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小路
像每天一樣,這天,騎車上班途中,我匆匆經過老火車站附近的西山老鐵路道岔口,耳邊傳來一陣挖掘機的嚎叫聲,隻見一輛龐大的挖掘機,正拚命地深挖著連接道岔口那條小路的路麵。一時間,我的思緒任冬天的風飄去,恍惚中,飄到了四十年前的那條小路。
那是1975年的某天,一個背部英挺長相英俊的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手裏牽著一個瘦小的十三歲光景的初一小女生,沿著這段從西山一直通往城裏的空曠小路,慢慢地走著。路上沒幾個行人,也沒幾輛車,路旁隻有幾棵道旁樹,柳樹之類的行道樹,路上偶爾可以看見有一兩隻狗在溜達,一兩隻雞鴨在玩耍。他們就這樣手拉著手,慢慢地邊走邊說著話兒。這就是父親和我。
那幾年,母親在靠近老火車站的西山腳林業苗木站上班,於是我們的家就安在西山腳的單位宿舍裏。父親在縣政府上班,我在城西小學,也就是現在的實驗小學戴帽子初中,讀初一。因為同路,早上,父親常常和我手拉手一同去。沿著這條蜿蜒小路,看看路兩旁的人家和樹木,講講父女倆的知心話。印象中我們常引路人投來羨慕的眼光,是羨慕我有溫和的父親,還是羨慕父親有個驕傲的女兒,抑或是羨慕父女倆的親密?不得而知。
這條小路就這樣每天見證這對父女的親近,每天聆聽這對父女的低語,每天耳聞這對父女談到興起而響起的發自內心的笑聲。至於他們講些什麽,小路也不記得了吧。
父親對我們子女的親切在所有父親中可以說都少見的,從小到大,他從來沒有罵過我們姐弟仨一句,每當我們犯錯惹母親生氣時,母親會或罵或打我們,但父親總是會在旁邊阻止,最多是對我們說一句:“下次可不能這樣了,再這樣可要批評的哦!”所以,在這條小路上常常看到父女倆手拉手同行,就一點不奇怪了。
如今,踩著自行車,沿著同一條路,騎在去實驗小學附近二中的上班路上,想到這些,我的眼眶有點微微濕潤。今天,已經年過半百的我,歲數已經超過了當年的父親,而父親已經到了耄耋之年,我的女兒也已經處於花信年華。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連接道岔口的環城西路已經拓寬了許多,也修過多次,麵目一新了。但道岔口到西山腳的小路卻幾乎沒有什麽改變。
每天的每天,早晨,我都騎著自行車,從這條路經過,去學校上班,經過西山花海,然後又經過當年的城西小學,即今天的實驗小學,看到許多比自己當年還年少的小學生進出實驗小學的校門。經過西山公園,看到不少年老或年輕的男女在早鍛煉,打太極拳的,跳廣場舞的,舞扇的,爬西山的,打乒乓球的,還有打籃球的,如此等等,讓人充滿生的欲望,向上的動力。
還有許許多多五顏六色的轎車,在這條路上疾駛著,實小和二中兩個路口,常常擁堵得車和人都不能動彈。車水馬龍的環城西路,如果我還是當年年少的我,父親還是當年中年的父親,恐怕也不能像四十年前那樣,手牽著手,悠閑地走路,放心地談笑。
往事如煙,過去的歲月再也不會回來了,生活就這樣不顧人的感受,急匆匆地往前衝,盡管是小路依舊,但人已非了,這就是所謂的物是人非吧。
看著連接道岔口這條小路,我的思緒又飛回到四十年前。
在學校放學時分,回家時,為抄近路,我常常直接走通往那條小路的鐵軌,沿著鐵路的軌道走到道岔口,然後繼續沿著那條小路回家。
那時,鐵路兩旁種有不少開紅花的夾竹桃,遠處有很多稻田,還有很多菜農的菜地,特別是鐵軌的左側。稻田裏常有水稻,隨季節不同,有綠有黃。菜地裏有各式各樣的菜,四季不同,菜的品種也不同。白菜,芹菜,紅蘿卜,白蘿卜,茄子,青豆,絲瓜,南瓜,冬瓜等等。
有時一個人,有時和幾個同學同行,後來有時和弟弟一塊走,我常常飛快地走著鐵路的枕木,那枕木的間距窄窄的,即使是十三歲如我,也要快頻率地飛快地走,才能走得快。
