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站在駐地裏,看著四周的殘破的房子,被火燒得黑漆漆的橫梁四處倒臥著,怔然了。他心裏有預感,這侉依族的情況不容樂觀,但卻沒想到會是如今這般模樣,如今一見,心頭震驚了。這侉依族……難道已經全滅了嗎?包拯蹲下,手輕輕觸碰那被燒焦的倒下的橫梁,看這樣子……最遲也已經十年了吧?
眼前這般景象公孫策不是第一次見到,如今再見,心頭還是難掩悲涼,慢慢的看向左邊,那倒臥的橫梁下是被鞭打致死後燒掉的屍首,如今……隻剩下被橫梁壓碎的骨頭了吧。
而八賢王似乎呆怔住了,看著這駐地明顯就是被燒殺搶掠後的淒涼景象,神情凝重了起來。
展昭這時上前了一步,站在正盯著橫梁看的一臉公孫策,小聲問道,“公孫大哥,這裏就是那侉依族的駐地嗎?”
公孫策回過神,輕輕點頭,舉步走向那橫梁,蹲了下來,小心的撿起被壓在橫梁下隻露出一小截的繡布。
展昭這時也跟了過來,蹲下一看,驚呼,“這是那祭壇上的圖樣哎。”
包拯聞聲,轉身走了過來,接過公孫策遞過來的繡布,仔細翻看了一下,沉聲道,“這就是侉依族的圖紋。”
“包拯,你能看出這是怎麽回事嗎?”八賢王走了過來,看見那橫梁下的骨頭,皺眉問道。
包拯沒有回話,沉默的蹲了下來,撿起一節骨頭細細看著,又起身走到一邊,仔細的看著一邊的骨架,半晌,才起身,聲音有些低沉,語氣裏壓抑著怒氣,“很簡單,先是行刑後毀屍滅跡!”
跟著八賢王一起來的劉副統領,此時出聲問道,“你怎麽這般肯定?”
公孫策指著那骨架輕聲開口說道,“那骨架有個洞,應該是被鋒利的物什刺穿而過,這麽明顯的痕跡……”
包拯低沉的聲音裏有些壓抑,“那些骨架你們可以看,沒有半點掙紮的痕跡,而且在骨架身下還有繩索燒毀後的灰燼,明顯是被人綁住,活活燒死……”
聽罷公孫策和包拯的解說,那劉副統領忍不住皺起眉頭,“什麽人又是為了什麽原因要將他們滅掉?”
八賢王慢步走到那橫梁邊,盯著那骨架半晌,輕輕歎息,“劉將軍,我們先把他們埋葬了再說吧。”
待將最後一具殘存不存的骨架小心翼翼的放入坑中,看著展昭和劉統領將沙土填入坑中,公孫策低聲道,“第450具。”
站在公孫策身邊的包拯微微皺眉,低聲說道,“最後的戶籍資料裏登記的是452人。”
“少了……兩個孩子。”公孫策輕聲說道。
包拯一愣,轉頭看向公孫策,公孫策輕聲說道,“那戶籍裏寫著有54個孩子,但是,在這裏的我隻看見52個孩子的骨架。”
“也許……是散亂了,你沒有發現?”包拯低聲說著。
公孫策沒有說話,隻是看著包拯,他有過多年的驗屍經驗,跟著包拯查案幾十年,怎會辨認錯骨架?但……現在的他卻是不能說,垂下眼簾,公孫策心頭無奈,他不能說的太多了。
包拯見公孫策垂下眼簾,以為是這般慘烈的景象讓公孫策難受了,便低聲說道,“要不,你到那邊坐坐?”
公孫策抬起眼,微微搖頭,“我沒事。”
這時,土已經填完了,八賢王肅然恭敬的祭拜作禮。見八賢王肅然恭敬的祭拜作禮,劉副統領和展昭也過來祭拜,待劉副統領和展昭祭拜完畢,包拯和公孫策也上前祭拜。
祭拜完畢,八賢王一臉嚴肅凝重的問著包拯,“包拯,把你知道的說出來。”
“事實上,事情很簡單,這侉依族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傳說,傳說就是王爺您收到的那對聯,那對聯裏藏著寶藏的消息。於是,有人覬覦了寶藏,並且來到這侉依族,這些覬覦寶藏的人或許和這侉依族很熟悉,看這些人並沒有怎麽掙紮,還有這四周的環境也沒有打鬥的痕跡,應該是和這侉依族相熟的人,才能讓這四百多人毫無防備,並且,我估計能這四百多人這麽毫無防備的,定是還用了什麽下三濫的手段,比如說下藥之類的!”包拯說道,頓了頓,看了看那墳墓,低沉聲音說道,“已經將近十幾二十年了吧,也許在這場滅族慘禍中,有人僥幸得生,或者,當初的釀造這場慘禍的人因為某些原因而再度覬覦起這場寶藏來!所以,書院後山才有了那侉依族的祭壇,所以……才有相繼死去的人……”
八賢王聽罷,神情一沉,開口說道,“包拯,聽你話裏的意思,你知道……當初釀造這場慘禍的人是誰?”
