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的醜事從來不缺。


    後有說完全是英繭把子牛推到她父皇懷裏,也不完全錯。瞧,第一麵,英繭可是沒少在子牛跟前說她父皇的好話。


    “我父皇博古通今,他親手還翻譯過大量圖書,設計建築學、醫學、人體解剖學……”英繭掰著手指頭講,“他看似喜好理工,其實特別感性。我剛過三十那會兒,他跟我說,年輕時總會對某些事特別恐懼,對某些事情又特別渴望,很容易把某種東西神聖化,把想要的東西極端化。這是年輕人的特點。過三十了,你會突然發現,世界上沒有太多東西讓你恐懼,也沒有特別好的東西,好得讓你一定非要得到它不可。這時候,會對人的艱辛,對世界上的苦難有更深的理解;會對人的不自由、受到的限製有更深的體會;會體會到更多無奈……確實這樣,我就是……”巴拉巴拉,既對子牛交心,又對自己父皇貼心。


    可小子牛的腦袋瓜子裏想得可不是這回事。


    子牛年紀小,正經書讀的不多,但您瞧瞧她這過往應該也能看到,她見識不見得淺。


    子牛心裏噘嘴巴,你父皇偉大是偉大,可也不見得都好。首要的,太戀權,兒子都登基了,還不完全放手……再有,小子牛跟著舅舅可也曉得一些時正:元帝在位期間,查抄過多少臣子的家,多半以言治罪。歸根結底,就是太霸橫,容不得人反駁他,忤逆他……


    上頭,英繭跟子牛貼心聊,


    下麵,這群少年人可算接受著此生最重要的一次考驗!


    太皇背手走到他們跟前,


    停到誰前麵,問一句,且不說你沒反應過來,答得支吾,就算答得平常,今後的路子算是黯淡了;若答得妙,甭說你一人,真有可能“雞犬升天”,一個家族跟著榮光滿耀!


    所以說,這裏頭的孩子,真除了臨時“點招”進來的顧未,哪個為“此一次進宮”沒做足了準備!


    “你最喜歡誰的書,”


    “回太皇,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克服了無數在我看來不能克服的障礙,這個太難得了。他個人經曆了無數的苦難,同時也麵臨時代大轉折。這兩個方麵他都做得非常出色。他的時代有兩個巨大的變革,整個社會處在分崩離析的狀態。需要最敏感的人,最優秀的人來對這個時代的變化做出回答——他認為隻有一個辦法,通過愛,通過讓自己變得更卑微來獲得我們所要東西,而不是說像尼采說的,通過強力、強人重新建立秩序。”


    嘖嘖,這一聽,就曉得做了功課的:太皇最近多讀前俄作家的書。


    太皇微笑點點這孩子,“多讀,多思考。好。”


    “謝太皇。”男孩兒不卑不亢一頷首。


    走到成渝跟前了,


    “你現在讀什麽書,”


    “回太皇,我看的書很雜,最近在看中東史。因為我發現自己的知識儲備裏有個挺大的盲點—波斯。讀了奧馬?哈亞姆的《魯拜集》,嚇一跳,11世紀在波斯居然就出現了那樣的詩歌,很了不起:勸人及時行樂,既沒有地獄、也沒有天堂。魔鬼又是天使,天國就在你的心中。完全是托爾斯泰式的言論,但在11世紀已經出現了。我看書是這樣,突然對哪個地方感興趣,就可能會集中找一些書來了解一下。不會去想,這個東西對我有沒有用。”


    答得算“劍走偏鋒”了!


    太皇一挑眉,“小夥子,‘讀書有用’是老生常談,但如此灑脫隨性,也不失一種更為‘有用’的態度。”看來是欣賞的。拍了拍他肩頭,“好。”


    收回手背後後,眼往旁一瞧,看到的,就是顧未了。


    “你叫顧未,”太皇這是問,但,也是肯定地答。也難怪,這孩子是他此次“欽點”應詔而來,除了“桂豐劫案”的一鳴驚人,更也是,他是賢因——曾經自己最得力的“左膀”的孫子。


    “是,太皇。”顧未恭敬頷首,小兒子的氣度頗有爺爺風範,不驕不躁,涵養得體。但,太皇心中微笑感慨,賢因體胖,能坐絕不站著,哪有他孫子這般靈活矯健。


    “你心目中,好的文學是什麽樣的,”


    “回太皇,好的文學就是要豐富,方法上最好能夠簡潔,在基本生存上有一個超越性的東西。像倭本的小泉八雲,他的作品讀完,能讓人心裏產生某種向善的要求。或者,有助於去了解欲望的秘密。欲望在今天,還在控製著人心,好的作品能夠帶領我們穿透這些。”


    何其成熟!


    所以說後生可畏,


    爾今的後生更可畏!


    然而我們“世俗意義”上的“學渣”子牛是沒親耳聽到這些,要不——哦,她也不得慚愧,沒讀多少“救世濟人”的大道理書也不是什麽可恥之事,她來這個世上的意義本就不是“救世濟人”,很可能還恰恰相反……好了,有違天機,這裏不多言,嘻嘻。


    但是,還是應該叫子牛聽聽這些少年人的言辭見解,這樣她才該心中有數:今後,看著像“翻雲覆雨”的是少帝蘇肅神明,亦甚或太皇這樣的大人物們,其實,真正影響“大世界未來”的,還是這群少年英雄!他們才是她“馳騁天地”的神兵!


    嗯,“文鬥考驗”,她隔得遠是聽不見瞧不著的,但接下來的“武鬥”,那才是此一時英繭把她叫來要看的真正好戲!


    俗氣咯,就像太皇今後經常說她的,“文縐縐的來不得一點,一到耍猴時段最是精神!”就是形容她隻愛看熱鬧,不喜文雅。可她就是這麽個貨怎麽辦,難怪後人評元帝,越往後越“俗豔”,實在也怪不得元帝,他的品味一直在線,無奈,身側的劫數不好這些,元帝隻得跟著隨其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寶貝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了並收藏寶貝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