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苑機場,


    梅粒和眾將、眾大員等待父親勝利回京!


    梅帥這次在北境又有突破性戰略成果,舉國振奮。不過此番回國低調,一來符合梅帥一向風格,再,主要還有另一位重要大帥首次入京,跟這位的行事作風也符合。


    陳元立,


    來自九幕世家——陳家,可說代代出名將!


    他家戰將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末年,出產了陳齕、陳剪、陳賁、陳離祖孫四代戰將。陳齕是秦昭襄王的心腹愛將,長平之戰時作為白起的副手,戰勝六國唯一有實力與秦國一爭高下的趙國,坑殺45萬趙軍降卒。陳齕的兒子陳剪、孫子陳賁都是秦國的統帥,除了韓城,燕、趙、楚、魏、齊五國都是陳剪、陳賁父子滅的。陳離是陳賁之子,是始皇稱帝後的重要統帥。始皇死後,農義風起雲湧。陳離作為鎮壓義軍的重要力量,在與項王對戰時,兵敗被殺。


    明時到陳成梁一輩,又至高光時刻,包括陳成梁、陳如鬆、陳如柏、陳如楨、陳如樟、陳如梅、陳如梓、陳如梧、陳如桂、陳如楠、陳懋祖祖孫四代名將。陳成梁的得意之戰是赴鮮於抗擊韋軍,以3000關寧鐵騎大戰韋軍數萬野戰不對,一戰成名!隻可惜陳成梁之後中了蒙人的埋伏,戰死沙場。陳成梁的兒子陳如鬆、陳如柏等人皆官至總兵一級,成為大明守衛邊關的中流砥柱。明末,陳成梁的後人還有數十位在軍中服役,戰死者頗多。陳成梁的曾孫陳懋祖,在明滅後依然堅持和金軍戰鬥數年,直到永曆二年才向金廷投降,任西洲巡撫。


    至近代,陳元立往前近五代祖輩也是在大小戰役奮勇殺敵,直至陳立元,依舊戰前線!


    陳家近代一直駐守北境。他家應該數“堅定的梅派”,世代力挺梅家!


    由此可知,陳家屬“至純武將世家”,極少涉爭。所以此番真的是陳立元首次入京,前提還是在梅帥的“引領”下。


    梅粒迎上來,十分高興,“父親,”先向梅帥行禮,接著就“師父!”也是向陳立元標準行禮!是呀,梅粒一小的“武學”近半是陳立元啟蒙。


    “小粒,”陳立元這時才算露出可親笑意,他為人一向嚴肅,極少有笑容一般。伸手拍拍梅粒肩頭,“小夥子更結實了。”梅粒就是憨笑,他跟前還是個孩子一樣。


    梅帥看一眼兒子,就是輕搖頭,“還是沒用得很,幾時能看到他跟涵兒一樣出息,我都能閉眼!”


    陳立元有二子,


    長子陳涵,絕對承襲九幕陳家虎將之利,是陳立元最重要的副將,少年既“關河之戰”一戰成名!一直以來也是駐守北境。


    幼子陳妠——這個,嗯,就弱些。


    陳立元和妻子易敏伉儷天成,有了兒子陳涵後,一直想再要個女兒,湊個“好”字就圓滿了。結果,二胎還是兒子,所以你看小兒子的名字“妠”不僅偏女性化,甚至還有“女”旁!也是說明了當年的“遺憾”:這個名字早取好,不過是為女兒取的。


    再就是,陳妠天生體弱,好似娘胎裏就不帶九幕陳家的“剛武之氣”,但並不表示就失了九幕陳家的“堅韌不拔”!陳妠聰明端敏,身體不好,可照樣是父母的驕傲,他四歲熟讀《左傳》,六歲就能跟著父兄論軍事!還熟曉經綸地理,說神童也不為過。


    陳妠今年十八,也一小在北境受教育,幾乎沒出過北境。


    梅帥這麽說,陳立元肯定直輕輕擺手,梅粒的“出息”有他荒劣的一麵,但,不得不承認,也有他獨絕的厲害!


    “小粒這些年的成長,我們可都有目共睹……”邊走邊聊,


    說著,梅帥忽轉頭看向兒子,“妠兒後天過來,你都安排好了?”


    梅粒笑著點頭,“早安排好了,跟空醫二科也打好招呼,妠兒實習的地兒也確認了。”


    一聽,陳立元更是感激甚至有些歉意,“多謝操勞了,妠兒也是……”


    梅帥壓壓他那邊的手,“你也是,妠兒的天分都快被你耽誤光了,早幾年你就該把他送出來,天地這麽大……”


    陳妠在北境學醫,可饒是再好的軍醫為師,畢竟北境一方之隅人才有限,早就叫陳妠學到極致,沒什麽突破了。是這次梅帥親赴北境指揮,也親眼所見陳妠之才,罵陳立元“呆板短見”阻了孩子發展,叫他趕緊把陳妠送京裏“再深造”。這才有“陳妠的隨後到京”。


    “師父,快別這麽說,妠兒這天分,從前就跟您建議過,送出來大有可為,可那時候還當您舍不得他。”梅粒也笑著說,


    陳立元又是直搖頭,“也不是舍不得,你也曉得,妠兒是個內向的孩子,我們那兒地偏人稀,他過慣了……”


    “你還是舍不得,又沒問問孩子的想法,他真過慣了?他要出來見世麵跟性子沒關係,你也是替他操多心。”梅帥直言,陳立元笑著點頭,“也是。”


    陳立元等上了後一輛車,


    梅粒和父親乘同一輛車,


    後座。


    父親這才問起,“羊兒最近身體還好,”


    梅粒笑“好得很,她今兒說來接您呢,又來了新鮮布料得她親自去挑選,就說在家等了。”


    梅帥也有笑意,輕點點頭“她現在有些正事做也好。”


    梅帥座駕一行先送陳立元等回接待公館,安頓好他們——說明梅帥多重視陳立元的到來。再才回家。


    路上,梅帥看見道旁有賣蒸糕,親自下車買了熱騰騰一包,一直就手捧著,回去給他的羊兒吃呢。


    卻回到家了,羊兒還沒從“選布料的地兒”回來,梅帥遂親自下廚,興致勃勃給她弄幾個家鄉硬菜團聚。


    哎,這哪裏是她為他接風,老梅是風塵仆仆回來,還得伺候她味口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寶貝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了並收藏寶貝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