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府誥命夫人回府,果然在自己夫君跟前說夏仲芳的好話。
尚書夫人道,“王妃和善,若當了太孫妃,自然也會親和我們府中的人,於我們有利。”
侍郎夫人道,“誰個沒有一點過往呢,前事不論,隻說現在就好。且王妃品貌出眾,又是王狀元親女,她當太孫妃,是眾望所歸。”
太史夫人道,“觀王妃為人,是肯為民眾謀福利的,且她先前流落在外,知民間疾苦,若為太孫妃,是民眾之福。”
……
各誥命夫人的話果然起了作用,朝中反對夏仲芳當太孫妃的言論漸漸少了。
候著時機,夏仲芳又抱了喆哥兒進宮拜見蘇淑妃。
蘇淑妃一聽夏仲芳抱喆哥兒來了,卻是喜悅,讓內侍快請。
夏仲芳進了殿,拉著喆哥兒拜見蘇淑妃,福下去道:“見過淑妃娘娘!”
喆哥兒是先得了夏仲芳的吩咐,這會行禮:“見過太祖母!”
“呀,瞧這小嘴甜的!”蘇淑妃得了喆哥兒一句太祖母的稱呼,眉眼全帶了笑。
她雖不能封皇後,但喆哥兒這不是喊她太祖母麽?隻要沈子齋承大業,自要尊她為太皇太後,到時一樣成為後宮至尊,晚年也有靠了。
蘇淑妃尋思著,再看夏仲芳,也覺夏仲芳順眼很多。以夏仲芳這樣的性格,將來當了太孫妃,也一樣會孝順於她,尊她為太婆婆的。
“芳娘坐罷,別站著!”蘇淑妃難得溫和,見夏仲芳道謝坐下,便招手讓喆哥兒跟前,抱他坐在身邊,笑問近來學了什麽功課,可學得懂等等。
喆哥兒驕傲仰頭道:“全學得懂。先生誇我了,說我聰慧。”
蘇淑妃便讓他背詩,他果然背了一首,一字也沒有錯。
蘇淑妃驚奇道:“果然聰慧呢,像了你阿爹小時候。”說著吩咐宮女道:“前兒得的一套玉碗玉杯,看著小巧,正合喆哥兒用,去尋出來,賞了喆哥兒!”
宮女應聲下了。
夏仲芳忙站起來代喆哥兒道謝。
待宮女尋了玉碗玉杯過來,原來是一套的,果然極小巧,小碗有拳頭大,極為精巧。
蘇淑妃便讓宮女抱著喆哥兒到側殿中玩耍。
夏仲芳見此,知道蘇淑妃有話要說的,自囑喆哥兒幾句,看著宮女抱了他下去,殿中其它人也退下了,便笑道:“淑妃娘娘有何吩咐?”
蘇淑妃正色道:“芳娘,你至今還穩坐王妃之位,有一個人功不可沒,你可知道這個人是誰?”
“是誰?”夏仲芳迷惑,自己能穩坐王妃之位,不是全靠沈子齋為自己謀劃麽?
蘇淑妃道:“齊王一人之力,豈能對抗皇上之意?現下皇上最聽一個人的話,你的事,之前之後,這個人皆出了力。”
“羅道長!”夏仲芳脫口而出。
蘇淑妃點頭道:“正是他。如今朝中也好,民眾也好,反對你當太孫妃的人確實少了,但你的過往若被人翻起,總歸不完美。皇上也不是很滿意。你當知道,這個時候若能求得羅道長再為你說話,則皇上那裏自然也沒問題了。皇上點頭,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夏仲芳忙謝過蘇淑妃指點,隻又道:“可是我想見羅道長,也不容易。”
蘇淑妃一笑,“有什麽不容易的?他今兒和皇上在三清殿說話,你抱了喆哥兒去見皇上,自然也見著他了。他有心幫你,自會指點。”
景宗皇帝這會在三清殿中喝茶,和羅道長下了一局棋,一局終,推棋而起,若有所思的樣子。
羅道長笑道:“現下天下太平,皇上還有什麽苦惱的?”
