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九十六 章 鬱悶的李良
有句話說得好‘知子莫若父’,太上皇從兒子的眼神中讀出了他心中的想法。健宗瞪了一眼鄭滎後解釋道:“滎兒,你可知五位王爺對什麽事情最耿耿於懷?”
雖然不知道父親為什麽突然問這些,但鄭滎還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當屬十年一次的封地比武。”
“不錯!十年一次的封地之爭至少會使一位王爺流落街頭。可以說每到了大比之年,五位王爺都會埋怨高祖皇帝不顧骨肉親情,對子孫太過狠心了。”健宗看著鄭滎道:“而這些年你能得到五王的支持,也是和你廢除封地比武的主張有莫大的關係。”
鄭滎不敢回嘴,因為他以前的確曾經多次表示應當在適當的時候更改高祖皇帝的此項國策。
健宗道:“很多年前朕和你一樣還是皇子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想法。”
鄭滎對父親的話一點也不驚奇,雖然父親當年是在國公們的支持下登上皇位的,但隻要是皇子私下裏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作為大唐的皇子,一旦登不上皇位,那麽就會成為一個永遠被‘監禁’在皇家胡同的‘囚犯’。這種囚犯的生活雖然衣食無憂,但決非曾風光無限的皇子們願意去做的。而能讓皇子們過上昔rì奢華的生活幸運機會也不是完全沒有,每十年就有一位當朝皇帝的兄弟子侄能夠幸運的繼承戰敗的王爺的爵位。不過這種幸運伴隨的往往又是不幸,幸運一點的可以在王爺的位子上座上幾十年,而倒黴的則在十年後或淪為乞丐或被砍頭。
“世人都道高祖無情!可誰又知道高祖的用心良苦啊!”健宗歎息了一聲道:“高祖皇帝這麽做一方麵是為了鞭策鄭氏子孫一刻不得放鬆,而另一方麵嗎……!滎兒,你知道那些被剝奪爵位而成為乞丐的王爺們後來怎麽樣了?”
鄭滎道:“兒臣聽說他們都羞於見人紛紛遠走他鄉了!”
“不!不!不!”連說了三個不字後健宗笑道:“是時候告訴你這些隻有繼承了皇位的人才能知道的秘密了!那些王爺和他們的子孫不過是在外麵轉了一圈後都回到京城,就住在皇家胡同內。年紀大一點的就在裏麵養老,而年幼的則在經過訓練後,一部分被派往各地成為真正的皇家密探,而另一些則通過各種渠道加入了軍隊,其中最有才華的則頂著王家的名義進入了羽林軍。”
“啊?!”
說到這裏健宗指著王益和另外幾個羽林軍將領道:“他的爺爺就是四十年前的平南王,朕的叔叔鄭鮃,而他們幾個的情況也都差不多,同樣是鄭氏的子孫。”
這下鄭滎明白了,原來這個王益竟然是自己的堂兄,而王家這個大唐最神秘的家族竟然是地地道道的皇族的一個分支。
健宗又道:“朕知道你心裏一定對虹兒和她的駙馬的權勢很是忌諱,不過即便嶽闊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又當上了羽林軍統領,但羽林軍實際上還在你的掌握之中。還有三大軍團之中許多中級將領其實都是絕對忠誠的皇家血脈,三大軍團稍有風吹草動,你都會在第一時間內收到消息。所以你大可放心當你的皇帝,虹兒威脅不到你。”
鄭滎暗自鬆了一口氣,如果父親的話都是真的,那麽在今後處理政務之時他就多了不少的底氣。不過他又想到了一個人,於是就道:“十三妹聰慧過人,又是自家骨肉,兒臣怎麽會忌諱於她呢……隻是……隻是兒臣不明白,父皇為何要將朕國金鐧賜給李良呢?”
健宗深思複雜的說道:“這又是一個秘密!朕不知道該怎麽說,因為太匪夷所思了,所以還是你自己去看看吧。王益,你帶滎兒到祖廟去看看真正的高祖聖訓吧!”
隨著健宗的一聲招呼,就見王益帶著兩個羽林軍將領一起走到牆角合力將一個櫃子抬到一旁,而後又協力將一塊石板打開,一條深不見底的密道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王益道:“陛下,請!”