包拯隻是微微皺眉,“還不是很清楚。”
八賢王輕輕一歎,“不管現在發生的命案和當年這侉依族被滅有沒有關係,這侉依族被滅一事,本王勢必要查個水落石出!”
而公孫策隻是低下頭,看了看捏在手裏的冊子,冊子是離開府衙的時候,公孫策特意求八賢王允許,從府衙文庫裏找出來的戶籍資料。
下山離開的時候,公孫策將手裏的冊子遞給了包拯,低聲道,“你看看。”
包拯接過,先是一怔,這冊子的封麵上寫著的竟然是詩經二字!?隨即翻開第一頁,就見刺眼的名字——應明,還有……陽企山?!
包拯眯眼思索了一番,合上冊子,遞還給了公孫策,“你怎麽看?”
怎麽看?還用問嗎?公孫策轉頭看向包拯,認真道,“現在死去的人裏,應明院長,曾經是廬州的官員,應明院長是戶籍官,而陽企山學士是當時的府尹,失蹤的木都統是當時廬州的駐軍副將。”
他們和這侉依族都有關聯,應明院長身為戶籍官,統計戶籍資料,肯定要和侉依族打交道,而陽企山學士身為當時的府尹,也必定會知道這侉依族!最重要的是,明明是戶籍的登記冊,可封麵卻是《詩經》,這明顯是被人替換掉封麵,恐怕有人不想讓他們發現這侉依族……
包拯低低一歎,揉了揉額頭,有些疲憊,“我們先去書院看看。”
“去書院?”這時,走在前頭的八賢王不知何時已經轉身走了過來,“包拯,公孫策,如果你們查到了什麽,務必要來告訴本王,如果需要人手的話,就說。”
公孫策微微一笑,拱手作禮恭敬道,“是!”
包拯也拱手作禮,“王爺請回府衙休息,如果有了什麽消息的話,包拯再來告知王爺。”
八賢王溫和一笑,轉身大步而去。
而就在包拯和公孫策轉身朝書院走去的時候,就見廬州大街方向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公孫策循聲望過去,就見一黑衣男子騎著白馬疾馳而過,公孫策心頭一震,那黑衣男子……怎麽那麽像飛星將軍中州王——龐統?!
龐統怎麽會來這裏?!這個龐統,包拯上輩子最難纏的敵人!
包拯見公孫策盯著那已經疾馳而去的黑衣男子發呆,心頭微微有些窒悶,伸手拉過公孫策,低聲道,“怎麽了?”
公孫策回過神,看向包拯,忙搖搖頭,無辜一笑,“沒事,就是奇怪,怎麽有人騎馬騎得那麽快?”
包拯挑高眉,“這有什麽可奇怪的?富家子弟目中無人目無王法罔顧法紀的多得很!”
公孫策聞言,一呆,隨即忍不住笑了起來,眼前這人難得也有這樣犀利尖刻的時候呀……不過,說的真沒錯,那龐統雖然精明能幹,可卻也是目中無人罔顧法紀!
包拯見公孫策笑了,笑容透著天真的愉悅,不由心頭窒悶一散,也勾起了嘴角,眼前這個俊秀的公子還是笑得時候最讓人舒心!
再說本來已經到了府衙,正準備進去的八賢王,聽著急促的馬蹄聲,便站定,遠遠的就見一身黑衣,身姿挺拔的男子,八賢王嘴角扯出隱含嘲諷的溫和笑容,雙手不由環胸,看著那男子從馬上利落帥氣的跳落,舉步上前,拱手作禮,“龐統拜見王爺!”
八賢王嗬嗬一笑,“龐將軍多禮了。”看著龐統神情淡定平靜的起身,漫不經心的問道,“怎麽?龐將軍是為公事而來?”
龐統微微搖頭,臉上扯出似乎有些無奈的笑容,“家父聽說這廬州有凶殘的殺人凶手,擔心王爺,特命我前來隨侍王爺左右,保護王爺安全。”
八賢王聽罷,臉上溫和的笑容卻是微微一僵,語氣有些不悅,透著嘲弄,“龐太師還真是有心了啊。”
龐統沒有接話,隻是笑了笑。
八賢王看著龐統,“龐將軍,本王身邊有聖上恩寵賜下的護衛,就不勞煩龐將軍了。”
龐統卻是無奈笑道,“王爺,家父嚴令,在下不管違背,王爺不如就當沒有龐統這人在此好了。”
八賢王皺眉,神情一冷,“既然如此,那龐將軍就請自便!”八賢王說罷,就轉身大步進了府衙。
龐統看著八賢王的背影,鬆了口氣,隨即撫額無奈喃喃道,“爹,你怎麽就這麽死心眼呢!”
