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學藝百威
半個月後,紫血草和熊耳果先後成熟,李昱按照老道士留下的方子,先將紫血草熬水煎服,入口片刻,又感受了一次全身熱血沸騰。不過這種刺激痛苦對他而言隻算小菜一碟。
依據老道士交代,十日後紫血草完全吸收後方可服用熊耳果。
李昱思索再三,老道士肯定不會想到他能這麽快開辟氣海,氣血和經脈都得到大幅提升,情況已截然不同,自然要進行調整,不過究竟該如何調整,隻能依靠他自行決斷。
三個時辰後,李昱感覺全身氣血已達到峰值,不再增長,便將熊耳果扔進口中,用力咬破,隨著果實汁液流入腹中,本已漸漸平靜的氣血再度沸騰,同時全身肌肉酥酥漲麻,心中一喜,看來自己的估算不錯,兩種靈藥相互激發,效果遠大於分別服用。
異樣感覺持續了足足一天,李昱隻覺得整個人好似泡在溫泉中,從五髒六腑向外透出暖意。嬰兒時受到水浸風寒帶來的隱患終於被徹底消除。
待到十日後,紫血草和熊耳果的藥力完全吸收,他的身高猛增三寸,力量更是由不足百斤,增加到一百五十斤以上,這已與普通成年男子相仿。
李昱滿意一笑,該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百威武館便坐落在百柳鎮東大街後麵的西北角,青磚院牆,占地接近兩畝。鐵牛在這裏習武已經五年了,十五歲的年紀身材卻已與成年漢子無異,一身黝黑的腱子肉,充滿了力量的美感,像一頭健壯的小公牛。五年前他逃難來到這裏,館主辛三爺收留了他,從此他便又有了家,鐵牛為人勤快又懂的感恩,不僅練功刻苦,還包下了家裏幾乎所有的雜務,照顧起辛三爺的日常起居,也成為辛三爺唯一的親傳弟子。
這是讓鐵牛自感極為驕傲的事,要知道辛三爺在這一帶可是大名鼎鼎的武師,百裏之外都有人慕名而來跟他習武呢。
門口傳來清晰而舒緩的敲門聲,鐵牛抬頭望了望太陽,正當晌午,心道這是誰,怎麽這時候上門!
打開門,一個小小少年出現在眼前,雙手各提一個大酒壇,年紀不過十來歲,一身灰衣,略顯消瘦的身材卻很是挺拔,相貌俊秀,雙眼明亮靈動,鼻梁高直,最引人的是嘴角帶著的一抹淡淡笑意,一如雨後天空般明朗。
鐵牛麵相憨厚,心思卻機靈,見來人不俗,先拱拱手才問道:“小郎君,可有什麽事?”
這少年正是李昱,見開門之人便是那天為辛三爺拿刀的黑臉少年,提了提手中兩個十斤裝的酒壇,作出無法回禮的歉意,笑答道:“這位大哥,我叫李昱,久仰辛三爺的大名,今日特來登門學藝的。”
鐵牛半點未怠慢,將李昱讓進堂屋,道:“小郎君,你且稍候,我這就去請師父,”
不過片刻,一個雄健的身影立於門前,李昱抬眼望去,來人正是辛三爺,氣勢一如既往,充滿了強悍堅定的男子漢氣概。
李昱心中暗自讚歎,卻不知辛三爺心中驚駭更甚,他出身軍伍,其後走南闖北,見識自然遠超常人,眼前少年衣衫雖舊,身上卻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種極不尋常的沉靜自若的大氣,一身洗得發白的灰布舊衣亦無損他氣度分毫,讓人感到此子絕非池中之物。久違的感覺甚至讓他想起某位“大家子”來。那位大家族的天之驕子是何等高貴的存在,自己也是機緣巧合才得見一麵,眼前少年卻偏偏讓他生出與之極為相似的氣質。