鄭滎回頭看了看父親,聽到健宗說道:“去吧,這裏通往皇家胡同,在那裏的祖廟裏供奉著高祖的遺訓,你心中的疑團在那裏會得到答案的。”
鄭滎彎著腰跟在王益的身後下了密道的台階,黑漆漆的密道在王益手中宮燈的映照下顯得是那麽的詭異。當似乎沒有止境的台階終於走完後,僅容一人通過的密道豁然開朗,一條筆直而寬大的通道出現在麵前,一輛馬車停在通道的zhōng yāng。
當低的幾乎不可聞的馬蹄聲在一個時辰之後再次傳到養心殿內的時候,一直在閉目養神的健宗慢慢的睜開眼睛,他盯著密道的出口,不一會就看到帶著滿臉驚奇神sè的鄭滎走了出來。
健宗道:“看過了?”
“父皇!”鄭滎的聲音都有些變了,他道:“看過了!隻是……那可能嗎?”
“要相信我們的祖先!”健宗不容置疑的說道:“你知道該怎麽做了吧!”
“兒臣明白了!”鄭滎點了點頭。
新皇帝明白了,可是李良卻糊塗了。
從大殿出來的時候,李良發現身後除了兵部、刑部的兩位尚書外,大唐實力最為雄厚的軍隊——天鷹軍團的元帥邢從甫也跟在後麵。
邢從甫這個人李良是知道一些的,此人到目前為止算得上是三朝元老了,現年五十二歲,於二十多年前就當上了天鷹軍團的副帥,並於十四年前接任主帥之位,在當時也稱得上年輕有為。不過和目前另外兩大軍團中威名遠播的嶽庭元帥以及震懾諸王和國公們的上官飛雲元帥不同,在邢從甫出任天鷹軍團主帥的十幾年裏可以說是毫無建樹,此人帶兵能力一般,且為人死板不知變通。據說年少守邊時有豐國山賊越境擾民,兵部發文讓其剿滅,因公文中有rì行三十裏一說,就在到達距離山賊藏匿之地還有一裏之地的時候他竟然下令紮營,因為當rì的行軍路程夠了,而山賊得以連夜逃遁。從那以後邢從甫就得了個‘三十裏將軍’的綽號。而就是這個綽號竟然得到了當時的皇帝,也就是健宗的父親的賞識,在三年的時間內雖然沒有任何戰功卻連連得到提升直至副元帥之位。後來健宗繼位,很多人都以為以前曾對還是皇子的健宗很不客氣的邢從甫會失勢,卻不料沒幾年竟然從眾多的副元帥中脫穎而出當上元帥。
對於這麽一位靠著‘忠誠’登上元帥之位的人在這個時候像跟屁蟲一樣尾隨在身後,李良感到有種說不出的別扭。於是他停下腳步道:“邢元帥。”
沒想到卻聽到邢從甫道:“末將在!”
大唐軍力最勝的元帥在李良麵前自稱末將,這讓李良有點受寵若驚了,忙道:“邢元帥這是何故?”
邢從甫道:“李大人,太上皇有旨,從即rì起天鷹軍團就劃歸大人調遣。”
李良半信半疑的問道:“旨意何在?”
邢從甫道:“登基大典之rì,皇上會親自將太上皇的旨意昭告天下的。”
李良心道:“搞什麽名堂?難道這個邢從甫是太上皇派來監視我的嗎?但是這手筆也太大了點吧?竟然要勞動一個元帥。”
這時就聽邢從甫又道:“太上皇讓末將告訴大人,末將絕對不是被派來監視大人的,如果大人覺得不妥可以任意任免天鷹軍團的將領,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末將在內。從現在開始,天鷹軍團隻服從李大人的軍令,太上皇和皇上都無權差遣。”
李良呆了一下道:“什麽意思?”
這也難怪李良發呆,太上皇和皇上無權過問,軍中將領隨意任免是個什麽概念?如果邢從甫的話是真的話,天鷹軍團基本上等於是李良的私人軍隊了。天鷹軍團啊!一個擁有十幾萬人馬的jīng銳之師,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邢從甫道:“末將隻是傳達太上皇的旨意,其他一概不知。這是完整的虎符,請大人驗收。以後要調動天鷹軍團隻有憑此符和大人的印鑒才可,所以請大人將印鑒的樣本給末將一個,末將好回營告知全軍將領。”
李良接過小巧的虎符心中暗自叫苦,這小小虎符的分量竟然比懷中黃金打造的鎮國金鐧還讓他感覺沉重幾分!說句心裏話,李良其實對鎮國金鐧並不十分看重,前世的時候類似的東西他聽得多了,什麽‘鐵卷丹書’‘打皇鞭’‘龍頭拐’……等等這些,說什麽上打君王下打臣,其實不過是做做樣子,難不成還真的把皇帝打著玩不成?估計在大殿上誰要是真的敢舉起金鐧去打皇上的話,早就被殿前武士給亂刃分屍了。這鎮國金鐧除了顯擺顯擺以及嚇唬嚇唬沒什麽靠山的低級官員外,基本上沒什麽大用。可是這虎符就不同了,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兵權啊!擁兵自重曆來被皇家所忌!這可不行!必須推掉!
