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是巧咯,還真有這麽一處合適的地方。”牙人招呼何言信坐下詳談。
“西城門出去二裏地,有一家正在賣房賣地呢。”
二裏地就是一公裏,還不錯。何言信點點頭問:“他家是要搬走嗎還是出了什麽事?”
不然怎麽會連田都要賣了。
牙人搖搖頭。“這戶人家姓孟,原是農戶,在本地算有些名聲。他家老太爺苦讀多年中了探花,後來更是高至戶部尚書,回鄉祭祖那會可是府城一景……”
當年他還是個總角小兒,在街邊看高頭大馬上的孟家子孫,一路追到孟家莊,可以說是繁花似錦。
“隻可惜後代不爭氣啊,沒再出現那麽個人物,把這等榮耀傳承下去。孟家也不知是在京中牽扯了什麽事,做官的大爺跟二爺都被罷職流放不說,家也被抄了。”
何言信認真聽著,手指輕點桌麵,在心裏判斷和這樣的人家買房合不合適。
那牙人遙想盛景,又想今日,很是唏噓,繼續道:
“前不久一家子回了孟家莊,好在繁榮之時置辦了不少田產房屋,不至於沒地方待。孟老太爺的嫡孫孟二郎找上了牙行,說要賣掉一部分……”
他又交代了些房子的基本情況。
但關靠嘴說也不行,還是要去現場看看才能定下來。
“您先在這瞧著,我去喊主家過來。”牙人把何言信帶到要賣的其中一處房屋。
這是兩進別院,離孟家大宅三百米左右。
另一個要賣的在山窪處,何言信覺得不太好。
這裏倒是不錯。門鎖著,他就在周邊看了看。
這棟別院並不和其他房屋挨在一起,倒是減少了宋葉箐空間暴露的風險。
屋後就是要一起賣掉的地,現在什麽都沒種,地邊還有一個荒廢的池塘。
單看周邊環境,倒是挺符合他們的要求。
現在就看房子裏邊,還有主人家怎麽樣了。
“何郎君,孟二郎來了。”牙人在他身後喊道。
“您好……哎…”何言信轉身見禮,卻發現這人他認識。
“這不是何公子麽!你不是去了東湯,怎會出現在這?”孟舒瑞眼睛一亮,上前說道。
“哈哈,這就說來話長了。”何言信笑道。“孟二公子,近來可好?”
原來這孟家就是之前和他們一起跟鏢局走的那個孟家。
本以為隻是萍水相逢,沒想到在這又相遇了。
何言信跟他家其他人沒什麽太多交流,尤其是孟大郎,一副看不起人的樣子,他才懶得理會。
眼前的孟二郎大他五歲,兩人聊過幾次,還算投機,人也挺不錯。
“真是有緣千裏來相會,走,去家裏一聚。”孟舒瑞是真的驚喜,就要領他回主宅。
“不了,我今日是來看房子的,不如先帶我進門一觀吧。”
宋葉箐他們還在城裏等著,去孟宅太費時間了,先把房子看了再說。
“噢,要買這別院的原來就是何公子啊。”孟舒瑞反應過來,“好,那我開門給你看看。”
他拿出鑰匙把別院的門打開。“請。”
牙人這才反應過來兩人是認識的,“真是巧了,倒也省了我在中間說和的功夫。”
孟舒瑞對他笑道:“也是拖您的福。來,都請進。”
他生長於京城,其實沒回過幾次昭州,對這個別院也不太熟悉,隻之前盤點家產時看過一圈。
但還是帶著何言信從裏到外轉了圈,介紹了一些情況。
兩進的院子,共有八間房。廚房,馬廄,茅廁,水井那些倒是齊全。
房間大多空置著,隻有簡單的家具。
外院有一個小花園,種著樹木花草。
因為老家隻有三個忠仆守著,這邊顧不過來,所以顯得有些荒蕪。
何言信看了過後,覺得挺滿意的,又認識主人家,放心不少。如今就看看價錢是多少了。
聽他問價格,孟舒瑞爽朗一笑。“既然是何公子要買,今後咱們就是鄰居了,我也不與你多客氣。”
他比出個數。“一百二十兩,帶著周邊那二畝地一起。”
見何言信點頭,孟舒瑞才繼續道:
“你我之間誌趣相投,更是該便宜些的。但家裏如今確實急需用錢,我一個人做不得太多主,著實是抱歉。”