一邊輕快地走著鐵軌的枕木,一邊迎著稻田和菜地吹來的清風,我一邊在嘴裏胡亂唱著七七八八的歌,《我愛北京天安門》,《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或者是《采蘑菇的小姑娘》、《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唱支山歌給黨聽》、《地道戰》、《學習雷鋒好榜樣》……凡是音樂課上教過或沒教過的歌,能想起來的,都拿來瞎唱,也不管好聽不好聽,著調不著調。總之,唱得興高采烈,哼得盡情盡力。所以那段鐵路,不知不覺中很快就走完了,而且走得很快樂。
後來,突然有一天,走完那條小路,走過道岔口,隻見兩旁的白牆上,貼著許多大幅標語,“打倒xxx!”“開除xxx一切職務!”……那個xxx,就是我父親的名字。牆上還有許多白紙黑字的大字報,寫到父親的名字時一律打著叉。父親平易近人,可笑的是他的罪名之一就是“笑麵虎”。
從此,在去學校的路上,隻剩下我一個人了,父親停止工作了。風景依舊,但是,我再也不會欣賞,小路上,再也不能傳出父女倆的笑聲。默默地,我常低著頭走過這段小路,偶爾抬頭,看見人們仰頭看標語和大字報的興奮的臉,我就有一種心痛。一邊沿著小路走著,我一邊在心裏默念:“爸爸,你還好嗎?”
當然,父親不可能好,他被拉到各鄉去接受批鬥,我和母親及姑媽等人常帶些吃的去探望,批鬥間歇,讓父親吃點好吃的,而我們則在邊上一邊流淚,一過看父親吃得好香。
我也不可能好,除了常常一個人帶著年幼的弟弟,沿著那條小路去上學外,還得和大批各條戰線的群眾及同學們,在山中大操場下坐著,參加批鬥父親他們的現場會,人山人海的。然後聽大家一起喊:“打倒xxx!”然後看父親他們被押上汽車,去遊街。好在初中的五十幾個同班同學,及別班的同學,沒有一個在我麵前喊打倒的,可能因為在同學們眼裏,以前的我,和今天的我並沒有什麽兩樣。
後來,父親終於好了,恢複了工作。雖然這之前還經曆了許多許多的磨難,接受批鬥之後,去工廠車間做工,去農村種田。老百姓總是最善良的,在去祝村一個村子種田時,有人說:“算了,你也種不來田,就派你每天去割點魚草,去養魚吧!”於是,在通往村子魚塘的路上,常常看到一個精瘦的中年男子,挑著一擔魚草,邊走邊唱著歌兒,在田間輕快地行走。
戶口落在縣政府的我,也終於因為當年需要各居委推薦才能上高中,理所當然的不能得到推薦,沒高中讀了,雖然初中的班主任給我寫了一份很好的推薦信,但是問遍縣裏所有的農村高中,沒有一所學校敢要我。
在又回到林場工作的母親的單位——花園分場,哭了半年後,我終於有機會,通過母親在和睦初中教書的一個同學介紹,去和睦初中又讀了半年初二。雖然考上山中還是沒能被錄取,但總算能在78年被安排在清明中學讀高中,80年又幸運地考上了大學。可以說沒有成為初中就失學的人,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運。
現在,騎著自行車,路過四十年前後差不了多少的小路,看著這條正在改造的西山老鐵路道岔口小路,我忽然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四十年前我每天沿著這條路去上學,四十年後每天還是經過這條路去上班,人生可能就是一種不斷地循環吧,而在這樣不斷的循環過程中,讓人看到了相同的和不同的人兒,看到了相同的和不同的景象,有著相同和不同的心境。
如今,父親已年老,我也是壯年即將逝去,而女兒正當青春,好在我們身體還好,心境也好。我想,哪天,我和父親,還可以在這條小路上,像四十年前那樣走一回,說說笑笑,可以帶上我的女兒,三代人,手牽著手。
