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夫婦恩愛和睦,劉奶奶是大家閨秀,從小跟劉奶奶定的娃娃親。成親之後,劉老參加義和拳失敗,被追捕當晚就要逃亡,劉奶奶不顧娘家人的反對毅然的帶著五個月身孕隨著劉老來到這窮鄉僻壤。一個足不出戶肩不能抗的大家閨秀,從此背上鋤頭變成農婦。劉奶奶一點沒抱怨,反而滿臉的幸福滿足。大夥知道麽,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愛情,富貴時能夠彼此理解,患難時能夠彼此依靠,貧窮時能夠生死相依。
雖然劉奶奶來到這個屯子裏,但是並未將自己從骨子裏變成村婦。她的一舉一動都帶著大家閨秀的得體溫柔。她家是不準將外麵的鞋穿進屋裏的,一定另備了草拖鞋。另外,抽煙吐痰這樣的事情,她家肯定是沒有的。就連罵人,你們知道,農村孩子都會幾句罵人話的。可是她家孩子從小跟人吵架就隻會罵一句:“你是混蛋。”就連最平常的國罵都不許出口。聽說有一次她大兒子氣急了跟人家學了一句國罵,回家被劉奶奶抽了個半死,還在外麵的土地上跪了一整晚。這麽嚴格的家教,大夥先是看著稀奇,覺得是城裏人顯擺樣子的。可是後來發現,這就是人家大戶人家的做派。慢慢的,大夥就開始羨慕了。眼見著人家的兒子過來串門絕對不會跟其他孩子一樣,在大門口放嗓子喊:“你給我出來一起玩啊。人家都是先敲門,然後很有禮貌的問:“大娘,你家xxx在家麽?能讓我跟她出去玩一會麽?”村裏的大娘開始眼饞了,也想跟劉奶奶學學怎麽將自己的氣質提高起來。於是也在大襟上別個手絹。隻是沒幾天,這手絹就用來擦大鼻涕了。壓根不像劉奶奶,從來都是不流汗一副幹幹淨淨的樣子。每當劉老出門,劉奶奶都會送到門口,看劉老走遠了再進屋。
也正因為如此,雖說他們是外地來的,在本屯子裏卻有著比龐爺家還崇高的地位。每當誰家有大事的時候,大夥也都願意請他們當個參謀,認為他們是見多識廣的人。良好的出身和家教讓他們為人處世進退得體,言語禮貌辦事謙和。他們既不輕視泥腿子也不怠慢叫花子。劉奶奶還曾經在村裏開了家私塾,免費教授這些農村孩子讀書識字。二姨的啟蒙老師就是劉奶奶。這些功德,在劉奶奶死去時,大夥集資共同樹立的墓碑上刻的清清楚楚。劉奶奶是村裏墓地唯一有石刻墓碑的女人。她的墓碑連背後都刻滿了大夥的敬言。而她也值得擁有大夥的尊敬。
劉老是在一個夏天去世的,去世前一天還和放牛娃談笑風生,放牛娃並不懂劉老對愛人的思戀,隻是追著問:“劉爺爺,你家裏條件那麽好,兒女又孝順,你幹啥一個人住山上啊?下山享福不好麽?”劉老隻是淡淡笑著說:“山上能陪著自己想陪的人呐。雖孤獨,卻歡喜。”說完不顧放牛娃不解的眼神,獨自去給野山菊換水。第二天,放牛娃趕著牛群路過小屋時,發現劉老並不在屋裏,前後院找找,劉老已經在劉奶奶的墳前坐著去了,背靠著墓碑,好像和劉奶奶相偎相依。
劉老的葬禮全村老少全部出席。連繈褓嬰兒都被娘親抱著,老老實實安安靜靜的參加。敬酒的時候大夥都泣不成聲。這是真感情的流露。大家將劉老和劉奶奶合葬在西山下。龐爺在兒女立的石碑後刻下了幾個字:德尚情深。
謹以此友真事改編的故事表達對劉老及夫人的祝福:天堂共攜手,來世共白頭。
白虎食子。
