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書的確有些火氣,省委明確由自己分管經濟工作之前,他就開始注意各地經濟發展情況,明確分工之後,田海華也專門和他深談過一次。
這一次談話放得很開,也就全省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兩人都闡述了各自的想法,兩人都認為昌江省現在的情形關鍵還是在一頭一尾,頭是指昌州市,昌州雖然是副省級城市,但是在十七個副省級城市裏的經濟規模和結構都處於末流,要想讓昌江省經濟發展獲得一個較快發展,那麽昌州這個龍頭發展起來的帶頭作用非常重要。
而現在昌州的gdp不過兩百多億,作為副省級城市,無論是比起內陸的武漢、成都還是東部較為落後濟南、哈爾濱,都有不小的距離,更不用說杭州、寧波這些沿海發達城市了。
要說昌州工業基礎並不差,195廠、昌鋼集團、紅旗機械廠、330廠、昌州發動機工業公司、昌江國棉一廠、飛達化工廠、昌州工程機械廠等多家大型國有工業企業在華中內陸地區也算是頗有底蘊,但是昌州在整體經濟上這幾年來一直在低位徘徊,尤其是隨著國有大中型企業效益不好減員增效的情況下,昌州經濟增速一直全省中下遊徘徊。
而相對於原來甚至不足昌州經濟總量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的昆湖、青溪以及桂平幾個昌州周邊地市卻發展速度較快,像昆湖去年gdp已經達到了110億,接近昌州一半,青溪也超過了90億,達到了92億,加上桂平也達到了80億,基本上也就撐起了全省經濟發展小半壁江山,這既讓昌江省委省政府感到欣慰,又為昌州感到揪心。
昌州經濟的騰飛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但是昌州作為副省級城市,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莫達國是從鄰省調過來的,同時兼任了省委副書記,在省委裏五位副書記中排位第四,排序在劉運書之後,在另一個省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之前,所以省裏在對昌州經濟發展的規劃上也需要和昌州市委方麵進行協調,所以劉運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他和田海華提到的一尾上。
這一尾指的就是處於昌江省末尾幾位的地市州——西梁地區、豐州地區和昌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
劉運書在分析了最末尾三個地州經濟狀況之後才發現一個尷尬的情況。
西梁地區近兩年的增速都高居全省榜首,雖然距離前十還有相當距離,但是已經成功的拉開了和後兩位之間的距離,gdp經濟總量與豐州之間的差距拉到了十億以上,而昌西州增速發展也不弱,前年增速全省第四,去年增速全省第三,隻不過由於底子實在太薄,一時間還無法追趕上位於倒數老二的豐州地區,而且如果從人均gdp來算的話,昌西州甚至已經大大超越了豐州地區的人均數,這個現實讓當初一力推薦李誌遠到豐州地區擔任行署專員的劉運書臉上也有一種火辣辣的感覺。
“你們豐州地委行署有沒有看過全省經濟數據?!有沒有對比過你們豐州和前麵西梁、黎陽這些地區之間的差距?!有沒有認真的找過其中原因在哪裏?!”劉運書指了指自己書案上那一疊報表,語氣變得更加不客氣,很有點兒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李誌遠在擔任省政府副秘書長時聯係他,幾年下來相處得很融洽,兩人關係相當密切,所以劉運書才會在田海華初來昌江擔任********不久就不避嫌疑的推薦李誌遠出任新成立的豐州地區專員,田海華對自己也還算比較尊重,同意了這個意見,雖然當時在常委會裏也有些爭議,認為李誌遠沒有擔任過縣長********的經曆,主要在省直機關裏工作,缺乏執掌一方駕馭大局的能力,但是最終還是在田海華的支持下通過了。
在夏力行出任省委秘書長之後,省委裏也有人提議豐州地委書記是不是考慮另派,畢竟李誌遠擔任豐州地區行署專員時間也不過一年時間,省委另派人接任地委書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過當時情況下李誌遠的表現中規中矩,和夏力行配合也還算默契,省委在征求夏力行意見時,夏力行也推薦了李誌遠,所以這個人選風波才算是打住,但是也足見省裏有很多人並不認可李誌遠的表現。
但是這場風波過去並不意味著李誌遠在這個位置上就高枕無憂了。
劉運書感覺到田海華在和自己談到抓一頭一尾時特別提到了要抓一尾的發展就有些不一樣的意味,西梁和昌西州雖然在經濟總量上也落後,但是在發展速度都不慢,一個增速全省第一,一個增速全省第三,唯有你豐州地區前年還是全省第七,去年就變成了全省第九,而這就是你劉運書給我推薦的優秀人選?