思慮再三後李良道:“邢元帥,這虎符下官先收著,不過統領天鷹軍團在下自問沒這個能力,待我去見太上皇將虎符……。”
“李大人!”沒等李良把話說完,邢從甫打斷了話語道:“太上皇有口諭,永不再見李大人!”
“啊!?”
邢從甫道:“李大人,請您把印鑒的樣本交給末將!”
李良推托道:“下官沒有私人印鑒!”
邢從甫道:“無妨!鎮國金鐧的末端就是一個印鑒,請大人用印吧!”說著還從懷裏取了印泥及白絹出來。
把鎮國金鐧反轉過來一看,可不是嗎!一個四四方方的印鑒出現在李良的眼前,就見上麵工工整整地刻著四個字……不過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麽李良卻是不認得的。
就在李良想仔細看看上麵到底刻的什麽字的時候,邢從甫伸手抓住金鐧道:“請大人用印!”
“使不得!”李良握住金鐧不放道:“萬萬使不得!”這要是用了印就等於表示自己願意接管天鷹軍團了,在沒搞清楚裏麵到底有什麽貓膩之前,李良可不敢隨便的應承下來。
邢從甫邊搶邊說道:“使得!”
李良:“對了,你不是說天鷹軍團的從現在起要聽從下官的命令嗎?我命令你放手!”
那知道邢從甫卻道:“令有先後,末將奉太上皇之命所行之事在前,聽大人調遣之事在後,請李大人讓末將完成皇命。”
把臉一沉,李良道:“請元帥放手,否則別怪下官要用鎮國金鐧打你了!
李良的意思很明白,你要是再強我可要取你的xìng命了!可死板的讓人鬱悶至極的邢從甫根本不吃這一套,他道:“皇命軍令末將必須執行。”
邢從甫雖然上了點年紀,但力量上卻不是李良可比的。連搶帶奪的把鎮國金鐧取了過來在白絹上蓋了一下將東西還給李良後,邢從甫心滿意足的道:“李大人,多有得罪了,末將去向太上皇交旨後再來向您請罪。到時您盡可取了末將的xìng命,末將毫無怨言!告辭了!”
“好你個‘三十裏將軍’!”望著邢從甫的背影,李良氣的是直跺腳!同時恨不得把手裏這根有名無實的鎮國金鐧給扔了,好在他想起來這玩意好歹是金子的,應該值不少的錢,否則李良真的有可能把它給丟掉。
被一連串的事情弄的心身不寧的李良已經沒什麽心情處理政事了,交待跟在身後的兩位尚書大人盡快查清楚烽火台被點燃的原因以及下令全**隊進入戒備狀態後,李良急匆匆地回家去了,他要仔細的去想一下究竟是怎麽了。
當李良和早上一樣被大內護衛簇擁著回到家中卻發現家裏已經大變樣了,門前有羽林軍把守,空空的門房裏還站著兩個太監,往裏一看還有不少的宮女太監穿梭於家中,看他們忙裏忙外的樣子似乎是在搬家。
李良皺著眉問一臉茫然站在院子裏發呆的管家李福道:“這些人是怎麽會事?”
李福一見少爺回來了忙道:“您早上走了以後這些人就來了,說了奉了皇上賞賜了一座府邸給您,他們這些人也是皇上賞給您的!”
“哎!越來越亂了!”李良連連搖頭道:“夫人呢?”
李福道:“少nǎinǎi有些乏了,在內室歇息呢。”
徑直回到屋裏,見夫人正輕撫著隆起的肚子微笑著斜倚在軟塌上休息,李良輕手輕腳的來到近前坐下,凝視著散發著隻有在孕育生命的母親身上才能見到的幸福神sè的馮玉如。
“夫君回來了!”馮玉如慢慢的張開眼簾想要起身。
將夫人微微有些腫脹的手握在手心,李良道:“別起來了,就這麽躺著吧。”
似乎感覺到了什麽,馮玉如道:“夫君有心事?”
李良摩挲著妻子的手道:“不是心事——是禍事!”
馮玉如輕輕的挪動了一下將頭枕靠在李良的腿上道:“很嚴重嗎?”
