如今帶回來這個女孩,長得也好看,也是天緣湊巧,如果能做我的兒媳婦,那可是天大美事。雖然是再嫁的人,但是總好過沒有。”當時千方百計,買肉買雞,整了一桌子菜,熱情似火,來招待郭奕君。
這天晚上,五人同桌吃飯。孟婆又是給郭奕君夾雞夾肉,又是東長西短地扯,反複說起自己的兒子還沒有娶親的事。
郭奕君聽了很久,說道:“伯父,伯母,我不幸死了丈夫,被婆家逐出,如今來投奔娘家,又尋不到一個人,現在是無依無靠、舉目無親的人。我看您一家,都是勤勞樸實、踏踏實實的人家。譚大哥也是個又孝順又善良的人,與我在路上偶然相遇,也是上天注定的緣分。如果你們不嫌棄,我便做你們的媳婦,與大哥夫唱婦隨,朝夕供奉二老,不知道你們肯不肯接納?”
這譚十寬一家幾口聽說有這等好事,怎麽不高興?直如久旱逢甘雨,欣然接納。這貧苦人家,哪管你什麽家庭底細、年紀八字,隻要傳宗接待早日生娃,當天晚上便叫譚縣官與郭奕君同宿一床。
而且,這郭奕君身邊又帶有錢財,第二天一早,便給了孟婆十兩銀子買米買油,隻歡喜得孟婆如同天上掉下個財神爺爺來,看見郭奕君就笑得合不攏嘴。
又過了幾天,這郭奕君又取出二兩銀子來給譚縣官,叫他去城中圓隆順綢布店買兩匹布來,要一匹藍布,一匹澆花布,給家中老少做衣裳。譚縣官娶了個這麽如花似玉的老婆,又從她那裏得錢來養家,歡天喜地,拿著銀子去買了兩匹布來。
可是這郭奕君將布匹搬進房中,後來卻走出來對譚縣官說,這兩匹布,一匹是剪剩不成匹的零布,一匹是被汙水泡過的爛布。於是,郭奕君叫譚縣官扛了這兩匹布,夫妻兩個一同出門,來這圓隆順綢布店說理換布。不曾想這一去,譚縣官卻再沒法走回來。直到晚上,郭奕君才跌跌撞撞回來告知,說圓隆順綢布店不但沒有換布,譚縣官反被這店裏的夥計打死了。
這便是譚意歌知道的情況。
杜沉非與魚哄仙、段寒炎、江心秋月聽了,吃驚不已。
杜沉非看了看魚哄仙等人,道:“據我所知,這趙水苗已被張振飛帶走,獻給了光照會的白雅樓。張振飛據說又已經加入了光照會。你們說,趙水苗為什麽要化名為郭奕君,來嫁給這個譚縣官?”
譚意歌一聽到“趙水苗”三個字,似乎很有些錯愕,問道:“杜大哥,你說的趙水苗,是什麽人?”
一聽到這話,就連段寒炎和魚哄仙都有些吃驚。
杜沉非詫異道:“和你們一起跪在那圓隆順綢布店門前的女孩,不是趙水苗嗎?”
譚意歌的臉上卻露出十分驚訝的神色,長長地“啊”了一聲,道:“她是我的嫂子。她不是叫作郭奕君嗎?怎麽會叫作趙水苗?”
這下,杜沉非更覺得奇怪了,這趙水苗竟然成了譚意歌的嫂子。見譚意歌似信不信的樣子,杜沉非道:“她就叫作趙水苗,我已經認識她很久了。”
這時,譚意歌點了點頭,似乎忽然明白了什麽事似的,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杜沉非看著譚意歌那張美麗如玉卻憔悴蒼白的臉,道:“你明白了什麽?”
譚意歌道:“杜大哥!我忽然覺得,是有人在害我們家,卻不知道是為了什麽,大哥,我知道你是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好人,你能幫幫我嗎?”
杜沉非道:“好!我一定幫你。但是你得告訴我,你們家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如此悲戚?”
