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禮,即為成婚之禮,於黃昏時舉行,取其陰陽交替有漸之義。
從下午開始便時時在計算時辰,待到新郎終於在喜娘的報喜聲中步入花家,神經繃緊了好些日子的四房終於聽到了心落下去的聲音。
她們不敢說不敢深想,就怕事情到了最後關頭生變。
好在蔡家果然是信人。
堂屋內,四太太坐於高位,另一側則空著,衛氏左於左邊下首,其他人再依次而坐,花芷這次沒有謙讓,以大房當家的身份坐於右邊第一個位置。
蔡家長孫蔡傑明著一身深絳色婚服,個頭頗高的他走路生風,看起來倒有點武將的架勢。
進門一眼看到一眾長者中的年輕麵孔他腳步一頓,立刻就明白了她的身份,記起京城那些個傳言他不由好奇的多看了兩眼,然後大步走到四太太麵前行大禮。
四太太欣慰的看著娘家的小輩,“傑明,我家琴兒就交給你了,你需得好好待她,相攜相扶到白頭。”
“是,傑明定不敢讓您失望。”
蔡傑明再向衛氏行拜禮,衛氏又是一番交待,之後向其他人行李時便無需大禮了。
花芷為尊,蔡傑明先向她行了禮,花芷回了他半禮,“祝你們幸福。”
蔡傑明心裏的感覺實在奇特的緊,說了句謝謝就不知道該再說些什麽,還是喜娘提醒一聲他才繼續轉向她人行禮。
花芷心裏也悄悄鬆了口氣,這樣的場麵她也是第一次經曆,生疏得很,幸好那蔡傑明比她還生疏。
後麵的事花芷沒有去湊熱鬧,隻聽著外邊的熱鬧也知曉蔡家確實沒有敷衍這一門親事,不論是蔡家是有遠見還是重情重義都說明為人秉性不差,倒是可以結交一番。
這時柏林的聲音響起,“姐夫,我代表花家所有的男人問你一句,你會對花琴好嗎?”
喧囂頓時轉為寂靜,一水兒的小孩以花柏林為首擋在了蔡傑明麵前,他們最大的也隻有十五歲,為主的花柏林更是隻有十一歲,再之後一個比一個小,他們此時就是花家的男人,他們正以稚嫩的肩膀想替花家即將出嫁的女兒撐腰。
蔡傑明突然就想起那日祖父將自己叫去和自己說起這樁親事,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祖父說的那句:花家的底蘊一代敗不完,隻要花家的子息爭氣,花家東山再起指日可待。
眼前這些就是花家的子息,他們清清淩淩的站在自己麵前,明明還滿身稚氣卻挺起胸膛以男人自居,他沒有祖父的慧眼如炬,卻也相信眼前這些孩子必能讓花家東山再起。
對著這樣認真的眼神,他無法敷衍,“我答應你們,一定會對花琴好。”
花柏林抿了抿唇,神情依舊繃著,“如果你不能說到做到我會接她回家,長姐說過,花家的女兒不是潑出去的水,娘家什麽時候都是她們的依靠。”
“好。”除了一個好字蔡傑明不知道還能說什麽,花琴是他表妹,知她品性,了她才情,花家女特有的書卷氣和美貌她都有,從一開始他就對長輩定下的這門親事很滿意,即便曾經因為花家落難而猶豫過,最後也堅定了迎娶的決心。
他說會對花琴好,不止是為了應付花家人。
花家一眾女人已經哭得滿臉是淚,她們也說不清是哭自己還是哭旁人。
唯有花芷始終平靜,她起身走到門邊看著外邊的幼弟,因在孝期,孩子們穿的都是湛藍的衣裳,頭發束得一絲不苟,小臉板正,在這種氛圍下卻沒人會笑話他們。
這就是花家的孩子,老話說欺老不欺少,有這樣一幫子息誰又能說花家倒了?
屋裏的花琴哭花了妝,她想她是真的不怕了,最差也就是回到花家來罷了,有如此娘家,便是回來又如何?
花芷回家時天已經黑了,看到晏惜她也不意外,示意他不要過來,她先將娘和幾位嬸嬸送到二門後才回來。
“聽說很是熱鬧。”
“是外邊傳得熱鬧吧。”花芷笑,月色正好,涼風習習,兩人也不進屋,就在院子裏石桌旁坐了。
顧晏惜把帶來的枇杷放到石桌上,拿起一顆剝起來,“柏林很好,撐得起事。”
花芷搖頭,“太小了,經曆得也太少,外邊都怎麽說他的?”