“哎!”歎息了一聲後李良將朝堂之上發生的怪事講述了一遍,最後說道:“我以前一直以為皇上……不對,應該說是太上皇是因為皇子中沒有讓他滿意的人,所以就封了十三公主為長公主來主理朝政,而我是用來作為國公們和新皇的紐帶來牽製長公主權勢的。可怎麽也沒想到,太上皇會不但弄了個什麽鎮國金鐧給我,而且還把指定新皇事情讓我來做。依照目前的局勢來看,竟然是以長公主來牽製我的。”
馮玉如好奇的問道:“夫君假借太上皇的名義指定了九皇子為新君?”
李良點了點頭。
馮玉如道:“夫君為什麽不指定十八皇子或者十四皇子呢?”
李良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鄭憲的年紀太小,在成年事前是無法親政的,如果選他的話,除非我全麵退讓否則朝堂上必然會出現我同長公主勢不兩立的局麵,可如果我退讓的話,結果又會很慘的。而且隨著鄭憲年齡的增長,他很可能會想收回權力而和我還有長公主進行一番較量,這對大唐的穩定不利。而十四皇子……本來我也是準備指定他的,不過,這些rì子以來,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就是這種感覺讓我臨時決定放棄他。現在回想起來,讓九皇子繼任,應該是對我最有利的選擇了。”
馮玉如也是聰慧之人,立刻就明白了丈夫話中的含義,她道:“夫君說的不錯,九皇子和五王的關係一直密切,其外祖父又是多年的吏部尚書,而夫君對他又有輔助之恩,這樣一來,即便是一切朝政都由長公主主理,有夫君以及國公們的牽製和一個有穩固勢力的皇上在,她除了盡心盡力的輔佐新君外是沒有其他出路的。”
李良道:“話是如此,可問題是,太上皇竟然把天鷹軍團的指揮權也送到了我手裏。他這麽做,簡直就是在等著我起兵造反!”
李良的話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如果說鎮國金鐧給了李良名正言順對朝政指手畫腳的權力,而天鷹軍團則是這個權力的支撐。而且在不經意間,李良已經和十一家國公牢牢的綁在了一起,這些經過兩百年積累的豪門世家的勢力絕對不隻是表麵上的那些。
十一家國公和其他的貴族比起來權勢最盛,而為了保住權勢他們對下一代的培養是很係統有效的。而優中選優下來的剩餘子弟雖然因為大唐的法規,這些非繼承人的子弟都dú lì於世家之外了,而且三代不得從軍,但是這些人真的和老家一點關係都沒有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這些經過良好教育的世家子弟自然不會老老實實的去種地了,從商從政的不在少數,而三代後從軍的也有很多。而李良完全可以扶植這些人首先控製住天鷹軍團,然後在天鷹軍團的支持下逐漸的把持住朝政進而……!這種可能xìng不但不能說沒有,而且還很大,可是太上皇位什麽會至於這個可能xìng而不顧,將如此大的權力交給李良呢?無論是在李良所知的另一個時空還是這個世界的曆史上,除非是昏庸到了無以複加程度的君主外是絕對不會有人這麽幹的,而太上皇健宗怎麽看都不像是個昏君!而把如此多的權利這麽放心的交給他,太上皇難道事先就不會有防備之策。這樣的問題深深的困擾著李良。
體會到丈夫苦惱的馮玉如坐起身來道:“夫君,妾身問你,你究竟有沒有當皇帝的**?”
李良仰起頭想了想後道:“高處不勝寒!而權力的最高處的風太大,我自問沒有能力去站在權力的最頂端!”
“這不就得了!”馮玉如笑道“夫君不必太過傷神了,實在不行我們可以退隱山林,有鎮國金鐧和妾身在,隻要不是千軍萬馬一起殺來,沒有人能傷害到夫君的一根頭發!”
“有些人吃飯是為了活著,有些人活著隻是為了吃飯!人總要做點什麽,否則枉為人一場!我希望和夫人一起活的jīng彩一些!”望著妻子自信的笑容,李良道:“我並不擔心自己,隻是怕有人傷害到你和你肚子裏的孩子。”
馮玉如道:“夫君盡可按心中所想去做該做的事情,無論結果如何,妾身都會和夫君在一起的。妾身也希望活的jīng彩一些!”
李良擁住妻子道:“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就在夫妻二人甜言蜜語之時,有人來報:“少爺,晉小姐在外麵求見!”
在李良出門去見晉小倩的時候馮玉道:“這位晉姑娘似乎也想活的jīng彩一些。”
哎!女人啊!怎麽說才好呢?
