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的!我向您保證。”他重重點頭。
“那這本書就送給你了,就當是謝禮。”何言信笑著把買的其中一本書推過去。“你可要好好教他啊。”
在書肆時,他見周際川眼神掃過同一本書好幾次。
雖然對方很克製,但還是被他看出來了。
於是何言信拿起那本書,記起原主以前在學堂裏讀過。
最後他也沒問周際川要不要,直接拿了。因為開口問,對方一定說不要。
周際川把視線移到書上,似是不敢置信般,瞪大了雙眼。接著就跪下來磕了個頭。
“何大哥,你們的恩情小川永生永世銘記在心。我一定教好弟弟,今後一定報答你們。若我忘恩負義,定不得好死!”
他許下誓言。
周際川從未想過自己還能有重新讀書的一天,萬番思緒堵在心口。
何言信抽抽嘴角,“不是都跟你說過了,不許再跪,你這孩子怎麽不聽話呢?”
這次隻是給了他一本書就這樣,要是他知道今後他們還想送他去上學的話,那得做出什麽來?
宋葉箐跟他之前談過周際川的問題,一致認為就這樣把他放在家不妥。
十四歲,在現代也就是讀初中的年紀,人生剛剛開始。總不能每天叫他幹活,帶孩子。
所以兩人打算等家裏經濟來源穩定下來後,把他送學堂裏邊去。
雖然對方早早就輟了學,以後也不一定能考上科舉。但多讀點書就是好的。
周際川知道他們不喜歡跪來跪去,隻是他今天實在控製不住。
現在聽聞何言信的話,也就連忙起來了。“抱歉,我隻是…隻是……”
他垂手而立,發覺自己又做錯了事,有些窘迫的紅了臉。
“坐下吧,以後牢牢記住就好。”何言信揮揮手,又說道:
“別忘了我跟你宋姐姐對外一直說你是我們的什麽。”
周際川沉思片刻,觸及記憶,煥然大悟。
對啊!他們跟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一直都說這是家裏的弟弟。
他之前不敢把這話當真,這麽美好的事連想都不敢想。
可今天何言信等於是明說了。於是周際川情緒徹底崩潰,流下淚來。
唉!這孩子心思實在是過於敏感了。
何言信無奈。起身離開書房,讓他一個人在裏邊消化情緒。
宋葉箐領兄弟倆到裏邊睡午覺去了。
他得處理買回來的豬油,努力搞錢才是硬道理。
沒過多久,周際川就收拾好情緒,眼眶紅紅的出來幫忙了。
何言信做肥皂也沒避著他。因為確實需要幫忙,而且如果對方學會了,今後也是一個能讓他吃飽飯的手藝。
兩人在外邊忙得熱火朝天,裏邊的宋葉箐也沒睡。
她正在看醫書,時不時用筆在筆記上寫寫記記,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死皺著眉。
她的基礎並不薄弱,再怎麽說也學了很多年。
但醫學這種東西終究不是一個人就能研究懂的,得有老師在一旁答疑解惑才行。
或許她可以試試到城裏的醫館那求人解答?
但人家會理會自己一個年紀輕輕的女人麽?
