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2787年(西元1946年)1月7日,加拿大宣布投降。到了2月22日,再也撐不住的美國也投降了。
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結束。
3月9日,參戰各國在美國臨時首都克利夫蘭(華盛頓被二德子崩了)舉行受降儀式,美英葡等原西約國家向中德日意等參戰國投降。
隨後在世界和平大會(寫作和平大會,讀著分賬大會)召開前。
文德嗣邀請世界各國元首、軍隊將領、科學家和媒體參加中國的核試驗。實驗在美國的內華達沙漠舉行,而且這次核試驗還不隻是單純的實驗,而是一次實力展示。
第一個表演就是“十日並出”。
如果要說有什麽比一枚核武器爆炸更吸引眼球的話,一定就十枚核武器同時爆炸了。
沒錯,五架海軍的強-8“白頭海雕”艦載攻擊機,每架掛了兩枚十萬噸級四代核彈出現在天際。這些四代核彈就是所謂的“清潔聚變彈”,幾乎沒有輻射殘留。
第四代核武器的特點就是可以調節,可以選擇性的突出某一種效果,如突出電磁效應的電磁脈衝,或者突出破壞力的高溫高壓,這樣可以有選擇地攻擊目標,使單項能量更集中,形成可控製的特殊殺傷破壞作用。
這十枚中國最新研發的四代核彈都被裝在了空地導彈上,五架攻擊機將自己攜帶的十枚核導彈連續投出,預定落點排成一個90度夾角,間隔五公裏的兩條線,而炸彈將在500米的空中引爆。
五架攻擊機投出導彈的時間雖有幾秒的誤差,但是因為有數據鏈係統,起爆時間都是一致的。隻見十個巨大的火球在高度相同的半空中升起,隨後十朵蘑菇雲升起,在廣闊的沙漠上排成一個整齊的的十字隊列。
各國代表個個瞪大了眼球,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相機和攝影機拍下這幅景象。所有人都是聰明人,立刻了解了中國的暗示:
一、中國有大量的核武器,以至於能夠奢侈的一次試爆十顆。
二、中國的核武器還非常小,可以裝在小小的空地導彈上由戰術飛機攜帶並發射,每架飛機還可攜帶兩枚。如果換成是重型轟炸機的話,恐怕就是十幾枚幾十枚的數量了。
三、這不是原子彈,而是更先進的核武器。
隨後三天裏,中國又進行了彈道導彈、巡航導彈,以及真正的潛艇發射導彈等實驗,全是攜帶四代核彈頭的。最後一天,表演了太空軌道轟炸的實驗,將一個美國殘留的要塞直接轟殺至渣。
看完了這些“表演”之後,各國紛紛表示中國是地球和平的中流砥柱,所以這次和平會議應該在中國召開。
3月25日,世界和平大會在上海召開。在這次和平會議上,經過各種討價還價和無數的口水,最終以中國的意誌為主,綜合各戰勝國的利益,製定了戰後的新秩序。
首先,是解散“國聯聯盟”,重新組建為“地球聯盟”。“聯盟”內的成員國分為三檔:主席國,常務理事國,理事國。主席國自然是中國,沒有哪個不開眼的敢說什麽。常務理事國有:德國、蘇聯、法西帝國、日本組成。剩下的就是理事國了。
然後就是分割蛋糕了。
已經占據了巴拿馬的哥倫比亞,終於如願以償的恢複了大哥倫比亞,但是巴拿馬運河的收益他們隻能拿到20%,另外80%歸中國,經營權也歸中國。另外劃分一條運河特區,以運河最高水位線向兩岸延伸3公裏為準,由中國駐軍守衛。
首先是處理英美陣營的殖民地,當然按照慣例,這些地盤都被剝奪了。所有美英所屬的太平洋島嶼全部由中國接收,包括夏威夷群島、百慕大群島。他們的南極洲領地也同樣歸中國接收。原英美所屬大西洋島嶼也被全部剝奪,按照先占先得的原則,誰占了的就是誰的。於是,德國獲得了包括百慕大群島在內的,赤道以北的大西洋島嶼,而日本則得到了阿森鬆島和聖赫勒拿島等,赤道以南的大西洋島嶼。
然後,將北海油田交給德國掌握,由德國主持分配,保證周圍沿岸國家人人有份就是。愛爾蘭王國恢複獨立,國體由愛爾蘭人民表決,五常背書。葡萄牙繼續保留,但原政府必須解散。不列顛島一分為三,威爾士、英格蘭和蘇格蘭,各自絕對政體,由“地球聯盟”監督執行。