這也給了劉運書相當大的壓力,如果識人不明用人不當這個定性在********心目中落下了印象,這無疑對日後自己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就會受到很大削弱,這是劉運書不能容忍的。
“西梁地區去年增速又是全省第一,昌西州也是全省第三,省裏都說那是因為他們兩個地區起點低基數小,所以能一下子發力搶到了全省前列,不能作數,要再看兩年再說,但你豐州地區基數也小起點也低啊,怎麽就會全省第九,人家西梁和昌西都不作數,那你豐州呢?那不成了不值一提?!你沒與找過其中原因麽?”
一連串不客氣的質問,讓李誌遠背上頓時滲出了一層毛毛汗。
這都年邊上了,他本來說是來拜會一下老領導,沒想到老領導說正好也有事兒要和自己談,但是當時老領導的語氣也很平靜,沒聽出什麽來,沒想到這一來隻有兩個人的時候,老領導如此不客氣給自己來了一頓猛尅。
李誌遠還是第一次見到劉運書如此不客氣的批評自己,但是他心裏雖然惶恐不安,但也很踏實,領導越是肯罵你批你,那說明他對你還是很看重,假如對你不冷不熱,甚至是那種場麵上的客套時,那你就真的有麻煩了。
“劉書記,我工作沒有做好,……”
“好了,誌遠,你我之間就不要說這種客套話,我是提醒你,現在全國上下都是以抓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工作壓倒一切,你經濟發展上不來,一切都是白搭,你在領導心目中也就是一個不合格不稱職的領導!一年不行也許領導可以隱忍再看一看,兩年不行,恐怕領導心目中就要考慮你是否合適這個位置了,如果三年依然如故,那麽調整你就是必然!”劉運書壓抑著內心怒意,接過李誌遠送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淩厲的目光在李誌遠身上落定:“你和孫震都要好好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不要一誤再誤!”
李誌遠感受到來自劉運書的巨大壓力,他也意識到肯定是劉運書從某些方麵也感受到了來自更高層麵的壓力,才會傳遞給自己,讓自己引起注意。
“劉書記,是不是邵省長上次來我們豐州考察……”他試探性的問道。
“和涇川省長調研考察你們豐州無關,但是我也聽說了涇川省長對考察調研你們曲陽和豐州兩地的經濟發展不太滿意,他調研就是衝著你們兩地經濟發展滯後這個問題去的,回來之後涇川省長與我還有海華書記都交換了意見,也就你們豐州和曲陽地區經濟發展現狀談了一些觀點,還是一句話,思想保守,腳步太小,不敢打破陳規陋習,一味坐等看,看一步走一步,人家都是走一步看兩步甚至三步,你們還在看一步之後才走一步,我看差距就是這麽出來的!”
劉運書說著又有些上火,邵涇川在交換意見時雖然語氣也很中肯客觀,但是言語中也是毫不客氣的說豐州地區的有些領導幹部因循守舊,用人做事都缺乏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什麽工作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缺乏主觀能動性,這話又刺到了劉運書的隱痛,簡直成了哪壺不開提哪壺了。
劉運書也曾經在八十年代初在黎陽地委擔任過副書記,工作過幾年,後來短暫擔任了一段時間的省財政廳副廳長,從財政廳副廳長又擔任桂平市長直至********,後來才升任副省長、常務副省長,對包括現在豐州地區在內的老黎陽地區情況並不陌生。
“古慶是怎麽一回事?作為你們豐州地區唯一一個算是工業有些底子的縣,又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什麽增長乏力,不要去找客觀原因,有沒有從他們自身找過原因?大垣和阜頭呢?還是那副老模樣,十年都不見變,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有些人連鍾都撞不響!”
