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來人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楊鎬第一個逃了,怎麽可能有時間告訴他回大本營報信呢?可是身為小兵,他也不敢說主帥的壞話。
孫敬和陳大人互望一眼,知曉了對方的心思,就讓來人退下了。
“我覺得事情沒這麽簡單。”孫敬道
陳大人點頭,“我同意你的說法,這其中還隱瞞了很多事。”
“現在說這些已經沒用了,立刻通知下去收拾行囊,連夜啟程,趕回漢城。”齊楚道
樸將領不甘心問道:“就這麽放棄大本營了?”
齊楚果斷道:“這裏隻有一千多人馬,倭寇援軍已到,現在至少幾萬人馬,不走的話,留在這裏等死?”
“可是,走了就是承認失敗了。”樸將領道
“留在這裏難道失敗就沒有發生嗎?無論什麽時候都要麵對失敗。”齊楚道
收拾行囊,離開前樸將領命令火燒大本營,目的是不給倭寇留下一件有用的東西。
眾人帶領一千兵馬奔襲三日,終於到達漢城。而這一天明軍殘部也同時到達。
朝鮮派人來接,當得知水陸大軍都戰敗後,舉國震驚。坐在寶座上的君主李昖竟然嚇得跌下寶座。
孫敬和陳大人一起去見楊鎬,卻被拒之門外,理由是楊鎬有傷在身。這可把二人氣壞了,他們轉而去找麻貴,正好解方也在那裏,這才知道楊鎬為了送李如梅一個人情讓解方停止進攻,延誤戰機的事情。如果解方在倭寇剛剛奪下島山城時進攻,敵人精疲力竭之際很有可能扛不住解方的猛攻。
可是現在說什麽都晚了,敗局已定,眾人心頭蒙上一絲陰霾。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朝鮮的國事,但他們奉皇命前來支援,如果戰敗而歸回去少不了被貶。
其實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在這些人的心中不忍心看著老百姓受苦,雖然這不是大明的百姓,但都是人。
這時候邢玠推門而入,直接坐在椅子上大喘粗氣,看樣子是氣壞了。
“刑大人,發生什麽事了?”麻貴問道
“別提了,剛才我去找楊鎬,本想跟他商議此次戰敗如何跟朝廷上報,你們猜他怎麽說?”邢玠喝了一杯水,感覺氣順了一點。
“怎麽說?”孫敬問道
邢玠一拍桌子,“我軍陣亡兩萬人,他竟然要跟朝廷稟報陣亡不過千人,而且還要寫是打贏了這場仗。”
“他瘋了嗎?這可是欺君之罪啊!”陳大人道
“這次失敗他應該負最大的責任,可是他卻不想承認,謊報軍情,不僅是要殺頭。最主要的是如果朝廷知道打勝仗了,肯定不會再派兵支援,我們現在兵力所剩不多了。”邢玠道
“刑大人沒和他說明事情的嚴重性嗎?”
“我怎麽沒說,可是他卻拿出沈一貫的手書來壓我!”
眾人互相看著,心中對楊鎬已經徹底失望了。
孫敬和陳大人離開後去找了齊楚,這時候或許外人更能洞若觀火。
他們把楊鎬要謊報軍情的事說了,想讓齊楚幫忙出主意。
“這簡單,你們派一個可靠的人送密信回去,把軍情一五一十的稟報朝廷。”齊楚道
“可是這會得罪楊鎬啊?”孫敬擔心道
陳大人可不管得不得罪,“這都什麽時候了,害怕得罪人?”
“那好吧,我現在就和刑大人去商量下。你們等我消息。”
孫敬走了,他心裏也是很生楊鎬氣的。把齊楚的想法告訴邢玠後,邢玠覺得可行,於是二人立刻寫了密信,找了最可靠的人出城。
回來時遇見樸將領,“老樸,你上哪去?”
“我去找齊老弟。”樸將領憂心忡忡道
“這麽巧,我也去他那裏。”孫敬道
“你去幹什麽?”