打量半晌,辛三爺才拱手道:“小郎君乃人中俊傑,在下不過是一個粗鄙鄉下武夫,隻習得幾手粗淺功夫,不敢誤了小郎君的前途”
李昱一笑,起身直立,神態恭敬道:“辛三爺過謙了,您的名字在百柳鎮誰人不知,人品更是有口皆碑,小子十分敬仰,小子是蒼堯山中人,與祖父相依為命,半點拳腳功夫也不會,此次前來誠心向您學藝,隻求習得幾手強身健體的拳腳和一兩式防身的武藝即可,還請成全。”
辛二爺注視李昱良久,見他態度真誠,不似作偽,亦聽出他的話外之意,不提拜師,隻是學藝而已,顯見這少年另有大誌,不過這也是意料中事,如此結個善緣也好,一念即此,便點頭答應道:“既然這樣,我便答應了,我一身所學大部分來自軍中,沒什麽高深功夫,你想學什麽,但凡我會的,定然傾囊而授。”
李昱忙躬身施了大禮致謝,又將兩壇美酒敬上,作為學藝之禮。這兩壇酒乃是本地頗有名氣的玉樓春,十兩銀子一壇,算是頗為昂貴了,便是辛二爺一月也難得喝上幾次,足足耗費了李昱十五顆紫葉草才購得。要知道,尋常山民一人一年收入也不過數兩銀子。
施過禮後,三人落座,時辰尚早,李昱見辛三爺此刻閑暇無事,便請教起武道修行之事。
辛三爺先問過李昱,見他確是對武技拳腳一竅不通,便從武學層次劃分等常識講起。
凡俗武學之道目前公認分為十二個層次,自下而上依次為:
不入流,這一層次之人未修習過半點拳腳武技,隻知使用蠻力,不懂發力之法,打鬥起來,十分力氣能使出五分便是好運,為最低層次。
李昱小臉微紅,貌似自己正合此類。
辛三爺並無取笑之意,接著講道:其上為下九流,這一層次之人練了幾式把式,但皆是花架子,不知如何發力,所練的招式完全無用,真正戰力隻比不入流稍強有限。再之上分別為:
九流,這一層次又稱為聚力,這層次的人隻懂的最基本的發力方法,靠的是自身肌肉的力量,十分力量也就發揮出六七分而已。
八流,這一層次又稱為強筋,筋者,肉之精也,通過對筋腱和肌肉的鍛煉,力量大幅增加,普通人可以對付三五個。
七流,這一層次為易骨,骨者,人體之支撐,是人體內最堅硬的部分,通過不斷錘煉,骨骼會變得堅硬而充滿韌性。此時的力量已再不是蠻力,力量凝聚,能發能收,以一當十不在話下。到了這個層次才有資格被稱為武者!傳說真正煉體大成的強者,達到極致可骨堅似鐵,骨自生棱,碗口粗的鐵木樁一擊而斷。
六流,這一層次為勁動,武者到了這一層次,體內生出一種勁力,稱為內勁,它不同於普通的力量,不是來自肌肉,而是來自於氣血,這種內勁可以等同,甚至數倍於自身的力量。這便是為什麽有些人身材瘦弱,卻有數百斤乃至千斤的力量。這種力量又稱為剛勁,俗話說的血氣方剛便是指這個。
五流,這一層次為蓄勁,將體內的力與勁蓄住,勁力內藏於中節,可攻可防,注重的是對勁力的控製。
四流,這一層次為合勁之境,此境界之人已練至全身勁力通達合一,收放自如,渾身力量與內勁可暴發於身體任意一點,故全身無一處不可傷人,算是到了外功修行的極致。然而這些與真氣相比,仍隻是小道而已,不修真氣者,不入上三流,而隻有上三流才能被稱之為高手,可修煉真氣的法門珍貴,要求苛刻,有幸習成的武者之中不過十之二三罷了。
聽到此處,李昱不由感歎功法的難得,看來即便是老道士傳給自己的小周天引氣術也是彌足珍貴的秘籍啊!