有句話說得好‘知子莫若父’,太上皇從兒子的眼神中讀出了他心中的想法。健宗瞪了一眼鄭滎後解釋道:“滎兒,你可知五位王爺對什麽事情最耿耿於懷?”
雖然不知道父親為什麽突然問這些,但鄭滎還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當屬十年一次的封地比武。”
“不錯!十年一次的封地之爭至少會使一位王爺流落街頭。可以說每到了大比之年,五位王爺都會埋怨高祖皇帝不顧骨肉親情,對子孫太過狠心了。”健宗看著鄭滎道:“而這些年你能得到五王的支持,也是和你廢除封地比武的主張有莫大的關係。”
鄭滎不敢回嘴,因為他以前的確曾經多次表示應當在適當的時候更改高祖皇帝的此項國策。
健宗道:“很多年前朕和你一樣還是皇子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想法。”
鄭滎對父親的話一點也不驚奇,雖然父親當年是在國公們的支持下登上皇位的,但隻要是皇子私下裏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作為大唐的皇子,一旦登不上皇位,那麽就會成為一個永遠被‘監禁’在皇家胡同的‘囚犯’。這種囚犯的生活雖然衣食無憂,但決非曾風光無限的皇子們願意去做的。而能讓皇子們過上昔rì奢華的生活幸運機會也不是完全沒有,每十年就有一位當朝皇帝的兄弟子侄能夠幸運的繼承戰敗的王爺的爵位。不過這種幸運伴隨的往往又是不幸,幸運一點的可以在王爺的位子上座上幾十年,而倒黴的則在十年後或淪為乞丐或被砍頭。
“世人都道高祖無情!可誰又知道高祖的用心良苦啊!”健宗歎息了一聲道:“高祖皇帝這麽做一方麵是為了鞭策鄭氏子孫一刻不得放鬆,而另一方麵嗎……!滎兒,你知道那些被剝奪爵位而成為乞丐的王爺們後來怎麽樣了?”
鄭滎道:“兒臣聽說他們都羞於見人紛紛遠走他鄉了!”
“不!不!不!”連說了三個不字後健宗笑道:“是時候告訴你這些隻有繼承了皇位的人才能知道的秘密了!那些王爺和他們的子孫不過是在外麵轉了一圈後都回到京城,就住在皇家胡同內。年紀大一點的就在裏麵養老,而年幼的則在經過訓練後,一部分被派往各地成為真正的皇家密探,而另一些則通過各種渠道加入了軍隊,其中最有才華的則頂著王家的名義進入了羽林軍。”
“啊?!”
說到這裏健宗指著王益和另外幾個羽林軍將領道:“他的爺爺就是四十年前的平南王,朕的叔叔鄭鮃,而他們幾個的情況也都差不多,同樣是鄭氏的子孫。”
這下鄭滎明白了,原來這個王益竟然是自己的堂兄,而王家這個大唐最神秘的家族竟然是地地道道的皇族的一個分支。
健宗又道:“朕知道你心裏一定對虹兒和她的駙馬的權勢很是忌諱,不過即便嶽闊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又當上了羽林軍統領,但羽林軍實際上還在你的掌握之中。還有三大軍團之中許多中級將領其實都是絕對忠誠的皇家血脈,三大軍團稍有風吹草動,你都會在第一時間內收到消息。所以你大可放心當你的皇帝,虹兒威脅不到你。”
鄭滎暗自鬆了一口氣,如果父親的話都是真的,那麽在今後處理政務之時他就多了不少的底氣。不過他又想到了一個人,於是就道:“十三妹聰慧過人,又是自家骨肉,兒臣怎麽會忌諱於她呢……隻是……隻是兒臣不明白,父皇為何要將朕國金鐧賜給李良呢?”
健宗深思複雜的說道:“這又是一個秘密!朕不知道該怎麽說,因為太匪夷所思了,所以還是你自己去看看吧。王益,你帶滎兒到祖廟去看看真正的高祖聖訓吧!”
隨著健宗的一聲招呼,就見王益帶著兩個羽林軍將領一起走到牆角合力將一個櫃子抬到一旁,而後又協力將一塊石板打開,一條深不見底的密道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王益道:“陛下,請!”