孫敬把楊鎬謊報軍情的事說了,最後樸將領歎氣道:“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見樸將領前來,齊楚也知道有事,出門相迎,四人圍桌而坐,探討接下來的戰事。
現在水軍沒了,朝軍元氣大傷。本來水軍占優勢,能牽製倭寇,現在卻成了致命的弱點。倭寇存餘幾百條戰船,開到漢城附近也隻是時間的問題。加上明軍這次慘白,陣亡兩萬餘人,楊鎬已沒了再戰的心思。
樸將領道:“齊老弟,我也就不繞彎子了,現在隻有一個人能力挽狂瀾了。”
齊楚聽了倒是來了興趣,現在敵弱我強,看時局明朝聯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如果說真有力挽狂瀾的人,為什麽最開始他不出現?
“說說看此人是誰?”
“戰神李舜臣!”
樸將領口中的李舜臣就是六年前倭寇第一次侵犯朝鮮時,被臨時任命為水軍指揮,擊退倭寇,使其放棄侵略。
這六年的平靜可以說是李舜臣帶來的,而豐臣秀吉正是怕了李舜臣所以才休養生息六年。這次發動戰爭前故意用反間計讓君主李昖以為李舜臣有謀反之心,而把他打入大牢。
若不是李舜臣被打入大牢,失去了水軍控製權。再給豐臣秀吉十個膽兒,他也不敢再次侵略朝鮮。
李舜臣為人謙遜溫和,精通兵法,戰場上能臨危不亂揮灑自如的指揮全軍,洞悉敵軍破綻,一舉擊潰敵軍。
“我之前聽你們說過他,元均正是因為恨他才排擠李億旗,願望樸將領你的。但是照你這麽說,此人被定位謀反之最,現在應該在大牢裏。”齊楚道
樸將領道:“沒錯,從去年就被打入大牢了,不過我相信將軍一直都想再戰倭寇,還江山和平。我這次前來就是想讓齊老弟救李將軍出來。”上次齊楚為他洗脫冤屈,打了一次反擊戰,讓他記憶深刻。
在樸將領的心裏,齊楚有勇有謀,最後救李舜臣的希望都寄托在齊楚身上。
“謀反之罪,可不是說笑的。而且既然能被定罪,肯定是有證據的。豐臣秀吉一定做了很多準備,這些證據也不是那麽輕易就推翻的。”孫敬道
“是啊,上次為你洗脫冤屈是因為元均故意冤枉你。可這次冤枉李將軍的可是你們君主,想要平反,太難了。”陳大人都皺起了眉頭。
孫敬和陳大人互望一眼,知曉了對方的心思,就讓來人退下了。
“我覺得事情沒這麽簡單。”孫敬道
陳大人點頭,“我同意你的說法,這其中還隱瞞了很多事。”
“現在說這些已經沒用了,立刻通知下去收拾行囊,連夜啟程,趕回漢城。”齊楚道
樸將領不甘心問道:“就這麽放棄大本營了?”
齊楚果斷道:“這裏隻有一千多人馬,倭寇援軍已到,現在至少幾萬人馬,不走的話,留在這裏等死?”
“可是,走了就是承認失敗了。”樸將領道
“留在這裏難道失敗就沒有發生嗎?無論什麽時候都要麵對失敗。”齊楚道
收拾行囊,離開前樸將領命令火燒大本營,目的是不給倭寇留下一件有用的東西。
眾人帶領一千兵馬奔襲三日,終於到達漢城。而這一天明軍殘部也同時到達。
朝鮮派人來接,當得知水陸大軍都戰敗後,舉國震驚。坐在寶座上的君主李昖竟然嚇得跌下寶座。
孫敬和陳大人一起去見楊鎬,卻被拒之門外,理由是楊鎬有傷在身。這可把二人氣壞了,他們轉而去找麻貴,正好解方也在那裏,這才知道楊鎬為了送李如梅一個人情讓解方停止進攻,延誤戰機的事情。如果解方在倭寇剛剛奪下島山城時進攻,敵人精疲力竭之際很有可能扛不住解方的猛攻。
可是現在說什麽都晚了,敗局已定,眾人心頭蒙上一絲陰霾。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朝鮮的國事,但他們奉皇命前來支援,如果戰敗而歸回去少不了被貶。
其實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在這些人的心中不忍心看著老百姓受苦,雖然這不是大明的百姓,但都是人。
這時候邢玠推門而入,直接坐在椅子上大喘粗氣,看樣子是氣壞了。
“刑大人,發生什麽事了?”麻貴問道
“別提了,剛才我去找楊鎬,本想跟他商議此次戰敗如何跟朝廷上報,你們猜他怎麽說?”邢玠喝了一杯水,感覺氣順了一點。
“怎麽說?”孫敬問道
邢玠一拍桌子,“我軍陣亡兩萬人,他竟然要跟朝廷稟報陣亡不過千人,而且還要寫是打贏了這場仗。”
“他瘋了嗎?這可是欺君之罪啊!”陳大人道
“這次失敗他應該負最大的責任,可是他卻不想承認,謊報軍情,不僅是要殺頭。最主要的是如果朝廷知道打勝仗了,肯定不會再派兵支援,我們現在兵力所剩不多了。”邢玠道
“刑大人沒和他說明事情的嚴重性嗎?”