辛三爺繼續講道:上三流中,第三流為氣動之境,乃指氣機兆動之意,真氣初生,有限的少量真氣配合真氣運用的武技,威力便不是普通修習外功者所能抵擋,即便隻是將真氣附著在拳腳、兵刃上,亦能威力大增。打個比方說,一個人力氣夠大,可一掌將木樁打斷,若是附著真氣,可使斷口平如刀削,威力的差別,由此可見。
李昱聽了不覺微感興奮,他開辟氣海已一月,體內真氣日見充盈,卻始終沒有運用的武技法門,便如乞兒突然得到大錠金元寶卻不知如何花銷,實是鬱悶之極。與辛三爺學藝主要便是想學習真氣運用之法,哪怕最低等的武技也好。
辛三爺舉起茶杯,一口飲盡,清了清喉嚨,又道:二流,此境稱為聚氣境,武者在此境界不斷凝聚真氣,打通體內經脈,最重要的便是打通任督二脈。這一境界方可真正運用武技之妙,如真氣外放,隔空發出劍氣、刀氣等手段,都要在此境界方能施展。不過受真氣數量所限,這樣的大招一般隻能發出幾招而已。
一流,此境稱為氣海境,達到此境的武者已開辟氣海,運行周天,體內自成小天地,真氣充盈,生生不息,運轉隨心,攻防自如。如此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高手。
辛三爺說到此處,流露出強烈的感慨,感慨中飽含再清晰不過的遺憾。
再上為超一流,這一層次最明顯的標誌便是真氣凝結為虛罡,已可現形。
以上十二個層次為凡俗武學境界,又稱為“人境”
“人境”之上為”地境”,俗稱陸地神仙,又叫地仙境,修煉到了地仙境界,標誌便是真氣化虛為實,凝氣成罡,有若實質,大成者,罡氣威力堪比神兵利器。地境分為九品,具體如何劃分層次,便非我所知了。
至於地境之上,是為“天境”,又稱先天之境,其人可以淩虛步空,於凡俗而言,已是真正的神仙了。
李昱隻聽得心潮澎湃,便如眼見一道道修行的階梯步步升起,比之以前一無所知,如盲人摸象般的感覺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忽然想起一事,虛心問道:館主,那日在大街上見到您大發神威,痛打白世安,後來他頭上現出的青金色光芒是怎麽回事?
辛三爺麵色多了幾分凝重,道:白府家大業大,白世安這惡賊身上有不少護身寶物,那靈光來至於他頭上那塊寶玉,其實是一塊玉符,被修道之人封印了一道法術在其中,以真氣或靈力刺激,會應激而發。若我沒看錯,那應該是一道二階的“金檀護體符”為金、木雙屬性,防禦頗高,價值不菲,應是他的保命之物。
李昱心中暗忖:這果然便是法術。
又聽辛三爺講道:法術一道,千變萬化,神奇莫測,我專修武道,對此知之甚少,唉,便是武學一道,我也是門外漢罷了,三十多年苦修,不過堪堪打通任督二脈,勉強算是二流而已。
李昱無言,總不好說,三爺你資質的確廢材,我修行不到兩月便開辟氣海,已經步入一流行列,不過等級雖高,技能不行而已,嗬嗬。
從這日起,李昱便開始跟辛三爺學習武技。
辛三爺主修的功法是陳國軍中校尉修煉的標準功法,虎咆訣,還配了一套名為虎咆拳的拳法,名字很威風,效果很垃圾,看辛三爺的修煉效果便知道了,辛三爺資質一般,但修行之刻苦並不下於李昱,笑話,人在軍中,生死廝殺是家常便飯,不想死當然得刻苦修行。刻苦者不一定能活下來,不刻苦者必死無疑。
即便十年前退出軍伍,辛三爺也未嚐放鬆自己,每日練功不綴,時至今日,也不過是個弱二流。
辛三爺的刀法名為七虎斬魂斷,也是軍中所傳,但比虎咆訣高明不止一籌,算是一種比較強大實用的刀法,特別注重實戰,極為適合軍中使用。畢竟砍人是軍隊的主業,功法涉及修行的根本,有所保留情有可原,戰技當然不能太次,否則就不是砍人而是送菜了。
