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了好幾天的太陽,衝破陰晦的天空,照耀大地,這對於準備行動的羅霄縱隊,真是得了“天時”。
隊伍趁著天色晴朗,循著迂回曲折的雪道,蜿蜒向北。這天的行軍序列是,三團為前衛,一團為本隊,二團為後衛,縱隊直屬隊在前衛後行進。雪後初晴,冷氣刺骨。各人隻露出眼鼻和口。手上戴著各種顏色的手套,包袱外邊捆著幾雙草鞋,大踏步地前進。
這天正午,部隊到了一個高山下。在平常,他們一到宿營地,除了有大的敵情外,都是隨到隨宿營。這一天雖然沒有敵情顧慮,除擔任分配房子的人員外,都站在宿營地外一個廣場上。
隊列中一個背圖囊和手槍的人,身材較高而結實,濃眉,雙目炯炯,走到幾個看熱鬧的農民麵前,說了幾句客氣話,就向他們請求說:“老表,借幾把秤,行嗎?”
“行!”農民立即答應,又問,“要幾把?”
“越多越好。”
老表們和士兵們都笑起來,他們都奇怪,覺得從來還沒有看到借秤也說越多越好的。左猜右猜,誰也猜不著,隻有等秤來了再看看。
借秤人名叫黎蘇,是羅霄縱隊的參謀長。他家在賈魯河畔,土地不多,由兼做草藥醫生的父親耕種。也隻夠吃。童年讀私塾,後考入舊製高等小學,畢業後考入中學,才一年半,因故鄉連年饑荒。便輟學投身北洋軍隊。大革命時代,參加了響應北伐軍的戰爭。武漢政府叛變革命後,他以單純的軍人態度繼續服役,參加蔣馮閻軍閥大混戰。中原戰爭結束後,由蔣介石統率他們在鄂豫皖地區打紅軍。黎蘇本來在大革命時期就受過在軍隊中工作的共產黨員的影響,知道蘇維埃政府是最廉潔的政府,紅軍是代表工人農民利益的軍隊。後來更多更直接看到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紅軍的主張和行動,就確認他們和中國其他任何政黨、政府和軍隊不同。他當時是副營長,他那營獨立駐在蘇區邊一個鎮子裏擔任守備。他的團有個團副和他那營有兩個連長,是秘密共產黨員。他們利用國民黨軍隊中-一些士兵和軍官對進攻蘇區的不滿,決定起義。他們在黎蘇同情讚助下,做好營長的工作,派人到蘇區和共產黨聯係。就在紅軍配合下起義了。半年之後,因為黎蘇有較好軍事知識和技術,就調到羅霄縱隊工作,他仍然保持了正規軍人的氣質和風度,不同的是加入了共產黨。在起義前他是少校軍官,起義之後很快和士兵打成一片,過官兵平等和無薪餉的生活了。羅霄縱隊北上的時候,他看到部隊有個不好的習慣,沒收土豪的東西,特別是被服,臘肉之類,總想多帶。這樣很多人包袱很重,影響整個部隊的行動。這天早晨出發之前,接到紅軍總司令部的電報,要羅霄縱隊趕快進到南潯鐵路附近,為了加速行軍,必須減輕不必要的行李。他向郭楚鬆建議說:“到宿營地就減行李?”
“好。”郭楚鬆毫不猶豫地回答。他也覺得這個問題必須解決,又補充說,“必須嚴厲一點,行動要真正做到‘其疾如風’。”
黎蘇說:“不管是誰,一律不準帶不重要的東西。”
隊伍集合好了,每個人身後是自己的行李包裹,黎蘇站在一個土台上,向部隊說:“同誌們聽著,大道理我不講了,講點小道理。當兵打仗,最要緊的是輕裝上陣,如今我們是長途行軍打仗,這個問題尤其重要,俗話說遠路無輕擔,我們都是有這方麵經驗的人。可是我們有的同誌,行李太多,把沒收土豪的東西都背上了。而不管用得著用不著,有些人甚至把女人的褲子也背起走。真不象話。背的東西多了,影響行軍速度,削弱了戰鬥力,因此,我們決定輕裝。不需要的服裝、物品,一概送給老百姓,不需要的書籍文件,不能送人的,一把火燒掉。炊事員隻準挑一餐的菜——就是豬肉雞鴨,也不準多帶!”
