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已放晴,然而道路泥濘,馬車不能行走。好在剛滯留長樂村時,三嬸娘已經派人騎馬到縣城送信,三嬸娘一行人安心留在長樂村,等道路幹爽。
逗留在長樂村,最開心的人要數李祥柏,他懇求坤伯指點武藝,整天纏住趙世宇練武,又常跟坤伯其他徒弟對練,是受益匪淺。晚上,李祥柏必溫書兩個時辰,遇到不懂的拿去向方鴻遠請教,總能得到滿意的答複。這個好學、謙和的小少年,贏得多數人的喜愛。
李雯麗和李祥洲也是樂不思蜀。常居深宅大院的他們突然置身於無拘無束的鄉村,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仆人們摘回的水果他們不吃,偏要自己跑到果園摘果,又常抱住小羊羔、逮住毛茸茸的小雞玩耍,把羊羔、小雞當寵物逗樂。
趙世宇帶李祥柏去打獵,逮回兩隻小野兔,喜得李雯麗、李祥洲一人占住一隻,當寶貝一樣抱在懷裏。
李月蓉已訂親的人,不肯隨便亂走動,靜靜跟隨三嬸娘。不過,背了他人與李畫敏獨處時,李月蓉就悄悄打聽李畫敏跟趙世宇的事。李畫敏將二十一世紀那位女中醫教授的訓夫秘訣,轉贈給這位堂妹妹,李月蓉聽得捂著臉笑。這些訓夫秘訣,李畫敏隻限於掌握理論,沒有實踐過。
不過,已經選定跟趙世宇過這五十年,這些秘訣有適用對象了。
月娘、坤伯母整天陪伴三嬸娘說話。月娘采納了三嬸娘的建議,計劃建新房時,在廊屋外添上回廊。
轉眼間,三天過去了。第四天清早,三嬸娘要帶人去縣城。
用過早餐,三嬸娘感謝坤伯母的熱情款待,送一雙金鐲子給張依蘭作為留念。李畫敏將箱子交還三嬸娘時,三嬸娘從中拿出一小匣子的首飾送給李畫敏,又送一對銀鐲子給月娘,說有年紀的人戴上這個可以去濕氣。月娘拿籃子裝兩隻小野兔,給李雯麗、李祥洲姐弟帶走,樂得這姐弟二人笑不攏嘴。月娘又送了兩籃子的水果、花生糕,給三嬸娘等人路上吃。
李畫敏舍不得這幾個堂弟妹們,與李月蓉牽手送到村中大路,與三嬸娘和幾個堂弟妹話別。三嬸娘等人都登上馬車,李畫敏和月娘、趙世宇、坤伯母、張依蘭朝馬車裏的人揮手告別。
李祥柏從馬車裏探頭出來,對李畫敏和趙世宇說:“姐夫,敏敏姐姐,你們等著瞧,我很快就回來的。”
李畫敏、趙世宇衝這位小少年揮手,沒有將這話往心裏去。
送走三嬸娘一行人,月娘、趙世宇和李畫敏又為建房忙碌。一家三口分工明確,趙世宇與人打磚坯,月娘和李畫敏負責割草、看管牲口和操持家務。
趙世宇背了月娘,請李畫敏用法術割草。黃昏,李畫敏帶趙世宇到村外一個小山坡,指山坡上生長茂密的草,請趙世宇記住。第二天清早,李畫敏與趙世宇再到這個山坡觀看時,生長茂密的草已經割了,疊放一行行的晾曬。
“呃,敏敏,隻用一個清早,你就割了這許多的草?這些草真是你割的?”趙世宇看疊放整齊的草,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畫敏用絕對肯定的語氣說:“當然,這些草都是今天清早我用法術割的。”
趙世宇笑嗬嗬地:“敏敏,你割草如此輕鬆,咱家多燒一窯磚。建造回廊,需要增添許多的磚。”
月娘聽說要多燒一窯磚,便要加緊時間去割草。趙世宇偷偷將李畫敏會法術的事,告訴了母親,並叮囑不要對外人說。月娘驚訝,留意到一夜之間割下的草多了半個山坡,便相信了。
