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辭別孫賣魚,望南而來。
大船過了永興、郴州,王得八吩咐船隻在這裏等待,隻等采購物品妥當,在這裏裝船,便立刻返回潭州。
杜沉非吩咐多蘿麗絲、阿莉克西雅也留在船上。
一切安排妥當,眾人取陸路,又經宜章、樂昌、曲江,又過了英德府,毫發無事,來到廣州城中。
進得廣州城來,見這市井鬧熱,人煙聚集,車馬馳騁,三百六十行經商買賣,諸物行貨都有買賣。犀角、象齒、翡翠、珠璣、瑇瑁擺賣,不計其數,瓖寶山積;香藥珍寶,積載如山。大街上人山人海,摩肩疊背,繁華熱鬧。
更奇特的是,街上到處行走著白皮膚金發、黑皮膚卷發的人,說著聽不懂的語言,也在和人做著交易。
怎見得廣州的好處?有詩稱讚道:“蘇木沉香劈作柴,荔枝圓眼繞籬栽。船通異國人交易,水接他邦客往來。地暖三冬無積雪,天和四季有花開。廣南一境真堪羨,琥珀硨璖玳瑁階。”
王得八領著眾人在德宣街一家叫做“月棲雅舍”的大型客棧住了下來。
這客棧占地廣闊,雕梁畫棟,門廳寬敞,門前柱上掛著一副對聯,說是“春夏秋冬一歲川流不息,東西南北四方賓至如歸”,又有十來對燈籠,上麵寫著“未晚先投二十八,雞鳴早看三十三”。
王得八領頭,剛到門前,那客棧主人眼尖,立刻兩眼放光,迎上前來,拱手道:“王老板,歡迎歡迎!多時不見,一向安好?”王得八也拱手連聲笑道:“胡老板,托福!托福!發財!發財!”
看這兩人已經很熟悉的樣子,王得八想必沒少來過廣州,還是這“月棲雅舍”的常客。
王得八與那胡老板正在進行著一連串的客套。
段寒炎卻在看著那大門口的燈籠,問杜沉非道:“大哥,未晚先投二十八,雞鳴早看三十三,你說是什麽意思?”
杜沉非也看了,笑道:“這個必定是楹聯中所用的缺如手法,把聯句中的某個字隱去,並以這聯句中的某一部分文字來暗示所缺的字,但是關鍵又正是在這個空缺的字上。”
段寒炎聽了立刻醒悟,道:“哦,原來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哈哈!有才!”
杜沉非道:“正是這樣,二十八便是二十八宿,三十三就是三十三天。”
段寒炎笑道:“正是!就如有個窮人,給自己題寫一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為‘南北’。大哥說說看,這又是什麽意思?”
杜沉非大笑道:“哈哈,既然是窮人,上聯沒有‘一’字,下聯沒有‘十’字,表達的是缺‘一’少‘十’,諧音就是‘缺衣少食’。”
段寒炎大笑道:“正是!正是!那橫批呢?”
杜沉非笑道:“橫批就是,隻有南北,沒有東西。”
段寒炎笑道:“正是‘沒有東西,缺衣少食’,表達形象,立意實在奇巧。”
牛犢先聽了,在一旁嚷道:“掌櫃老子,我這兩個兄弟說你這裏缺衣少食,也沒有東西吃。那我們在你這裏住個鳥,不住你這裏了,今天走了一天,還沒吃頓好的,我可餓壞了。”
那胡掌櫃聽了,連聲道:“有!有!有!各位想吃什麽,我這裏都有。”
牛犢先道:“有就住了,沒有就他娘的走人。”
胡老板立刻叫小二安排好眾人房間。王得八、杜沉非、段寒炎、牛犢先都各住了一間。當晚在這“月棲雅舍”過了這一夜。
次日一早,王得八便與杜沉非等三人商量。
王得八道:“三位少俠,路上全憑三位勞苦功高,安全到達廣州城,這兩天我帶領人馬自去城裏采辦物資。三位少俠還沒有來過廣州,請去自由遊觀街景、領略本土風情,晚上還來這個客棧住了。等我們采辦齊全,便回潭州,三位以為如何?”
段寒炎大喜道:“這樣最好!大哥,牛犢,我們三個去玩耍幾天。”
杜沉非也高興,又問王得八道:“不知王先生打算領眾人去哪裏采辦?”
王得八道:“我們去太平街那邊,靠近大江,那裏上九甫、下九甫,有的是成衣鋪與棉被鋪。”
杜沉非詫異地問道:“太平街?潭州不是也有個太平街嗎?”
