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子閔雖然在小事上頗有些大大咧咧,可這不代表他是個沒有眼力勁的人。【零↑九△小↓說△網】
世家子弟若沒有一點察言觀色的本事,尤其是在滿城貴人的天子腳下,早不知淪落到哪裏去了,哪裏還輪的上他入翰林院為官?
“天色已晚,再耽誤下去家母該擔心了。”路子閔起身,識趣地要走。
他倒絲毫沒有與韓均置氣的意思,有些東西,知道的越少其實越安全。好奇心害死貓,路家父子三人一向秉持這樣的官場準則。
其實趙麓為今天過來除了他們三人和他的護衛以外,誰也不知。齊氏更不知道兒子此刻不在自己的院子裏,哪裏會擔心?
“無妨,不過小事耳。”趙麓為卻一副無關緊要的語氣,對韓均點頭示意。
確實是小事,但韓均在意的是三殿下的用意。
十月份他便要迎娶定國侯嫡次女為正妃,等於手中握住了西北地區的軍權。然而聖心難測,誰又能保證這不是今上對這個文名鼎盛的三兒子有了試探之意?
好在趙麓為並不急於籠絡嶽家,連那日定國侯老夫人壽辰,他也不過露了露麵而已。
如今更是借《讀風臆評》一事,完全抽離於朝堂之外,一副醉心文學不問世事的模樣。
可事實如何,大家心知肚明,不過是為了給那一人看看而已。
而大皇子雖然不比三皇子拔尖,但也有不少簇擁者,尤其是以其外祖為首的勳貴世家,很多都是跟著太祖打天下,立下累累戰功的開國武將一係。
世人都說今上偏愛三子,但宮闈之中,貴妃卻長寵不衰,連皇後都要退一射之地。
帝王心術,唯平衡二字。
而趙麓為,終究不是真正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之人。
今早韓均正要去與路子閔等人匯合,三殿下身邊侍衛長安孟突然從馬前經過,塞了一張紙條給他。
“珍平茶樓,有事相商”,上麵隻有這一句話。
韓均知道,好戲終於開場了。
前世,三殿下也曾經給過他這樣一張紙條。
隻是那時候他並沒有與路子閔這般親近,為了趕上與秦先生的邀約,更兼少年意氣,很是不屑於參與進皇家的紛爭之中,便委婉拒絕了伸向自己的橄欖枝。
皇子雖然尊貴,但他韓均亦不是蠅營狗苟之輩,隻想著憑自身才學,定能有一番作為!
終究是年輕氣盛啊!
他一心隻為忠君,誰也不曾攀附,最後卻落得死於山崩之下。
天災亦或人禍,韓均心中其實早有定論。但他並不打算因此而報複某一方,是他錯估了利益糾紛的可怕,那麽這一世,他便要參與其中,親手博一份錦繡前程出來!
可是他並沒將好友也打包贈送的意思。
路家雖然是新貴,可這兩代卻人才輩出,如今便有三人在朝為官。
有二品京官,亦有四品知州,路子閔官職雖低,可有句話叫“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其清貴由此可見一斑。
韓均腦內急轉,本想拒絕,然而……
前世他死後小丫頭為自己跳了往生崖,路伯父嘔血不起,緊接著路家大郎便被禦史彈劾“其父臥床,其妻宴請”,以不孝之名革了官職,路子閔心灰意冷,辭官歸家照顧家人,路家便沒落了下去。
而後,又有另幾為向來剛正不阿的大人陸續遭了難。
太學院的秦先生也致仕歸隱了。
他想,以後來三皇子與大皇子之間競爭之激烈程度,又加之聖上病重幾乎無法管理朝政,二人私下必然極力拉攏手中握有實權的朝臣。
如果遭拒而不能為己所用,那倒不如將他拉下馬來安插他們的人坐上那個位置。
可從路子昕與齊琛的事情看來,不過是沒有擺在台麵上的想法而已,路家都不願意失信於人。而且經過多日接觸,他早看出路家幾人都是一身的文人毛病。
這樣的臣子,又怎麽會輕易放棄為人處世的準則,而倒向某一人?
韓均知道,他拒絕更多是因為無知者無畏,但路家與秦先生一樣,大概便是一身傲骨作祟。
可秦先生是大長公主駙馬之弟,他們自然不敢打壓太過。
但路家向來不拉幫結派,齊家更是因為路子昕為情跳崖早有不滿,就算齊老爺願意為路家說話,又豈會搭上一家老小?