鄭滎回頭看了看父親,聽到健宗說道:“去吧,這裏通往皇家胡同,在那裏的祖廟裏供奉著高祖的遺訓,你心中的疑團在那裏會得到答案的。”
鄭滎彎著腰跟在王益的身後下了密道的台階,黑漆漆的密道在王益手中宮燈的映照下顯得是那麽的詭異。當似乎沒有止境的台階終於走完後,僅容一人通過的密道豁然開朗,一條筆直而寬大的通道出現在麵前,一輛馬車停在通道的zhōng yāng。
當低的幾乎不可聞的馬蹄聲在一個時辰之後再次傳到養心殿內的時候,一直在閉目養神的健宗慢慢的睜開眼睛,他盯著密道的出口,不一會就看到帶著滿臉驚奇神sè的鄭滎走了出來。
健宗道:“看過了?”
“父皇!”鄭滎的聲音都有些變了,他道:“看過了!隻是……那可能嗎?”
“要相信我們的祖先!”健宗不容置疑的說道:“你知道該怎麽做了吧!”
“兒臣明白了!”鄭滎點了點頭。
新皇帝明白了,可是李良卻糊塗了。
從大殿出來的時候,李良發現身後除了兵部、刑部的兩位尚書外,大唐實力最為雄厚的軍隊——天鷹軍團的元帥邢從甫也跟在後麵。
邢從甫這個人李良是知道一些的,此人到目前為止算得上是三朝元老了,現年五十二歲,於二十多年前就當上了天鷹軍團的副帥,並於十四年前接任主帥之位,在當時也稱得上年輕有為。不過和目前另外兩大軍團中威名遠播的嶽庭元帥以及震懾諸王和國公們的上官飛雲元帥不同,在邢從甫出任天鷹軍團主帥的十幾年裏可以說是毫無建樹,此人帶兵能力一般,且為人死板不知變通。據說年少守邊時有豐國山賊越境擾民,兵部發文讓其剿滅,因公文中有rì行三十裏一說,就在到達距離山賊藏匿之地還有一裏之地的時候他竟然下令紮營,因為當rì的行軍路程夠了,而山賊得以連夜逃遁。從那以後邢從甫就得了個‘三十裏將軍’的綽號。而就是這個綽號竟然得到了當時的皇帝,也就是健宗的父親的賞識,在三年的時間內雖然沒有任何戰功卻連連得到提升直至副元帥之位。後來健宗繼位,很多人都以為以前曾對還是皇子的健宗很不客氣的邢從甫會失勢,卻不料沒幾年竟然從眾多的副元帥中脫穎而出當上元帥。
對於這麽一位靠著‘忠誠’登上元帥之位的人在這個時候像跟屁蟲一樣尾隨在身後,李良感到有種說不出的別扭。於是他停下腳步道:“邢元帥。”
沒想到卻聽到邢從甫道:“末將在!”
大唐軍力最勝的元帥在李良麵前自稱末將,這讓李良有點受寵若驚了,忙道:“邢元帥這是何故?”
邢從甫道:“李大人,太上皇有旨,從即rì起天鷹軍團就劃歸大人調遣。”
李良半信半疑的問道:“旨意何在?”
邢從甫道:“登基大典之rì,皇上會親自將太上皇的旨意昭告天下的。”
李良心道:“搞什麽名堂?難道這個邢從甫是太上皇派來監視我的嗎?但是這手筆也太大了點吧?竟然要勞動一個元帥。”
這時就聽邢從甫又道:“太上皇讓末將告訴大人,末將絕對不是被派來監視大人的,如果大人覺得不妥可以任意任免天鷹軍團的將領,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末將在內。從現在開始,天鷹軍團隻服從李大人的軍令,太上皇和皇上都無權差遣。”
李良呆了一下道:“什麽意思?”
這也難怪李良發呆,太上皇和皇上無權過問,軍中將領隨意任免是個什麽概念?如果邢從甫的話是真的話,天鷹軍團基本上等於是李良的私人軍隊了。天鷹軍團啊!一個擁有十幾萬人馬的jīng銳之師,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邢從甫道:“末將隻是傳達太上皇的旨意,其他一概不知。這是完整的虎符,請大人驗收。以後要調動天鷹軍團隻有憑此符和大人的印鑒才可,所以請大人將印鑒的樣本給末將一個,末將好回營告知全軍將領。”
李良接過小巧的虎符心中暗自叫苦,這小小虎符的分量竟然比懷中黃金打造的鎮國金鐧還讓他感覺沉重幾分!說句心裏話,李良其實對鎮國金鐧並不十分看重,前世的時候類似的東西他聽得多了,什麽‘鐵卷丹書’‘打皇鞭’‘龍頭拐’……等等這些,說什麽上打君王下打臣,其實不過是做做樣子,難不成還真的把皇帝打著玩不成?估計在大殿上誰要是真的敢舉起金鐧去打皇上的話,早就被殿前武士給亂刃分屍了。這鎮國金鐧除了顯擺顯擺以及嚇唬嚇唬沒什麽靠山的低級官員外,基本上沒什麽大用。可是這虎符就不同了,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兵權啊!擁兵自重曆來被皇家所忌!這可不行!必須推掉!