李昱現在主要便學習這套刀法,但他心怡的是劍術,這套刀法隻是無奈之選,誰讓辛三爺壓根兒就不會什麽劍術。
當李昱提出要學習劍法時,辛三爺咧嘴苦笑,將所會的唯一一招劍法傳給李昱,然後便輪到李昱哭笑不得了,斬馬劍,一刀兩斷。
你這哪是什麽劍法,斬馬劍就是陌刀好不好,何謂陌刀,超級大砍刀是也,不過這一式“一刀兩斷”氣勢十足,辛三爺殺敗白世安的一刀便是從此變化出的,乃是辛三爺的殺手鐧,毫無保留的傳給李昱,算是誠意十足了。
於是百威武館的諸位學徒便每日看到一個小男童殺氣騰騰的舞動一根比自己還高得多的大木棒。。。。。。
半個月後,紫血草和熊耳果先後成熟,李昱按照老道士留下的方子,先將紫血草熬水煎服,入口片刻,又感受了一次全身熱血沸騰。不過這種刺激痛苦對他而言隻算小菜一碟。
依據老道士交代,十日後紫血草完全吸收後方可服用熊耳果。
李昱思索再三,老道士肯定不會想到他能這麽快開辟氣海,氣血和經脈都得到大幅提升,情況已截然不同,自然要進行調整,不過究竟該如何調整,隻能依靠他自行決斷。
三個時辰後,李昱感覺全身氣血已達到峰值,不再增長,便將熊耳果扔進口中,用力咬破,隨著果實汁液流入腹中,本已漸漸平靜的氣血再度沸騰,同時全身肌肉酥酥漲麻,心中一喜,看來自己的估算不錯,兩種靈藥相互激發,效果遠大於分別服用。
異樣感覺持續了足足一天,李昱隻覺得整個人好似泡在溫泉中,從五髒六腑向外透出暖意。嬰兒時受到水浸風寒帶來的隱患終於被徹底消除。
待到十日後,紫血草和熊耳果的藥力完全吸收,他的身高猛增三寸,力量更是由不足百斤,增加到一百五十斤以上,這已與普通成年男子相仿。
李昱滿意一笑,該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百威武館便坐落在百柳鎮東大街後麵的西北角,青磚院牆,占地接近兩畝。鐵牛在這裏習武已經五年了,十五歲的年紀身材卻已與成年漢子無異,一身黝黑的腱子肉,充滿了力量的美感,像一頭健壯的小公牛。五年前他逃難來到這裏,館主辛三爺收留了他,從此他便又有了家,鐵牛為人勤快又懂的感恩,不僅練功刻苦,還包下了家裏幾乎所有的雜務,照顧起辛三爺的日常起居,也成為辛三爺唯一的親傳弟子。
這是讓鐵牛自感極為驕傲的事,要知道辛三爺在這一帶可是大名鼎鼎的武師,百裏之外都有人慕名而來跟他習武呢。
門口傳來清晰而舒緩的敲門聲,鐵牛抬頭望了望太陽,正當晌午,心道這是誰,怎麽這時候上門!
打開門,一個小小少年出現在眼前,雙手各提一個大酒壇,年紀不過十來歲,一身灰衣,略顯消瘦的身材卻很是挺拔,相貌俊秀,雙眼明亮靈動,鼻梁高直,最引人的是嘴角帶著的一抹淡淡笑意,一如雨後天空般明朗。
鐵牛麵相憨厚,心思卻機靈,見來人不俗,先拱拱手才問道:“小郎君,可有什麽事?”
這少年正是李昱,見開門之人便是那天為辛三爺拿刀的黑臉少年,提了提手中兩個十斤裝的酒壇,作出無法回禮的歉意,笑答道:“這位大哥,我叫李昱,久仰辛三爺的大名,今日特來登門學藝的。”
鐵牛半點未怠慢,將李昱讓進堂屋,道:“小郎君,你且稍候,我這就去請師父,”
不過片刻,一個雄健的身影立於門前,李昱抬眼望去,來人正是辛三爺,氣勢一如既往,充滿了強悍堅定的男子漢氣概。