大安也有醫女,但隻有高門大戶才養得起,且專攻婦科,隻給女眷看病。
除略懂醫術的穩婆外,民間的大夫基本都是男的。
宋葉箐明白,她這條路一定會走得很艱難。
可那又如何?她露出一個自信的笑容。
人生來就是要攻破路上大大小小的難,才能越走越高的。
山不就我我就山,得給自己打出點名聲,才能順理成章叫人放在眼裏。
宋葉箐在心裏默默計劃著今後該怎麽做。
但如今還是要苦學理論知識,隻構思了一會,她就繼續沉浸在浩瀚無邊的醫學世界。
這天,何言信去城裏交肥皂回來,剛進門連口水都沒喝,就拉著宋葉箐急急進內院。
“怎麽了?”她正晾衣服呢。
何言信緩了口氣,告訴她:“皇帝駕崩了,還是前世那個時間。”
昭州離京城有些遠,飛鴿傳書,快馬加鞭也沒那麽快。
所以消息到時皇帝已經死了快一個月。
“還有皇帝死前幾次強行召齊王進京,齊王裝作不知道,最後一次派的欽差好像被他扣押在了齊州。看這樣子是打算硬剛了。”
齊王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進京等待著他的是什麽,他門清,自然不敢去。
“所以這是要打仗了?”宋葉箐實在想不明白,當藩王哪點不好?非得去爭那個位置。
“是啊,也不知道會不會像前世那樣,打個一年半載的。”何言信默默說完,又反駁自己道:
“應該不會了,這次齊王的兵力絕對不足。”
至少他們離開齊州後,得到的消息裏對方並沒有封關。人肯定跑了很多。
而且這次朝廷搶占了先機,早有防備,不會任由他蹦躂。
再加上他倆用無人機放的那些言論,早已隨聽到過的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整個大安。
之前何言信在街上還聽到過有人議論:齊王不仁,老天降罰呢。
就連孟舒瑞來家裏時,也跟他聊過這件事。
何言信臉不紅,心不跳的附和著,半點沒有始作俑者的樣子。
孟舒瑞可是個讀書人,他痛罵齊王為臣不忠,為子不孝,野心昭昭,該遭天打雷劈什麽的。
他爹跟叔叔都被流放了,他對朝廷跟皇帝卻沒有半分怨懟,可見古代忠君思想有多牢靠。
不過由此可見,齊王在大安這名聲可謂是爛得透透的了。
就是不知道這背後有沒有人推波助瀾。
“希望能早點結束吧。”何言信歎了句。
該做的也做完了,他也隻能在這由衷的表達一下。
災民問題在前不久就有消息傳來,朝廷已經著手處理了。
朝廷派二十多個欽差到各處賑災,下發聖旨與本地官員共同協理。
跟前世一般,給災民發糧,然後分成小批次就近安頓。
由於是冬天,災民也沒錢沒力氣去蓋可以遮擋風寒的房屋。
於是官府把人安排在百姓家空置的房屋裏。
等到開春,災民必須離開房子,自己蓋房。
若不離者,主人家可報官出示房契處理。
這麽做確實有些隱患,但也是沒辦法。
(本章完)
“那這本書就送給你了,就當是謝禮。”何言信笑著把買的其中一本書推過去。“你可要好好教他啊。”
在書肆時,他見周際川眼神掃過同一本書好幾次。
雖然對方很克製,但還是被他看出來了。
於是何言信拿起那本書,記起原主以前在學堂裏讀過。
最後他也沒問周際川要不要,直接拿了。因為開口問,對方一定說不要。
周際川把視線移到書上,似是不敢置信般,瞪大了雙眼。接著就跪下來磕了個頭。
“何大哥,你們的恩情小川永生永世銘記在心。我一定教好弟弟,今後一定報答你們。若我忘恩負義,定不得好死!”
他許下誓言。
周際川從未想過自己還能有重新讀書的一天,萬番思緒堵在心口。
何言信抽抽嘴角,“不是都跟你說過了,不許再跪,你這孩子怎麽不聽話呢?”
這次隻是給了他一本書就這樣,要是他知道今後他們還想送他去上學的話,那得做出什麽來?
宋葉箐跟他之前談過周際川的問題,一致認為就這樣把他放在家不妥。
十四歲,在現代也就是讀初中的年紀,人生剛剛開始。總不能每天叫他幹活,帶孩子。
所以兩人打算等家裏經濟來源穩定下來後,把他送學堂裏邊去。
雖然對方早早就輟了學,以後也不一定能考上科舉。但多讀點書就是好的。
周際川知道他們不喜歡跪來跪去,隻是他今天實在控製不住。
現在聽聞何言信的話,也就連忙起來了。“抱歉,我隻是…隻是……”
他垂手而立,發覺自己又做錯了事,有些窘迫的紅了臉。
“坐下吧,以後牢牢記住就好。”何言信揮揮手,又說道:
“別忘了我跟你宋姐姐對外一直說你是我們的什麽。”
周際川沉思片刻,觸及記憶,煥然大悟。
對啊!他們跟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一直都說這是家裏的弟弟。
他之前不敢把這話當真,這麽美好的事連想都不敢想。
可今天何言信等於是明說了。於是周際川情緒徹底崩潰,流下淚來。
唉!這孩子心思實在是過於敏感了。
何言信無奈。起身離開書房,讓他一個人在裏邊消化情緒。
宋葉箐領兄弟倆到裏邊睡午覺去了。
他得處理買回來的豬油,努力搞錢才是硬道理。
沒過多久,周際川就收拾好情緒,眼眶紅紅的出來幫忙了。
何言信做肥皂也沒避著他。因為確實需要幫忙,而且如果對方學會了,今後也是一個能讓他吃飽飯的手藝。
兩人在外邊忙得熱火朝天,裏邊的宋葉箐也沒睡。
她正在看醫書,時不時用筆在筆記上寫寫記記,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死皺著眉。
她的基礎並不薄弱,再怎麽說也學了很多年。
但醫學這種東西終究不是一個人就能研究懂的,得有老師在一旁答疑解惑才行。
或許她可以試試到城裏的醫館那求人解答?