眼前這般景象公孫策不是第一次見到,如今再見,心頭還是難掩悲涼,慢慢的看向左邊,那倒臥的橫梁下是被鞭打致死後燒掉的屍首,如今……隻剩下被橫梁壓碎的骨頭了吧。
而八賢王似乎呆怔住了,看著這駐地明顯就是被燒殺搶掠後的淒涼景象,神情凝重了起來。
展昭這時上前了一步,站在正盯著橫梁看的一臉公孫策,小聲問道,“公孫大哥,這裏就是那侉依族的駐地嗎?”
公孫策回過神,輕輕點頭,舉步走向那橫梁,蹲了下來,小心的撿起被壓在橫梁下隻露出一小截的繡布。
展昭這時也跟了過來,蹲下一看,驚呼,“這是那祭壇上的圖樣哎。”
包拯聞聲,轉身走了過來,接過公孫策遞過來的繡布,仔細翻看了一下,沉聲道,“這就是侉依族的圖紋。”
“包拯,你能看出這是怎麽回事嗎?”八賢王走了過來,看見那橫梁下的骨頭,皺眉問道。
包拯沒有回話,沉默的蹲了下來,撿起一節骨頭細細看著,又起身走到一邊,仔細的看著一邊的骨架,半晌,才起身,聲音有些低沉,語氣裏壓抑著怒氣,“很簡單,先是行刑後毀屍滅跡!”
跟著八賢王一起來的劉副統領,此時出聲問道,“你怎麽這般肯定?”
公孫策指著那骨架輕聲開口說道,“那骨架有個洞,應該是被鋒利的物什刺穿而過,這麽明顯的痕跡……”
包拯低沉的聲音裏有些壓抑,“那些骨架你們可以看,沒有半點掙紮的痕跡,而且在骨架身下還有繩索燒毀後的灰燼,明顯是被人綁住,活活燒死……”
聽罷公孫策和包拯的解說,那劉副統領忍不住皺起眉頭,“什麽人又是為了什麽原因要將他們滅掉?”
八賢王慢步走到那橫梁邊,盯著那骨架半晌,輕輕歎息,“劉將軍,我們先把他們埋葬了再說吧。”
待將最後一具殘存不存的骨架小心翼翼的放入坑中,看著展昭和劉統領將沙土填入坑中,公孫策低聲道,“第450具。”
站在公孫策身邊的包拯微微皺眉,低聲說道,“最後的戶籍資料裏登記的是452人。”
“少了……兩個孩子。”公孫策輕聲說道。
包拯一愣,轉頭看向公孫策,公孫策輕聲說道,“那戶籍裏寫著有54個孩子,但是,在這裏的我隻看見52個孩子的骨架。”
“也許……是散亂了,你沒有發現?”包拯低聲說著。
公孫策沒有說話,隻是看著包拯,他有過多年的驗屍經驗,跟著包拯查案幾十年,怎會辨認錯骨架?但……現在的他卻是不能說,垂下眼簾,公孫策心頭無奈,他不能說的太多了。
包拯見公孫策垂下眼簾,以為是這般慘烈的景象讓公孫策難受了,便低聲說道,“要不,你到那邊坐坐?”
公孫策抬起眼,微微搖頭,“我沒事。”
這時,土已經填完了,八賢王肅然恭敬的祭拜作禮。見八賢王肅然恭敬的祭拜作禮,劉副統領和展昭也過來祭拜,待劉副統領和展昭祭拜完畢,包拯和公孫策也上前祭拜。
祭拜完畢,八賢王一臉嚴肅凝重的問著包拯,“包拯,把你知道的說出來。”
“事實上,事情很簡單,這侉依族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傳說,傳說就是王爺您收到的那對聯,那對聯裏藏著寶藏的消息。於是,有人覬覦了寶藏,並且來到這侉依族,這些覬覦寶藏的人或許和這侉依族很熟悉,看這些人並沒有怎麽掙紮,還有這四周的環境也沒有打鬥的痕跡,應該是和這侉依族相熟的人,才能讓這四百多人毫無防備,並且,我估計能這四百多人這麽毫無防備的,定是還用了什麽下三濫的手段,比如說下藥之類的!”包拯說道,頓了頓,看了看那墳墓,低沉聲音說道,“已經將近十幾二十年了吧,也許在這場滅族慘禍中,有人僥幸得生,或者,當初的釀造這場慘禍的人因為某些原因而再度覬覦起這場寶藏來!所以,書院後山才有了那侉依族的祭壇,所以……才有相繼死去的人……”
八賢王聽罷,神情一沉,開口說道,“包拯,聽你話裏的意思,你知道……當初釀造這場慘禍的人是誰?”
