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會出這樣的事呢?如同任何事一樣,根源在父母。因為莉迪亞的父母,因為她父母的父母。因為很久以前,她的母親就失蹤過,她父親把她母親找回了家。因為她的母親最希望與眾不同,她父親卻最想要融入人群,而這兩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1955年,瑪麗琳在拉德克利夫學院2上大一,她報了“物理學導論”這門課,輔導員看了一眼她的課表,沉默了一下沒說話。他是個胖男人,穿花呢套裝,係深紅色領結,身邊的桌子上扣著一頂深灰色的帽子。“你為什麽選物理課?”他問。瑪麗琳靦腆地解釋說,她想成為醫生。“不想當護士嗎?”他輕聲笑著,從文件袋裏抽出瑪麗琳的高中成績單研究起來。“嗯,”他說,“我看到你在高中物理課上取得了很高的分數。”瑪麗琳拿了全班最高分,在每次考試中都名列前茅,她熱愛物理。然而輔導員不可能知道這些。在成績單上,隻有一個字母“a”。瑪麗琳屏息靜氣地等待,擔心輔導員會告訴她,自然科學太難,她最好還是選些別的,比如英語或曆史。她已經想好了要如何反駁。不過,輔導員最後說:“好吧,你為什麽不試試化學呢——要是你覺得自己能行的話。”說完就在她的課程申請上簽了字,交了上去。


    去化學實驗室報到時,瑪麗琳發現屋裏有十五個男的,隻有自己是女的。有時,講師會輕蔑地咂著嘴說:“沃克爾小姐,請把你金色的頭發紮好。”還有人會問她:“我來幫你點酒精燈吧?”“我幫你打開那個罐子?”如果哪天她打碎了燒杯,第二天上課時,會有三個男生衝過來對她說:“小心,最好讓我們幫忙。”她很快意識到,不管說什麽,他們都喜歡用“最好”這兩個字起頭:“最好讓我幫你倒掉這些酸液。”“最好靠後站——它會爆掉的。”第三天上課,她決定表明自己的態度。當他們試圖把試管遞過來時,她說“不用,謝謝”,然後忍住笑意,在他們的注視下,用本生燈燒軟玻璃試管,抻長管壁,像玩太妃糖那樣把它們改造成錐形的滴瓶。當她的同學們偶爾把酸液濺到實驗服上,甚至在裏層的西裝上燒出小洞時,她卻能穩穩地拿著器具量酸液。她配出的溶液永遠不會像小蘇打火山爆發那樣冒著泡泡流到實驗台上,她的實驗結果是最精確的,實驗報告是最完備的。到了期中考試的時候,她已經在每次測驗中取得了第一名,講師也早就收起了嘲弄的笑容。


    她一直都喜歡用這種方式讓人刮目相看。高中時,她向校長提要求:把她的家政課換成手工課。當時是1952年,雖然波士頓的科研人員正準備開發一種能夠永遠改變女性人生的藥物——但是,女孩們還是得穿裙子上學。而在弗吉尼亞,她的要求會被視為激進,因為每個高二女生都要上家政課,瑪麗琳的母親多麗絲·沃克爾還是帕特裏克·亨利高中唯一的家政課教師。瑪麗琳希望和高二男生一起上手工課,她指出,家政和手工課的學時是一樣的,所以,她的課程計劃不會被打亂。校長托利弗先生非常了解她,自六年級開始,她一直是班級尖子生——比其他男孩女孩都要優秀——而且,她母親在這所學校任教多年。所以,當瑪麗琳提出申請時,校長先是微笑著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


    “抱歉,”他說,“我們不能為任何人破例,否則人人都會想搞特殊。”見到瑪麗琳臉上的表情,校長伸出胳膊,越過辦公桌,拍了拍她的手,“手工課上的一些工具,對你來說可能挺難用的,”他告訴她,“而且,說實話,沃克爾小姐,課堂上出現了你這樣的女孩,對男孩們來說,可能會讓他們分心。”她明白,他這樣說好像是在誇她,但是她也知道,這實際上並不是一種誇獎。不過,她還是微笑著感謝了校長,那不是一個真心的笑,因為她的酒窩根本都沒有露出來。


    於是,她隻好無精打采地坐在教室後排,等著聽她母親發表十二年來重複過無數次的“歡迎學習家政課”的演講。“每一位年輕女士,都需要管理住宅。”母親向學生們保證道。這時候的瑪麗琳正在玩手指頭,她心想:說得好像如果你不看著家裏的房子,它就會跑掉一樣。她觀察著家政課上的其他女孩,有的在咬指甲,有的身上穿的毛衣起了球,有的聞起來像是在午餐時偷偷抽過煙。她能看到走廊對麵的教室裏,手工課老師蘭蒂斯先生正在演示如何使用錘子。


