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人都會有國家的概念,但未必時時都有國家的感情。往往人到異國才會更加的思念家鄉,心懷故國,這國家概念就變得有血有肉,愛國之情來得非常具體。


    前世的張俊義機會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祖國,所以對於思念家鄉的什麽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概念,畢竟在前世,張俊義的口袋中根本就承擔不起出國那高昂的費用。


    這一世就不同了,雖然緊緊是一河之隔,而且張俊義的心中一直不停的和自己說,香江就是華夏的一份子,但是現在畢竟不是97年,不管張俊義怎樣的自我催眠,但是不得不承認,現在的香江是在英倫的統治當中。


    這也是張俊義自從有了一定的能力,在第一次北上的時候就不求回報的捐獻了大筆錢財的原因,雖然這裏麵有著一定提前投資打好關係的概念在裏麵,但是其實更大的還是想為自己的祖國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否則張俊義為什麽其他的不投資隻是單單的為國家的教育事業捐錢呢!


    再說足球,前世的二十一世紀,足球領域正在快速世界化,平日裏各國球員頻繁轉會,往來隨意,致使越來越多的國家聯賽都具有國際的因素。


    球員們不論國籍,隻效力於自己的俱樂部,他們比賽時的激情中完全沒有愛國主義的因子。


    然而,到了世界杯大賽,天下大變。各國球員都回國效力,穿上與光榮的國旗同樣色彩的服裝。在每一場比賽前,還高唱國歌以宣誓對自己祖國的熱愛與忠誠。一種血緣情感開始在全身的血管裏燃燒起來,而且立刻熱血沸騰。


    這就是國家榮譽感,這一世的張俊義終於理解了為什麽在某些時候,看著自己的同胞會那麽的瘋狂歌唱華夏的國歌!


    其實有關於頓悟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就是禪宗的一個法門,相對於漸悟法門。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


    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當然這不是唯一途徑,頓悟更主要的是通過靈感來完成,就時間來說可能是瞬間。


    說白了就是你悟了自然而然的就懂了,如果沒悟那就強求不得。


    與密宗的理念是同一意趣。例如:著名的王陽明的龍場頓悟。


    關於頓悟概念,就張俊義所知在佛學裏似乎來源於六祖惠能的“壇經”。


    而漸悟則是指修行過程中必須分為許多階次,隻有長期的甚而累世的努力才能達到證悟成佛。


    在前世張俊義偶然的一段時間特意的查過有關頓悟的說法,其實那時候的張俊義超級的癡迷武俠小說,‘頓悟’這個詞在當時的武俠小說當中經常的會被提到。


    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的福利,反正在前世隻要是張俊義看過的東西,這一世都清晰的印在了腦海當中。


    六祖在壇經裏提出“頓悟”概念的內涵大致有幾方麵∶


    第一“迷聞經累劫,悟則刹那間”、“一刹那間妄念俱滅”,可見頓悟指人之思維的突變或飛躍。


    第二“頓見真如本性”、“頓悟菩提”,可見頓悟是悟自己的佛性,由於人皆有佛性,所以頓悟功能人皆有之。


    第三頓悟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可見頓悟結果不染著一般的概念或一般的煩惱之法。


    第四“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


    由此可見六祖認為自己和其師五祖均為已經頓悟之“佛”。


    其實關於佛經當中所提到的頓悟,張俊義認為過於的玄乎了。


    實際上就張俊義所知,人類所有的創造性思維都帶有突發性,因此凡創造性思維都可以稱之為頓悟,比如靈感、直覺等等。然而距離六祖的唐代近千年,人類才開始全麵關注和研究頓悟問題。


    首先,張俊義知道在二十世紀初出現了“天才靈感論”,但這種理論比六祖的頓悟理論低一個檔次,因為這種理論認為靈感(頓悟)不是眾生天生的本能或本性,而是天才人物的特性。


    不過不久,人們發現頓悟是創造性思維的普遍形態。現代心理學家用著名的黑猩猩學習用木箱為梯子登高摘香蕉的實驗,論證了連高級眾生也具有頓悟之本能。


    接下來,人類開始對頓悟思維內在的信息機製進行分析和研究。很快出現“格式塔理論”,揭示了頓悟是思維中的舊的格式塔被打破和新的格式塔被創建的過程。同時,格式塔理論還用實驗明確指出,人的頓悟功能是普遍的、先天性的,即無師自通的。


    再接下來,現代心理學家們發現,任何頓悟必須有明確的思考問題為大前提,同時頓悟必然對此問題經過長期、認真、甚至艱苦的思考才可能出現。


    最後,頓悟的一係列特征被人們發現和驗證。比如,頓悟有突發性、誘發性、偶然性、極度快樂或豁然開朗之特性等等。甚至,有不少現代心理學家還發現頓悟與人的非記憶性的潛意識有關。


    總之,現代科學不但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全麵地肯定了上千年前六祖提出頓悟概念或理論之非凡天才,而且真正將頓悟概念或理論從所謂“率先成佛”的宗教誤區中解放出來,成為人類“不離世間覺”的卓有成效的有為法。


    當然除此之外,張俊義在前世當中還查到了,就心理學當中的解釋,頓悟是一種突然的穎悟。


    格式塔派心理學家指出人類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頓悟。當人們對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問題情境中的各種關係並產生了頓悟和理解。有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其特點是突發性、獨特性、不穩定性、情緒性。


    比如頓悟學習就是動物利用已有經驗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包括了解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簡單的頓悟學習是繞路問題,即在動物和食物之間設一道屏障,動物隻有先遠離食物繞過屏障後才能接近食物。章魚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魚類和鳥類經過多次嚐試才能獲得成功,哺乳動物,如鬆鼠、大鼠和浣熊等就能很快學會解決這個問題。