不過三年之間,大関再無平靜之時。
誰也不知道,皇子爭嫡之後,究竟誰為成王,誰為敗寇。
他勝就勝在多了一世的記憶,魂魄飄蕩在往生崖之上的他,早已洞悉一切。
這次,他不再是那個不屑於人性之惡的韓均!
“已打聽到了。秦先生的故交此次回京之前,曾在途中遇到匪徒,被那木杆大王子所救。”
韓均迎上趙麓為的目光說道。
趙麓為不禁想起,在珍平茶樓裏,他站在窗後看著騎馬而來的韓均,風流俊朗。
“本以為退之少年得誌,早已不記得幼時情誼,卻不成想,倒比齊安侯更懂進退之道。”
趙麓為並不看立在身後的安孟,仿佛在自言自語一般。
他目光平靜而淡然,任誰看了都以為三殿下溫文爾雅,頗有士林遺風。
但是安孟卻知道,那裏麵燃燒著的,卻是異常瘋狂的火焰。
前一段時間,主子曾派門下幕僚去說服齊安侯,可最終卻隻得了一句“兩不偏幫”的保證。
為此,主子還要在今上麵前,保其幼女為縣主。
齊安侯雖然早已不在軍中,可他卻一直深得聖上信任。當初若不是齊安侯毅然舍棄軍權,軍中勢力又怎麽會一夜之間全新洗牌,聖上更是趁機提拔貴妃一係,最終穩住了朝政。
而且,齊安侯先夫人乃是大長公主的表侄女,據傳她之所以早逝也與此事有所牽連。
若不是主子有一日侍疾時,偶然聽聖上夢中呼喊齊安侯夫婦之名,也不會想到去追查這些陳年舊事。
而這,就是主子插手軍事的良機!
誰都以為聖上冊封定國侯嫡次女為三皇子妃,就是默認主子可以接觸兵權,可主子心知肚明,這不過是他多疑的父親又一輪的逼迫罷了。
都說聖上最為疼愛皇後之子,然而烈火烹柴,誰又知道是火先滅,或是柴先盡?
世家子弟若沒有一點察言觀色的本事,尤其是在滿城貴人的天子腳下,早不知淪落到哪裏去了,哪裏還輪的上他入翰林院為官?
“天色已晚,再耽誤下去家母該擔心了。”路子閔起身,識趣地要走。
他倒絲毫沒有與韓均置氣的意思,有些東西,知道的越少其實越安全。好奇心害死貓,路家父子三人一向秉持這樣的官場準則。
其實趙麓為今天過來除了他們三人和他的護衛以外,誰也不知。齊氏更不知道兒子此刻不在自己的院子裏,哪裏會擔心?
“無妨,不過小事耳。”趙麓為卻一副無關緊要的語氣,對韓均點頭示意。
確實是小事,但韓均在意的是三殿下的用意。
十月份他便要迎娶定國侯嫡次女為正妃,等於手中握住了西北地區的軍權。然而聖心難測,誰又能保證這不是今上對這個文名鼎盛的三兒子有了試探之意?
好在趙麓為並不急於籠絡嶽家,連那日定國侯老夫人壽辰,他也不過露了露麵而已。
如今更是借《讀風臆評》一事,完全抽離於朝堂之外,一副醉心文學不問世事的模樣。
可事實如何,大家心知肚明,不過是為了給那一人看看而已。
而大皇子雖然不比三皇子拔尖,但也有不少簇擁者,尤其是以其外祖為首的勳貴世家,很多都是跟著太祖打天下,立下累累戰功的開國武將一係。
世人都說今上偏愛三子,但宮闈之中,貴妃卻長寵不衰,連皇後都要退一射之地。
帝王心術,唯平衡二字。
而趙麓為,終究不是真正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之人。
今早韓均正要去與路子閔等人匯合,三殿下身邊侍衛長安孟突然從馬前經過,塞了一張紙條給他。
“珍平茶樓,有事相商”,上麵隻有這一句話。
韓均知道,好戲終於開場了。
前世,三殿下也曾經給過他這樣一張紙條。
隻是那時候他並沒有與路子閔這般親近,為了趕上與秦先生的邀約,更兼少年意氣,很是不屑於參與進皇家的紛爭之中,便委婉拒絕了伸向自己的橄欖枝。
皇子雖然尊貴,但他韓均亦不是蠅營狗苟之輩,隻想著憑自身才學,定能有一番作為!