    管理住宅,她想。每天她都會看到同學們戴著頂針,動作笨拙地咂濕線頭,眯著眼睛把它穿進針眼裏去。她想起她母親每次吃飯之前都要換衣服,盡管她無需用光鮮的皮膚和整潔的家居服取悅丈夫——她的母親是在丈夫離開之後才開始教家政課的。那時瑪麗琳才三歲,她隻在觸覺和嗅覺方麵仍對父親有些還算清晰的印象:父親抱起她時,他的胡茬紮著她的臉頰,一股“老辣椒”牌須後水的濃烈味道隨之鑽進她的鼻孔。她不記得他是怎麽離開的,但知道這件事發生了。每個人都知道。而現在,每個人又似乎或多或少地忘記了這件事,以至於新搬來學區的人會以為沃克爾夫人是寡婦。對於此事,她母親本人則從來不提,她依舊會在做飯之後和用餐之前補妝,在下樓做早飯之前塗上唇膏。所以,所謂的“管理住宅”是有道理的,瑪麗琳想,因為,有時候,房子真的會跑掉。在英文課的一次測驗中,她寫道:“反諷——對事物的預期和現實結果之間的矛盾的嘲弄。”結果得了“a”。


    後來在用縫紉機的時候,瑪麗琳讓線打結;她在剪紙時肆意破壞,亂剪一氣;縫的拉鏈會從衣服上掉下來;調製的煎餅麵糊裏有碎雞蛋殼;做鬆糕時該放糖卻放了鹽。一次,她把熨鬥底朝下扣在熨衣板上,結果把熨衣板燒糊了,冒出來的黑煙甚至觸發了火災報警器。那天晚上吃飯時,她母親嚼完土豆咽下去,優雅地把刀叉擺放在盤子上,開口道:


    “我知道你想證明什麽,但是,相信我,要是你一直這麽幹,我會讓你失望的。”然後,她就收拾好碗碟,端著它們到水池那邊去了。


    瑪麗琳沒有像往常一樣過去幫忙。她看著母親把一條帶褶邊的圍裙搭在腰上,手指麻利地係了一個扣。刷完盤子,她母親衝幹淨手,塗了一點櫃台上的護膚液,走到桌旁,撥開瑪麗琳臉上的頭發,親了親她的額頭。她的手聞起來有檸檬的味道,她的嘴唇幹燥溫暖。


    此後的餘生裏,每當瑪麗琳想到自己的母親,這一幕就會首先從腦海中浮現。以她的故鄉夏洛特斯維爾為圓心、八十英裏為半徑畫一個圓,她母親從未走出過這個範圍。在戶外,她總是戴手套,要是不為女兒準備一頓熱氣騰騰的早餐,她是堅決不會讓瑪麗琳去學校的。瑪麗琳的父親離開後,她對丈夫絕口不提,獨自把女兒養大。瑪麗琳獲得了拉德克利夫學院的獎學金之後,母親擁抱了她很久,並且小聲對她說:“你根本想象不到,我是多麽為你驕傲。”她鬆開胳膊,直視著女兒的眼睛,把她的頭發掖到耳朵後麵,說:“你知道,你會遇到很多優秀的哈佛男人。”


    她母親說得沒錯,但這讓瑪麗琳在往後的日子裏一直覺得困擾。她從頭開始學化學,主修物理,做好了向醫學院進軍的準備。每天晚上,她的室友別好卷發夾塗上冷霜去睡覺時,瑪麗琳卻在埋頭苦讀。她困了就喝濃茶,或者想象自己穿著醫生的白大褂,把手放在發燒的病人額頭,戴著聽診器為他們診斷的樣子,以此來提神。做醫生是她想象得到的最能與母親的生活方式拉開距離的職業。以家政課老師的標準,把一道褶邊縫得整齊利落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洗掉襯衫上的甜菜汁也算得上值得慶祝的理由。而作為醫生,她的工作是止血止痛、修皮整骨、挽救生命。不過,她母親的預測也是正確的——她遇到了一個男人。


    1957年9月,瑪麗琳上大三。一天,她坐在擁擠的講堂後排聽課。劍橋的天氣依舊潮濕悶熱,大家對涼爽的秋天翹首以待。這堂課是當年新開的——“美國文化中的牛仔”——每個人都想選。據說,課後作業是觀賞影視作品《西部獨行俠》和《荒野大鏢客》。瑪麗琳從資料夾中拿出一張活頁紙。就在她低頭忙碌時,教室裏突然變得像雪地一樣安靜,她抬眼看到這門課的教授走近講台,立刻明白了大家安靜下來的原因。


    課程目錄上寫著授課人的名字“詹姆斯·p.李”。他看起來就像個大四學生,但沒人跟他熟識。瑪麗琳從小在弗吉尼亞長大,“李”這個姓會讓她聯想到特定類型的男人,比如理查德·亨利·李、羅伯特·e.李,所以,她意識到自己和大家一樣,以為這個“詹姆斯·p.李”會身穿淺棕色夾克,操著慢條斯理的南方口音。而眼前這個把講義放在講台上的人,卻非常青澀瘦削,不過,僅憑年齡還不至於讓他們如此震驚。一個東方人,她想。她之前從未親眼見過東方人。他打扮得像個送葬的,一身黑西裝,黑領帶係得很緊,襯衫白得耀眼,頭發向後梳,整齊地一分為二,但後麵有一撮頑強地直豎著,如同印第安酋長頭上戴的羽毛。開口講話時,他伸出一隻手,想把那撮頭發抿回去,下麵有學生偷偷笑起來。