“不換思想就換人,海華書記給你們這些地委書記專員們說過多次,這句話你當地委書記的給這些********縣長們灌輸過沒有,敲打過沒有?灌輸敲打不起作用,那就殺雞儆猴!殺雞都不起作用了,那就要下狠手殺猴,要不要你們這個豐州地委何用?我想要想當這個猴的人多了去,還怕找不到合適的猴?!”(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這一次談話放得很開,也就全省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兩人都闡述了各自的想法,兩人都認為昌江省現在的情形關鍵還是在一頭一尾,頭是指昌州市,昌州雖然是副省級城市,但是在十七個副省級城市裏的經濟規模和結構都處於末流,要想讓昌江省經濟發展獲得一個較快發展,那麽昌州這個龍頭發展起來的帶頭作用非常重要。
而現在昌州的gdp不過兩百多億,作為副省級城市,無論是比起內陸的武漢、成都還是東部較為落後濟南、哈爾濱,都有不小的距離,更不用說杭州、寧波這些沿海發達城市了。
要說昌州工業基礎並不差,195廠、昌鋼集團、紅旗機械廠、330廠、昌州發動機工業公司、昌江國棉一廠、飛達化工廠、昌州工程機械廠等多家大型國有工業企業在華中內陸地區也算是頗有底蘊,但是昌州在整體經濟上這幾年來一直在低位徘徊,尤其是隨著國有大中型企業效益不好減員增效的情況下,昌州經濟增速一直全省中下遊徘徊。
而相對於原來甚至不足昌州經濟總量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的昆湖、青溪以及桂平幾個昌州周邊地市卻發展速度較快,像昆湖去年gdp已經達到了110億,接近昌州一半,青溪也超過了90億,達到了92億,加上桂平也達到了80億,基本上也就撐起了全省經濟發展小半壁江山,這既讓昌江省委省政府感到欣慰,又為昌州感到揪心。
昌州經濟的騰飛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但是昌州作為副省級城市,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莫達國是從鄰省調過來的,同時兼任了省委副書記,在省委裏五位副書記中排位第四,排序在劉運書之後,在另一個省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之前,所以省裏在對昌州經濟發展的規劃上也需要和昌州市委方麵進行協調,所以劉運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他和田海華提到的一尾上。
這一尾指的就是處於昌江省末尾幾位的地市州——西梁地區、豐州地區和昌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
劉運書在分析了最末尾三個地州經濟狀況之後才發現一個尷尬的情況。
西梁地區近兩年的增速都高居全省榜首,雖然距離前十還有相當距離,但是已經成功的拉開了和後兩位之間的距離,gdp經濟總量與豐州之間的差距拉到了十億以上,而昌西州增速發展也不弱,前年增速全省第四,去年增速全省第三,隻不過由於底子實在太薄,一時間還無法追趕上位於倒數老二的豐州地區,而且如果從人均gdp來算的話,昌西州甚至已經大大超越了豐州地區的人均數,這個現實讓當初一力推薦李誌遠到豐州地區擔任行署專員的劉運書臉上也有一種火辣辣的感覺。
“你們豐州地委行署有沒有看過全省經濟數據?!有沒有對比過你們豐州和前麵西梁、黎陽這些地區之間的差距?!有沒有認真的找過其中原因在哪裏?!”劉運書指了指自己書案上那一疊報表,語氣變得更加不客氣,很有點兒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李誌遠在擔任省政府副秘書長時聯係他,幾年下來相處得很融洽,兩人關係相當密切,所以劉運書才會在田海華初來昌江擔任********不久就不避嫌疑的推薦李誌遠出任新成立的豐州地區專員,田海華對自己也還算比較尊重,同意了這個意見,雖然當時在常委會裏也有些爭議,認為李誌遠沒有擔任過縣長********的經曆,主要在省直機關裏工作,缺乏執掌一方駕馭大局的能力,但是最終還是在田海華的支持下通過了。
在夏力行出任省委秘書長之後,省委裏也有人提議豐州地委書記是不是考慮另派,畢竟李誌遠擔任豐州地區行署專員時間也不過一年時間,省委另派人接任地委書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過當時情況下李誌遠的表現中規中矩,和夏力行配合也還算默契,省委在征求夏力行意見時,夏力行也推薦了李誌遠,所以這個人選風波才算是打住,但是也足見省裏有很多人並不認可李誌遠的表現。
但是這場風波過去並不意味著李誌遠在這個位置上就高枕無憂了。
劉運書感覺到田海華在和自己談到抓一頭一尾時特別提到了要抓一尾的發展就有些不一樣的意味,西梁和昌西州雖然在經濟總量上也落後,但是在發展速度都不慢,一個增速全省第一,一個增速全省第三,唯有你豐州地區前年還是全省第七,去年就變成了全省第九,而這就是你劉運書給我推薦的優秀人選?
