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末年,四川出了個天資非凡的道士,名叫陳誌。
陳誌師從茅山,歲莫弱冠,但驅邪測吉、尋位定穴的本事,無一不精。他出師不過幾載,已是當時川渝地區赫赫有名的道法大師。
一日,陳誌接到委托,貴州有位地主的老父親去世了,想請陳誌幫忙尋一處好穴。那地主心性殘暴,臭名昭著,十裏八鄉無人不恨,性情剛正的陳誌本想拒人千裏,可轉念一想,何不稍加懲戒,也算為鄉民們出口惡氣,便應了下來。
到達貴州後,陳誌在地主跟前神通廣現,尋得一處可保後人人丁興旺的穴位,但此穴保人不保財,他並未多言,隻是心裏一樂,倒是一舉兩得了。
尋好穴位後,惡霸地主對陳誌還算客客氣氣,特意留他款待一日。問其報酬時,陳誌本無意收取,可轉念一想,不要的話以那地主狡惡的心性估計會起疑心,猜忌他找的墓穴會不會有問題。
正當陳誌思量時,突然記起昨日看到的地主家幾個孤苦伶仃的長工小孩,估摸也就十一二歲,便被這黑心主人強迫幹些少不能行的重活、粗活。陳誌心軟,心想長此以往,幾個可憐娃兒不被打死也會被累死。
若能帶他們離開,也是天大一樁善事,陳誌便向地主提出就要這四個孩子作為報酬,說是家裏缺幾個挑水砍柴的人。
地主本以為陳誌會獅子大開口,畢竟自己名聲在外,但出乎意料,他竟隻要這幾個骨瘦如柴的小孩,頓時心中大喜,順口答應了。
處理完穴位後事,陳誌帶著四個孩子回了四川,他本意還他們自由身,可詢問得知每個孩子都是孤兒,顧慮到外界兵荒馬亂,還這幾個無依無靠的孩子自由,無疑是間接要他們性命。陳誌一番抉擇,觀這四個娃兒心性純善且頗有慧根,便動了收徒的念頭。
時光飛逝,抗日戰爭爆發。
期間,陳誌帶著四個徒弟奔波在外,四處為抗戰做籌款,而後師徒五人在雲貴川地區名聲大噪。四個徒弟的天賦也日漸彰顯,抗戰結束後,陳誌便帶著他們回了四川老家。
回到四川後,陳誌已年過四十,這麽多年的顛沛流離,讓他有了想安定下來的念頭。經過這些年的日益相處,他也看出四個徒弟在道術方麵皆有潛力,但缺乏獨自曆練與見解,在陳誌反複叮囑後,四人各自踏上曆練之路。
徒弟們各有所行,陳誌便找到一個小鎮安頓下來,靠著風水堪輿的本事過過日子,再到娶妻生子,本來平平淡淡、自在逍遙的生活,卻被大徒弟的一封書信打破。
信中大徒弟談到當初自己離開後,便到各地為因戰爭死去的冤魂超度,起初就是正常超度,偶爾遇到棘手的怨靈,花些時間也能解決。可如今遇到了大麻煩,大徒弟險些喪命,具體遭遇書中隻字未提,隻是叫師父陳誌前去某個地方找他。
看完來信,陳誌努力克製內心焦慮,盡管這些年幾個徒弟與他鮮少聯係,可從陳誌下定決心收四人當徒弟時,就已對他們視作己出。
陳誌緩定心神,安撫好妻兒後,便連夜趕去。
隻是這一去,已是物是人非。
陳誌的離開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妻子思他成疾,僅戀年幼獨子支持著堪堪消弭的神經與日漸消瘦成疾的身體。
陳誌的妻子,終究沒有熬到丈夫歸來,死在了兒子十歲之時。臨死前,她依依不舍的凝望幼子,日思夜戀的陳誌未歸,獨活在世的兒子該何去何從…她死不瞑目,身死魂散時也沒盼回自己的丈夫。
好在陳誌一家往昔幫扶鄰裏,留下香火情,他十歲的兒子被附近好心人收養,日子雖無往日富裕,但也過得平平安安、自由自在。
時光匆匆,話說這天小鎮上來了個奇怪的老瘋子。
瘋子搖搖晃晃,踉踉蹌蹌,嘴裏嗚嗚咽咽的古怪哭笑聲,在小鎮空曠的廣場上,倍感淒涼。混入人潮後,披著打結枯草亂發的瘋子,一雙渾濁雙眼,一身破爛碎衣,隔老遠都能聞到餿臭味,人人如避蛇蠍,嫌惡又不敢驅逐,任憑瘋子流連於小鎮。