他大哥不懂這些庶務,賣房是母親、大嫂,他們三人一起商議。母親定的這價格,最終由他出麵。
何言信笑道:“你都說咱們誌趣相投,那我也就直說了。就是這一百二十兩唯實有些高了……”
認識歸認識,客氣話歸客氣話,但該講的價還是得講。得為宋葉箐多省點錢才是。
而且他調查過府城的房價和田地價格,這個位置一百二十兩的確有些虛高了。
孟舒瑞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聽他說完價格過高的理由,思索半天。
此時牙人也發揮出他的作用,在兩人之間說和。
商談過後,最終雙方都同意一百兩的定價,又分別給了牙人四兩銀子的中介費。
“莫送了,待明日我再上門拜訪。”何言信跟牙人出門,準備回城。
他回去準備銀錢,孟舒瑞準備房契跟地契,等明天再進行交接。
何言信回去跟宋葉箐說了這房子的情況。
她對住處沒多大要求,也相信他的眼光,就沒意見了。
於是第二天何言信就帶著錢和禮物去了孟家。
宋葉箐則是帶著孩子,依照著記憶去了當初宋家在的那條街。
這邊都是商戶人家的宅子。
當初的宋宅早已改換門頭,她記得是賣給了一家做香料生意的。
五年過去,宋娘子的長相變化不少。
這附近的鄰居居然認不出這個帶著孩子的婦人,就是當初宋家那個明媚漂亮的小娘子。
宋葉箐倒認出了幾個記憶中的熟人,但她已經不是宋娘子了,就沒有主動打招呼。
唉!她歎息一聲。
無比深刻的意識到,什麽才是徹徹底底的人走茶涼,物是人非。
“哎…是宋小姐嗎?”一帶著不確定和小心翼翼的軟糯女聲從旁邊傳來。
宋葉箐轉身看向來人,從記憶中翻出信息。
眼前這個十八九歲,梳著婦人頭,穿著一件粉白花襖的好像是宋娘子交好的小姐妹的丫鬟。
(本章完)
“西城門出去二裏地,有一家正在賣房賣地呢。”
二裏地就是一公裏,還不錯。何言信點點頭問:“他家是要搬走嗎還是出了什麽事?”
不然怎麽會連田都要賣了。
牙人搖搖頭。“這戶人家姓孟,原是農戶,在本地算有些名聲。他家老太爺苦讀多年中了探花,後來更是高至戶部尚書,回鄉祭祖那會可是府城一景……”
當年他還是個總角小兒,在街邊看高頭大馬上的孟家子孫,一路追到孟家莊,可以說是繁花似錦。
“隻可惜後代不爭氣啊,沒再出現那麽個人物,把這等榮耀傳承下去。孟家也不知是在京中牽扯了什麽事,做官的大爺跟二爺都被罷職流放不說,家也被抄了。”
何言信認真聽著,手指輕點桌麵,在心裏判斷和這樣的人家買房合不合適。
那牙人遙想盛景,又想今日,很是唏噓,繼續道:
“前不久一家子回了孟家莊,好在繁榮之時置辦了不少田產房屋,不至於沒地方待。孟老太爺的嫡孫孟二郎找上了牙行,說要賣掉一部分……”
他又交代了些房子的基本情況。
但關靠嘴說也不行,還是要去現場看看才能定下來。
“您先在這瞧著,我去喊主家過來。”牙人把何言信帶到要賣的其中一處房屋。
這是兩進別院,離孟家大宅三百米左右。
另一個要賣的在山窪處,何言信覺得不太好。
這裏倒是不錯。門鎖著,他就在周邊看了看。
這棟別院並不和其他房屋挨在一起,倒是減少了宋葉箐空間暴露的風險。
屋後就是要一起賣掉的地,現在什麽都沒種,地邊還有一個荒廢的池塘。
單看周邊環境,倒是挺符合他們的要求。
現在就看房子裏邊,還有主人家怎麽樣了。
“何郎君,孟二郎來了。”牙人在他身後喊道。
“您好……哎…”何言信轉身見禮,卻發現這人他認識。
“這不是何公子麽!你不是去了東湯,怎會出現在這?”孟舒瑞眼睛一亮,上前說道。
“哈哈,這就說來話長了。”何言信笑道。“孟二公子,近來可好?”