二姨家的東院,是一戶姓王的人家。王家老太太已經守寡多年,閨女都已遠嫁,兩個兒子分別在屯子裏成家。大兒子和老娘一起住,小兒子分房出去,在大哥家前院蓋了個小土房子。老大家一共三個孩子,都是孫子。按說這王老太太子孫滿堂應該是享福的年紀了。可是她真的是個苦命的人。雖然辛辛苦苦將兒子拉扯大成家,兩個兒子卻都不孝順。兒子的態度擺在這,想也知道兒媳婦的態度了。老太太前幾年身體硬朗還好說,能幫忙做飯看孩子下地幹活。可漸漸的身體不好了,當兒子發現老娘除了吃飯不能幫忙幹活時,就將老媽趕出了上房,將自己家的棚子收拾收拾讓老太太住了進去,一日兩飯都是剩的。老太太顧忌著大兒子在屯裏的名聲,不敢找人訴苦。小兒子住的這麽近,怎麽可能不知道老媽的情況,卻裝不知道,問都不問。忍了兩年,大兒子媳婦見老太太忍氣吞聲,越發的變本加厲,連孫子想孝順下奶奶都會被嗬斥。大孫子是奶奶一手帶大的,已經到了成家的年紀。於是家裏給張羅著相看媳婦。
這天,老太太正在棚子裏穿豆角準備曬幹兒。忽然大兒子笑容滿麵的出現在了棚子裏。手裏還拿著一件嶄新的大褂。笑嘻嘻的說:“娘啊,今個你大孫子看中的媳婦來家呢,你換上這件衣服,別讓人家看咱家寒顫了。一會兒你就去東屋坐著,等孫媳婦過來幫著看看哈。”
王老太太好久不見兒子這麽和顏悅色的說話了,受寵若驚的接過衣服忙換上,顫顫巍巍的就往東屋走。兒子忽然回過頭,像是忽然想起來似的說:“對了娘,你大孫子媳婦過來,咋說你個奶奶婆也得給個見麵禮啊。”老太太聽了這話為難的放慢了腳步。這兩年來,老太太所有壓箱底兒的玩意都被兒子以各種借口拿走,不給的話就給臉子看,手頭像樣的東西就剩下一個翡翠的鐲子,是自己當年的陪嫁。這些年再怎麽艱苦老太太都不肯拿出來當的。不用說,大兒子就是惦記她這點東西了。想了半天,老太太還是抬起頭跟兒子說:“娘手頭就一個鐲子了,本來也是要傳給長媳婦的。給了長孫媳婦也行啊。”說罷也不看大兒子瞬間笑開花的臉,直直往東屋去了。
這東屋已經是大兒子和媳婦住著了。西屋收拾出來準備做新房的。老太太進屋,大兒媳婦正在炕上坐著縫喜被呢。見她來了,也不讓坐,就接著縫被。老太太湊過去摸了摸被子剛想說顏色喜氣,大兒媳婦把臉一摔,衝著她大聲說:“你那手剛幹完活,都不洗就亂摸啥啊,都把新被貨整埋汰了。”老太太訕訕的收回手,也不知道坐哪。就這麽幹站著。
雖然劉奶奶來到這個屯子裏,但是並未將自己從骨子裏變成村婦。她的一舉一動都帶著大家閨秀的得體溫柔。她家是不準將外麵的鞋穿進屋裏的,一定另備了草拖鞋。另外,抽煙吐痰這樣的事情,她家肯定是沒有的。就連罵人,你們知道,農村孩子都會幾句罵人話的。可是她家孩子從小跟人吵架就隻會罵一句:“你是混蛋。”就連最平常的國罵都不許出口。聽說有一次她大兒子氣急了跟人家學了一句國罵,回家被劉奶奶抽了個半死,還在外麵的土地上跪了一整晚。這麽嚴格的家教,大夥先是看著稀奇,覺得是城裏人顯擺樣子的。可是後來發現,這就是人家大戶人家的做派。慢慢的,大夥就開始羨慕了。眼見著人家的兒子過來串門絕對不會跟其他孩子一樣,在大門口放嗓子喊:“你給我出來一起玩啊。人家都是先敲門,然後很有禮貌的問:“大娘,你家xxx在家麽?能讓我跟她出去玩一會麽?”村裏的大娘開始眼饞了,也想跟劉奶奶學學怎麽將自己的氣質提高起來。於是也在大襟上別個手絹。隻是沒幾天,這手絹就用來擦大鼻涕了。壓根不像劉奶奶,從來都是不流汗一副幹幹淨淨的樣子。每當劉老出門,劉奶奶都會送到門口,看劉老走遠了再進屋。
也正因為如此,雖說他們是外地來的,在本屯子裏卻有著比龐爺家還崇高的地位。每當誰家有大事的時候,大夥也都願意請他們當個參謀,認為他們是見多識廣的人。良好的出身和家教讓他們為人處世進退得體,言語禮貌辦事謙和。他們既不輕視泥腿子也不怠慢叫花子。劉奶奶還曾經在村裏開了家私塾,免費教授這些農村孩子讀書識字。二姨的啟蒙老師就是劉奶奶。這些功德,在劉奶奶死去時,大夥集資共同樹立的墓碑上刻的清清楚楚。劉奶奶是村裏墓地唯一有石刻墓碑的女人。她的墓碑連背後都刻滿了大夥的敬言。而她也值得擁有大夥的尊敬。