思慮再三後李良道:“邢元帥,這虎符下官先收著,不過統領天鷹軍團在下自問沒這個能力,待我去見太上皇將虎符……。”
“李大人!”沒等李良把話說完,邢從甫打斷了話語道:“太上皇有口諭,永不再見李大人!”
“啊!?”
邢從甫道:“李大人,請您把印鑒的樣本交給末將!”
李良推托道:“下官沒有私人印鑒!”
邢從甫道:“無妨!鎮國金鐧的末端就是一個印鑒,請大人用印吧!”說著還從懷裏取了印泥及白絹出來。
把鎮國金鐧反轉過來一看,可不是嗎!一個四四方方的印鑒出現在李良的眼前,就見上麵工工整整地刻著四個字……不過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麽李良卻是不認得的。
就在李良想仔細看看上麵到底刻的什麽字的時候,邢從甫伸手抓住金鐧道:“請大人用印!”
“使不得!”李良握住金鐧不放道:“萬萬使不得!”這要是用了印就等於表示自己願意接管天鷹軍團了,在沒搞清楚裏麵到底有什麽貓膩之前,李良可不敢隨便的應承下來。
邢從甫邊搶邊說道:“使得!”
李良:“對了,你不是說天鷹軍團的從現在起要聽從下官的命令嗎?我命令你放手!”
那知道邢從甫卻道:“令有先後,末將奉太上皇之命所行之事在前,聽大人調遣之事在後,請李大人讓末將完成皇命。”
把臉一沉,李良道:“請元帥放手,否則別怪下官要用鎮國金鐧打你了!
李良的意思很明白,你要是再強我可要取你的xìng命了!可死板的讓人鬱悶至極的邢從甫根本不吃這一套,他道:“皇命軍令末將必須執行。”
邢從甫雖然上了點年紀,但力量上卻不是李良可比的。連搶帶奪的把鎮國金鐧取了過來在白絹上蓋了一下將東西還給李良後,邢從甫心滿意足的道:“李大人,多有得罪了,末將去向太上皇交旨後再來向您請罪。到時您盡可取了末將的xìng命,末將毫無怨言!告辭了!”
“好你個‘三十裏將軍’!”望著邢從甫的背影,李良氣的是直跺腳!同時恨不得把手裏這根有名無實的鎮國金鐧給扔了,好在他想起來這玩意好歹是金子的,應該值不少的錢,否則李良真的有可能把它給丟掉。
被一連串的事情弄的心身不寧的李良已經沒什麽心情處理政事了,交待跟在身後的兩位尚書大人盡快查清楚烽火台被點燃的原因以及下令全**隊進入戒備狀態後,李良急匆匆地回家去了,他要仔細的去想一下究竟是怎麽了。
當李良和早上一樣被大內護衛簇擁著回到家中卻發現家裏已經大變樣了,門前有羽林軍把守,空空的門房裏還站著兩個太監,往裏一看還有不少的宮女太監穿梭於家中,看他們忙裏忙外的樣子似乎是在搬家。
李良皺著眉問一臉茫然站在院子裏發呆的管家李福道:“這些人是怎麽會事?”
李福一見少爺回來了忙道:“您早上走了以後這些人就來了,說了奉了皇上賞賜了一座府邸給您,他們這些人也是皇上賞給您的!”
“哎!越來越亂了!”李良連連搖頭道:“夫人呢?”
李福道:“少nǎinǎi有些乏了,在內室歇息呢。”
徑直回到屋裏,見夫人正輕撫著隆起的肚子微笑著斜倚在軟塌上休息,李良輕手輕腳的來到近前坐下,凝視著散發著隻有在孕育生命的母親身上才能見到的幸福神sè的馮玉如。
“夫君回來了!”馮玉如慢慢的張開眼簾想要起身。
將夫人微微有些腫脹的手握在手心,李良道:“別起來了,就這麽躺著吧。”
似乎感覺到了什麽,馮玉如道:“夫君有心事?”
李良摩挲著妻子的手道:“不是心事——是禍事!”
馮玉如輕輕的挪動了一下將頭枕靠在李良的腿上道:“很嚴重嗎?”