然後是非洲的分配:
1、突%尼%斯分給了意大利,直布羅陀歸還西班牙。
2、埃及、北蘇丹和乍得歸蘇聯,但蘇伊士運河作為國際共管水域,由埃及、以色列兩個兩岸國家和五常共管。
3、原本被東非占據的南蘇丹劃歸埃拉西亞帝國,而將原美國剛果州當中,以寬果河,烏班吉河一線以東的區域劃歸東非。並確認東非對盧旺達、烏幹達和布隆迪等原英屬領地的吞並。
4、確認日本對原南非聯邦的吞並。
5、將安哥拉、納米比亞和剛果州剩下的地區組成一個新的西非共和國。
6、確認德國對利比亞、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的吞並。將尼日尼亞、喀麥隆、貝寧、多哥蘭、加納(黃金海岸)交給德國。以上地區由德國負責安置,是獨立也好,還是並入德國也好隨便。但不能繼續殖民地製度。
7、原中非共和國除乍得以外,繼續保留。
8、將科特迪瓦、利比裏亞、幾內亞、塞拉利昂、葡屬幾內亞、岡比亞等地區合並成一個“幾內亞聯邦共和國”。馬裏和毛裏塔尼亞地區組成一個“撒哈拉共和國”。
9、西撒哈拉、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主權屬於法西帝國,以上地區由法西帝國負責安置,條件與德國一樣。
這基本上就是確認大流氓們的勢力範圍了,西非共和國、撒哈拉共和國、幾內亞聯邦共和國自然是中國的小弟,由中國進行指導。
然後是對美洲的處置。
1、原美國的圭亞那州獨立,成立“圭亞那共和國”。原美國的加勒比州獨立,成立“加勒比共和國”
2、加拿大被拆分,隻保留安大略和馬尼托巴省。努納武特地區和格陵蘭合並,組建“努納武特共和國”,做為因紐特人的家園。魁北克和紐芬蘭地區組建以法裔為主的“魁北克共和國”。馬尼托巴省以西部分,割讓給中國。
3、美國被拆分。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利亞州割讓給中國。新墨西哥州歸還墨西哥。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合並成“猶他共和國”。華盛頓州、俄勒岡、依阿華、蒙大拿、懷俄明、北達科他、南達科他、明尼蘇達和威斯康辛等州,組建印第安人為主體的“洛基共和國”。
德克薩斯、俄克拉荷馬、科羅拉多、內布拉斯加和堪薩斯等地組建“德克薩斯共和國”。然後就是北卡、南卡、田納西、阿肯色以及以南的諸州組建“美利堅聯盟國”。剩下的才是“美利堅合眾國”。
自此,美國被一分為五,從此成為三流國家,最多就是成長為二流國家,然後就到頂了。
4月10日,有關各國共同簽署了“上海公約”,確定了戰後的國際新秩序,“世界和平大會”勝利閉幕,也因此,這屆和會又被稱為“上海和會”。
本位麵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數十個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作戰區域遍及世界各州。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1.5億人以上。
…………………………………………………………………………
“上海和會”結束後,各國回去種田的種田,舔傷口的舔傷口。中國向各國表示,可以幫助各國恢複遭遇核打擊後的環境恢複問題。這還真不是忽悠,中國確實有這能力。當然不是免費。
5月5日,中國宣布發射天宮三號空間站,並邀請各國共同出資,共同開發太空。當然,這時候中國也宣布了自己對於月球的主權。
當差距太大的時候,各國就隻能跪舔了。到了這個時候,各國才發現,原來中國已經走了這麽遠了,看來當年文德嗣說的的“星辰大海”是玩真的。於是,文德嗣以前那本少有人問津的《文明的升華》重新被找出來,並在廣大讀者的要求,被翻譯成二十幾種文字,多次再版。