工作變得輕鬆起來。為掩人耳目,月娘每天早上趕牲口去山上,帶了鐮刀隨身,其實極少割草,隻是看管牲口。李畫敏起初還拿鐮刀去山上掩人耳目,後來發現根本沒有人注意自己,幹脆連山上都不去了,隻在家中洗衣服、做飯菜。
這天下午,是特別的炎熱,月娘煮了鍋綠豆粥,裝到砂缽子裏放進籃子裏,又放上碗和勺子,讓李畫敏給打磚坯的人送去。李畫敏撐上太陽傘,挎了籃子,就出發了。
走到坤伯母家大場地下的小路,李畫敏遇到來找自己的春姑,兩人一同撐傘朝村外走去。
沒走到打磚坯的茅草棚,就聽到裏麵傳出談笑聲。及走進茅草棚,李畫敏看到阿悅坐在小桌子邊翹著二郎腿,趙世宇和阿森、阿豪、阿華在忙碌地打磚坯。
看到李畫敏和春姑,阿悅收起笑,認真地說:“敏敏,阿森嫂子,你們知道不?阿宇和阿森、阿豪、阿華他們都是卑鄙小人。”
打磚坯的四個人馬上停手,目光不善地看阿悅。春姑吃驚地看阿森:“阿森,你們怎麽了?”就以為自己這當家的跟其他三人剛剛幹了缺德事。李畫敏跟阿悅接觸多了,知道他最喜打趣人的,柳眉輕輕一挑:“這是怎麽說?”
阿悅一本正經地說:“有句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小人無賴隻管動手。我隻坐在這兒說話,是個君子;阿宇他們幾個又是搬泥巴又是抬泥團走來走去的,十足是小人。敏敏,我沒有說錯吧。”
汗!原來小人之說由此而來。
李畫敏不能聽任阿悅損趙世宇,她淡淡地笑:“可是,我走進這棚子,沒有看到什麽君子、小人,隻看到四個人勤快地幹活,有個懶漢坐隻會看不會幹活。”
趙世宇開心地誇讚:“說得好!敏敏,他就是個懶蟲。”
阿森等人哄笑起來。
阿悅振振有詞地申辯:“他們三個哪裏是勤快幹活?分明是來搶阿宇的銅子——每天要阿宇的一百個銅子呢。我最有良心,不窺視阿宇兜裏的銅子。阿宇和敏敏最沒良心,不說我替你們節省銅子,倒說我偷懶。”
李畫敏圓場:“行啦,都別說笑了,都來喝綠豆粥。綠豆粥是有多,見者有份,不過碗隻有四隻。你們誰先喝了,另外兩人稍後再喝。”
阿悅大度地表示,讓幹活的人先喝。
趙世宇和阿森、阿豪、阿華洗幹淨手,到小桌子邊盛了綠豆粥,隨意坐地,喝綠豆粥。這綠豆粥放了少許的糖,在這炎熱的天氣喝上帶著淡淡甜味的綠豆粥,既可以墊肚子又可以解渴。趙世宇四人喝得極有滋味。
阿森喝了一碗,又盛了一碗,遞給春姑,微笑說:“來,你也喝一碗。這大熱的天,喝綠豆粥可以解暑。”春姑溜一眼其他人,見到沒有人在意,就接了阿森手中的綠豆粥,慢慢地喝。
“敏敏,你喝不?”趙世宇喝掉了一碗,拿勺子輕敲空碗邊沿問。李畫敏在家中已經喝過了,回答說不喝,趙世宇給自己又添一碗。
阿悅是最後一個喝綠豆粥的,他接過阿豪手中洗幹淨的碗,慢慢地喝綠豆粥。
羅水秀走進茅草棚,跟阿華說話。阿豪指砂缽裏的綠豆粥,問羅水秀:“水秀,你喝綠豆粥不?還有呢。這綠豆粥放蜜糖的,味道很好。”換來的是羅月秀一個白眼,讓阿豪訕訕地。
趙世宇和阿森、春姑都當作沒有看到羅水秀。阿悅隻喝他的綠豆粥。
李畫敏微笑,說:“水秀,這綠豆粥仍有許多,你愛喝不?我盛些給你。”羅水秀搖頭說:“不喝,我不餓。”
阿悅便叫嚷起來:“敏敏偏心。我們喝綠豆粥都要自己盛,水秀來了便要盛給她。我們都不如她?”
