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府後院姨娘們的爭鬥跟秦顧羅田幾家沒有關係,他們正忙著建鋪子、認字、賺錢過日子。
顧錦裏做好豆腐乳後,又打算趁著天氣漸熱,抓緊時間做出幾缸醬油來。今天忙完作坊早上的活計後,跑去喊王馬氏她們:“王嬸子,你們把院子裏的四擔黃豆挑到我家去。”
“誒,小東家,我們這就給你挑。”王馬氏喊上自家小姑子、朱茶花母女,四人把四擔黃豆挑到顧錦裏家。
三奶奶看見朱茶花母女,問道:“老朱家的,你家男人回來沒有?”
老朱媳婦道:“沒呢,您老別急,等他回來,一定立刻來跟您老稟告。”
這段時間,老朱跟何三癩子是天天往外跑,按照薑角給的那份登記冊子去找長平鎮的災民。可長平鎮的災民住得遠,老朱跟何三癩子已經兩天沒有回來,三奶奶很是著急。
顧錦裏安慰三奶奶:“您老放心,出去找人的時候咱們已經跟他們說好了,最晚三天之內必須回來一次,老朱叔是個守規矩的人,明天一定會拎著何三癩子回來。”
“你說的對,有老朱在,他們明天一定會回來。”
可回來了又能咋樣?
何三癩子他們上次回來就說過,長平鎮的人根本沒有見過謝家坪的人,這次回來,結果肯定還是一樣。
老朱媳婦她們放下豆子後,回了作坊幹活。
她們走了片刻後,顧錦裏見三奶奶還是愁眉苦臉的,怕她一個人想太多,便道:“三奶奶,四擔黃豆太多了,您幫我挑豆子吧。”
三奶奶嗔她一眼:“誰讓你貪心,要做四缸醬油,這挑豆子都得挑死你。”
還費缸,為了做醬油,家裏花了二兩銀子買了四個新水缸。
三奶奶說著抱怨的話,卻是拿來兩個空籮筐,坐在院子裏幫著挑豆子。
程哥兒見了也來幫忙,三人是挑了半天,直到下午才把黃豆挑完。
顧錦裏把黃豆放進四個水缸裏泡上後,才算是歇了一口氣。
第二天中午,何三癩子跟老朱就回來了。隻是結果還是那樣,找到的長平鎮災民都不知道顧福丫一家在哪?甚至連謝家坪的人都沒見過一個。
“那兩戶災民說,他們開始逃荒的時候,謝家坪的人早就逃了,他們是在謝家坪的後邊逃荒,沒有攆上他們,不知道謝家坪的人有沒有來南邊。”何三癩子口快,把問到的事情全都說了。
三爺爺三奶奶很失望,卻也無可奈何,他們如今隻能這麽找著。
“成,我們知道了,你們先回吧,歇個兩天,等我們給你們租了騾車後再去找。”
何三癩子跟老朱先前是走路去找人,可長平鎮災民分到田福縣的不多,如今田福縣的都找完了,再去找,就得跑隔壁縣去,遠得很,沒有騾車不行。
何三癩子跟老朱很是高興,趕忙道謝:“誒,多謝顧老爺子。”
“你們辛苦了,這是家裏做的鹵味,你們拿回去吃。”三奶奶把兩個籃子遞給何三癩子跟老朱。
何三癩子跟老朱看見籃子裏的鹵肉、鹵魚塊跟鹵蛋後,高興得不行,謝了又謝,這才離開。
他們走後,三爺爺三奶奶的心情很低落。
崔氏跟顧錦繡正在堂屋配香料,見狀朝程哥兒使眼色,小家夥立刻跑到兩老麵前,張開小短手,抱著他們道:“三爺爺三奶奶不難過,你們還有我們呐,程哥兒會孝順你們噠。”
兩老聽著他稚氣的聲音,看著他越來越圓乎的小臉,終於笑了起來:“誒,有程哥兒在,三爺爺三奶奶不難過。”