景宗皇帝也不瞞他,隨口道:“朕想封子齋為皇太孫,可是太孫妃人選,頗費思量。”
羅道長道:“現時齊王妃在民間有聲望,又育有一子,不正是好人選?”
景宗皇帝覷羅道長道:“老道啊,上回你倒是為她說話了,說什麽她有國母之相。現下又為她說話?”
羅道長攤手道:“這麽多人為她說話,齊王又一意向著她,皇上若是另選太孫妃,隻怕不美呀!”
景宗皇帝一怔,尋思了起來。
一時有內侍稟報,說是夏仲芳和喆哥兒求見。
景宗皇帝便令人傳他們晉見。
夏仲芳帶著喆哥兒進了殿,拜見了景宗皇帝,又和羅道長見過,問候了一句。
羅道長笑道:“不敢當王妃的禮!”
“這禮,老道當得的。”景宗皇帝在旁邊笑道:“你幾次為她說話,受她一個禮有什麽?”
夏仲芳心頭一跳,抬眼去看羅道長,見他笑著點點頭,突然就篤定下來了,原來羅道長一直在幫我的!當年救命之恩,他記著呢!
羅道長笑向景宗皇帝道:“皇上,齊王難道不是遇著王妃後,才一步一步轉運的?可知,王妃本就是齊王命中的貴人了。老道為皇上分憂,為齊王分憂,自然要為王妃說話了。”
景宗皇帝一聽,笑罵羅道長一句,自去抱了喆哥兒問話,見喆哥兒伶俐,心下暗道:也罷,看在她是喆哥兒生母份上,且讓她當著太孫妃好了。
“好好教導喆哥兒,打理好王府,為子齋分憂!”景宗皇帝終是開口向夏仲芳囑了一句,又道:“天也不早了,你們回罷!”
夏仲芳一聽,知道景宗皇帝不會反對她當太孫妃了,不由大喜,忙恭敬應了,領了喆哥兒下去。
沈子齋回府時,聽得夏仲芳也從宮中回來了,便進房問話。
夏仲芳一一說了,這才提起自己當年救過羅道長一事。
沈子齋大喜,摟住夏仲芳道:“果然好人有好報。芳娘當年救他一命,他現下自然要報答。”
因說著話,沈子齋又道:“本王已囑人給芳娘布置一間書房。到時,芳娘自可以在書房中畫畫寫字,做些自己的事。”
“王爺!”夏仲芳不由親了沈子齋一口。
夏仲芳這間書房,是沈子齋親手布置著,還給她搜羅各式棋譜和曲譜等充實書房。
到書房布置好時,夏仲芳進去一瞧,馬上喜歡上了,笑和沈子齋道:“王爺,我像在做夢似的。”
沈子齋遣開身邊的人,牽著夏仲芳的手,讓她坐到書案前,把筆洗等物一一指給她看,說著來曆。
夏仲芳滿心歡喜,抬眼見著沈子齋俊俏的容顏,不由想調戲,低低道:“什麽都好,就是缺少一個紅袖添香的。”
沈子齋正好穿著紅衣,聞言笑道:“就讓本王給你紅袖添香罷!”說著果然挽了衣袖去啟香爐,又拿香筷挾了香餅子置入香爐中,點了香,這才退到夏仲芳身邊問道:“王妃還有什麽吩咐?”
“美人給本王妃捶肩!”夏仲芳得寸進尺。
“遵命!”沈子齋退到夏仲芳身後,伸出手給她捏肩膀,一邊捏一邊問道:“舒適否?”
“還行!”夏仲芳眉眼全是笑,嘴裏卻指揮道:“後背也捶捶。”
沈子齋大手移向下,掐在夏仲芳腰上,攏了攏道:“王妃這纖腰,是如何長成的?”
“天生的。”夏仲芳有些癢癢,卻是忍著。
“哪王妃這豐盈處呢?也是天生的?”沈子齋早忍不住了,雙手向前,罩在夏仲芳豐盈處,隔著衣裳揉搓起來,含糊問著話。
夏仲芳嚶嚀一聲,去推沈子齋的手,不讓他再動,卻哪兒推得掉?