    不知道李教授是否聽到了學生的竊笑,反正他並沒有被打斷。“下午好。”他說。瑪麗琳意識到,他在黑板上寫下名字時,她不自覺地屏住了呼吸。從同學們的神情中,她能看出他們在想什麽。這就是我們的教授?這個小個子,身高至多不過五英尺九英寸,甚至連美國人都不是,竟然要給他們講牛仔的曆史?不過,再次打量他的時候,瑪麗琳注意到他的脖頸細長、臉頰光滑,看起來像個穿著大人衣服的小男孩。她閉上眼睛,祈禱這門課能夠順利進行。教室裏的寂靜還在蔓延,如同不斷擴張的氣泡表麵,隨時都會破裂。身後的人突然傳給她一疊油印的講義,她嚇得跳了起來。


    瑪麗琳把講義傳給其他人,這時,李教授又說話了。


    “牛仔的形象,”他說,“出現得比我們想象的早得多。”他的英文聽不出口音,這讓瑪麗琳如釋重負,一顆提起的心緩緩放下。她很想知道他是從哪兒來的,因為她曾經聽說,中國人說英文都是這樣的:“so solly,no washee.”他是在美國長大的嗎?過了不到十分鍾,學生們就開始做小動作和竊竊私語。瑪麗琳瞥了一眼自己記下的要點,比如“在美國曆史的各個階段經曆過多次演化”“社會反叛者與典型的美國價值觀之間的明顯分歧”什麽的。她又瀏覽了一遍講義,發現要讀十本書、進行一次期中考試、寫三篇論文,但是,其他同學並不關心這些,坐在教室邊上的一個女生把書夾在腋下,偷偷溜出門外,旁邊一排的兩個女生緊隨其後。接著,教室裏的人數逐漸在減少,每隔一兩分鍾都會有人離開,第一排的一個男生甚至直接穿過講台,大搖大擺地走掉了。最後走的是後排的三個男生,他們交頭接耳,一邊竊笑一邊貼著已經空出來的整排座位挪了出去。他們的大腿碰在扶手上,發出低沉的“砰”“砰”“砰”的聲音。等到門一關,瑪麗琳就聽到外麵傳來“耶——耶——”的歡呼聲,聲音很大,蓋過了講課的聲音。現在,教室裏隻剩下九個學生,雖然他們都專注地趴在筆記本上,但臉頰和耳廓明顯發紅。瑪麗琳覺得自己的臉火辣辣的,她不敢看李教授,隻能盯著筆記,一隻手扶著額頭,似乎在遮擋陽光。


    當她終於再次朝講台上窺視的時候,發現李教授神態自若地環視整個房間,似乎什麽都沒有發生,聽到幾乎空蕩蕩的教室傳來自己講話的回音,他看上去毫不在意。離下課還有五分鍾的時候,他結束了授課,說:“我在辦公室待到下午三點。”然後,他直視前方,對著遠處某個不存在的地平線凝視了幾秒,瑪麗琳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動起來,仿佛他是在直接盯著她看。


    李教授收拾好講義離開了教室,就在這時,瑪麗琳感到脖子後麵一陣刺痛,正是這種感覺驅使她去了李教授的辦公室。曆史係的辦公區如同圖書館般安靜,空氣中透著涼意,彌漫著少量細微的塵埃。李教授坐在辦公桌前,頭靠在牆上,正在讀當天早晨的哈佛校報《哈佛克裏姆森報》。他的頭路不那麽明顯了,後麵的那一撮重又豎了起來。


    “李教授,我叫瑪麗琳·沃克爾,我在你的課上,就剛才……?”她不由自主地語調上揚,把最後一句話說得像個疑問句。她想,我聽起來一定像個十幾歲的小女孩,乏味、愚蠢、膚淺的小女孩。


    “有事嗎?”他沒有抬頭,瑪麗琳擺弄著她毛衣最上麵的那顆扣子。


    “我隻是想問一下,”她說,“你認為我是否能夠跟上這門課。”


    他還是沒有抬頭:“你是曆史專業的嗎?”


    “不,我是物理專業的。”


    “大四的?”


    “不,大三。我準備進醫學院。所以曆史——與我的專業無關。”


    “好吧,”他說,“老實說,既然你選了這門課,就不會有什麽問題。”他半合起報紙,露出底下的馬克杯,呷了一口杯裏的咖啡,又展開報紙。瑪麗琳撅撅嘴,她明白對方希望結束談話,把她趕回走廊裏,別再打擾他。可是,她來這裏總有目的,盡管她並不確定這個目的是什麽,於是,她抬抬下巴,拉了一把椅子在他桌前坐下。


    “曆史是你讀書時最喜歡的科目嗎?”


    “沃克爾小姐,”他終於抬起眼皮,“你怎麽還沒走?”隻隔著一張桌子的距離看他,她再次發現他是那麽的年輕,也許比她大不了幾歲,可能連三十歲都不到,她想。他手掌挺寬,手指修長,沒有戒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聲告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伍綺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伍綺詩並收藏無聲告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