“說他不愧是花家子,頗有花家風骨,花家後繼有人。”
“這麽高評價?”花芷失笑,“這可是捧殺了。”
顧晏惜把剝幹淨的枇杷送到她嘴邊,花芷不客氣的咬進嘴裏,舌頭無間間掃過指尖,顧晏惜心都顫了顫,裝作不經意的收回手在桌子底下搓了搓才拿起一顆繼續剝。
“好好磨一磨能堪大用,有你在他們就是想捧殺也沒機會,我瞧著在柏林那別人一萬句也抵不得你說一句。”顧晏惜繼續投喂邊轉開話題,“明天要做什麽?”
“要做的事情多了。”花芷想了想,一一列出來,“上午去趟外祖母家,下午去趟莊子上,徐傑已經運了一船荔枝回來,我得去教他們做法,放久了怕壞。”
想著他最近老喜歡問她的行程,花芷索性把後天的也說了,“後天去另一個莊子上,蘑菇的出菇速度比我預料的要快,對,出去前得把蘑菇的銷路鋪開。”
花芷愁得在心裏直歎氣,這事情怎麽就沒有忙完的時候呢?
“銷路我來安排,總不能隻得好處不辦事。”
“說得好有道理,那就交給你了。”
顧晏惜眼神柔軟的看她一眼,把枇杷喂進她嘴裏,明明自己一個沒吃,卻覺得從嘴裏甜到了心裏。
擦擦手,把剩下的連筐一起遞給蘇嬤嬤,“用冰鎮著明兒吃,要喜歡我再送些來。”
這是貢品,個大味甜,也就三品以上大臣方分到了一筐,當然,顧晏惜是特別的,皇帝給了他五筐,還允他吃完了再去拿。
回京後兩人相處的時間銳減,顧晏惜需得處理七宿司積存下來的公務,且得把後邊的事做些安排,他再信任屬下的能力也不能撒手不管,再則皇上在他回來後更是把折子全送去了七宿司讓他批閱,他能來的也就這麽一會,回去後還得繼續忙。
顧晏惜覺得還不如在外邊的好,一天有近半時間能在一起,哪像現在,一天在一起半個時辰都還得東挪西擠。
ps:其實今天三更了……
從下午開始便時時在計算時辰,待到新郎終於在喜娘的報喜聲中步入花家,神經繃緊了好些日子的四房終於聽到了心落下去的聲音。
她們不敢說不敢深想,就怕事情到了最後關頭生變。
好在蔡家果然是信人。
堂屋內,四太太坐於高位,另一側則空著,衛氏左於左邊下首,其他人再依次而坐,花芷這次沒有謙讓,以大房當家的身份坐於右邊第一個位置。
蔡家長孫蔡傑明著一身深絳色婚服,個頭頗高的他走路生風,看起來倒有點武將的架勢。
進門一眼看到一眾長者中的年輕麵孔他腳步一頓,立刻就明白了她的身份,記起京城那些個傳言他不由好奇的多看了兩眼,然後大步走到四太太麵前行大禮。
四太太欣慰的看著娘家的小輩,“傑明,我家琴兒就交給你了,你需得好好待她,相攜相扶到白頭。”
“是,傑明定不敢讓您失望。”
蔡傑明再向衛氏行拜禮,衛氏又是一番交待,之後向其他人行李時便無需大禮了。
花芷為尊,蔡傑明先向她行了禮,花芷回了他半禮,“祝你們幸福。”
蔡傑明心裏的感覺實在奇特的緊,說了句謝謝就不知道該再說些什麽,還是喜娘提醒一聲他才繼續轉向她人行禮。
花芷心裏也悄悄鬆了口氣,這樣的場麵她也是第一次經曆,生疏得很,幸好那蔡傑明比她還生疏。
後麵的事花芷沒有去湊熱鬧,隻聽著外邊的熱鬧也知曉蔡家確實沒有敷衍這一門親事,不論是蔡家是有遠見還是重情重義都說明為人秉性不差,倒是可以結交一番。
這時柏林的聲音響起,“姐夫,我代表花家所有的男人問你一句,你會對花琴好嗎?”