譚意歌隻得一五一十,將事情的經過略微說了一遍。
原來,龍錦繡和劉三楞自從在“永昌窯”與杜沉非相別後,果然信守承諾,將譚意歌送回了潭州的叔父家。譚意歌的叔父名叫譚十寬,連同妻子孟婆、兒子譚縣官,共是一家三口,住在這白沙井旁的無燈巷內。譚意歌的堂哥譚縣官,因家境貧窮,年紀已近三十,卻還不曾婚娶。後來譚意歌來投奔,這譚十寬倒是個厚道人,將侄女譚意歌當親生的女兒一般對待。從此便是一家四口過日子。
這譚十寬與兒子譚縣官二人,都是篾匠,以編製竹器為生,諸如籮筐、竹凳、鬥笠、篩子、簸箕、竹籃、淘米框等等。做篾匠這門技藝,卻是譚十寬祖傳的技藝,疏編、插、穿、削、鎖、釘、紮、套,編織出各色花樣,做工又好,所以在這城中十分受歡迎。
譚十寬本來貧窮了半輩子,便希望兒子能有個好前程,不再像自己一樣辛苦,便給兒子取了一個很好的名字——縣官。因為他覺得,一個人若想過上幸福日子,有出頭之日,還得去當官。可是家裏卻實在太窮,窮到連送兒子讀私塾的錢都沒有。於是,兒子到了三十歲,依然大字不認得幾個,不說當縣官是已完全沒有了指望,就連官都沒見過一個。篾匠的兒子,還是個篾匠。
譚十寬與譚縣官父子二人,倒也勤懇,日夜勞作,破竹、去節、分層、刮平、劃絲、編織,憑借著一雙巧手,編織著未來的夢想。當竹器編好後,便由譚縣官挑去城中賣成銅錢,又換成油米柴鹽挑回來。
一日黃昏,譚縣官從街上賣竹器回來,卻帶回來一個年輕美麗的女孩。這個女孩就叫作郭奕君。郭奕君哭訴她本是潭州人氏,因三年前嫁往思州,不曾想丈夫生了一場大病死了,被狠心的婆家逐出門來。不得已,隻有回潭州來投奔娘家,不曾想來到家中一看,房屋都已破敗,門倒窗翻,茅封草長,父母都已經不知去向,必定是在戰亂中逃亡到別的地方去了。如今是無家可歸,又無計可施。
這譚十寬一家子聽了,頓生一片憐憫之意,慈悲之心。尤其是譚縣官的母親孟婆,見兒子帶回郭奕君這樣年輕貌美的女孩來,又聽了這郭奕君的不幸遭遇後,立刻就有了想法,心裏想道:“我兒子都已經是三十歲的人了,隻因為貧窮,還沒有娶親。如今帶回來這個女孩,長得也好看,也是天緣湊巧,如果能做我的兒媳婦,那可是天大美事。雖然是再嫁的人,但是總好過沒有。”當時千方百計,買肉買雞,整了一桌子菜,熱情似火,來招待郭奕君。
這天晚上,五人同桌吃飯。孟婆又是給郭奕君夾雞夾肉,又是東長西短地扯,反複說起自己的兒子還沒有娶親的事。
郭奕君聽了很久,說道:“伯父,伯母,我不幸死了丈夫,被婆家逐出,如今來投奔娘家,又尋不到一個人,現在是無依無靠、舉目無親的人。我看您一家,都是勤勞樸實、踏踏實實的人家。譚大哥也是個又孝順又善良的人,與我在路上偶然相遇,也是上天注定的緣分。如果你們不嫌棄,我便做你們的媳婦,與大哥夫唱婦隨,朝夕供奉二老,不知道你們肯不肯接納?”
這譚十寬一家幾口聽說有這等好事,怎麽不高興?直如久旱逢甘雨,欣然接納。這貧苦人家,哪管你什麽家庭底細、年紀八字,隻要傳宗接待早日生娃,當天晚上便叫譚縣官與郭奕君同宿一床。
而且,這郭奕君身邊又帶有錢財,第二天一早,便給了孟婆十兩銀子買米買油,隻歡喜得孟婆如同天上掉下個財神爺爺來,看見郭奕君就笑得合不攏嘴。
又過了幾天,這郭奕君又取出二兩銀子來給譚縣官,叫他去城中圓隆順綢布店買兩匹布來,要一匹藍布,一匹澆花布,給家中老少做衣裳。譚縣官娶了個這麽如花似玉的老婆,又從她那裏得錢來養家,歡天喜地,拿著銀子去買了兩匹布來。
可是這郭奕君將布匹搬進房中,後來卻走出來對譚縣官說,這兩匹布,一匹是剪剩不成匹的零布,一匹是被汙水泡過的爛布。於是,郭奕君叫譚縣官扛了這兩匹布,夫妻兩個一同出門,來這圓隆順綢布店說理換布。不曾想這一去,譚縣官卻再沒法走回來。直到晚上,郭奕君才跌跌撞撞回來告知,說圓隆順綢布店不但沒有換布,譚縣官反被這店裏的夥計打死了。
這便是譚意歌知道的情況。
杜沉非與魚哄仙、段寒炎、江心秋月聽了,吃驚不已。
杜沉非看了看魚哄仙等人,道:“據我所知,這趙水苗已被張振飛帶走,獻給了光照會的白雅樓。張振飛據說又已經加入了光照會。你們說,趙水苗為什麽要化名為郭奕君,來嫁給這個譚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