在場的人又給逗樂了。
羅水秀堅持不喝綠豆粥。幾個人喝過,砂缽裏仍剩下少許綠豆粥,李畫敏蓋上蓋子,留下給打磚坯的人口渴時喝。幾個人隨意坐了閑談,阿悅不愧是“笑星”,幽默詼諧的話不斷,逗得大家笑個不停。
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在茅草棚外停下。
李祥柏在幾個家丁、護院的簇擁下走進棚子裏,大聲地叫喊:“姐夫,敏敏姐姐,我又來了。”
這位堂弟,去而複返。
李畫敏略帶責怪地問:“祥柏弟弟,你不呆在縣城的家中,帶人亂跑,三叔和嬸娘要擔心的。”
“敏敏姐姐,我來這裏是經父母親同意的。我這一來,就不走了,我從此以後要跟姐夫一同學武藝。瞧,我父母親寫一封信給你和姐夫。”李祥柏說著,由懷中掏出一信,遞給李畫敏。
李畫敏接過信拆看,趙世宇湊近一同看信。這信是李三老爺寫來的,他在信中講明白了,李祥柏此次來,是要跟坤伯學武藝,跟方鴻遠讀書,李祥柏和書童食宿都在私塾裏,請李畫敏和趙世宇幫照看一二。護送李祥柏的幾個護院、家丁將李祥柏托付趙世宇和李畫敏,告辭回縣城,留下書童福兒照料李祥柏。
趙世宇拿信猶豫不決:“祥柏,三叔說你食宿都在私塾,我擔心方先生不同意。要不,你住到我家來?我整理西邊的小屋給你居住。”
李祥柏胸有成竹地說:“姐夫,不用了,我就居住在私塾。幾天前我已經跟方公子說過,再來時跟他住到一塊兒,晚上讀書有伴。方公子是讚同的。”
這小家夥,原來已經暗中安排妥當了。
“那麽,我送你去私塾。”李畫敏站起來,要送李祥柏和福兒進村子。
趙世宇也站起來:“我也去。”讓媳婦去私塾,他不放心。
那位滿腹經綸的方秀才,不知道是不是媳婦過去的未婚夫?***(未完待續)
逗留在長樂村,最開心的人要數李祥柏,他懇求坤伯指點武藝,整天纏住趙世宇練武,又常跟坤伯其他徒弟對練,是受益匪淺。晚上,李祥柏必溫書兩個時辰,遇到不懂的拿去向方鴻遠請教,總能得到滿意的答複。這個好學、謙和的小少年,贏得多數人的喜愛。
李雯麗和李祥洲也是樂不思蜀。常居深宅大院的他們突然置身於無拘無束的鄉村,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仆人們摘回的水果他們不吃,偏要自己跑到果園摘果,又常抱住小羊羔、逮住毛茸茸的小雞玩耍,把羊羔、小雞當寵物逗樂。
趙世宇帶李祥柏去打獵,逮回兩隻小野兔,喜得李雯麗、李祥洲一人占住一隻,當寶貝一樣抱在懷裏。
李月蓉已訂親的人,不肯隨便亂走動,靜靜跟隨三嬸娘。不過,背了他人與李畫敏獨處時,李月蓉就悄悄打聽李畫敏跟趙世宇的事。李畫敏將二十一世紀那位女中醫教授的訓夫秘訣,轉贈給這位堂妹妹,李月蓉聽得捂著臉笑。這些訓夫秘訣,李畫敏隻限於掌握理論,沒有實踐過。
不過,已經選定跟趙世宇過這五十年,這些秘訣有適用對象了。
月娘、坤伯母整天陪伴三嬸娘說話。月娘采納了三嬸娘的建議,計劃建新房時,在廊屋外添上回廊。