“芳娘!”沈子齋探手一抱,已是抱起夏仲芳,把她置到案上,俯頭親了下去。
“王爺,這是我的書房,怎能……”夏仲芳的話才出口,紅唇已被堵住了,轉為輕吟聲。
兩人親熱了一會兒,聽得外間有稟話聲,這才止了動作,喊了人進來。
原來韋天澤的妹妹韋天真上京,韋天澤已親去迎了進城,正往王府中來,蘇玉葉特意著人來稟報夏仲芳一聲的。
夏仲芳幾日前已是知道韋天真來京的事,早叫人收拾下廂房,這會聽得稟報,自然吩咐人備酒席,準備給韋天真接風洗塵。
這麽一個時候,韋天真坐在轎內,揭起一角轎簾,往外瞧了瞧,暗暗點頭,不愧是上京繁華地,到處熱鬧非凡。
楊奶娘見韋天真略看一眼就放下轎簾,便悄聲道:“娘子,夫人是囑過,說咱們現下雖說是走親戚,其中深意,你卻也知道,隻莫叫人小看了去。”
韋天真點頭應道:“是!”
沈子齋去年扳倒了太子,接著扳倒沈子友,他將要封皇太孫的消息,自然傳到邊關去了。
韋清耳的夫人楊氏總怕韋清耳又會像前幾年那樣,被閑擱了。又想著兒子韋天澤雖娶了蘇家的娘子,到底不保險。前思後想之下,也不對韋清耳說實話,隻說韋天真也十五歲了,不能再耽擱,自要上京城投奔哥哥韋天澤,讓韋天澤和蘇玉葉幫眼,尋一頭好婚事。
私下,楊氏卻是悄對韋天真道:“齊王府的王妃雖育了一子,聽聞不得皇上喜愛,沒準當不得太孫妃的。你此去,留意著,若能夠,便……。若不能夠,也務必讓你哥哥嫂子代你尋一門相當的婚事。”
韋天真在邊關這些年,雖也見過一些男子,不過粗魯武夫,自然瞧不上眼,聽得能上京城,自然一一應承了楊氏的話。
現下一行人漸近了齊王妃,她到底忍著沒有揭開車簾去看,隻小聲道:“不知道王爺和王妃是何等樣人?”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了!
尚書夫人道,“王妃和善,若當了太孫妃,自然也會親和我們府中的人,於我們有利。”
侍郎夫人道,“誰個沒有一點過往呢,前事不論,隻說現在就好。且王妃品貌出眾,又是王狀元親女,她當太孫妃,是眾望所歸。”
太史夫人道,“觀王妃為人,是肯為民眾謀福利的,且她先前流落在外,知民間疾苦,若為太孫妃,是民眾之福。”
……
各誥命夫人的話果然起了作用,朝中反對夏仲芳當太孫妃的言論漸漸少了。
候著時機,夏仲芳又抱了喆哥兒進宮拜見蘇淑妃。
蘇淑妃一聽夏仲芳抱喆哥兒來了,卻是喜悅,讓內侍快請。
夏仲芳進了殿,拉著喆哥兒拜見蘇淑妃,福下去道:“見過淑妃娘娘!”
喆哥兒是先得了夏仲芳的吩咐,這會行禮:“見過太祖母!”
“呀,瞧這小嘴甜的!”蘇淑妃得了喆哥兒一句太祖母的稱呼,眉眼全帶了笑。
她雖不能封皇後,但喆哥兒這不是喊她太祖母麽?隻要沈子齋承大業,自要尊她為太皇太後,到時一樣成為後宮至尊,晚年也有靠了。
蘇淑妃尋思著,再看夏仲芳,也覺夏仲芳順眼很多。以夏仲芳這樣的性格,將來當了太孫妃,也一樣會孝順於她,尊她為太婆婆的。
“芳娘坐罷,別站著!”蘇淑妃難得溫和,見夏仲芳道謝坐下,便招手讓喆哥兒跟前,抱他坐在身邊,笑問近來學了什麽功課,可學得懂等等。
喆哥兒驕傲仰頭道:“全學得懂。先生誇我了,說我聰慧。”
蘇淑妃便讓他背詩,他果然背了一首,一字也沒有錯。
蘇淑妃驚奇道:“果然聰慧呢,像了你阿爹小時候。”說著吩咐宮女道:“前兒得的一套玉碗玉杯,看著小巧,正合喆哥兒用,去尋出來,賞了喆哥兒!”