這也給了劉運書相當大的壓力,如果識人不明用人不當這個定性在********心目中落下了印象,這無疑對日後自己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就會受到很大削弱,這是劉運書不能容忍的。
“西梁地區去年增速又是全省第一,昌西州也是全省第三,省裏都說那是因為他們兩個地區起點低基數小,所以能一下子發力搶到了全省前列,不能作數,要再看兩年再說,但你豐州地區基數也小起點也低啊,怎麽就會全省第九,人家西梁和昌西都不作數,那你豐州呢?那不成了不值一提?!你沒與找過其中原因麽?”
一連串不客氣的質問,讓李誌遠背上頓時滲出了一層毛毛汗。
這都年邊上了,他本來說是來拜會一下老領導,沒想到老領導說正好也有事兒要和自己談,但是當時老領導的語氣也很平靜,沒聽出什麽來,沒想到這一來隻有兩個人的時候,老領導如此不客氣給自己來了一頓猛尅。
李誌遠還是第一次見到劉運書如此不客氣的批評自己,但是他心裏雖然惶恐不安,但也很踏實,領導越是肯罵你批你,那說明他對你還是很看重,假如對你不冷不熱,甚至是那種場麵上的客套時,那你就真的有麻煩了。
“劉書記,我工作沒有做好,……”
“好了,誌遠,你我之間就不要說這種客套話,我是提醒你,現在全國上下都是以抓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工作壓倒一切,你經濟發展上不來,一切都是白搭,你在領導心目中也就是一個不合格不稱職的領導!一年不行也許領導可以隱忍再看一看,兩年不行,恐怕領導心目中就要考慮你是否合適這個位置了,如果三年依然如故,那麽調整你就是必然!”劉運書壓抑著內心怒意,接過李誌遠送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淩厲的目光在李誌遠身上落定:“你和孫震都要好好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不要一誤再誤!”
李誌遠感受到來自劉運書的巨大壓力,他也意識到肯定是劉運書從某些方麵也感受到了來自更高層麵的壓力,才會傳遞給自己,讓自己引起注意。
“劉書記,是不是邵省長上次來我們豐州考察……”他試探性的問道。
“和涇川省長調研考察你們豐州無關,但是我也聽說了涇川省長對考察調研你們曲陽和豐州兩地的經濟發展不太滿意,他調研就是衝著你們兩地經濟發展滯後這個問題去的,回來之後涇川省長與我還有海華書記都交換了意見,也就你們豐州和曲陽地區經濟發展現狀談了一些觀點,還是一句話,思想保守,腳步太小,不敢打破陳規陋習,一味坐等看,看一步走一步,人家都是走一步看兩步甚至三步,你們還在看一步之後才走一步,我看差距就是這麽出來的!”
劉運書說著又有些上火,邵涇川在交換意見時雖然語氣也很中肯客觀,但是言語中也是毫不客氣的說豐州地區的有些領導幹部因循守舊,用人做事都缺乏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什麽工作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缺乏主觀能動性,這話又刺到了劉運書的隱痛,簡直成了哪壺不開提哪壺了。
劉運書也曾經在八十年代初在黎陽地委擔任過副書記,工作過幾年,後來短暫擔任了一段時間的省財政廳副廳長,從財政廳副廳長又擔任桂平市長直至********,後來才升任副省長、常務副省長,對包括現在豐州地區在內的老黎陽地區情況並不陌生。
“古慶是怎麽一回事?作為你們豐州地區唯一一個算是工業有些底子的縣,又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什麽增長乏力,不要去找客觀原因,有沒有從他們自身找過原因?大垣和阜頭呢?還是那副老模樣,十年都不見變,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有些人連鍾都撞不響!”
“不換思想就換人,海華書記給你們這些地委書記專員們說過多次,這句話你當地委書記的給這些********縣長們灌輸過沒有,敲打過沒有?灌輸敲打不起作用,那就殺雞儆猴!殺雞都不起作用了,那就要下狠手殺猴,要不要你們這個豐州地委何用?我想要想當這個猴的人多了去,還怕找不到合適的猴?!”(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