“我怎麽沒說,可是他卻拿出沈一貫的手書來壓我!”
眾人互相看著,心中對楊鎬已經徹底失望了。
孫敬和陳大人離開後去找了齊楚,這時候或許外人更能洞若觀火。
他們把楊鎬要謊報軍情的事說了,想讓齊楚幫忙出主意。
“這簡單,你們派一個可靠的人送密信回去,把軍情一五一十的稟報朝廷。”齊楚道
“可是這會得罪楊鎬啊?”孫敬擔心道
陳大人可不管得不得罪,“這都什麽時候了,害怕得罪人?”
“那好吧,我現在就和刑大人去商量下。你們等我消息。”
孫敬走了,他心裏也是很生楊鎬氣的。把齊楚的想法告訴邢玠後,邢玠覺得可行,於是二人立刻寫了密信,找了最可靠的人出城。
回來時遇見樸將領,“老樸,你上哪去?”
“我去找齊老弟。”樸將領憂心忡忡道
“這麽巧,我也去他那裏。”孫敬道
“你去幹什麽?”
孫敬把楊鎬謊報軍情的事說了,最後樸將領歎氣道:“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見樸將領前來,齊楚也知道有事,出門相迎,四人圍桌而坐,探討接下來的戰事。
現在水軍沒了,朝軍元氣大傷。本來水軍占優勢,能牽製倭寇,現在卻成了致命的弱點。倭寇存餘幾百條戰船,開到漢城附近也隻是時間的問題。加上明軍這次慘白,陣亡兩萬餘人,楊鎬已沒了再戰的心思。
樸將領道:“齊老弟,我也就不繞彎子了,現在隻有一個人能力挽狂瀾了。”
齊楚聽了倒是來了興趣,現在敵弱我強,看時局明朝聯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如果說真有力挽狂瀾的人,為什麽最開始他不出現?
“說說看此人是誰?”
“戰神李舜臣!”
樸將領口中的李舜臣就是六年前倭寇第一次侵犯朝鮮時,被臨時任命為水軍指揮,擊退倭寇,使其放棄侵略。
這六年的平靜可以說是李舜臣帶來的,而豐臣秀吉正是怕了李舜臣所以才休養生息六年。這次發動戰爭前故意用反間計讓君主李昖以為李舜臣有謀反之心,而把他打入大牢。
若不是李舜臣被打入大牢,失去了水軍控製權。再給豐臣秀吉十個膽兒,他也不敢再次侵略朝鮮。
李舜臣為人謙遜溫和,精通兵法,戰場上能臨危不亂揮灑自如的指揮全軍,洞悉敵軍破綻,一舉擊潰敵軍。
“我之前聽你們說過他,元均正是因為恨他才排擠李億旗,願望樸將領你的。但是照你這麽說,此人被定位謀反之最,現在應該在大牢裏。”齊楚道
樸將領道:“沒錯,從去年就被打入大牢了,不過我相信將軍一直都想再戰倭寇,還江山和平。我這次前來就是想讓齊老弟救李將軍出來。”上次齊楚為他洗脫冤屈,打了一次反擊戰,讓他記憶深刻。
在樸將領的心裏,齊楚有勇有謀,最後救李舜臣的希望都寄托在齊楚身上。
“謀反之罪,可不是說笑的。而且既然能被定罪,肯定是有證據的。豐臣秀吉一定做了很多準備,這些證據也不是那麽輕易就推翻的。”孫敬道
“是啊,上次為你洗脫冤屈是因為元均故意冤枉你。可這次冤枉李將軍的可是你們君主,想要平反,太難了。”陳大人都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