李昱心中暗自讚歎,卻不知辛三爺心中驚駭更甚,他出身軍伍,其後走南闖北,見識自然遠超常人,眼前少年衣衫雖舊,身上卻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種極不尋常的沉靜自若的大氣,一身洗得發白的灰布舊衣亦無損他氣度分毫,讓人感到此子絕非池中之物。久違的感覺甚至讓他想起某位“大家子”來。那位大家族的天之驕子是何等高貴的存在,自己也是機緣巧合才得見一麵,眼前少年卻偏偏讓他生出與之極為相似的氣質。
打量半晌,辛三爺才拱手道:“小郎君乃人中俊傑,在下不過是一個粗鄙鄉下武夫,隻習得幾手粗淺功夫,不敢誤了小郎君的前途”
李昱一笑,起身直立,神態恭敬道:“辛三爺過謙了,您的名字在百柳鎮誰人不知,人品更是有口皆碑,小子十分敬仰,小子是蒼堯山中人,與祖父相依為命,半點拳腳功夫也不會,此次前來誠心向您學藝,隻求習得幾手強身健體的拳腳和一兩式防身的武藝即可,還請成全。”
辛二爺注視李昱良久,見他態度真誠,不似作偽,亦聽出他的話外之意,不提拜師,隻是學藝而已,顯見這少年另有大誌,不過這也是意料中事,如此結個善緣也好,一念即此,便點頭答應道:“既然這樣,我便答應了,我一身所學大部分來自軍中,沒什麽高深功夫,你想學什麽,但凡我會的,定然傾囊而授。”
李昱忙躬身施了大禮致謝,又將兩壇美酒敬上,作為學藝之禮。這兩壇酒乃是本地頗有名氣的玉樓春,十兩銀子一壇,算是頗為昂貴了,便是辛二爺一月也難得喝上幾次,足足耗費了李昱十五顆紫葉草才購得。要知道,尋常山民一人一年收入也不過數兩銀子。
施過禮後,三人落座,時辰尚早,李昱見辛三爺此刻閑暇無事,便請教起武道修行之事。
辛三爺先問過李昱,見他確是對武技拳腳一竅不通,便從武學層次劃分等常識講起。
凡俗武學之道目前公認分為十二個層次,自下而上依次為:
不入流,這一層次之人未修習過半點拳腳武技,隻知使用蠻力,不懂發力之法,打鬥起來,十分力氣能使出五分便是好運,為最低層次。
李昱小臉微紅,貌似自己正合此類。
辛三爺並無取笑之意,接著講道:其上為下九流,這一層次之人練了幾式把式,但皆是花架子,不知如何發力,所練的招式完全無用,真正戰力隻比不入流稍強有限。再之上分別為:
九流,這一層次又稱為聚力,這層次的人隻懂的最基本的發力方法,靠的是自身肌肉的力量,十分力量也就發揮出六七分而已。
八流,這一層次又稱為強筋,筋者,肉之精也,通過對筋腱和肌肉的鍛煉,力量大幅增加,普通人可以對付三五個。
七流,這一層次為易骨,骨者,人體之支撐,是人體內最堅硬的部分,通過不斷錘煉,骨骼會變得堅硬而充滿韌性。此時的力量已再不是蠻力,力量凝聚,能發能收,以一當十不在話下。到了這個層次才有資格被稱為武者!傳說真正煉體大成的強者,達到極致可骨堅似鐵,骨自生棱,碗口粗的鐵木樁一擊而斷。
六流,這一層次為勁動,武者到了這一層次,體內生出一種勁力,稱為內勁,它不同於普通的力量,不是來自肌肉,而是來自於氣血,這種內勁可以等同,甚至數倍於自身的力量。這便是為什麽有些人身材瘦弱,卻有數百斤乃至千斤的力量。這種力量又稱為剛勁,俗話說的血氣方剛便是指這個。
五流,這一層次為蓄勁,將體內的力與勁蓄住,勁力內藏於中節,可攻可防,注重的是對勁力的控製。
四流,這一層次為合勁之境,此境界之人已練至全身勁力通達合一,收放自如,渾身力量與內勁可暴發於身體任意一點,故全身無一處不可傷人,算是到了外功修行的極致。然而這些與真氣相比,仍隻是小道而已,不修真氣者,不入上三流,而隻有上三流才能被稱之為高手,可修煉真氣的法門珍貴,要求苛刻,有幸習成的武者之中不過十之二三罷了。
聽到此處,李昱不由感歎功法的難得,看來即便是老道士傳給自己的小周天引氣術也是彌足珍貴的秘籍啊!