顧錦裏見狀,放心的回了廚房,繼續蒸黃豆。
做醬油很是麻煩,黃豆泡過之後,要隔水蒸熟,把蒸熟的黃豆晾涼後,再撒上小麥粉發酵。
她剛回廚房沒多久,三爺爺三奶奶帶著程哥兒也來到廚房幫忙。
四人忙到快天黑,才把黃豆蒸完,再把黃豆放到一個個的竹篩上晾涼,拿出早就磨好的小麥粉,撒到黃豆上,攪拌均勻,讓每一顆黃豆都裹上小麥粉後,今天的活計才算完事。
“二姐,這就成了嗎?”程哥兒墊著腳尖,看著竹篩裏的黃豆問著。
顧錦裏道:“還不行,等豆子發黴後,把黴豆子裝進缸裏,再倒進鹽水,發酵半年左右,等發酵好了,還要濾醬、煮醬,才能得到真正的醬油。”
程哥兒聽得皺起小眉頭:“好麻煩呀,那我們家還要半年以後才能吃上醬油咯。”
顧錦裏扯扯他頭上的兩個小揪揪,道:“也不用那麽久,五個月也差不多。”
程哥兒聽得眉頭舒展一些,三奶奶在旁邊笑道:“你就逗他吧,五個月跟半年還不是一個樣。”
又道:“這做醬油可真是麻煩。”
前前後後要忙那麽多道工序。
“要不做出來的味道咋能跟醢鮮醬差不多,定是要費些功夫的。”三爺爺說著,又招呼三奶奶:“行了老婆子,你趕緊帶著程哥兒出來,讓大山媳婦進去做飯,這廚房都被擠得沒地方站了。”
為了做醬油,整個廚房裏擺滿木架子,木架子上,擺著一個個竹篩,全部盛著黃豆,如今這廚房是被塞得滿滿當當的,根本沒個落腳的地方。
再有一個,醬油是小魚做的新東西,以後定是要用來賣錢的,配方最好是捏在小魚一個人手裏,他們不好多看……嗯,這個事兒,晚上他得提醒老婆子一聲。
三奶奶牽著程哥兒的手,跟著三爺爺退出廚房,口中歎道:“這屋子還是太小了。”
三爺爺道:“再熬一熬,等袁工頭他們建好鋪子、作坊,就能給咱們建房子。”
“三伯、三伯娘、孩他娘,我回來了。”顧大山身上都是灰塵,一臉笑容的進了院子,對他們道:“第一間鋪子的地基已經建好了,明天開始砌牆,再過不久,第一間鋪子就能建成。”
第一間鋪子是幾家共用的那間,第二間是大丫家的鹵味鋪子,再來就是小魚自己的鋪子。
那個鋪子小魚不急著用,所以最後建。
顧大山又道:“袁工頭他們實誠,那地基建得好,給咱們挖的地基足足有一丈深,吳老大夫說,那樣深的地基,就算是地龍翻身屋子也不會塌。”
顧錦裏做好豆腐乳後,又打算趁著天氣漸熱,抓緊時間做出幾缸醬油來。今天忙完作坊早上的活計後,跑去喊王馬氏她們:“王嬸子,你們把院子裏的四擔黃豆挑到我家去。”
“誒,小東家,我們這就給你挑。”王馬氏喊上自家小姑子、朱茶花母女,四人把四擔黃豆挑到顧錦裏家。
三奶奶看見朱茶花母女,問道:“老朱家的,你家男人回來沒有?”
老朱媳婦道:“沒呢,您老別急,等他回來,一定立刻來跟您老稟告。”
這段時間,老朱跟何三癩子是天天往外跑,按照薑角給的那份登記冊子去找長平鎮的災民。可長平鎮的災民住得遠,老朱跟何三癩子已經兩天沒有回來,三奶奶很是著急。
顧錦裏安慰三奶奶:“您老放心,出去找人的時候咱們已經跟他們說好了,最晚三天之內必須回來一次,老朱叔是個守規矩的人,明天一定會拎著何三癩子回來。”
“你說的對,有老朱在,他們明天一定會回來。”
可回來了又能咋樣?