但人家會理會自己一個年紀輕輕的女人麽?
大安也有醫女,但隻有高門大戶才養得起,且專攻婦科,隻給女眷看病。
除略懂醫術的穩婆外,民間的大夫基本都是男的。
宋葉箐明白,她這條路一定會走得很艱難。
可那又如何?她露出一個自信的笑容。
人生來就是要攻破路上大大小小的難,才能越走越高的。
山不就我我就山,得給自己打出點名聲,才能順理成章叫人放在眼裏。
宋葉箐在心裏默默計劃著今後該怎麽做。
但如今還是要苦學理論知識,隻構思了一會,她就繼續沉浸在浩瀚無邊的醫學世界。
這天,何言信去城裏交肥皂回來,剛進門連口水都沒喝,就拉著宋葉箐急急進內院。
“怎麽了?”她正晾衣服呢。
何言信緩了口氣,告訴她:“皇帝駕崩了,還是前世那個時間。”
昭州離京城有些遠,飛鴿傳書,快馬加鞭也沒那麽快。
所以消息到時皇帝已經死了快一個月。
“還有皇帝死前幾次強行召齊王進京,齊王裝作不知道,最後一次派的欽差好像被他扣押在了齊州。看這樣子是打算硬剛了。”
齊王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進京等待著他的是什麽,他門清,自然不敢去。
“所以這是要打仗了?”宋葉箐實在想不明白,當藩王哪點不好?非得去爭那個位置。
“是啊,也不知道會不會像前世那樣,打個一年半載的。”何言信默默說完,又反駁自己道:
“應該不會了,這次齊王的兵力絕對不足。”
至少他們離開齊州後,得到的消息裏對方並沒有封關。人肯定跑了很多。
而且這次朝廷搶占了先機,早有防備,不會任由他蹦躂。
再加上他倆用無人機放的那些言論,早已隨聽到過的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整個大安。
之前何言信在街上還聽到過有人議論:齊王不仁,老天降罰呢。
就連孟舒瑞來家裏時,也跟他聊過這件事。
何言信臉不紅,心不跳的附和著,半點沒有始作俑者的樣子。
孟舒瑞可是個讀書人,他痛罵齊王為臣不忠,為子不孝,野心昭昭,該遭天打雷劈什麽的。
他爹跟叔叔都被流放了,他對朝廷跟皇帝卻沒有半分怨懟,可見古代忠君思想有多牢靠。
不過由此可見,齊王在大安這名聲可謂是爛得透透的了。
就是不知道這背後有沒有人推波助瀾。
“希望能早點結束吧。”何言信歎了句。
該做的也做完了,他也隻能在這由衷的表達一下。
災民問題在前不久就有消息傳來,朝廷已經著手處理了。
朝廷派二十多個欽差到各處賑災,下發聖旨與本地官員共同協理。
跟前世一般,給災民發糧,然後分成小批次就近安頓。
由於是冬天,災民也沒錢沒力氣去蓋可以遮擋風寒的房屋。
於是官府把人安排在百姓家空置的房屋裏。
等到開春,災民必須離開房子,自己蓋房。
若不離者,主人家可報官出示房契處理。
這麽做確實有些隱患,但也是沒辦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