    黑猩猩是除人類以外頓悟學習能力最強的動物,關於黑猩猩頓悟學習能力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紀20年代由苛勒完成的。


    而且張俊義知道在後來越來越複雜的實驗中進一步證實了黑猩猩有著極強的頓悟學習能力,甚至在解決某些難題方麵,已與人的能力相接近,當然了這都是二十一世紀的實驗課題了。


    在格式塔派心理學家苛勒的實驗中,著名的有“接竹竿實驗”。在接竹竿實驗中,苛勒將黑猩猩關在一個籠子裏麵,籠子裏有兩根能夠接起來的竹竿,在籠子外麵放有香蕉。


    黑猩猩要想得到香蕉,就必須把這兩根竹竿接起來。黑猩猩被關在籠子裏麵之後,它先用手去夠香蕉,用一根竹竿夠香蕉,經過這樣的嚐試之後,黑猩猩不能得到香蕉,這時黑猩猩就會停下來,看看外麵的香蕉,把兩根竹竿在手裏擺弄,偶然地使兩根竹竿接了起來,它就會很快地用接起來的竹竿去得到食物。黑猩猩很高興自己的“發明”,不斷重複著這一獲得香蕉的方式。


    苛勒發現,黑猩猩並不是像小貓那樣通過盲目嚐試錯誤的方式逐漸學會如何拿到香蕉的。相反,黑猩猩蹲在地,似乎在思考問題。


    然後,它會突然將兩根短竹棒拚接成一根長棒,成功地將籠外的香蕉夠入籠內。苛勒認為,這是黑猩猩突然理解了籠、兩根短竹棒、籠外香蕉等所有事物的相互關係之後的行為。


    苛勒認為,學習是一個頓悟的過程,而不是嚐試錯誤式的。頓悟往往跟隨在一個階段的嚐試與錯誤之後發生,但這種行為不像桑代克所描述的那樣,而更相似於一種“行為假設”的程序,動物在試驗了這些假設以後,便會拋棄它們,它往往是頓悟的前奏。所謂頓悟就是動物突然覺察到問題解決的辦法,是動物領會到自己的動作為什麽和怎樣進行,領會到自己的動作和情景、特別是和目的物之間的關係。動物隻有在清楚地認識到整個問題情境中各種成分之間的關係時,頓悟才可能發生。


    所以頓悟的過程也是一個知覺的重新組織過程,從模糊的、無組織狀態到有意義、由結構、有組織的狀態,這就是知覺的重組,也是頓悟產生的基礎。


    禪宗素有“一花五葉”的說法,禪宗講求悟,頓悟教育與禪宗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是一個不斷地“悟”的過程,我們在教學生學習中增長知識,在思考中提高認識,在受教中明白道理……正因為有了“悟”,人才能不斷地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從衝動中找回理智,從混沌中發現覺醒,才能看破是與非,明晰對與錯,分清好與壞,辨別美與醜。


    學校的思想教育對學生啟迪心智、啟發引導,其實也是一個促進和提高覺悟的過程,但至於是頓悟還是漸悟,這不能一概而論,它因人、因事、因時間而不同,還得視具體情況而定。


    首先,拿課堂教育來說,言傳身教不可能讓學生一下子都頓悟,明白自己所闡述的道理,即使是講得再精彩再有道理、聽得再集中,也總有學生一時難以覺悟,因為理解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這是必然情況。因此,我們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過分一味的苛求,寄希望於通過一兩節甚至幾節教育課就達到非常完美的教育效果。


    既然不可能頓悟,就要讓學生漸悟,這樣說來思想教育還得從長計議。


    所以,對於學生的日常教育,要審時度勢,靜下心來,要認認真真地抓好每一次啟發、每一次引導,注重搞好教育其實也就是抓好了教育,不是沒有效果,而是效果在積累,學生在不斷受教中漸悟了。


    實踐證明,教育隻有經常抓、抓經常,紮實抓、抓紮實,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在點點滴滴中不斷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思想教育需要漸悟絕不是完全絕對的,有些工作也是可以頓悟的,比如隨機教育,完全可以讓人陡然醒悟、豁然開朗。


    因為這種教育的方式比較隨意,而針對性卻比較強,往往是針對某種現象或某個事情,隻要道理講得到點到位,這樣就容易接受。


    尤其是在與他人進行個別談心,或者是做一人一事思想工作時,往往有時一句有份量的話語、一個舉動甚至是一個眼神,都有可能讓對方頓然覺悟解開心結。


    所以正像張俊義現在所麵臨的情況一樣,任何人成長都要經曆心靈蛻變,而每一次心靈的蛻變就像一把雙刃劍,也同時改變這對現實的看法。


    一件事一句話都可能讓張俊義的心靈蛻變一次,讓自己在心靈中深深的留下腳印。


    這個腳印可能是幸福,也可能是傷悲,更可能是黑暗。


    每一次蛻變代表自己經曆一次心靈的洗禮,經曆洗禮之後就又是新的開始。


    有些經曆心靈的洗禮之後帶給自己的確實黑暗,怎樣走出黑暗呢?


    那就需要張俊義需要些時間去忘記過去,找回重新開始的自信。


    在這個過程中是千變萬化的,更容易衝動讓身邊親人的感到無法理解,就像前幾天晚上張俊義那樣,現在這個階段張俊義情緒全無,低落到人生最低點,也需要的更多是安慰與理解,讓自己走出黑暗找回自信,恢複自己正常生活。


    當然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自暴自棄,不敢承認自己的失敗,還好張俊義現在的情況還不至於這樣,畢竟再怎麽說,張俊義自己也是兩世為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活之完美時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天和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天和玉並收藏重活之完美時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