於是,但凡覺得自己有點兒錢的,有點兒技術的國家都湊了過來,要求加入“開發太空”計劃,中國也是來者不拒,然後按照各國的情況,具體分配任務。組建一個國際空間站。
不久,中國牽頭,讓各國簽署了《國際太空利用條約》,對衛星和空間站的利用進行了規範。總之,各國不能隨便發射衛星,必須事先申請,經過“地球太空管理局”批準之後,才能發射。並且,報廢的衛星和軌道航天器以及各種太空垃圾,需要交費請“地球太空管理局”清理。
在天空一號開始建設時,在其眾多構成艙組中就包含了一個深空觀測艙組,這包含一個控製艙組與一個裝備艙組,當它被運輸到軌道上展開組裝完畢後,就是一個巨大的雷達與一個十米直徑的太空望遠鏡。它的儀器性能遠遠超過了原時空的哈伯太空望遠鏡與其他太空雷達。天空一號建設完畢後,這個艙組便開始運作,它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幾個指定區域的小行星搜尋與掃描觀測。很快便搜尋到成千上萬的小行星。
在1940年1月,一艘裝備最新式離子火箭發動機的自動探測船“探索者一號”,就已經向小行星帶出發,準備對幾顆較大的小行星進行繞行探測。
“離子火箭發動機”其實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相關理論在20世紀初就被人提出,在原時空的60年代便做出了樣機。但是因為推力太小,不足以入軌,因此初期並沒有如“核火箭發動機”那樣受人重視。直到20世紀末,省錢成為重點的時候才被重新提起。然而,目前中國有了通天路,不需要考慮入軌的問題,因此省錢與效率便成為最高的優先,離子火箭發動機自然成為優先開發重點。
離子火箭發動機由於推力特低的特性,需要長期運作來提供速度,並不適合短時間飛行。但是長期飛行,比如火星計畫、小行星探測乃至於太陽係外的探測就非常適合。在這些任務下,它遠比傳統化學火箭更為節省燃料。
根據火箭推進原理,同樣的燃料以更高的速度噴射,就能得到更高的速度,火箭發動機效率也就更高。化學火箭一般把燃料加熱到幾公裏的秒速噴射出去,但這已經達到它的極限,此時其燃燒室與噴嘴溫度達到近千度,再上去就要融化了。這就是化學火箭發動機的天生缺點。
而離子火箭發動機屬於“電推進係統”,基本上和電磁炮是類似的原裏,用電磁力將燃料加速推出去,便可獲得更高的速度。而這類電磁力推進基本不產生熱量,輔助電離燃料產生的熱量也比較低,但是能靠電磁場加速達到30-150公裏每秒的噴射速度。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要達到更高的噴射速度,它就必須減少噴射質量,基本上就是每秒噴射1毫克這樣的規模,這就使引擎的推力比較低,必須靠累積運作來獲得較高的速度。但是電推進與低熱量的特性使其能長期操作,運轉時間可以達到數萬小時,如果是化學火箭發動機,燒個幾分鍾燃料就沒了。
因此,中國現在的幾個探測飛船都是采用了離子火箭發動機。
共和2788年(西元1947年)8月,中國在拉格朗日點建造的第一座太空城“方丈”落成,這是一個直徑10公裏,長30公裏的滾筒型太空城,依靠自轉的離心力產生模擬重力,可以長期容納五萬人居住。隨後,中國還將繼續在拉格朗日點建造岱輿、員嶠、蓬萊、瀛洲等四座太空城。
1947年10月,中國的無人探索飛船抵達小行星帶,開始對小行星帶進行探測。隨後又到達火星探索。
1949年1月,中國的第一艘載人火星探索飛船在天宮一號基地出發……
星辰大海正式啟動……
全書完。
……………………………………………………
ps:本書終於結束了,這也是本人寫作字數最多的一本書。原本還有很多內容的,但是審核組要求本書必須在今天結束,所以也隻能大綱流結尾,非常抱歉!
感謝各位讀者對本書和本人的支持!非常感謝!