像每天一樣,這天,騎車上班途中,我匆匆經過老火車站附近的西山老鐵路道岔口,耳邊傳來一陣挖掘機的嚎叫聲,隻見一輛龐大的挖掘機,正拚命地深挖著連接道岔口那條小路的路麵。一時間,我的思緒任冬天的風飄去,恍惚中,飄到了四十年前的那條小路。
那是1975年的某天,一個背部英挺長相英俊的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手裏牽著一個瘦小的十三歲光景的初一小女生,沿著這段從西山一直通往城裏的空曠小路,慢慢地走著。路上沒幾個行人,也沒幾輛車,路旁隻有幾棵道旁樹,柳樹之類的行道樹,路上偶爾可以看見有一兩隻狗在溜達,一兩隻雞鴨在玩耍。他們就這樣手拉著手,慢慢地邊走邊說著話兒。這就是父親和我。
那幾年,母親在靠近老火車站的西山腳林業苗木站上班,於是我們的家就安在西山腳的單位宿舍裏。父親在縣政府上班,我在城西小學,也就是現在的實驗小學戴帽子初中,讀初一。因為同路,早上,父親常常和我手拉手一同去。沿著這條蜿蜒小路,看看路兩旁的人家和樹木,講講父女倆的知心話。印象中我們常引路人投來羨慕的眼光,是羨慕我有溫和的父親,還是羨慕父親有個驕傲的女兒,抑或是羨慕父女倆的親密?不得而知。
這條小路就這樣每天見證這對父女的親近,每天聆聽這對父女的低語,每天耳聞這對父女談到興起而響起的發自內心的笑聲。至於他們講些什麽,小路也不記得了吧。
父親對我們子女的親切在所有父親中可以說都少見的,從小到大,他從來沒有罵過我們姐弟仨一句,每當我們犯錯惹母親生氣時,母親會或罵或打我們,但父親總是會在旁邊阻止,最多是對我們說一句:“下次可不能這樣了,再這樣可要批評的哦!”所以,在這條小路上常常看到父女倆手拉手同行,就一點不奇怪了。
如今,踩著自行車,沿著同一條路,騎在去實驗小學附近二中的上班路上,想到這些,我的眼眶有點微微濕潤。今天,已經年過半百的我,歲數已經超過了當年的父親,而父親已經到了耄耋之年,我的女兒也已經處於花信年華。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連接道岔口的環城西路已經拓寬了許多,也修過多次,麵目一新了。但道岔口到西山腳的小路卻幾乎沒有什麽改變。
每天的每天,早晨,我都騎著自行車,從這條路經過,去學校上班,經過西山花海,然後又經過當年的城西小學,即今天的實驗小學,看到許多比自己當年還年少的小學生進出實驗小學的校門。經過西山公園,看到不少年老或年輕的男女在早鍛煉,打太極拳的,跳廣場舞的,舞扇的,爬西山的,打乒乓球的,還有打籃球的,如此等等,讓人充滿生的欲望,向上的動力。
還有許許多多五顏六色的轎車,在這條路上疾駛著,實小和二中兩個路口,常常擁堵得車和人都不能動彈。車水馬龍的環城西路,如果我還是當年年少的我,父親還是當年中年的父親,恐怕也不能像四十年前那樣,手牽著手,悠閑地走路,放心地談笑。
往事如煙,過去的歲月再也不會回來了,生活就這樣不顧人的感受,急匆匆地往前衝,盡管是小路依舊,但人已非了,這就是所謂的物是人非吧。
看著連接道岔口這條小路,我的思緒又飛回到四十年前。
在學校放學時分,回家時,為抄近路,我常常直接走通往那條小路的鐵軌,沿著鐵路的軌道走到道岔口,然後繼續沿著那條小路回家。
那時,鐵路兩旁種有不少開紅花的夾竹桃,遠處有很多稻田,還有很多菜農的菜地,特別是鐵軌的左側。稻田裏常有水稻,隨季節不同,有綠有黃。菜地裏有各式各樣的菜,四季不同,菜的品種也不同。白菜,芹菜,紅蘿卜,白蘿卜,茄子,青豆,絲瓜,南瓜,冬瓜等等。
有時一個人,有時和幾個同學同行,後來有時和弟弟一塊走,我常常飛快地走著鐵路的枕木,那枕木的間距窄窄的,即使是十三歲如我,也要快頻率地飛快地走,才能走得快。