一天,瘋子如往常一般,躺在小鎮街邊的大青石上,當一對三十來歲的夫妻從他身邊經過時,瘋子身體一怔,渾濁的雙眸一下變得清明。
這瘋子啊,正是道法神通的陳誌,當年大徒弟一事,陳誌離家前去援助,沒曾想一心熱枕竟被四個徒弟擺了一道,將他困頓一座無知深山數十載。陳誌悲哀不已,內心對幾個徒兒的悔恨,加上於家鄉妻兒的思念,成了他最大的支撐。
心懷不甘的陳誌,千辛萬苦終於脫困。他沒有找四個徒弟算賬,而是馬不停蹄的趕回小鎮,不成想天意弄人,自己拚死奔赴的妻兒,一個慘死,一個消失無蹤跡。他一時心血奔湧,神誌重倉,變得癲狂。後來便成了如今這幅人不人、鬼不鬼的慘淡模樣。
可在今天,源自血脈的羈絆,讓他得以恢複神誌,本想衝上去抱著兒子大哭一頓,但一想到自己如今的模樣,加上心裏對妻兒無法消散的愧疚,陳誌猶豫了。兒子如今有了自己的家庭,就算能原諒自己,他陳誌五弊三缺的報應對兒子也是百害無一利。
雖不能相認,陳誌仍是暗中打探兒子的情況。原來這些年他也並不如意,和妻子結婚十來年,一直未得一子,不是流產就是死胎。他知道,一定是自己的因果,才讓兒子遭了無妄報應。
後來陳誌換了身份,四處行善積德,為兒子禱告祈福。皇天不負有心人,兒媳婦終於成功誕下一名男嬰,盡管活了下來,可天生沒了雙眼,加上體弱多病,在孩子一周歲那日,死於繈褓。
陳誌得知後,老淚縱橫,一時間愧疚和怨恨充斥著內心。
良久,本就瘦弱的身體,經此折騰,越發變得傴僂,突然,陳誌老眼一絲精光閃過,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起身朝兒子家方向走去。
多日後,當地警方接到陳誌兒子兒媳報案,說自己兒子遺體被人挖走了……
陳誌師從茅山,歲莫弱冠,但驅邪測吉、尋位定穴的本事,無一不精。他出師不過幾載,已是當時川渝地區赫赫有名的道法大師。
一日,陳誌接到委托,貴州有位地主的老父親去世了,想請陳誌幫忙尋一處好穴。那地主心性殘暴,臭名昭著,十裏八鄉無人不恨,性情剛正的陳誌本想拒人千裏,可轉念一想,何不稍加懲戒,也算為鄉民們出口惡氣,便應了下來。
到達貴州後,陳誌在地主跟前神通廣現,尋得一處可保後人人丁興旺的穴位,但此穴保人不保財,他並未多言,隻是心裏一樂,倒是一舉兩得了。
尋好穴位後,惡霸地主對陳誌還算客客氣氣,特意留他款待一日。問其報酬時,陳誌本無意收取,可轉念一想,不要的話以那地主狡惡的心性估計會起疑心,猜忌他找的墓穴會不會有問題。
正當陳誌思量時,突然記起昨日看到的地主家幾個孤苦伶仃的長工小孩,估摸也就十一二歲,便被這黑心主人強迫幹些少不能行的重活、粗活。陳誌心軟,心想長此以往,幾個可憐娃兒不被打死也會被累死。
若能帶他們離開,也是天大一樁善事,陳誌便向地主提出就要這四個孩子作為報酬,說是家裏缺幾個挑水砍柴的人。
地主本以為陳誌會獅子大開口,畢竟自己名聲在外,但出乎意料,他竟隻要這幾個骨瘦如柴的小孩,頓時心中大喜,順口答應了。
處理完穴位後事,陳誌帶著四個孩子回了四川,他本意還他們自由身,可詢問得知每個孩子都是孤兒,顧慮到外界兵荒馬亂,還這幾個無依無靠的孩子自由,無疑是間接要他們性命。陳誌一番抉擇,觀這四個娃兒心性純善且頗有慧根,便動了收徒的念頭。
時光飛逝,抗日戰爭爆發。
期間,陳誌帶著四個徒弟奔波在外,四處為抗戰做籌款,而後師徒五人在雲貴川地區名聲大噪。四個徒弟的天賦也日漸彰顯,抗戰結束後,陳誌便帶著他們回了四川老家。