休息幾天之後,開始準備新書,新書大概是東方玄幻題材吧。請大家支持新書,再次感謝!
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結束。
3月9日,參戰各國在美國臨時首都克利夫蘭(華盛頓被二德子崩了)舉行受降儀式,美英葡等原西約國家向中德日意等參戰國投降。
隨後在世界和平大會(寫作和平大會,讀著分賬大會)召開前。
文德嗣邀請世界各國元首、軍隊將領、科學家和媒體參加中國的核試驗。實驗在美國的內華達沙漠舉行,而且這次核試驗還不隻是單純的實驗,而是一次實力展示。
第一個表演就是“十日並出”。
如果要說有什麽比一枚核武器爆炸更吸引眼球的話,一定就十枚核武器同時爆炸了。
沒錯,五架海軍的強-8“白頭海雕”艦載攻擊機,每架掛了兩枚十萬噸級四代核彈出現在天際。這些四代核彈就是所謂的“清潔聚變彈”,幾乎沒有輻射殘留。
第四代核武器的特點就是可以調節,可以選擇性的突出某一種效果,如突出電磁效應的電磁脈衝,或者突出破壞力的高溫高壓,這樣可以有選擇地攻擊目標,使單項能量更集中,形成可控製的特殊殺傷破壞作用。
這十枚中國最新研發的四代核彈都被裝在了空地導彈上,五架攻擊機將自己攜帶的十枚核導彈連續投出,預定落點排成一個90度夾角,間隔五公裏的兩條線,而炸彈將在500米的空中引爆。
五架攻擊機投出導彈的時間雖有幾秒的誤差,但是因為有數據鏈係統,起爆時間都是一致的。隻見十個巨大的火球在高度相同的半空中升起,隨後十朵蘑菇雲升起,在廣闊的沙漠上排成一個整齊的的十字隊列。
各國代表個個瞪大了眼球,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相機和攝影機拍下這幅景象。所有人都是聰明人,立刻了解了中國的暗示:
一、中國有大量的核武器,以至於能夠奢侈的一次試爆十顆。
二、中國的核武器還非常小,可以裝在小小的空地導彈上由戰術飛機攜帶並發射,每架飛機還可攜帶兩枚。如果換成是重型轟炸機的話,恐怕就是十幾枚幾十枚的數量了。
三、這不是原子彈,而是更先進的核武器。
隨後三天裏,中國又進行了彈道導彈、巡航導彈,以及真正的潛艇發射導彈等實驗,全是攜帶四代核彈頭的。最後一天,表演了太空軌道轟炸的實驗,將一個美國殘留的要塞直接轟殺至渣。
看完了這些“表演”之後,各國紛紛表示中國是地球和平的中流砥柱,所以這次和平會議應該在中國召開。
3月25日,世界和平大會在上海召開。在這次和平會議上,經過各種討價還價和無數的口水,最終以中國的意誌為主,綜合各戰勝國的利益,製定了戰後的新秩序。
首先,是解散“國聯聯盟”,重新組建為“地球聯盟”。“聯盟”內的成員國分為三檔:主席國,常務理事國,理事國。主席國自然是中國,沒有哪個不開眼的敢說什麽。常務理事國有:德國、蘇聯、法西帝國、日本組成。剩下的就是理事國了。
然後就是分割蛋糕了。
已經占據了巴拿馬的哥倫比亞,終於如願以償的恢複了大哥倫比亞,但是巴拿馬運河的收益他們隻能拿到20%,另外80%歸中國,經營權也歸中國。另外劃分一條運河特區,以運河最高水位線向兩岸延伸3公裏為準,由中國駐軍守衛。
首先是處理英美陣營的殖民地,當然按照慣例,這些地盤都被剝奪了。所有美英所屬的太平洋島嶼全部由中國接收,包括夏威夷群島、百慕大群島。他們的南極洲領地也同樣歸中國接收。原英美所屬大西洋島嶼也被全部剝奪,按照先占先得的原則,誰占了的就是誰的。於是,德國獲得了包括百慕大群島在內的,赤道以北的大西洋島嶼,而日本則得到了阿森鬆島和聖赫勒拿島等,赤道以南的大西洋島嶼。
然後,將北海油田交給德國掌握,由德國主持分配,保證周圍沿岸國家人人有份就是。愛爾蘭王國恢複獨立,國體由愛爾蘭人民表決,五常背書。葡萄牙繼續保留,但原政府必須解散。不列顛島一分為三,威爾士、英格蘭和蘇格蘭,各自絕對政體,由“地球聯盟”監督執行。
然後是非洲的分配:
1、突%尼%斯分給了意大利,直布羅陀歸還西班牙。
