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竹林裏,找到竹筍很容易,難的是把竹筍挖出來。手邊沒有任何稱得上工具的東西,能用的隻有樹枝和地上的石頭。
一下午,兩人合力也就挖了十幾個,天色不早,隻能回去。周季有些頭痛,她可從來沒吃過生的竹筍啊,這筍不知道能不能烤啊?
思考過後,發現這竹筍,還真是麻煩的食材。
回到部落之前,遇上了白結她們。她們也正好要回去,跟周季不同,她們每個人身後都背著一藤筐的東西。
細一看,竟然都是番薯,這番薯的個頭還挺大。
還未等周季問出口,白結就說道:“季,我們在林子裏的另外一處地方,也找到了番薯。”
白結她們跟周季說,那片新找到的番薯,位置就在之前那片番薯的旁邊,不過她們昨天走的位置不對,所以沒有看到。那裏的番薯個頭都很大,從她們藤筐裏背著的就能知道。
這是真的意外之喜,周季沒想過還能再找到一片番薯地。
“你們背的什麽?”青枝問。
“是竹筍,也是可以吃的。”周季回答
簡單說了幾句,話就開始跟她們說起紅果的孩子來,談及最多的,就是那孩子的名字。
雖跟周季有些關係,但周季想著那兩爐的陶器,是一句也沒聽進去。
眾人走到了梨樹下時,話題不知為什麽又切換成了果子:“今天果子沒摘幾個,就在這裏摘些木梨回去吧。”
“怎麽摘?”葉問:“跟季那樣拉下來嗎?”
恰巧周季這時候回神,“還是人爬上去摘吧。”她說:“就這樣拉下來,會把木梨摔爛。”
“怎麽爬上去?下麵沒有可以踩的地方。”
沒有,可以做出來。這大概就是周季和這邊的人最本質的區別,“我們可以用長點的藤條,做個梯子。”
青枝看向葉,發現她也聽不懂周季的話,於是安心了。
周季奉行的主義,永遠是說不如做。而且就用樹藤做個簡易的梯子,周季自認為,不需要借助別人的力量。
從附近的樹上扯下樹藤後,往梨樹上拋,等它掛在粗壯的樹枝上後,從下往上弄橫向的‘階梯’。
弄這個東西,比周季想象中要有難度,不過也在可解決範圍,最終還是做出來了。
這是這藤條做的梯子,沒有任何穩定性,周季爬的時候,腳都在抖。
她背了個空的藤筐上去,之所以會有空的筐,是她事先把自己藤筐裏的東西倒了出來。膽戰心驚的上了梨樹,上去之後踩在枝幹上才稍微安心些。
采完,背著小半筐木梨下來,又是另外一種驚恐。
回到部落時,天色昏黃,獵隊竟然已經回來了。
遠遠就能看到他們帶回來的獵物,“這個獵物好大啊。”青枝驚歎。
周季因為最開始的血腥場麵,所以一直回避獵物,野物在宰殺完之前,她都盡量不去看,但今天的獵物大到她無法忽視。
獵隊的人還沒有開始處理獵物,看起來他們也是剛剛回來。
轉了個麵,周季看到了獵物的全貌,總覺得這頭獵物有些麵熟。
靠!這不是野豬嗎!不過,怎麽會有這麽大的野豬?這得有多少斤?
周季從未在現實生活中見過野豬,此刻能認出來,全憑它的鼻子。畢竟,豬鼻子著實很能難讓人忘掉。
“大地呢?”河問正在生火的紅果。
“大地在河邊,一直沒回來。”
周季放下藤筐,往河邊跑去:“我去叫他。”
河岸邊,大地正新爐子邊燒火。大樹和吉水就在他身後不遠處站著,周季過去說:“大地,不用燒了,差不多行了。”
“哦”大地撐著樹枝從地上站起來,也是滿身的汗。
周季說:“獵隊回來了,帶了個很大的獵物,你回去看看吧。”
“行,我回去幫忙,大樹,你和吉水留下。”他還記著周季說的,要取陶罐的事。
大地走後,大樹拍著上午燒的爐子,對周季說:“季,這裏麵的東西能拿出來了吧。”
“拿吧,把上邊的泥弄掉。”
大樹才碰到泥,周季就聽到哢嚓一聲,這聲音很小,大樹和吉水都沒察覺,周季心裏卻開始慌了,不妙啊,明顯是裏麵的陶片破裂的聲音,是不是燒的時間太長?還是曬製的時間太短?