一邊輕快地走著鐵軌的枕木,一邊迎著稻田和菜地吹來的清風,我一邊在嘴裏胡亂唱著七七八八的歌,《我愛北京天安門》,《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或者是《采蘑菇的小姑娘》、《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唱支山歌給黨聽》、《地道戰》、《學習雷鋒好榜樣》……凡是音樂課上教過或沒教過的歌,能想起來的,都拿來瞎唱,也不管好聽不好聽,著調不著調。總之,唱得興高采烈,哼得盡情盡力。所以那段鐵路,不知不覺中很快就走完了,而且走得很快樂。
後來,突然有一天,走完那條小路,走過道岔口,隻見兩旁的白牆上,貼著許多大幅標語,“打倒xxx!”“開除xxx一切職務!”……那個xxx,就是我父親的名字。牆上還有許多白紙黑字的大字報,寫到父親的名字時一律打著叉。父親平易近人,可笑的是他的罪名之一就是“笑麵虎”。
從此,在去學校的路上,隻剩下我一個人了,父親停止工作了。風景依舊,但是,我再也不會欣賞,小路上,再也不能傳出父女倆的笑聲。默默地,我常低著頭走過這段小路,偶爾抬頭,看見人們仰頭看標語和大字報的興奮的臉,我就有一種心痛。一邊沿著小路走著,我一邊在心裏默念:“爸爸,你還好嗎?”
當然,父親不可能好,他被拉到各鄉去接受批鬥,我和母親及姑媽等人常帶些吃的去探望,批鬥間歇,讓父親吃點好吃的,而我們則在邊上一邊流淚,一過看父親吃得好香。
我也不可能好,除了常常一個人帶著年幼的弟弟,沿著那條小路去上學外,還得和大批各條戰線的群眾及同學們,在山中大操場下坐著,參加批鬥父親他們的現場會,人山人海的。然後聽大家一起喊:“打倒xxx!”然後看父親他們被押上汽車,去遊街。好在初中的五十幾個同班同學,及別班的同學,沒有一個在我麵前喊打倒的,可能因為在同學們眼裏,以前的我,和今天的我並沒有什麽兩樣。
後來,父親終於好了,恢複了工作。雖然這之前還經曆了許多許多的磨難,接受批鬥之後,去工廠車間做工,去農村種田。老百姓總是最善良的,在去祝村一個村子種田時,有人說:“算了,你也種不來田,就派你每天去割點魚草,去養魚吧!”於是,在通往村子魚塘的路上,常常看到一個精瘦的中年男子,挑著一擔魚草,邊走邊唱著歌兒,在田間輕快地行走。
戶口落在縣政府的我,也終於因為當年需要各居委推薦才能上高中,理所當然的不能得到推薦,沒高中讀了,雖然初中的班主任給我寫了一份很好的推薦信,但是問遍縣裏所有的農村高中,沒有一所學校敢要我。
在又回到林場工作的母親的單位——花園分場,哭了半年後,我終於有機會,通過母親在和睦初中教書的一個同學介紹,去和睦初中又讀了半年初二。雖然考上山中還是沒能被錄取,但總算能在78年被安排在清明中學讀高中,80年又幸運地考上了大學。可以說沒有成為初中就失學的人,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運。
現在,騎著自行車,路過四十年前後差不了多少的小路,看著這條正在改造的西山老鐵路道岔口小路,我忽然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四十年前我每天沿著這條路去上學,四十年後每天還是經過這條路去上班,人生可能就是一種不斷地循環吧,而在這樣不斷的循環過程中,讓人看到了相同的和不同的人兒,看到了相同的和不同的景象,有著相同和不同的心境。
如今,父親已年老,我也是壯年即將逝去,而女兒正當青春,好在我們身體還好,心境也好。我想,哪天,我和父親,還可以在這條小路上,像四十年前那樣走一回,說說笑笑,可以帶上我的女兒,三代人,手牽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