2、埃及、北蘇丹和乍得歸蘇聯,但蘇伊士運河作為國際共管水域,由埃及、以色列兩個兩岸國家和五常共管。
3、原本被東非占據的南蘇丹劃歸埃拉西亞帝國,而將原美國剛果州當中,以寬果河,烏班吉河一線以東的區域劃歸東非。並確認東非對盧旺達、烏幹達和布隆迪等原英屬領地的吞並。
4、確認日本對原南非聯邦的吞並。
5、將安哥拉、納米比亞和剛果州剩下的地區組成一個新的西非共和國。
6、確認德國對利比亞、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的吞並。將尼日尼亞、喀麥隆、貝寧、多哥蘭、加納(黃金海岸)交給德國。以上地區由德國負責安置,是獨立也好,還是並入德國也好隨便。但不能繼續殖民地製度。
7、原中非共和國除乍得以外,繼續保留。
8、將科特迪瓦、利比裏亞、幾內亞、塞拉利昂、葡屬幾內亞、岡比亞等地區合並成一個“幾內亞聯邦共和國”。馬裏和毛裏塔尼亞地區組成一個“撒哈拉共和國”。
9、西撒哈拉、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主權屬於法西帝國,以上地區由法西帝國負責安置,條件與德國一樣。
這基本上就是確認大流氓們的勢力範圍了,西非共和國、撒哈拉共和國、幾內亞聯邦共和國自然是中國的小弟,由中國進行指導。
然後是對美洲的處置。
1、原美國的圭亞那州獨立,成立“圭亞那共和國”。原美國的加勒比州獨立,成立“加勒比共和國”
2、加拿大被拆分,隻保留安大略和馬尼托巴省。努納武特地區和格陵蘭合並,組建“努納武特共和國”,做為因紐特人的家園。魁北克和紐芬蘭地區組建以法裔為主的“魁北克共和國”。馬尼托巴省以西部分,割讓給中國。
3、美國被拆分。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利亞州割讓給中國。新墨西哥州歸還墨西哥。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合並成“猶他共和國”。華盛頓州、俄勒岡、依阿華、蒙大拿、懷俄明、北達科他、南達科他、明尼蘇達和威斯康辛等州,組建印第安人為主體的“洛基共和國”。
德克薩斯、俄克拉荷馬、科羅拉多、內布拉斯加和堪薩斯等地組建“德克薩斯共和國”。然後就是北卡、南卡、田納西、阿肯色以及以南的諸州組建“美利堅聯盟國”。剩下的才是“美利堅合眾國”。
自此,美國被一分為五,從此成為三流國家,最多就是成長為二流國家,然後就到頂了。
4月10日,有關各國共同簽署了“上海公約”,確定了戰後的國際新秩序,“世界和平大會”勝利閉幕,也因此,這屆和會又被稱為“上海和會”。
本位麵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數十個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作戰區域遍及世界各州。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1.5億人以上。
…………………………………………………………………………
“上海和會”結束後,各國回去種田的種田,舔傷口的舔傷口。中國向各國表示,可以幫助各國恢複遭遇核打擊後的環境恢複問題。這還真不是忽悠,中國確實有這能力。當然不是免費。
5月5日,中國宣布發射天宮三號空間站,並邀請各國共同出資,共同開發太空。當然,這時候中國也宣布了自己對於月球的主權。
當差距太大的時候,各國就隻能跪舔了。到了這個時候,各國才發現,原來中國已經走了這麽遠了,看來當年文德嗣說的的“星辰大海”是玩真的。於是,文德嗣以前那本少有人問津的《文明的升華》重新被找出來,並在廣大讀者的要求,被翻譯成二十幾種文字,多次再版。
