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兒扯著高越的長袖穿行於人群中,這垂髫少女杏眸忽閃,瞧著那滿街的花燈泥人,倍感新鮮好奇。許是出於孩童生性好玩的天性,她小小的身子到處亂竄,四下走走瞧瞧,越見此狀,甚為淡然,念及出門時衛母所囑之言,隻得緊跟其後,護她周全。


    “甚為精彩的雜耍,各位父老鄉親賞個臉,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微渺的人聲過後,一陣敲鑼聲緊接傳來,前方築有高台,似有人於街頭耍燈賣藝。頓時,一陣騷動,眾人紛紛趕往此處。人群中穿梭遊樂的兩人不明所以,隻得於其間被推來搡去,少頃,葭兒那尚小的身子淹沒於人群當中,那緊扯長袖的小手也驟然鬆開,越心中一驚,趕忙抬眸於熙攘的人群中四下追尋。


    “葭兒·······葭兒·······”


    無人應聲。待人群過後,也未見那抹熟悉的赤影。越立於那空曠的街道,不遠處的雜耍表演似乎已然開始,有觀眾的叫好聲不間斷的傳入耳畔,他轉身,望向身後那一派熱鬧之景,瞧著那燈火闌珊的高台,瞧著那全然聚集在此的百姓,便緩步走了過去。


    穿行於人群之中,四下張望,焦急的尋找著那個小小的身影,其間,因擾了人而遭到謾罵,也無暇理會。


    尋了高台的東邊,沒有她。


    又折身前往西邊,依然沒有。


    表演道精彩之處,掌聲驟然響起。越瞧著周圍陌生的麵孔,心下甚為不安,暗自思慮了片刻,方又疾步穿梭於人群間往台中尋去。忽的,感到有人從背後扯住了自己的長袖,他頓時於焦急恍惚中回神,轉身之際,便看見那藏於人間的赤衣少女。


    她的額間隱有汗珠,麵色紅暈,一雙杏眸定定的望著他,似乎也於人群中尋了他甚久。越神色漸緩,遂一把將那緊扯著他長袖地手反握住,帶著她走出了這喧囂之所。


    因雜耍的吸引,那東城街頭行人漸少。璀璨的花燈下,越靜立於此,瞧著此刻忽然出現在眼前的葭兒,隻見燈火映襯著她稚氣的臉,略顯嬌俏。不禁心中情動,他神色柔和,抬手輕拂著她額前的汗珠。


    小葭兒燦然一笑,仰望著他,輕聲道:“葭兒個子尚小,掩於人群間極為難找,但儀止哥哥雖立於人群中心,卻極為出眾,一眼可見,日後,若是再與葭兒走散,哥哥大可靜候在原地,等著葭兒回去找就是了。”


    那純淨的杏眸間閃爍著信任的光,越輕撫著她額前的碎發,垂眸低聲應道:“好。”


    城東高崗之上的孔明燈冉冉升起,於夜空閃著微光。路上行人皆仰首觀之,指點讚歎。


    “哥哥,我們也去放天燈祈願罷。”仰頭瞧著那漫天的點點星火,葭兒眸色虔誠。


    “好。”


    高崗之地甚好,立於此,往下可見整個東城燈火通明之景,往上可見漫天飄升的孔明天燈。崗坡上雖覆著積雪,寒冷異常,卻仍有大人小孩於此處觀景玩樂,那同放天燈的人家,虔心祈願,甚為和睦。


    於山崗上尋得一空曠之處,方才停住腳步,越俯身蹲於雪地將那孔明燈用竹條裝好,葭兒提著燈籠為他照明。其間,瞧見他那嫻熟的手法,立於一側的小葭兒忍不住問道:


    “哥哥可是專程學過,怎的手法這樣熟練?”


    “不曾學,隻於書中見過隻言片語罷了。”


    燈火微顫,映襯著兩人的臉龐,他們用雙手輕拖著那將升的天燈,靜立於山崗之上。良久,小葭兒閉上了眼眸,輕聲道:“今夜來此,唯有三願,一願爹娘身體康健,一家人能樂享天倫;二願易河常年無風無浪,阿爹操舟出海都能平安歸來;三願······”幽光下,她抿嘴輕笑,遂又道:“三願儀止哥哥能長留於山中,伴隨葭兒長大。”


    越聞言抬眸,淡看她一眼,方流轉眸光,俯視著腳下的東城,隻見夜下,那城中燈火通明,鞭炮陣陣,熱鬧非凡。他眸色平靜,於心裏道:唯願,我大燕能如此這般,風調雨順,民生和樂,如此,便足矣。