轉眼間,三天過去了。第四天清早,三嬸娘要帶人去縣城。
用過早餐,三嬸娘感謝坤伯母的熱情款待,送一雙金鐲子給張依蘭作為留念。李畫敏將箱子交還三嬸娘時,三嬸娘從中拿出一小匣子的首飾送給李畫敏,又送一對銀鐲子給月娘,說有年紀的人戴上這個可以去濕氣。月娘拿籃子裝兩隻小野兔,給李雯麗、李祥洲姐弟帶走,樂得這姐弟二人笑不攏嘴。月娘又送了兩籃子的水果、花生糕,給三嬸娘等人路上吃。
李畫敏舍不得這幾個堂弟妹們,與李月蓉牽手送到村中大路,與三嬸娘和幾個堂弟妹話別。三嬸娘等人都登上馬車,李畫敏和月娘、趙世宇、坤伯母、張依蘭朝馬車裏的人揮手告別。
李祥柏從馬車裏探頭出來,對李畫敏和趙世宇說:“姐夫,敏敏姐姐,你們等著瞧,我很快就回來的。”
李畫敏、趙世宇衝這位小少年揮手,沒有將這話往心裏去。
送走三嬸娘一行人,月娘、趙世宇和李畫敏又為建房忙碌。一家三口分工明確,趙世宇與人打磚坯,月娘和李畫敏負責割草、看管牲口和操持家務。
趙世宇背了月娘,請李畫敏用法術割草。黃昏,李畫敏帶趙世宇到村外一個小山坡,指山坡上生長茂密的草,請趙世宇記住。第二天清早,李畫敏與趙世宇再到這個山坡觀看時,生長茂密的草已經割了,疊放一行行的晾曬。
“呃,敏敏,隻用一個清早,你就割了這許多的草?這些草真是你割的?”趙世宇看疊放整齊的草,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畫敏用絕對肯定的語氣說:“當然,這些草都是今天清早我用法術割的。”
趙世宇笑嗬嗬地:“敏敏,你割草如此輕鬆,咱家多燒一窯磚。建造回廊,需要增添許多的磚。”
月娘聽說要多燒一窯磚,便要加緊時間去割草。趙世宇偷偷將李畫敏會法術的事,告訴了母親,並叮囑不要對外人說。月娘驚訝,留意到一夜之間割下的草多了半個山坡,便相信了。
工作變得輕鬆起來。為掩人耳目,月娘每天早上趕牲口去山上,帶了鐮刀隨身,其實極少割草,隻是看管牲口。李畫敏起初還拿鐮刀去山上掩人耳目,後來發現根本沒有人注意自己,幹脆連山上都不去了,隻在家中洗衣服、做飯菜。
這天下午,是特別的炎熱,月娘煮了鍋綠豆粥,裝到砂缽子裏放進籃子裏,又放上碗和勺子,讓李畫敏給打磚坯的人送去。李畫敏撐上太陽傘,挎了籃子,就出發了。
走到坤伯母家大場地下的小路,李畫敏遇到來找自己的春姑,兩人一同撐傘朝村外走去。
沒走到打磚坯的茅草棚,就聽到裏麵傳出談笑聲。及走進茅草棚,李畫敏看到阿悅坐在小桌子邊翹著二郎腿,趙世宇和阿森、阿豪、阿華在忙碌地打磚坯。
看到李畫敏和春姑,阿悅收起笑,認真地說:“敏敏,阿森嫂子,你們知道不?阿宇和阿森、阿豪、阿華他們都是卑鄙小人。”
打磚坯的四個人馬上停手,目光不善地看阿悅。春姑吃驚地看阿森:“阿森,你們怎麽了?”就以為自己這當家的跟其他三人剛剛幹了缺德事。李畫敏跟阿悅接觸多了,知道他最喜打趣人的,柳眉輕輕一挑:“這是怎麽說?”