何三癩子他們上次回來就說過,長平鎮的人根本沒有見過謝家坪的人,這次回來,結果肯定還是一樣。
老朱媳婦她們放下豆子後,回了作坊幹活。
她們走了片刻後,顧錦裏見三奶奶還是愁眉苦臉的,怕她一個人想太多,便道:“三奶奶,四擔黃豆太多了,您幫我挑豆子吧。”
三奶奶嗔她一眼:“誰讓你貪心,要做四缸醬油,這挑豆子都得挑死你。”
還費缸,為了做醬油,家裏花了二兩銀子買了四個新水缸。
三奶奶說著抱怨的話,卻是拿來兩個空籮筐,坐在院子裏幫著挑豆子。
程哥兒見了也來幫忙,三人是挑了半天,直到下午才把黃豆挑完。
顧錦裏把黃豆放進四個水缸裏泡上後,才算是歇了一口氣。
第二天中午,何三癩子跟老朱就回來了。隻是結果還是那樣,找到的長平鎮災民都不知道顧福丫一家在哪?甚至連謝家坪的人都沒見過一個。
“那兩戶災民說,他們開始逃荒的時候,謝家坪的人早就逃了,他們是在謝家坪的後邊逃荒,沒有攆上他們,不知道謝家坪的人有沒有來南邊。”何三癩子口快,把問到的事情全都說了。
三爺爺三奶奶很失望,卻也無可奈何,他們如今隻能這麽找著。
“成,我們知道了,你們先回吧,歇個兩天,等我們給你們租了騾車後再去找。”
何三癩子跟老朱先前是走路去找人,可長平鎮災民分到田福縣的不多,如今田福縣的都找完了,再去找,就得跑隔壁縣去,遠得很,沒有騾車不行。
何三癩子跟老朱很是高興,趕忙道謝:“誒,多謝顧老爺子。”
“你們辛苦了,這是家裏做的鹵味,你們拿回去吃。”三奶奶把兩個籃子遞給何三癩子跟老朱。
何三癩子跟老朱看見籃子裏的鹵肉、鹵魚塊跟鹵蛋後,高興得不行,謝了又謝,這才離開。
他們走後,三爺爺三奶奶的心情很低落。
崔氏跟顧錦繡正在堂屋配香料,見狀朝程哥兒使眼色,小家夥立刻跑到兩老麵前,張開小短手,抱著他們道:“三爺爺三奶奶不難過,你們還有我們呐,程哥兒會孝順你們噠。”
兩老聽著他稚氣的聲音,看著他越來越圓乎的小臉,終於笑了起來:“誒,有程哥兒在,三爺爺三奶奶不難過。”
顧錦裏見狀,放心的回了廚房,繼續蒸黃豆。
做醬油很是麻煩,黃豆泡過之後,要隔水蒸熟,把蒸熟的黃豆晾涼後,再撒上小麥粉發酵。
她剛回廚房沒多久,三爺爺三奶奶帶著程哥兒也來到廚房幫忙。
四人忙到快天黑,才把黃豆蒸完,再把黃豆放到一個個的竹篩上晾涼,拿出早就磨好的小麥粉,撒到黃豆上,攪拌均勻,讓每一顆黃豆都裹上小麥粉後,今天的活計才算完事。
“二姐,這就成了嗎?”程哥兒墊著腳尖,看著竹篩裏的黃豆問著。
顧錦裏道:“還不行,等豆子發黴後,把黴豆子裝進缸裏,再倒進鹽水,發酵半年左右,等發酵好了,還要濾醬、煮醬,才能得到真正的醬油。”
程哥兒聽得皺起小眉頭:“好麻煩呀,那我們家還要半年以後才能吃上醬油咯。”
顧錦裏扯扯他頭上的兩個小揪揪,道:“也不用那麽久,五個月也差不多。”
程哥兒聽得眉頭舒展一些,三奶奶在旁邊笑道:“你就逗他吧,五個月跟半年還不是一個樣。”
又道:“這做醬油可真是麻煩。”
前前後後要忙那麽多道工序。
“要不做出來的味道咋能跟醢鮮醬差不多,定是要費些功夫的。”三爺爺說著,又招呼三奶奶:“行了老婆子,你趕緊帶著程哥兒出來,讓大山媳婦進去做飯,這廚房都被擠得沒地方站了。”
為了做醬油,整個廚房裏擺滿木架子,木架子上,擺著一個個竹篩,全部盛著黃豆,如今這廚房是被塞得滿滿當當的,根本沒個落腳的地方。
再有一個,醬油是小魚做的新東西,以後定是要用來賣錢的,配方最好是捏在小魚一個人手裏,他們不好多看……嗯,這個事兒,晚上他得提醒老婆子一聲。
三奶奶牽著程哥兒的手,跟著三爺爺退出廚房,口中歎道:“這屋子還是太小了。”
三爺爺道:“再熬一熬,等袁工頭他們建好鋪子、作坊,就能給咱們建房子。”
“三伯、三伯娘、孩他娘,我回來了。”顧大山身上都是灰塵,一臉笑容的進了院子,對他們道:“第一間鋪子的地基已經建好了,明天開始砌牆,再過不久,第一間鋪子就能建成。”
第一間鋪子是幾家共用的那間,第二間是大丫家的鹵味鋪子,再來就是小魚自己的鋪子。
那個鋪子小魚不急著用,所以最後建。
顧大山又道:“袁工頭他們實誠,那地基建得好,給咱們挖的地基足足有一丈深,吳老大夫說,那樣深的地基,就算是地龍翻身屋子也不會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