宮女應聲下了。
夏仲芳忙站起來代喆哥兒道謝。
待宮女尋了玉碗玉杯過來,原來是一套的,果然極小巧,小碗有拳頭大,極為精巧。
蘇淑妃便讓宮女抱著喆哥兒到側殿中玩耍。
夏仲芳見此,知道蘇淑妃有話要說的,自囑喆哥兒幾句,看著宮女抱了他下去,殿中其它人也退下了,便笑道:“淑妃娘娘有何吩咐?”
蘇淑妃正色道:“芳娘,你至今還穩坐王妃之位,有一個人功不可沒,你可知道這個人是誰?”
“是誰?”夏仲芳迷惑,自己能穩坐王妃之位,不是全靠沈子齋為自己謀劃麽?
蘇淑妃道:“齊王一人之力,豈能對抗皇上之意?現下皇上最聽一個人的話,你的事,之前之後,這個人皆出了力。”
“羅道長!”夏仲芳脫口而出。
蘇淑妃點頭道:“正是他。如今朝中也好,民眾也好,反對你當太孫妃的人確實少了,但你的過往若被人翻起,總歸不完美。皇上也不是很滿意。你當知道,這個時候若能求得羅道長再為你說話,則皇上那裏自然也沒問題了。皇上點頭,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夏仲芳忙謝過蘇淑妃指點,隻又道:“可是我想見羅道長,也不容易。”
蘇淑妃一笑,“有什麽不容易的?他今兒和皇上在三清殿說話,你抱了喆哥兒去見皇上,自然也見著他了。他有心幫你,自會指點。”
景宗皇帝這會在三清殿中喝茶,和羅道長下了一局棋,一局終,推棋而起,若有所思的樣子。
羅道長笑道:“現下天下太平,皇上還有什麽苦惱的?”
景宗皇帝也不瞞他,隨口道:“朕想封子齋為皇太孫,可是太孫妃人選,頗費思量。”
羅道長道:“現時齊王妃在民間有聲望,又育有一子,不正是好人選?”
景宗皇帝覷羅道長道:“老道啊,上回你倒是為她說話了,說什麽她有國母之相。現下又為她說話?”
羅道長攤手道:“這麽多人為她說話,齊王又一意向著她,皇上若是另選太孫妃,隻怕不美呀!”
景宗皇帝一怔,尋思了起來。
一時有內侍稟報,說是夏仲芳和喆哥兒求見。
景宗皇帝便令人傳他們晉見。
夏仲芳帶著喆哥兒進了殿,拜見了景宗皇帝,又和羅道長見過,問候了一句。
羅道長笑道:“不敢當王妃的禮!”
“這禮,老道當得的。”景宗皇帝在旁邊笑道:“你幾次為她說話,受她一個禮有什麽?”
夏仲芳心頭一跳,抬眼去看羅道長,見他笑著點點頭,突然就篤定下來了,原來羅道長一直在幫我的!當年救命之恩,他記著呢!
羅道長笑向景宗皇帝道:“皇上,齊王難道不是遇著王妃後,才一步一步轉運的?可知,王妃本就是齊王命中的貴人了。老道為皇上分憂,為齊王分憂,自然要為王妃說話了。”
景宗皇帝一聽,笑罵羅道長一句,自去抱了喆哥兒問話,見喆哥兒伶俐,心下暗道:也罷,看在她是喆哥兒生母份上,且讓她當著太孫妃好了。
“好好教導喆哥兒,打理好王府,為子齋分憂!”景宗皇帝終是開口向夏仲芳囑了一句,又道:“天也不早了,你們回罷!”