    那承載著二人之願,家國之望的天燈於夜間閃爍著微光,和著萬家燈火一起,於山崗之上,冉冉升空。


    轉眼間,積雪漸化,河水漸長,山中草木抽出新芽。暖春已至,村落間油菜花開了遍地,上有黃蝶飛舞,下有疾走追蝶的孩童,相映成趣。陌上楊柳依依,隨風輕舞,農家百姓扛著鋤頭,行於阡陌之上,趕往自家田地,若偶遇熟人,仍可悠閑暢聊一番。早春的知了於山間竭力嘶鳴,城東的山崗上下學的孩童忙趁著東風偷放紙鳶。


    日光和暖,行人出街,東城街道極為熱鬧。因正值春日耕種時節,那務農之人皆攜自家所出秧苗,於集市叫賣,村民皆扛著鋤頭緩行於市井之中,貨比三家。其間,一位頭戴草帽的男丁於街頭猛然倒地,行人見狀,趕緊圍了過來,隻見那暈倒的男丁麵色蒼白,唇色泛紫,口間傾吐著白沫。


    “看他之況,莫不是染上了時疫?”


    “別瞎猜,此時春光甚好,哪來時疫之說?”


    “好什麽好?聽說這時疫已在郢都蔓延一個多月了,當地官員命人四下張貼告示,廣求名醫,苦研醫治時疫之方,奈何卻毫無成效,隻得下令封城,不得人隨意外出。”


    “我也聽說了,這時疫一可傳十,蔓延甚快,已經死了好幾百人了,各地的名醫皆不敢前去醫治,郢都官員深知時疫的厲害,早就離城而去避於山中,留守的軍爺獨守城外,任那些染病者自生自滅,現下得郢都城宛若一座死城·······”


    眾人圍觀論罷,皆渾身發寒,趕忙唏噓離去。立於街邊畫攤的高越抬眸,望向那於日光下躺在街道的男子········


    當晚,因屋中留有身患時疫之人,尚子隻得借住於山中葭兒母子所居之所,臨走前,還好生叮囑他行醫之時定要萬分仔細。


    夜下,山中寂靜,燭光微顫,越於案前翻閱著玄虛留於此屋的古藥書籍。料想當年時疫蔓延於此,那玄虛僧人建屋於山下苦研醫治時疫之方,定會於此地留下之言片語,若尋得,也可借用此方再次除去這複發的時疫之疾。奈何翻到現在,那藥書之上隻單單記載了各類草藥之效並無時疫有關字眼,遂心下無奈,隻得將藥書放下。他於案前起身,緩步行至窗前,仰望這那懸掛於牆壁的僧人畫像,心下茫然。


    因時疫所染,城中時不時會有人患病當街倒下,一時間東城之內人心惶惶,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不敢與人來往,更不敢去人多之處,隻得於家中避難,惶惶度日。


    大好的春日,街道小巷內空無一人,偶有貪玩的孩童偷跑出家門,沒多久,卻被大人尋了回去,大聲訓斥,孩童哭聲時常響於河邊村落。


    那染了時疫的患者連喝了幾日的車前草水,燒熱已止,但仍無退愈的跡象,高越日夜觀其狀況,以艾葉熏屋,未尋得去除時疫之方,隻能每日以此法來抑製病情。


    但如此,並非長久之計。


    翌日,他於山中采藥,見路邊生長著大量的艾蒿便順手采了回去,扛著此物下了山,將其鋪曬於家門前,轉而又將家門附近的艾蒿全部都采了回來。待艾草全部晾幹,他便上山尋來了尚子。兩人攜艾葉奔於東城大街小巷,在各個角落都燃上艾葉,以祛時疫之氣。


    那幾日,整個東城青煙四溢,艾香甘苦,衝減了時疫所帶來的肅殺之氣。為防止此病疾蔓延,越和尚子終日忙碌,挨家挨戶發放艾草,教百姓熏屋除疫。山中的僧人姑子聽說了此事,皆下山前來幫忙,或幫其采藥,或燃艾葉於城內,各盡所能。


    那搭於城東街頭的藥棚,每日都有兩個姑子於棚前施藥,遂全城的百姓每日都會走出家門來此喝上一碗車前草水。棚內,六七個患疫者群居於內,與眾人隔離,由高越單獨醫治。如此,雖未達去除時疫之效,但也讓那疫情於東城之內堪堪止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蒹葭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白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白目並收藏蒹葭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