弄掉上麵的泥土後,很快大樹就發出驚歎聲,隨即,他從爐子裏拿出了一個完整的陶罐!
陶罐還是熱的,周季摸到它,才稍微放心些,起碼有了這個,今天一上午沒算白忙。
很快大樹又取出一個陶鍋,陶鍋也是完整的,沒破!難道剛才的聲音是幻覺,一爐出來都是好的!周季開始有點小興奮了,但很快,現實立馬打臉。
大樹之後拿出來的,除了十幾片陶片,其餘都是廢品。
燒製的成功率是百分之五十嗎?周季從爐子上方看下去,發現破裂的都是放在下麵的,上麵一層的都是好的。難道下麵是壓壞的嗎?
內心有疑問,周季決定下次再燒,隻放一層試試看。
把陶片碼放在一邊,周季他們用陶罐和陶鍋裝滿了水帶回石屋。
人都聚在空地上處理獵物,大樹也是首次看見這麽大的獵物:“哇!這麽大。”
周季這些天來,也漸漸看得懂他們的臉色了,“大樹,把陶罐放在地上,你也去幫忙吧。”
“哦,那我就放這邊啊。”
這些水,是周季用來澆農作物的。等大樹放下後,周季拿出自己的水瓢,往地裏澆水。
“吉水,你不去嗎?”
“我幫你澆水。”
有了儲水的東西果然方便,隻需來回兩趟,帶回來的水,就可以澆完所有作物。
火堆已經生好,天色也越來越黑,獵物太大,到現在都沒有處理好,周季看著已經切割下來的幾塊野豬肉,又想到自己剛做出來的鍋,“吉水,我們壘個灶吧。”
“不是有嗎?”大樹指的是之前用石頭堆的那個。
周季拍著才做好的陶鍋,“我們來做一個,這口鍋的灶台。”
背上藤筐,兩人又回到河岸邊取土磚和濕泥。
一下午,兩人合力也就挖了十幾個,天色不早,隻能回去。周季有些頭痛,她可從來沒吃過生的竹筍啊,這筍不知道能不能烤啊?
思考過後,發現這竹筍,還真是麻煩的食材。
回到部落之前,遇上了白結她們。她們也正好要回去,跟周季不同,她們每個人身後都背著一藤筐的東西。
細一看,竟然都是番薯,這番薯的個頭還挺大。
還未等周季問出口,白結就說道:“季,我們在林子裏的另外一處地方,也找到了番薯。”
白結她們跟周季說,那片新找到的番薯,位置就在之前那片番薯的旁邊,不過她們昨天走的位置不對,所以沒有看到。那裏的番薯個頭都很大,從她們藤筐裏背著的就能知道。
這是真的意外之喜,周季沒想過還能再找到一片番薯地。
“你們背的什麽?”青枝問。
“是竹筍,也是可以吃的。”周季回答
簡單說了幾句,話就開始跟她們說起紅果的孩子來,談及最多的,就是那孩子的名字。
雖跟周季有些關係,但周季想著那兩爐的陶器,是一句也沒聽進去。
眾人走到了梨樹下時,話題不知為什麽又切換成了果子:“今天果子沒摘幾個,就在這裏摘些木梨回去吧。”
“怎麽摘?”葉問:“跟季那樣拉下來嗎?”