包拯隻是微微皺眉,“還不是很清楚。”
八賢王輕輕一歎,“不管現在發生的命案和當年這侉依族被滅有沒有關係,這侉依族被滅一事,本王勢必要查個水落石出!”
而公孫策隻是低下頭,看了看捏在手裏的冊子,冊子是離開府衙的時候,公孫策特意求八賢王允許,從府衙文庫裏找出來的戶籍資料。
下山離開的時候,公孫策將手裏的冊子遞給了包拯,低聲道,“你看看。”
包拯接過,先是一怔,這冊子的封麵上寫著的竟然是詩經二字!?隨即翻開第一頁,就見刺眼的名字——應明,還有……陽企山?!
包拯眯眼思索了一番,合上冊子,遞還給了公孫策,“你怎麽看?”
怎麽看?還用問嗎?公孫策轉頭看向包拯,認真道,“現在死去的人裏,應明院長,曾經是廬州的官員,應明院長是戶籍官,而陽企山學士是當時的府尹,失蹤的木都統是當時廬州的駐軍副將。”
他們和這侉依族都有關聯,應明院長身為戶籍官,統計戶籍資料,肯定要和侉依族打交道,而陽企山學士身為當時的府尹,也必定會知道這侉依族!最重要的是,明明是戶籍的登記冊,可封麵卻是《詩經》,這明顯是被人替換掉封麵,恐怕有人不想讓他們發現這侉依族……
包拯低低一歎,揉了揉額頭,有些疲憊,“我們先去書院看看。”
“去書院?”這時,走在前頭的八賢王不知何時已經轉身走了過來,“包拯,公孫策,如果你們查到了什麽,務必要來告訴本王,如果需要人手的話,就說。”
公孫策微微一笑,拱手作禮恭敬道,“是!”
包拯也拱手作禮,“王爺請回府衙休息,如果有了什麽消息的話,包拯再來告知王爺。”
八賢王溫和一笑,轉身大步而去。
而就在包拯和公孫策轉身朝書院走去的時候,就見廬州大街方向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公孫策循聲望過去,就見一黑衣男子騎著白馬疾馳而過,公孫策心頭一震,那黑衣男子……怎麽那麽像飛星將軍中州王——龐統?!
龐統怎麽會來這裏?!這個龐統,包拯上輩子最難纏的敵人!
包拯見公孫策盯著那已經疾馳而去的黑衣男子發呆,心頭微微有些窒悶,伸手拉過公孫策,低聲道,“怎麽了?”
公孫策回過神,看向包拯,忙搖搖頭,無辜一笑,“沒事,就是奇怪,怎麽有人騎馬騎得那麽快?”
包拯挑高眉,“這有什麽可奇怪的?富家子弟目中無人目無王法罔顧法紀的多得很!”
公孫策聞言,一呆,隨即忍不住笑了起來,眼前這人難得也有這樣犀利尖刻的時候呀……不過,說的真沒錯,那龐統雖然精明能幹,可卻也是目中無人罔顧法紀!
包拯見公孫策笑了,笑容透著天真的愉悅,不由心頭窒悶一散,也勾起了嘴角,眼前這個俊秀的公子還是笑得時候最讓人舒心!
再說本來已經到了府衙,正準備進去的八賢王,聽著急促的馬蹄聲,便站定,遠遠的就見一身黑衣,身姿挺拔的男子,八賢王嘴角扯出隱含嘲諷的溫和笑容,雙手不由環胸,看著那男子從馬上利落帥氣的跳落,舉步上前,拱手作禮,“龐統拜見王爺!”
八賢王嗬嗬一笑,“龐將軍多禮了。”看著龐統神情淡定平靜的起身,漫不經心的問道,“怎麽?龐將軍是為公事而來?”
龐統微微搖頭,臉上扯出似乎有些無奈的笑容,“家父聽說這廬州有凶殘的殺人凶手,擔心王爺,特命我前來隨侍王爺左右,保護王爺安全。”
八賢王聽罷,臉上溫和的笑容卻是微微一僵,語氣有些不悅,透著嘲弄,“龐太師還真是有心了啊。”
龐統沒有接話,隻是笑了笑。
八賢王看著龐統,“龐將軍,本王身邊有聖上恩寵賜下的護衛,就不勞煩龐將軍了。”
龐統卻是無奈笑道,“王爺,家父嚴令,在下不管違背,王爺不如就當沒有龐統這人在此好了。”
八賢王皺眉,神情一冷,“既然如此,那龐將軍就請自便!”八賢王說罷,就轉身大步進了府衙。
龐統看著八賢王的背影,鬆了口氣,隨即撫額無奈喃喃道,“爹,你怎麽就這麽死心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