辛三爺繼續講道:上三流中,第三流為氣動之境,乃指氣機兆動之意,真氣初生,有限的少量真氣配合真氣運用的武技,威力便不是普通修習外功者所能抵擋,即便隻是將真氣附著在拳腳、兵刃上,亦能威力大增。打個比方說,一個人力氣夠大,可一掌將木樁打斷,若是附著真氣,可使斷口平如刀削,威力的差別,由此可見。
李昱聽了不覺微感興奮,他開辟氣海已一月,體內真氣日見充盈,卻始終沒有運用的武技法門,便如乞兒突然得到大錠金元寶卻不知如何花銷,實是鬱悶之極。與辛三爺學藝主要便是想學習真氣運用之法,哪怕最低等的武技也好。
辛三爺舉起茶杯,一口飲盡,清了清喉嚨,又道:二流,此境稱為聚氣境,武者在此境界不斷凝聚真氣,打通體內經脈,最重要的便是打通任督二脈。這一境界方可真正運用武技之妙,如真氣外放,隔空發出劍氣、刀氣等手段,都要在此境界方能施展。不過受真氣數量所限,這樣的大招一般隻能發出幾招而已。
一流,此境稱為氣海境,達到此境的武者已開辟氣海,運行周天,體內自成小天地,真氣充盈,生生不息,運轉隨心,攻防自如。如此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高手。
辛三爺說到此處,流露出強烈的感慨,感慨中飽含再清晰不過的遺憾。
再上為超一流,這一層次最明顯的標誌便是真氣凝結為虛罡,已可現形。
以上十二個層次為凡俗武學境界,又稱為“人境”
“人境”之上為”地境”,俗稱陸地神仙,又叫地仙境,修煉到了地仙境界,標誌便是真氣化虛為實,凝氣成罡,有若實質,大成者,罡氣威力堪比神兵利器。地境分為九品,具體如何劃分層次,便非我所知了。
至於地境之上,是為“天境”,又稱先天之境,其人可以淩虛步空,於凡俗而言,已是真正的神仙了。
李昱隻聽得心潮澎湃,便如眼見一道道修行的階梯步步升起,比之以前一無所知,如盲人摸象般的感覺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忽然想起一事,虛心問道:館主,那日在大街上見到您大發神威,痛打白世安,後來他頭上現出的青金色光芒是怎麽回事?
辛三爺麵色多了幾分凝重,道:白府家大業大,白世安這惡賊身上有不少護身寶物,那靈光來至於他頭上那塊寶玉,其實是一塊玉符,被修道之人封印了一道法術在其中,以真氣或靈力刺激,會應激而發。若我沒看錯,那應該是一道二階的“金檀護體符”為金、木雙屬性,防禦頗高,價值不菲,應是他的保命之物。
李昱心中暗忖:這果然便是法術。
又聽辛三爺講道:法術一道,千變萬化,神奇莫測,我專修武道,對此知之甚少,唉,便是武學一道,我也是門外漢罷了,三十多年苦修,不過堪堪打通任督二脈,勉強算是二流而已。
李昱無言,總不好說,三爺你資質的確廢材,我修行不到兩月便開辟氣海,已經步入一流行列,不過等級雖高,技能不行而已,嗬嗬。
從這日起,李昱便開始跟辛三爺學習武技。
辛三爺主修的功法是陳國軍中校尉修煉的標準功法,虎咆訣,還配了一套名為虎咆拳的拳法,名字很威風,效果很垃圾,看辛三爺的修煉效果便知道了,辛三爺資質一般,但修行之刻苦並不下於李昱,笑話,人在軍中,生死廝殺是家常便飯,不想死當然得刻苦修行。刻苦者不一定能活下來,不刻苦者必死無疑。
即便十年前退出軍伍,辛三爺也未嚐放鬆自己,每日練功不綴,時至今日,也不過是個弱二流。
辛三爺的刀法名為七虎斬魂斷,也是軍中所傳,但比虎咆訣高明不止一籌,算是一種比較強大實用的刀法,特別注重實戰,極為適合軍中使用。畢竟砍人是軍隊的主業,功法涉及修行的根本,有所保留情有可原,戰技當然不能太次,否則就不是砍人而是送菜了。
李昱現在主要便學習這套刀法,但他心怡的是劍術,這套刀法隻是無奈之選,誰讓辛三爺壓根兒就不會什麽劍術。
當李昱提出要學習劍法時,辛三爺咧嘴苦笑,將所會的唯一一招劍法傳給李昱,然後便輪到李昱哭笑不得了,斬馬劍,一刀兩斷。
你這哪是什麽劍法,斬馬劍就是陌刀好不好,何謂陌刀,超級大砍刀是也,不過這一式“一刀兩斷”氣勢十足,辛三爺殺敗白世安的一刀便是從此變化出的,乃是辛三爺的殺手鐧,毫無保留的傳給李昱,算是誠意十足了。
於是百威武館的諸位學徒便每日看到一個小男童殺氣騰騰的舞動一根比自己還高得多的大木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