夏仲芳一聽,知道景宗皇帝不會反對她當太孫妃了,不由大喜,忙恭敬應了,領了喆哥兒下去。
沈子齋回府時,聽得夏仲芳也從宮中回來了,便進房問話。
夏仲芳一一說了,這才提起自己當年救過羅道長一事。
沈子齋大喜,摟住夏仲芳道:“果然好人有好報。芳娘當年救他一命,他現下自然要報答。”
因說著話,沈子齋又道:“本王已囑人給芳娘布置一間書房。到時,芳娘自可以在書房中畫畫寫字,做些自己的事。”
“王爺!”夏仲芳不由親了沈子齋一口。
夏仲芳這間書房,是沈子齋親手布置著,還給她搜羅各式棋譜和曲譜等充實書房。
到書房布置好時,夏仲芳進去一瞧,馬上喜歡上了,笑和沈子齋道:“王爺,我像在做夢似的。”
沈子齋遣開身邊的人,牽著夏仲芳的手,讓她坐到書案前,把筆洗等物一一指給她看,說著來曆。
夏仲芳滿心歡喜,抬眼見著沈子齋俊俏的容顏,不由想調戲,低低道:“什麽都好,就是缺少一個紅袖添香的。”
沈子齋正好穿著紅衣,聞言笑道:“就讓本王給你紅袖添香罷!”說著果然挽了衣袖去啟香爐,又拿香筷挾了香餅子置入香爐中,點了香,這才退到夏仲芳身邊問道:“王妃還有什麽吩咐?”
“美人給本王妃捶肩!”夏仲芳得寸進尺。
“遵命!”沈子齋退到夏仲芳身後,伸出手給她捏肩膀,一邊捏一邊問道:“舒適否?”
“還行!”夏仲芳眉眼全是笑,嘴裏卻指揮道:“後背也捶捶。”
沈子齋大手移向下,掐在夏仲芳腰上,攏了攏道:“王妃這纖腰,是如何長成的?”
“天生的。”夏仲芳有些癢癢,卻是忍著。
“哪王妃這豐盈處呢?也是天生的?”沈子齋早忍不住了,雙手向前,罩在夏仲芳豐盈處,隔著衣裳揉搓起來,含糊問著話。
夏仲芳嚶嚀一聲,去推沈子齋的手,不讓他再動,卻哪兒推得掉?
“芳娘!”沈子齋探手一抱,已是抱起夏仲芳,把她置到案上,俯頭親了下去。
“王爺,這是我的書房,怎能……”夏仲芳的話才出口,紅唇已被堵住了,轉為輕吟聲。
兩人親熱了一會兒,聽得外間有稟話聲,這才止了動作,喊了人進來。
原來韋天澤的妹妹韋天真上京,韋天澤已親去迎了進城,正往王府中來,蘇玉葉特意著人來稟報夏仲芳一聲的。
夏仲芳幾日前已是知道韋天真來京的事,早叫人收拾下廂房,這會聽得稟報,自然吩咐人備酒席,準備給韋天真接風洗塵。
這麽一個時候,韋天真坐在轎內,揭起一角轎簾,往外瞧了瞧,暗暗點頭,不愧是上京繁華地,到處熱鬧非凡。
楊奶娘見韋天真略看一眼就放下轎簾,便悄聲道:“娘子,夫人是囑過,說咱們現下雖說是走親戚,其中深意,你卻也知道,隻莫叫人小看了去。”
韋天真點頭應道:“是!”
沈子齋去年扳倒了太子,接著扳倒沈子友,他將要封皇太孫的消息,自然傳到邊關去了。
韋清耳的夫人楊氏總怕韋清耳又會像前幾年那樣,被閑擱了。又想著兒子韋天澤雖娶了蘇家的娘子,到底不保險。前思後想之下,也不對韋清耳說實話,隻說韋天真也十五歲了,不能再耽擱,自要上京城投奔哥哥韋天澤,讓韋天澤和蘇玉葉幫眼,尋一頭好婚事。
私下,楊氏卻是悄對韋天真道:“齊王府的王妃雖育了一子,聽聞不得皇上喜愛,沒準當不得太孫妃的。你此去,留意著,若能夠,便……。若不能夠,也務必讓你哥哥嫂子代你尋一門相當的婚事。”
韋天真在邊關這些年,雖也見過一些男子,不過粗魯武夫,自然瞧不上眼,聽得能上京城,自然一一應承了楊氏的話。
現下一行人漸近了齊王妃,她到底忍著沒有揭開車簾去看,隻小聲道:“不知道王爺和王妃是何等樣人?”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