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幾年前看到一個新聞,
是個悲劇。
大概就是本來是受害者,
然後被逼成為施害者。
好像是女兒聯合父親的情人殺了父親還是怎麽。
現在不太記得清楚了。
那個父親就是個純粹的渣爹。
有多渣呢?
從沒對女兒盡過一天義務,
這個不是誇張的說法,
新聞裏講女兒出生沒幾天他就走人了,
後來女兒十四還是多少歲輟學打工去投奔他,
他還收女兒房租。
其他細節記不清楚,
單這點大家都能想象這爹的奇葩程度了。
但判決下來後,
記者去采訪女兒,
女兒說到一件事,說她一直記著。
就是有一次她有件重要的事情要用錢,
錢不夠,跟爹借了200塊。
請注意,是借。
之後大概一個禮拜的樣子吧,她爹催款,
她還了。
然後女兒說,這點我不能否決他是幫了我的。
她反複說這件事情上她很感激她爹。
(好像是要錢要得很急,她不認識人沒地方借,隻能向爹開口,然後爹借了,她感到絕處逢生)
當時我看了之後,
心情真的是沒法形容。
正常家庭裏,未成年的女兒跟爹要200塊,會覺得感激萬分嗎?
更不要講是借,是真的借,還催著女兒還了。
這個女兒之所以一直念念不忘這件事情,而且認為這是她爹疼她的一個例子,
原因隻有一個,她得到的父愛太少太少。
少到連這麽件正常人覺得心酸的事情,她也覺得是溫暖。
本書女主對生母的感情也是類似的,
她前世在生父手裏過得太苦太苦,
所以生母養她雖然目的不單純,
雖然有種種算計,
相比全沒人味的生父,
她還是感激生母的。
為什麽呢?
因為兩世為人,
她從父母那兒得到的所有溫暖與關懷,
到底還是來自於生母。
簡單來講,
是生父的殿堂級渣,把生母業餘級的愛,都襯托得溫暖了。
所以看到很多讀者不能理解為什麽女主還是要追究生母之死,
除了解釋一下外,我也要表示下欣慰:
這說明大家都生活在一個正常且幸福的環境裏。
是個悲劇。
大概就是本來是受害者,
然後被逼成為施害者。
好像是女兒聯合父親的情人殺了父親還是怎麽。
現在不太記得清楚了。
那個父親就是個純粹的渣爹。
有多渣呢?
從沒對女兒盡過一天義務,
這個不是誇張的說法,
新聞裏講女兒出生沒幾天他就走人了,
後來女兒十四還是多少歲輟學打工去投奔他,
他還收女兒房租。
其他細節記不清楚,
單這點大家都能想象這爹的奇葩程度了。
但判決下來後,
記者去采訪女兒,
女兒說到一件事,說她一直記著。
就是有一次她有件重要的事情要用錢,
錢不夠,跟爹借了200塊。
請注意,是借。
之後大概一個禮拜的樣子吧,她爹催款,
她還了。
然後女兒說,這點我不能否決他是幫了我的。
她反複說這件事情上她很感激她爹。
(好像是要錢要得很急,她不認識人沒地方借,隻能向爹開口,然後爹借了,她感到絕處逢生)
當時我看了之後,
心情真的是沒法形容。
正常家庭裏,未成年的女兒跟爹要200塊,會覺得感激萬分嗎?
更不要講是借,是真的借,還催著女兒還了。
這個女兒之所以一直念念不忘這件事情,而且認為這是她爹疼她的一個例子,
原因隻有一個,她得到的父愛太少太少。
少到連這麽件正常人覺得心酸的事情,她也覺得是溫暖。
本書女主對生母的感情也是類似的,
她前世在生父手裏過得太苦太苦,
所以生母養她雖然目的不單純,
雖然有種種算計,
相比全沒人味的生父,
她還是感激生母的。
為什麽呢?
因為兩世為人,
她從父母那兒得到的所有溫暖與關懷,
到底還是來自於生母。
簡單來講,
是生父的殿堂級渣,把生母業餘級的愛,都襯托得溫暖了。
所以看到很多讀者不能理解為什麽女主還是要追究生母之死,
除了解釋一下外,我也要表示下欣慰:
這說明大家都生活在一個正常且幸福的環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