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鬆篁交翠,人傑地靈,山清水秀。是個修心養性的聖地。怪不得諸葛亮選擇此地隱居。


    劉琦王威兩人兩馬穿梭在青山綠林間,時快時慢,望著這世間美景,流連忘返。


    諸葛亮的草堂坐落於一小山樹林裏,說是草堂,其實是雅名罷了,並非草木修建。


    草堂內石桌上,兩人正坐著下棋,搖扇驅蚊,好不樂哉。


    “聽說荊州劉表長子前些日來拜訪你,二弟有何感想?”發問的是青年男子,年齡大約23歲左右。


    “荊州劉表胸無大誌,任人唯親,蔡氏蒯氏兩家獨大,此等之人怎配做我主。”這次開口的是另一位十六歲左右的少年。這少年正是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


    和他對話的便是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字子瑜。


    “二弟,你可知劉琦為何來草堂拜訪你?”


    諸葛亮搖了搖頭,他也不明白,劉琦這人身性軟弱,無智無謀怎麽會來請自己?難道背後有高人指點?


    如是曆史上的劉琦,確實無智無謀,定不會來請一個才十六歲的黃毛小子,但此時的劉琦知曉三國曆史,已不在是那軟弱無能之人。


    “今年你才十六,他能親自前來拜訪你,背後應該有高人指點。”諸葛瑾道。


    諸葛亮點了點頭,望著棋盤之上道:“兄長再分心可要輸了。”隨後舉棋落子。


    “哦?是為兄輸啦!”諸葛瑾笑道。隨後兩人大笑起來。


    此時一位仆人進來說道:“主人,荊州劉琦求見。”


    諸葛亮和諸葛瑾相互望了望,剛剛在聊這劉琦,結果人家就到了。


    “請他進來。”


    劉琦和王威進了草堂,看見諸葛亮和一位青年正下著棋。圍棋在二十一世紀基本沒什麽人下,劉琦對圍棋一竅不通,沒辦法,隻能站在一旁看著這兩人下棋。


    兩人舉手落子,下得不亦樂乎,完全不理會劉琦王威兩人。


    劉琦心裏也知道,文人有文人的骨氣,智者有智者的傲慢。要說諸葛亮沒發現自己和王威二人,那是不可能的,兩個活生生的人站在旁邊,怎麽會沒發現。


    劉琦也不吭聲,就站在那裏。他本就是來招募諸葛亮的,這樣正好可以展現自己的誠意。


    一局棋足足下了一個時辰,最終以諸葛亮獲勝而告終。一個時辰,現代時間就是兩個小時,王威作為武將站了一個時辰還能挺住。劉琦可不一樣,他已經兩腳發麻、口幹舌燥,現在全憑毅力在那裏站著。


    王威幾次想出言提醒諸葛亮,均被劉琦製止。他心裏明白,諸葛亮沒趕自己走,招募一事還有希望。如果自己唐突打斷他們下棋,可能就斷送了這一絲希望。


    本以為這樣就結束了,但一局下完,二人準備下第二局,劉琦也是萬般無奈,隻能莫不吭聲的站在那裏,他清楚在這節骨眼上,絕不能放棄。


    隻見諸葛亮下了兩步,突然轉向劉琦,指著旁邊的石凳說道:“劉公子,請坐。”


    劉琦聽到後,先是一震,隨後萬分喜悅,但腳已經麻木,隻能叫來王威扶著自己坐上石凳。


    又是一個時辰,這局棋再次以諸葛亮的勝利告終。


    “二弟呀,為兄不是你的對手。”


    “兄長過謙了”


    劉琦聽到兩人對話,便猜到了那位青年是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


    劉琦回憶起曆史,諸葛瑾在三年後效力於孫吳。他胸懷寬廣,溫厚誠信,深受孫權信賴,出任過南郡太守,駐守公安。孫權稱帝後,出任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冊封宛陵侯。


    諸葛瑾雖不及諸葛亮出名,但也是不可多得的能人異士。


    “不知公子來我草堂,所謂何事?”諸葛亮問。


    “請先生出山,輔佐我荊州。”和聰明的人就不要拐彎抹角,小心繞進去。劉琦開門見山說道。


    “哈哈~你們有事要聊,我先行離去。”諸葛瑾說道準備離去。


    “閣下是子瑜吧?聽聞子瑜足智多謀,忠義無雙,今日一見,確實不同凡響。”劉琦本來就是來招攬人才的,諸葛瑾在這裏,哪有不試著去招募的道理。


    “公子認得我?”


    “初次見麵,但能與孔明下棋下那麽久的人沒有幾個,子瑜你便是其中一位。聽二人兄長相稱,斷定你就是子瑜。”


    “公子心思縝密,我佩服”諸葛瑾說道。


    “我鬥膽請二位出山,輔佐荊州。”劉琦說道。


    諸葛亮和諸葛瑾均感到莫名奇怪,想不明白著劉琦為何跑來請自己出山?


    “公子,誰讓你來找我們的?”諸葛亮問。


    “我自己要來。”


    “我知道二位詫異,在你們心裏,我劉琦就是一個軟弱無能之輩,不是什麽名主,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二位有見過我無能嗎?”劉琦問道。


    諸葛亮和諸葛瑾兩兄弟像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劉琦給他們帶來了太多的疑惑。


    “為何要請我?”


    “因為你聰明,能幫助我。”


    “我來隆中有些時日,為何最近才來?”


    “我才打聽到你們住址。”……


    諸葛亮一問接一問的問向劉琦,劉琦則一一回答。


    諸葛亮和諸葛瑾發現眼前的劉琦並不是傳聞那般愚昧,反倒是有幾明主之像。


    “請問公子如何看當今天下?”諸葛瑾問道。


    “當今天下大亂,奸臣當道賊寇四起,漢室名存實亡。我身為漢室一員,當竭盡所能匡扶漢室。”劉琦道。


    “哈哈哈哈~恕我直言,公子其父劉表,怕是沒這宏圖壯誌。”諸葛亮說道。


    劉琦明白,父親確實是一個保守派,隻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


    “父親仁義,愛民如子,知道戰爭隻會將百姓置於水火之中,他不忍心。”劉琦強行為父親辯解。


    “我看是膽小無能吧?父如此,子能何?”諸葛亮道。


    “此言差矣,高祖(劉邦)之父如何?高祖且能建立漢室大業,為何我不能匡扶漢室?”


    這話讓諸葛亮和諸葛瑾震驚,劉琦這是將自己和漢高祖劉邦做比較。可見他的宏圖壯誌。


    作為智者,就應跟隨一個潛力很大的人。劉琦兩次親自拜訪,說明其誠懇,又是漢室之後,匡扶漢室名正言順。現在又看到他的遠大抱負。諸葛亮開始猶豫起來。


    劉琦見諸葛亮陷入沉思,心裏明白他在猶豫,但自己把該說的都說了,隻有靜靜的望著他。這位大智之人能否讓自己帶回去,答案即將到來。


    屋裏靜了下來。


    忽然一句話打破了安靜的僵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三國收快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家七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家七爺並收藏回到三國收快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