恰巧周季這時候回神,“還是人爬上去摘吧。”她說:“就這樣拉下來,會把木梨摔爛。”
“怎麽爬上去?下麵沒有可以踩的地方。”
沒有,可以做出來。這大概就是周季和這邊的人最本質的區別,“我們可以用長點的藤條,做個梯子。”
青枝看向葉,發現她也聽不懂周季的話,於是安心了。
周季奉行的主義,永遠是說不如做。而且就用樹藤做個簡易的梯子,周季自認為,不需要借助別人的力量。
從附近的樹上扯下樹藤後,往梨樹上拋,等它掛在粗壯的樹枝上後,從下往上弄橫向的‘階梯’。
弄這個東西,比周季想象中要有難度,不過也在可解決範圍,最終還是做出來了。
這是這藤條做的梯子,沒有任何穩定性,周季爬的時候,腳都在抖。
她背了個空的藤筐上去,之所以會有空的筐,是她事先把自己藤筐裏的東西倒了出來。膽戰心驚的上了梨樹,上去之後踩在枝幹上才稍微安心些。
采完,背著小半筐木梨下來,又是另外一種驚恐。
回到部落時,天色昏黃,獵隊竟然已經回來了。
遠遠就能看到他們帶回來的獵物,“這個獵物好大啊。”青枝驚歎。
周季因為最開始的血腥場麵,所以一直回避獵物,野物在宰殺完之前,她都盡量不去看,但今天的獵物大到她無法忽視。
獵隊的人還沒有開始處理獵物,看起來他們也是剛剛回來。
轉了個麵,周季看到了獵物的全貌,總覺得這頭獵物有些麵熟。
靠!這不是野豬嗎!不過,怎麽會有這麽大的野豬?這得有多少斤?
周季從未在現實生活中見過野豬,此刻能認出來,全憑它的鼻子。畢竟,豬鼻子著實很能難讓人忘掉。
“大地呢?”河問正在生火的紅果。
“大地在河邊,一直沒回來。”
周季放下藤筐,往河邊跑去:“我去叫他。”
河岸邊,大地正新爐子邊燒火。大樹和吉水就在他身後不遠處站著,周季過去說:“大地,不用燒了,差不多行了。”
“哦”大地撐著樹枝從地上站起來,也是滿身的汗。
周季說:“獵隊回來了,帶了個很大的獵物,你回去看看吧。”
“行,我回去幫忙,大樹,你和吉水留下。”他還記著周季說的,要取陶罐的事。
大地走後,大樹拍著上午燒的爐子,對周季說:“季,這裏麵的東西能拿出來了吧。”
“拿吧,把上邊的泥弄掉。”
大樹才碰到泥,周季就聽到哢嚓一聲,這聲音很小,大樹和吉水都沒察覺,周季心裏卻開始慌了,不妙啊,明顯是裏麵的陶片破裂的聲音,是不是燒的時間太長?還是曬製的時間太短?
弄掉上麵的泥土後,很快大樹就發出驚歎聲,隨即,他從爐子裏拿出了一個完整的陶罐!
陶罐還是熱的,周季摸到它,才稍微放心些,起碼有了這個,今天一上午沒算白忙。
很快大樹又取出一個陶鍋,陶鍋也是完整的,沒破!難道剛才的聲音是幻覺,一爐出來都是好的!周季開始有點小興奮了,但很快,現實立馬打臉。
大樹之後拿出來的,除了十幾片陶片,其餘都是廢品。
燒製的成功率是百分之五十嗎?周季從爐子上方看下去,發現破裂的都是放在下麵的,上麵一層的都是好的。難道下麵是壓壞的嗎?
內心有疑問,周季決定下次再燒,隻放一層試試看。
把陶片碼放在一邊,周季他們用陶罐和陶鍋裝滿了水帶回石屋。
人都聚在空地上處理獵物,大樹也是首次看見這麽大的獵物:“哇!這麽大。”
周季這些天來,也漸漸看得懂他們的臉色了,“大樹,把陶罐放在地上,你也去幫忙吧。”
“哦,那我就放這邊啊。”
這些水,是周季用來澆農作物的。等大樹放下後,周季拿出自己的水瓢,往地裏澆水。
“吉水,你不去嗎?”
“我幫你澆水。”
有了儲水的東西果然方便,隻需來回兩趟,帶回來的水,就可以澆完所有作物。
火堆已經生好,天色也越來越黑,獵物太大,到現在都沒有處理好,周季看著已經切割下來的幾塊野豬肉,又想到自己剛做出來的鍋,“吉水,我們壘個灶吧。”
“不是有嗎?”大樹指的是之前用石頭堆的那個。
周季拍著才做好的陶鍋,“我們來做一個,這口鍋的灶台。”
背上藤筐,兩人又回到河岸邊取土磚和濕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