王得八笑道:“杜公子說得對!這街名到處都有。”
段寒炎卻問道:“王先生是說,這些東西,都有現成的買,不需要訂製嗎?”
王得八道:“正是的!那裏有的是現成的襦襖短褐長衫,不需要訂製。如果還訂製的話,直到明年也未必做的出三萬兩銀子的貨來,耽誤了賑災的事。雖然現成的衣裳,有些不合身,但對於應急救災來說,能抵禦寒冷才是第一。隻有講究美觀合身才會訂做衣裳。”
杜沉非心中歡喜,道:“這樣很好!王先生隻管去,我們三人在這城中玩耍兩天。”
吃過早飯,王得八便帶著那一百多個壯漢去太平街等地采辦去了。
杜沉非、段寒炎、牛犢先三人卻沿著雨帽街下來,那大街兩旁,酒樓歌館,繁華熱鬧。你買我賣,人煙湊集,生意茂盛。果然是:樓台處處人煙廣,巷陌朝朝客賈喧。
隻見路旁一塊塊空地上的大榕樹樹蔭下,高聳的祠堂牌坊前,有唱木魚戲的,有說評書的,有賣牛雜小吃的,有賣糕點甜品的,許多人圍在一起觀看嬉鬧。也有三五成群,擺張桌子,坐在路邊喝茶的,悠然自得,樂趣無窮。
三人又拐進花塔街,隻見路邊大樹遮天蔽日,覆著一帶灰牆,這牆裏,多株榕樹映佛門,一行香霧起中庭。裏麵一座高塔,衝破雲霄,那塔就如花朵疊成的一根花柱,華麗壯觀,簷角都懸掛吊鍾。眾人沿著灰牆行來,原來是一座大寺,牌額上大書著“六榕”兩個金字。這兩個字卻是東坡學士所書。據說這寺建於南朝,原名淨慧寺,在唐朝時,舍利塔祥光湧現,震驚羊城百姓,信眾蜂擁禮拜。後來蘇東坡由海南貶所北歸,路經廣州,來該寺遊玩,應寺僧道琮之請為寺題字,他見寺內六株榕樹綠蔭如蓋,盤根錯節,氣勢不凡,即題“六榕”二字相贈。再到後來,淨慧寺重修,寺僧將蘇東坡遺墨“六榕”二字,刻造一木匾懸掛於寺門之上。自此,人都稱呼淨慧寺為六榕寺。
大船過了永興、郴州,王得八吩咐船隻在這裏等待,隻等采購物品妥當,在這裏裝船,便立刻返回潭州。
杜沉非吩咐多蘿麗絲、阿莉克西雅也留在船上。
一切安排妥當,眾人取陸路,又經宜章、樂昌、曲江,又過了英德府,毫發無事,來到廣州城中。
進得廣州城來,見這市井鬧熱,人煙聚集,車馬馳騁,三百六十行經商買賣,諸物行貨都有買賣。犀角、象齒、翡翠、珠璣、瑇瑁擺賣,不計其數,瓖寶山積;香藥珍寶,積載如山。大街上人山人海,摩肩疊背,繁華熱鬧。
更奇特的是,街上到處行走著白皮膚金發、黑皮膚卷發的人,說著聽不懂的語言,也在和人做著交易。
怎見得廣州的好處?有詩稱讚道:“蘇木沉香劈作柴,荔枝圓眼繞籬栽。船通異國人交易,水接他邦客往來。地暖三冬無積雪,天和四季有花開。廣南一境真堪羨,琥珀硨璖玳瑁階。”
王得八領著眾人在德宣街一家叫做“月棲雅舍”的大型客棧住了下來。
這客棧占地廣闊,雕梁畫棟,門廳寬敞,門前柱上掛著一副對聯,說是“春夏秋冬一歲川流不息,東西南北四方賓至如歸”,又有十來對燈籠,上麵寫著“未晚先投二十八,雞鳴早看三十三”。
王得八領頭,剛到門前,那客棧主人眼尖,立刻兩眼放光,迎上前來,拱手道:“王老板,歡迎歡迎!多時不見,一向安好?”王得八也拱手連聲笑道:“胡老板,托福!托福!發財!發財!”
看這兩人已經很熟悉的樣子,王得八想必沒少來過廣州,還是這“月棲雅舍”的常客。
王得八與那胡老板正在進行著一連串的客套。
段寒炎卻在看著那大門口的燈籠,問杜沉非道:“大哥,未晚先投二十八,雞鳴早看三十三,你說是什麽意思?”
杜沉非也看了,笑道:“這個必定是楹聯中所用的缺如手法,把聯句中的某個字隱去,並以這聯句中的某一部分文字來暗示所缺的字,但是關鍵又正是在這個空缺的字上。”
段寒炎聽了立刻醒悟,道:“哦,原來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哈哈!有才!”