回到四川後,陳誌已年過四十,這麽多年的顛沛流離,讓他有了想安定下來的念頭。經過這些年的日益相處,他也看出四個徒弟在道術方麵皆有潛力,但缺乏獨自曆練與見解,在陳誌反複叮囑後,四人各自踏上曆練之路。
徒弟們各有所行,陳誌便找到一個小鎮安頓下來,靠著風水堪輿的本事過過日子,再到娶妻生子,本來平平淡淡、自在逍遙的生活,卻被大徒弟的一封書信打破。
信中大徒弟談到當初自己離開後,便到各地為因戰爭死去的冤魂超度,起初就是正常超度,偶爾遇到棘手的怨靈,花些時間也能解決。可如今遇到了大麻煩,大徒弟險些喪命,具體遭遇書中隻字未提,隻是叫師父陳誌前去某個地方找他。
看完來信,陳誌努力克製內心焦慮,盡管這些年幾個徒弟與他鮮少聯係,可從陳誌下定決心收四人當徒弟時,就已對他們視作己出。
陳誌緩定心神,安撫好妻兒後,便連夜趕去。
隻是這一去,已是物是人非。
陳誌的離開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妻子思他成疾,僅戀年幼獨子支持著堪堪消弭的神經與日漸消瘦成疾的身體。
陳誌的妻子,終究沒有熬到丈夫歸來,死在了兒子十歲之時。臨死前,她依依不舍的凝望幼子,日思夜戀的陳誌未歸,獨活在世的兒子該何去何從…她死不瞑目,身死魂散時也沒盼回自己的丈夫。
好在陳誌一家往昔幫扶鄰裏,留下香火情,他十歲的兒子被附近好心人收養,日子雖無往日富裕,但也過得平平安安、自由自在。
時光匆匆,話說這天小鎮上來了個奇怪的老瘋子。
瘋子搖搖晃晃,踉踉蹌蹌,嘴裏嗚嗚咽咽的古怪哭笑聲,在小鎮空曠的廣場上,倍感淒涼。混入人潮後,披著打結枯草亂發的瘋子,一雙渾濁雙眼,一身破爛碎衣,隔老遠都能聞到餿臭味,人人如避蛇蠍,嫌惡又不敢驅逐,任憑瘋子流連於小鎮。
一天,瘋子如往常一般,躺在小鎮街邊的大青石上,當一對三十來歲的夫妻從他身邊經過時,瘋子身體一怔,渾濁的雙眸一下變得清明。
這瘋子啊,正是道法神通的陳誌,當年大徒弟一事,陳誌離家前去援助,沒曾想一心熱枕竟被四個徒弟擺了一道,將他困頓一座無知深山數十載。陳誌悲哀不已,內心對幾個徒兒的悔恨,加上於家鄉妻兒的思念,成了他最大的支撐。
心懷不甘的陳誌,千辛萬苦終於脫困。他沒有找四個徒弟算賬,而是馬不停蹄的趕回小鎮,不成想天意弄人,自己拚死奔赴的妻兒,一個慘死,一個消失無蹤跡。他一時心血奔湧,神誌重倉,變得癲狂。後來便成了如今這幅人不人、鬼不鬼的慘淡模樣。
可在今天,源自血脈的羈絆,讓他得以恢複神誌,本想衝上去抱著兒子大哭一頓,但一想到自己如今的模樣,加上心裏對妻兒無法消散的愧疚,陳誌猶豫了。兒子如今有了自己的家庭,就算能原諒自己,他陳誌五弊三缺的報應對兒子也是百害無一利。
雖不能相認,陳誌仍是暗中打探兒子的情況。原來這些年他也並不如意,和妻子結婚十來年,一直未得一子,不是流產就是死胎。他知道,一定是自己的因果,才讓兒子遭了無妄報應。
後來陳誌換了身份,四處行善積德,為兒子禱告祈福。皇天不負有心人,兒媳婦終於成功誕下一名男嬰,盡管活了下來,可天生沒了雙眼,加上體弱多病,在孩子一周歲那日,死於繈褓。
陳誌得知後,老淚縱橫,一時間愧疚和怨恨充斥著內心。
良久,本就瘦弱的身體,經此折騰,越發變得傴僂,突然,陳誌老眼一絲精光閃過,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起身朝兒子家方向走去。
多日後,當地警方接到陳誌兒子兒媳報案,說自己兒子遺體被人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