終究是年輕氣盛啊!
他一心隻為忠君,誰也不曾攀附,最後卻落得死於山崩之下。
天災亦或人禍,韓均心中其實早有定論。但他並不打算因此而報複某一方,是他錯估了利益糾紛的可怕,那麽這一世,他便要參與其中,親手博一份錦繡前程出來!
可是他並沒將好友也打包贈送的意思。
路家雖然是新貴,可這兩代卻人才輩出,如今便有三人在朝為官。
有二品京官,亦有四品知州,路子閔官職雖低,可有句話叫“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其清貴由此可見一斑。
韓均腦內急轉,本想拒絕,然而……
前世他死後小丫頭為自己跳了往生崖,路伯父嘔血不起,緊接著路家大郎便被禦史彈劾“其父臥床,其妻宴請”,以不孝之名革了官職,路子閔心灰意冷,辭官歸家照顧家人,路家便沒落了下去。
而後,又有另幾為向來剛正不阿的大人陸續遭了難。
太學院的秦先生也致仕歸隱了。
他想,以後來三皇子與大皇子之間競爭之激烈程度,又加之聖上病重幾乎無法管理朝政,二人私下必然極力拉攏手中握有實權的朝臣。
如果遭拒而不能為己所用,那倒不如將他拉下馬來安插他們的人坐上那個位置。
可從路子昕與齊琛的事情看來,不過是沒有擺在台麵上的想法而已,路家都不願意失信於人。而且經過多日接觸,他早看出路家幾人都是一身的文人毛病。
這樣的臣子,又怎麽會輕易放棄為人處世的準則,而倒向某一人?
韓均知道,他拒絕更多是因為無知者無畏,但路家與秦先生一樣,大概便是一身傲骨作祟。
可秦先生是大長公主駙馬之弟,他們自然不敢打壓太過。
但路家向來不拉幫結派,齊家更是因為路子昕為情跳崖早有不滿,就算齊老爺願意為路家說話,又豈會搭上一家老小?
不過三年之間,大関再無平靜之時。
誰也不知道,皇子爭嫡之後,究竟誰為成王,誰為敗寇。
他勝就勝在多了一世的記憶,魂魄飄蕩在往生崖之上的他,早已洞悉一切。
這次,他不再是那個不屑於人性之惡的韓均!
“已打聽到了。秦先生的故交此次回京之前,曾在途中遇到匪徒,被那木杆大王子所救。”
韓均迎上趙麓為的目光說道。
趙麓為不禁想起,在珍平茶樓裏,他站在窗後看著騎馬而來的韓均,風流俊朗。
“本以為退之少年得誌,早已不記得幼時情誼,卻不成想,倒比齊安侯更懂進退之道。”
趙麓為並不看立在身後的安孟,仿佛在自言自語一般。
他目光平靜而淡然,任誰看了都以為三殿下溫文爾雅,頗有士林遺風。
但是安孟卻知道,那裏麵燃燒著的,卻是異常瘋狂的火焰。
前一段時間,主子曾派門下幕僚去說服齊安侯,可最終卻隻得了一句“兩不偏幫”的保證。
為此,主子還要在今上麵前,保其幼女為縣主。
齊安侯雖然早已不在軍中,可他卻一直深得聖上信任。當初若不是齊安侯毅然舍棄軍權,軍中勢力又怎麽會一夜之間全新洗牌,聖上更是趁機提拔貴妃一係,最終穩住了朝政。
而且,齊安侯先夫人乃是大長公主的表侄女,據傳她之所以早逝也與此事有所牽連。
若不是主子有一日侍疾時,偶然聽聖上夢中呼喊齊安侯夫婦之名,也不會想到去追查這些陳年舊事。
而這,就是主子插手軍事的良機!
誰都以為聖上冊封定國侯嫡次女為三皇子妃,就是默認主子可以接觸兵權,可主子心知肚明,這不過是他多疑的父親又一輪的逼迫罷了。
都說聖上最為疼愛皇後之子,然而烈火烹柴,誰又知道是火先滅,或是柴先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