杜沉非道:“正是這樣,二十八便是二十八宿,三十三就是三十三天。”
段寒炎笑道:“正是!就如有個窮人,給自己題寫一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為‘南北’。大哥說說看,這又是什麽意思?”
杜沉非大笑道:“哈哈,既然是窮人,上聯沒有‘一’字,下聯沒有‘十’字,表達的是缺‘一’少‘十’,諧音就是‘缺衣少食’。”
段寒炎大笑道:“正是!正是!那橫批呢?”
杜沉非笑道:“橫批就是,隻有南北,沒有東西。”
段寒炎笑道:“正是‘沒有東西,缺衣少食’,表達形象,立意實在奇巧。”
牛犢先聽了,在一旁嚷道:“掌櫃老子,我這兩個兄弟說你這裏缺衣少食,也沒有東西吃。那我們在你這裏住個鳥,不住你這裏了,今天走了一天,還沒吃頓好的,我可餓壞了。”
那胡掌櫃聽了,連聲道:“有!有!有!各位想吃什麽,我這裏都有。”
牛犢先道:“有就住了,沒有就他娘的走人。”
胡老板立刻叫小二安排好眾人房間。王得八、杜沉非、段寒炎、牛犢先都各住了一間。當晚在這“月棲雅舍”過了這一夜。
次日一早,王得八便與杜沉非等三人商量。
王得八道:“三位少俠,路上全憑三位勞苦功高,安全到達廣州城,這兩天我帶領人馬自去城裏采辦物資。三位少俠還沒有來過廣州,請去自由遊觀街景、領略本土風情,晚上還來這個客棧住了。等我們采辦齊全,便回潭州,三位以為如何?”
段寒炎大喜道:“這樣最好!大哥,牛犢,我們三個去玩耍幾天。”
杜沉非也高興,又問王得八道:“不知王先生打算領眾人去哪裏采辦?”
王得八道:“我們去太平街那邊,靠近大江,那裏上九甫、下九甫,有的是成衣鋪與棉被鋪。”
杜沉非詫異地問道:“太平街?潭州不是也有個太平街嗎?”
王得八笑道:“杜公子說得對!這街名到處都有。”
段寒炎卻問道:“王先生是說,這些東西,都有現成的買,不需要訂製嗎?”
王得八道:“正是的!那裏有的是現成的襦襖短褐長衫,不需要訂製。如果還訂製的話,直到明年也未必做的出三萬兩銀子的貨來,耽誤了賑災的事。雖然現成的衣裳,有些不合身,但對於應急救災來說,能抵禦寒冷才是第一。隻有講究美觀合身才會訂做衣裳。”
杜沉非心中歡喜,道:“這樣很好!王先生隻管去,我們三人在這城中玩耍兩天。”
吃過早飯,王得八便帶著那一百多個壯漢去太平街等地采辦去了。
杜沉非、段寒炎、牛犢先三人卻沿著雨帽街下來,那大街兩旁,酒樓歌館,繁華熱鬧。你買我賣,人煙湊集,生意茂盛。果然是:樓台處處人煙廣,巷陌朝朝客賈喧。
隻見路旁一塊塊空地上的大榕樹樹蔭下,高聳的祠堂牌坊前,有唱木魚戲的,有說評書的,有賣牛雜小吃的,有賣糕點甜品的,許多人圍在一起觀看嬉鬧。也有三五成群,擺張桌子,坐在路邊喝茶的,悠然自得,樂趣無窮。
三人又拐進花塔街,隻見路邊大樹遮天蔽日,覆著一帶灰牆,這牆裏,多株榕樹映佛門,一行香霧起中庭。裏麵一座高塔,衝破雲霄,那塔就如花朵疊成的一根花柱,華麗壯觀,簷角都懸掛吊鍾。眾人沿著灰牆行來,原來是一座大寺,牌額上大書著“六榕”兩個金字。這兩個字卻是東坡學士所書。據說這寺建於南朝,原名淨慧寺,在唐朝時,舍利塔祥光湧現,震驚羊城百姓,信眾蜂擁禮拜。後來蘇東坡由海南貶所北歸,路經廣州,來該寺遊玩,應寺僧道琮之請為寺題字,他見寺內六株榕樹綠蔭如蓋,盤根錯節,氣勢不凡,即題“六榕”二字相贈。再到後來,淨慧寺重修,寺僧將蘇東坡遺墨“六榕”二字,刻造一木匾懸掛於寺門之上。自此,人都稱呼淨慧寺為六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