“哎!”歎息了一聲後李良將朝堂之上發生的怪事講述了一遍,最後說道:“我以前一直以為皇上……不對,應該說是太上皇是因為皇子中沒有讓他滿意的人,所以就封了十三公主為長公主來主理朝政,而我是用來作為國公們和新皇的紐帶來牽製長公主權勢的。可怎麽也沒想到,太上皇會不但弄了個什麽鎮國金鐧給我,而且還把指定新皇事情讓我來做。依照目前的局勢來看,竟然是以長公主來牽製我的。”
馮玉如好奇的問道:“夫君假借太上皇的名義指定了九皇子為新君?”
李良點了點頭。
馮玉如道:“夫君為什麽不指定十八皇子或者十四皇子呢?”
李良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鄭憲的年紀太小,在成年事前是無法親政的,如果選他的話,除非我全麵退讓否則朝堂上必然會出現我同長公主勢不兩立的局麵,可如果我退讓的話,結果又會很慘的。而且隨著鄭憲年齡的增長,他很可能會想收回權力而和我還有長公主進行一番較量,這對大唐的穩定不利。而十四皇子……本來我也是準備指定他的,不過,這些rì子以來,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就是這種感覺讓我臨時決定放棄他。現在回想起來,讓九皇子繼任,應該是對我最有利的選擇了。”
馮玉如也是聰慧之人,立刻就明白了丈夫話中的含義,她道:“夫君說的不錯,九皇子和五王的關係一直密切,其外祖父又是多年的吏部尚書,而夫君對他又有輔助之恩,這樣一來,即便是一切朝政都由長公主主理,有夫君以及國公們的牽製和一個有穩固勢力的皇上在,她除了盡心盡力的輔佐新君外是沒有其他出路的。”
李良道:“話是如此,可問題是,太上皇竟然把天鷹軍團的指揮權也送到了我手裏。他這麽做,簡直就是在等著我起兵造反!”
李良的話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如果說鎮國金鐧給了李良名正言順對朝政指手畫腳的權力,而天鷹軍團則是這個權力的支撐。而且在不經意間,李良已經和十一家國公牢牢的綁在了一起,這些經過兩百年積累的豪門世家的勢力絕對不隻是表麵上的那些。
十一家國公和其他的貴族比起來權勢最盛,而為了保住權勢他們對下一代的培養是很係統有效的。而優中選優下來的剩餘子弟雖然因為大唐的法規,這些非繼承人的子弟都dú lì於世家之外了,而且三代不得從軍,但是這些人真的和老家一點關係都沒有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這些經過良好教育的世家子弟自然不會老老實實的去種地了,從商從政的不在少數,而三代後從軍的也有很多。而李良完全可以扶植這些人首先控製住天鷹軍團,然後在天鷹軍團的支持下逐漸的把持住朝政進而……!這種可能xìng不但不能說沒有,而且還很大,可是太上皇位什麽會至於這個可能xìng而不顧,將如此大的權力交給李良呢?無論是在李良所知的另一個時空還是這個世界的曆史上,除非是昏庸到了無以複加程度的君主外是絕對不會有人這麽幹的,而太上皇健宗怎麽看都不像是個昏君!而把如此多的權利這麽放心的交給他,太上皇難道事先就不會有防備之策。這樣的問題深深的困擾著李良。
體會到丈夫苦惱的馮玉如坐起身來道:“夫君,妾身問你,你究竟有沒有當皇帝的**?”
李良仰起頭想了想後道:“高處不勝寒!而權力的最高處的風太大,我自問沒有能力去站在權力的最頂端!”
“這不就得了!”馮玉如笑道“夫君不必太過傷神了,實在不行我們可以退隱山林,有鎮國金鐧和妾身在,隻要不是千軍萬馬一起殺來,沒有人能傷害到夫君的一根頭發!”
“有些人吃飯是為了活著,有些人活著隻是為了吃飯!人總要做點什麽,否則枉為人一場!我希望和夫人一起活的jīng彩一些!”望著妻子自信的笑容,李良道:“我並不擔心自己,隻是怕有人傷害到你和你肚子裏的孩子。”
馮玉如道:“夫君盡可按心中所想去做該做的事情,無論結果如何,妾身都會和夫君在一起的。妾身也希望活的jīng彩一些!”
李良擁住妻子道:“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就在夫妻二人甜言蜜語之時,有人來報:“少爺,晉小姐在外麵求見!”
在李良出門去見晉小倩的時候馮玉道:“這位晉姑娘似乎也想活的jīng彩一些。”
哎!女人啊!怎麽說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