原來這孟家就是之前和他們一起跟鏢局走的那個孟家。
本以為隻是萍水相逢,沒想到在這又相遇了。
何言信跟他家其他人沒什麽太多交流,尤其是孟大郎,一副看不起人的樣子,他才懶得理會。
眼前的孟二郎大他五歲,兩人聊過幾次,還算投機,人也挺不錯。
“真是有緣千裏來相會,走,去家裏一聚。”孟舒瑞是真的驚喜,就要領他回主宅。
“不了,我今日是來看房子的,不如先帶我進門一觀吧。”
宋葉箐他們還在城裏等著,去孟宅太費時間了,先把房子看了再說。
“噢,要買這別院的原來就是何公子啊。”孟舒瑞反應過來,“好,那我開門給你看看。”
他拿出鑰匙把別院的門打開。“請。”
牙人這才反應過來兩人是認識的,“真是巧了,倒也省了我在中間說和的功夫。”
孟舒瑞對他笑道:“也是拖您的福。來,都請進。”
他生長於京城,其實沒回過幾次昭州,對這個別院也不太熟悉,隻之前盤點家產時看過一圈。
但還是帶著何言信從裏到外轉了圈,介紹了一些情況。
兩進的院子,共有八間房。廚房,馬廄,茅廁,水井那些倒是齊全。
房間大多空置著,隻有簡單的家具。
外院有一個小花園,種著樹木花草。
因為老家隻有三個忠仆守著,這邊顧不過來,所以顯得有些荒蕪。
何言信看了過後,覺得挺滿意的,又認識主人家,放心不少。如今就看看價錢是多少了。
聽他問價格,孟舒瑞爽朗一笑。“既然是何公子要買,今後咱們就是鄰居了,我也不與你多客氣。”
他比出個數。“一百二十兩,帶著周邊那二畝地一起。”
見何言信點頭,孟舒瑞才繼續道:
“你我之間誌趣相投,更是該便宜些的。但家裏如今確實急需用錢,我一個人做不得太多主,著實是抱歉。”
他大哥不懂這些庶務,賣房是母親、大嫂,他們三人一起商議。母親定的這價格,最終由他出麵。
何言信笑道:“你都說咱們誌趣相投,那我也就直說了。就是這一百二十兩唯實有些高了……”
認識歸認識,客氣話歸客氣話,但該講的價還是得講。得為宋葉箐多省點錢才是。
而且他調查過府城的房價和田地價格,這個位置一百二十兩的確有些虛高了。
孟舒瑞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聽他說完價格過高的理由,思索半天。
此時牙人也發揮出他的作用,在兩人之間說和。
商談過後,最終雙方都同意一百兩的定價,又分別給了牙人四兩銀子的中介費。
“莫送了,待明日我再上門拜訪。”何言信跟牙人出門,準備回城。
他回去準備銀錢,孟舒瑞準備房契跟地契,等明天再進行交接。
何言信回去跟宋葉箐說了這房子的情況。
她對住處沒多大要求,也相信他的眼光,就沒意見了。
於是第二天何言信就帶著錢和禮物去了孟家。
宋葉箐則是帶著孩子,依照著記憶去了當初宋家在的那條街。
這邊都是商戶人家的宅子。
當初的宋宅早已改換門頭,她記得是賣給了一家做香料生意的。
五年過去,宋娘子的長相變化不少。
這附近的鄰居居然認不出這個帶著孩子的婦人,就是當初宋家那個明媚漂亮的小娘子。
宋葉箐倒認出了幾個記憶中的熟人,但她已經不是宋娘子了,就沒有主動打招呼。
唉!她歎息一聲。
無比深刻的意識到,什麽才是徹徹底底的人走茶涼,物是人非。
“哎…是宋小姐嗎?”一帶著不確定和小心翼翼的軟糯女聲從旁邊傳來。
宋葉箐轉身看向來人,從記憶中翻出信息。
眼前這個十八九歲,梳著婦人頭,穿著一件粉白花襖的好像是宋娘子交好的小姐妹的丫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