劉老是在一個夏天去世的,去世前一天還和放牛娃談笑風生,放牛娃並不懂劉老對愛人的思戀,隻是追著問:“劉爺爺,你家裏條件那麽好,兒女又孝順,你幹啥一個人住山上啊?下山享福不好麽?”劉老隻是淡淡笑著說:“山上能陪著自己想陪的人呐。雖孤獨,卻歡喜。”說完不顧放牛娃不解的眼神,獨自去給野山菊換水。第二天,放牛娃趕著牛群路過小屋時,發現劉老並不在屋裏,前後院找找,劉老已經在劉奶奶的墳前坐著去了,背靠著墓碑,好像和劉奶奶相偎相依。
劉老的葬禮全村老少全部出席。連繈褓嬰兒都被娘親抱著,老老實實安安靜靜的參加。敬酒的時候大夥都泣不成聲。這是真感情的流露。大家將劉老和劉奶奶合葬在西山下。龐爺在兒女立的石碑後刻下了幾個字:德尚情深。
謹以此友真事改編的故事表達對劉老及夫人的祝福:天堂共攜手,來世共白頭。
白虎食子。
二姨家的東院,是一戶姓王的人家。王家老太太已經守寡多年,閨女都已遠嫁,兩個兒子分別在屯子裏成家。大兒子和老娘一起住,小兒子分房出去,在大哥家前院蓋了個小土房子。老大家一共三個孩子,都是孫子。按說這王老太太子孫滿堂應該是享福的年紀了。可是她真的是個苦命的人。雖然辛辛苦苦將兒子拉扯大成家,兩個兒子卻都不孝順。兒子的態度擺在這,想也知道兒媳婦的態度了。老太太前幾年身體硬朗還好說,能幫忙做飯看孩子下地幹活。可漸漸的身體不好了,當兒子發現老娘除了吃飯不能幫忙幹活時,就將老媽趕出了上房,將自己家的棚子收拾收拾讓老太太住了進去,一日兩飯都是剩的。老太太顧忌著大兒子在屯裏的名聲,不敢找人訴苦。小兒子住的這麽近,怎麽可能不知道老媽的情況,卻裝不知道,問都不問。忍了兩年,大兒子媳婦見老太太忍氣吞聲,越發的變本加厲,連孫子想孝順下奶奶都會被嗬斥。大孫子是奶奶一手帶大的,已經到了成家的年紀。於是家裏給張羅著相看媳婦。
這天,老太太正在棚子裏穿豆角準備曬幹兒。忽然大兒子笑容滿麵的出現在了棚子裏。手裏還拿著一件嶄新的大褂。笑嘻嘻的說:“娘啊,今個你大孫子看中的媳婦來家呢,你換上這件衣服,別讓人家看咱家寒顫了。一會兒你就去東屋坐著,等孫媳婦過來幫著看看哈。”
王老太太好久不見兒子這麽和顏悅色的說話了,受寵若驚的接過衣服忙換上,顫顫巍巍的就往東屋走。兒子忽然回過頭,像是忽然想起來似的說:“對了娘,你大孫子媳婦過來,咋說你個奶奶婆也得給個見麵禮啊。”老太太聽了這話為難的放慢了腳步。這兩年來,老太太所有壓箱底兒的玩意都被兒子以各種借口拿走,不給的話就給臉子看,手頭像樣的東西就剩下一個翡翠的鐲子,是自己當年的陪嫁。這些年再怎麽艱苦老太太都不肯拿出來當的。不用說,大兒子就是惦記她這點東西了。想了半天,老太太還是抬起頭跟兒子說:“娘手頭就一個鐲子了,本來也是要傳給長媳婦的。給了長孫媳婦也行啊。”說罷也不看大兒子瞬間笑開花的臉,直直往東屋去了。
這東屋已經是大兒子和媳婦住著了。西屋收拾出來準備做新房的。老太太進屋,大兒媳婦正在炕上坐著縫喜被呢。見她來了,也不讓坐,就接著縫被。老太太湊過去摸了摸被子剛想說顏色喜氣,大兒媳婦把臉一摔,衝著她大聲說:“你那手剛幹完活,都不洗就亂摸啥啊,都把新被貨整埋汰了。”老太太訕訕的收回手,也不知道坐哪。就這麽幹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