於是,但凡覺得自己有點兒錢的,有點兒技術的國家都湊了過來,要求加入“開發太空”計劃,中國也是來者不拒,然後按照各國的情況,具體分配任務。組建一個國際空間站。
不久,中國牽頭,讓各國簽署了《國際太空利用條約》,對衛星和空間站的利用進行了規範。總之,各國不能隨便發射衛星,必須事先申請,經過“地球太空管理局”批準之後,才能發射。並且,報廢的衛星和軌道航天器以及各種太空垃圾,需要交費請“地球太空管理局”清理。
在天空一號開始建設時,在其眾多構成艙組中就包含了一個深空觀測艙組,這包含一個控製艙組與一個裝備艙組,當它被運輸到軌道上展開組裝完畢後,就是一個巨大的雷達與一個十米直徑的太空望遠鏡。它的儀器性能遠遠超過了原時空的哈伯太空望遠鏡與其他太空雷達。天空一號建設完畢後,這個艙組便開始運作,它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幾個指定區域的小行星搜尋與掃描觀測。很快便搜尋到成千上萬的小行星。
在1940年1月,一艘裝備最新式離子火箭發動機的自動探測船“探索者一號”,就已經向小行星帶出發,準備對幾顆較大的小行星進行繞行探測。
“離子火箭發動機”其實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相關理論在20世紀初就被人提出,在原時空的60年代便做出了樣機。但是因為推力太小,不足以入軌,因此初期並沒有如“核火箭發動機”那樣受人重視。直到20世紀末,省錢成為重點的時候才被重新提起。然而,目前中國有了通天路,不需要考慮入軌的問題,因此省錢與效率便成為最高的優先,離子火箭發動機自然成為優先開發重點。
離子火箭發動機由於推力特低的特性,需要長期運作來提供速度,並不適合短時間飛行。但是長期飛行,比如火星計畫、小行星探測乃至於太陽係外的探測就非常適合。在這些任務下,它遠比傳統化學火箭更為節省燃料。
根據火箭推進原理,同樣的燃料以更高的速度噴射,就能得到更高的速度,火箭發動機效率也就更高。化學火箭一般把燃料加熱到幾公裏的秒速噴射出去,但這已經達到它的極限,此時其燃燒室與噴嘴溫度達到近千度,再上去就要融化了。這就是化學火箭發動機的天生缺點。
而離子火箭發動機屬於“電推進係統”,基本上和電磁炮是類似的原裏,用電磁力將燃料加速推出去,便可獲得更高的速度。而這類電磁力推進基本不產生熱量,輔助電離燃料產生的熱量也比較低,但是能靠電磁場加速達到30-150公裏每秒的噴射速度。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要達到更高的噴射速度,它就必須減少噴射質量,基本上就是每秒噴射1毫克這樣的規模,這就使引擎的推力比較低,必須靠累積運作來獲得較高的速度。但是電推進與低熱量的特性使其能長期操作,運轉時間可以達到數萬小時,如果是化學火箭發動機,燒個幾分鍾燃料就沒了。
因此,中國現在的幾個探測飛船都是采用了離子火箭發動機。
共和2788年(西元1947年)8月,中國在拉格朗日點建造的第一座太空城“方丈”落成,這是一個直徑10公裏,長30公裏的滾筒型太空城,依靠自轉的離心力產生模擬重力,可以長期容納五萬人居住。隨後,中國還將繼續在拉格朗日點建造岱輿、員嶠、蓬萊、瀛洲等四座太空城。
1947年10月,中國的無人探索飛船抵達小行星帶,開始對小行星帶進行探測。隨後又到達火星探索。
1949年1月,中國的第一艘載人火星探索飛船在天宮一號基地出發……
星辰大海正式啟動……
全書完。
……………………………………………………
ps:本書終於結束了,這也是本人寫作字數最多的一本書。原本還有很多內容的,但是審核組要求本書必須在今天結束,所以也隻能大綱流結尾,非常抱歉!
感謝各位讀者對本書和本人的支持!非常感謝!
休息幾天之後,開始準備新書,新書大概是東方玄幻題材吧。請大家支持新書,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