喧囂頓時轉為寂靜,一水兒的小孩以花柏林為首擋在了蔡傑明麵前,他們最大的也隻有十五歲,為主的花柏林更是隻有十一歲,再之後一個比一個小,他們此時就是花家的男人,他們正以稚嫩的肩膀想替花家即將出嫁的女兒撐腰。
蔡傑明突然就想起那日祖父將自己叫去和自己說起這樁親事,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祖父說的那句:花家的底蘊一代敗不完,隻要花家的子息爭氣,花家東山再起指日可待。
眼前這些就是花家的子息,他們清清淩淩的站在自己麵前,明明還滿身稚氣卻挺起胸膛以男人自居,他沒有祖父的慧眼如炬,卻也相信眼前這些孩子必能讓花家東山再起。
對著這樣認真的眼神,他無法敷衍,“我答應你們,一定會對花琴好。”
花柏林抿了抿唇,神情依舊繃著,“如果你不能說到做到我會接她回家,長姐說過,花家的女兒不是潑出去的水,娘家什麽時候都是她們的依靠。”
“好。”除了一個好字蔡傑明不知道還能說什麽,花琴是他表妹,知她品性,了她才情,花家女特有的書卷氣和美貌她都有,從一開始他就對長輩定下的這門親事很滿意,即便曾經因為花家落難而猶豫過,最後也堅定了迎娶的決心。
他說會對花琴好,不止是為了應付花家人。
花家一眾女人已經哭得滿臉是淚,她們也說不清是哭自己還是哭旁人。
唯有花芷始終平靜,她起身走到門邊看著外邊的幼弟,因在孝期,孩子們穿的都是湛藍的衣裳,頭發束得一絲不苟,小臉板正,在這種氛圍下卻沒人會笑話他們。
這就是花家的孩子,老話說欺老不欺少,有這樣一幫子息誰又能說花家倒了?
屋裏的花琴哭花了妝,她想她是真的不怕了,最差也就是回到花家來罷了,有如此娘家,便是回來又如何?
花芷回家時天已經黑了,看到晏惜她也不意外,示意他不要過來,她先將娘和幾位嬸嬸送到二門後才回來。
“聽說很是熱鬧。”
“是外邊傳得熱鬧吧。”花芷笑,月色正好,涼風習習,兩人也不進屋,就在院子裏石桌旁坐了。
顧晏惜把帶來的枇杷放到石桌上,拿起一顆剝起來,“柏林很好,撐得起事。”
花芷搖頭,“太小了,經曆得也太少,外邊都怎麽說他的?”
“說他不愧是花家子,頗有花家風骨,花家後繼有人。”
“這麽高評價?”花芷失笑,“這可是捧殺了。”
顧晏惜把剝幹淨的枇杷送到她嘴邊,花芷不客氣的咬進嘴裏,舌頭無間間掃過指尖,顧晏惜心都顫了顫,裝作不經意的收回手在桌子底下搓了搓才拿起一顆繼續剝。
“好好磨一磨能堪大用,有你在他們就是想捧殺也沒機會,我瞧著在柏林那別人一萬句也抵不得你說一句。”顧晏惜繼續投喂邊轉開話題,“明天要做什麽?”
“要做的事情多了。”花芷想了想,一一列出來,“上午去趟外祖母家,下午去趟莊子上,徐傑已經運了一船荔枝回來,我得去教他們做法,放久了怕壞。”
想著他最近老喜歡問她的行程,花芷索性把後天的也說了,“後天去另一個莊子上,蘑菇的出菇速度比我預料的要快,對,出去前得把蘑菇的銷路鋪開。”
花芷愁得在心裏直歎氣,這事情怎麽就沒有忙完的時候呢?
“銷路我來安排,總不能隻得好處不辦事。”
“說得好有道理,那就交給你了。”
顧晏惜眼神柔軟的看她一眼,把枇杷喂進她嘴裏,明明自己一個沒吃,卻覺得從嘴裏甜到了心裏。
擦擦手,把剩下的連筐一起遞給蘇嬤嬤,“用冰鎮著明兒吃,要喜歡我再送些來。”
這是貢品,個大味甜,也就三品以上大臣方分到了一筐,當然,顧晏惜是特別的,皇帝給了他五筐,還允他吃完了再去拿。
回京後兩人相處的時間銳減,顧晏惜需得處理七宿司積存下來的公務,且得把後邊的事做些安排,他再信任屬下的能力也不能撒手不管,再則皇上在他回來後更是把折子全送去了七宿司讓他批閱,他能來的也就這麽一會,回去後還得繼續忙。
顧晏惜覺得還不如在外邊的好,一天有近半時間能在一起,哪像現在,一天在一起半個時辰都還得東挪西擠。
ps:其實今天三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