阿悅一本正經地說:“有句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小人無賴隻管動手。我隻坐在這兒說話,是個君子;阿宇他們幾個又是搬泥巴又是抬泥團走來走去的,十足是小人。敏敏,我沒有說錯吧。”
汗!原來小人之說由此而來。
李畫敏不能聽任阿悅損趙世宇,她淡淡地笑:“可是,我走進這棚子,沒有看到什麽君子、小人,隻看到四個人勤快地幹活,有個懶漢坐隻會看不會幹活。”
趙世宇開心地誇讚:“說得好!敏敏,他就是個懶蟲。”
阿森等人哄笑起來。
阿悅振振有詞地申辯:“他們三個哪裏是勤快幹活?分明是來搶阿宇的銅子——每天要阿宇的一百個銅子呢。我最有良心,不窺視阿宇兜裏的銅子。阿宇和敏敏最沒良心,不說我替你們節省銅子,倒說我偷懶。”
李畫敏圓場:“行啦,都別說笑了,都來喝綠豆粥。綠豆粥是有多,見者有份,不過碗隻有四隻。你們誰先喝了,另外兩人稍後再喝。”
阿悅大度地表示,讓幹活的人先喝。
趙世宇和阿森、阿豪、阿華洗幹淨手,到小桌子邊盛了綠豆粥,隨意坐地,喝綠豆粥。這綠豆粥放了少許的糖,在這炎熱的天氣喝上帶著淡淡甜味的綠豆粥,既可以墊肚子又可以解渴。趙世宇四人喝得極有滋味。
阿森喝了一碗,又盛了一碗,遞給春姑,微笑說:“來,你也喝一碗。這大熱的天,喝綠豆粥可以解暑。”春姑溜一眼其他人,見到沒有人在意,就接了阿森手中的綠豆粥,慢慢地喝。
“敏敏,你喝不?”趙世宇喝掉了一碗,拿勺子輕敲空碗邊沿問。李畫敏在家中已經喝過了,回答說不喝,趙世宇給自己又添一碗。
阿悅是最後一個喝綠豆粥的,他接過阿豪手中洗幹淨的碗,慢慢地喝綠豆粥。
羅水秀走進茅草棚,跟阿華說話。阿豪指砂缽裏的綠豆粥,問羅水秀:“水秀,你喝綠豆粥不?還有呢。這綠豆粥放蜜糖的,味道很好。”換來的是羅月秀一個白眼,讓阿豪訕訕地。
趙世宇和阿森、春姑都當作沒有看到羅水秀。阿悅隻喝他的綠豆粥。
李畫敏微笑,說:“水秀,這綠豆粥仍有許多,你愛喝不?我盛些給你。”羅水秀搖頭說:“不喝,我不餓。”
阿悅便叫嚷起來:“敏敏偏心。我們喝綠豆粥都要自己盛,水秀來了便要盛給她。我們都不如她?”
在場的人又給逗樂了。
羅水秀堅持不喝綠豆粥。幾個人喝過,砂缽裏仍剩下少許綠豆粥,李畫敏蓋上蓋子,留下給打磚坯的人口渴時喝。幾個人隨意坐了閑談,阿悅不愧是“笑星”,幽默詼諧的話不斷,逗得大家笑個不停。
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在茅草棚外停下。
李祥柏在幾個家丁、護院的簇擁下走進棚子裏,大聲地叫喊:“姐夫,敏敏姐姐,我又來了。”
這位堂弟,去而複返。
李畫敏略帶責怪地問:“祥柏弟弟,你不呆在縣城的家中,帶人亂跑,三叔和嬸娘要擔心的。”
“敏敏姐姐,我來這裏是經父母親同意的。我這一來,就不走了,我從此以後要跟姐夫一同學武藝。瞧,我父母親寫一封信給你和姐夫。”李祥柏說著,由懷中掏出一信,遞給李畫敏。
李畫敏接過信拆看,趙世宇湊近一同看信。這信是李三老爺寫來的,他在信中講明白了,李祥柏此次來,是要跟坤伯學武藝,跟方鴻遠讀書,李祥柏和書童食宿都在私塾裏,請李畫敏和趙世宇幫照看一二。護送李祥柏的幾個護院、家丁將李祥柏托付趙世宇和李畫敏,告辭回縣城,留下書童福兒照料李祥柏。
趙世宇拿信猶豫不決:“祥柏,三叔說你食宿都在私塾,我擔心方先生不同意。要不,你住到我家來?我整理西邊的小屋給你居住。”
李祥柏胸有成竹地說:“姐夫,不用了,我就居住在私塾。幾天前我已經跟方公子說過,再來時跟他住到一塊兒,晚上讀書有伴。方公子是讚同的。”
這小家夥,原來已經暗中安排妥當了。
“那麽,我送你去私塾。”李畫敏站起來,要送李祥柏和福兒進村子。
趙世宇也站起來:“我也去。”讓媳婦去私塾,他不放心。
那位滿腹經綸的方秀才,不知道是不是媳婦過去的未婚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