黎蘇說到這裏,停了一下,叫就近部隊行政首長來,每人發一把秤,眼睛隨即向大家掃射一下,高聲而嚴肅地說:“各人把包袱解開!”
所有的人包袱打開了,他命令大家把紅紅綠綠的和不必要的物品,通通清出來,集中一塊,叫宣傳隊長陳廉給群眾分掉,不需要的文件,一把火燒了。需要的東西,各夥食單位過秤。
黎蘇在各部隊走來走去,監督過秤。一個擔架員,正和過秤的人發牢騷:“我的東西不算多。”
“不管多少,都要過秤。”營長朱理容見黎蘇過來,也督促說。
擔架員忽然慷慨地說:“過吧!”
可是,他趁著過秤的人沒有注意,偷偷摸摸丟一件東西給了過秤的同伴。他身邊的人,都隱笑起來,黎蘇看到他們這樣子,懷疑有點名堂,就問發笑的人,但他們閉口不說,隻是冷笑。他更加懷疑了,於是親手檢查,一個兩個,到了第三個——他是過了秤的——發覺他包袱底下,有一條綾綢女人褲子。他把褲子高高舉起,揮動幾下,好象要大家看把戲一樣,同時大聲叫道:“大家看看!”
於是全隊列都大笑起來。
“你好打埋伏!”他看著那個戰士,斥責道。
“不是我的!不是我的!”他申辯說。
“是誰的?”他又窮追。
“是他的。”那人指著擔架員說。
擔架員說:“也不是我的。”
“是誰的?”
“是……”擔架員見黎蘇很嚴厲,吞吞吐吐。
“是誰的?”
擔架員還是不說。
“那就是你的!”黎蘇火了。
“真不是我的……擔架員申辯著。
“那到底是誰的?”
“是……”擔架員說著看了看旁邊的朱理容。
朱理容不看他,而是望著很遠的地方。
黎蘇明白了幾分,說:“你過來,我要和你單獨談話。”他把擔架員叫到一邊問:“到底是誰的?”
“我不敢說。”
“什麽不敢說?我給你做主。”
“營長的。”擔架員終於說了出來。
“好吧。你回去。”
黎蘇把朱理容叫過來,說:“好哇你!”又把綾綢褲子舉起來,“你帶著女人褲子幹什麽?”他這句話使大家狂笑起來。他隨即改成莊嚴的口氣說:“我們是來消滅敵人,不是搬家。你背多了東西,行軍會掉隊,不隻害了自己,而且害了大家。”
黎蘇看到他很尷尬,又想到他結婚不久,大概想給年輕小娘子穿漂亮點,口氣緩和了些:“你還舍不得?革命成功了,天下都是我們的,一條褲子算什麽!真是……”他的眉頭皺一下,沒有把話說完,心裏說:“真有點農民意識。”
黎蘇把褲子摔在一邊,就過去了。到了另一個單位,看見一個拿秤的人,正在和朱福德論理,他們兩人之間,隔著一擔挑子,挑子兩頭各有兩個敞口煤油桶。桶的兩邊上方挖了個銅板大的孔,穿一根橫木,拴上棕繩,能挑水,也能裝油鹽、菜刀之類雜物,一看就知道是炊事用具。他們越說聲音越大,如果沒有挑子隔著,似乎要吵起來。
黎蘇看到那樣子,雖然沒有聽清楚他們說什麽,但知道又出了問題,於是走近他們麵前,以指責的口氣,向著他們說:“怎麽回事?怎麽回事?”
拿秤的人轉過頭,向著黎蘇說:“朱老大挑了四個洋油桶,要他減兩個,他就不肯。”
黎蘇質問朱福德:“你為什麽不願意?”
“參謀長你聽我說。”朱老大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不願減輕行李,我還在勸別人減行李呢。我的工作是當炊事員,我要保證部隊吃飽飯喝足水。這四個煤油桶,是我的工具。你去問我們單位的同誌,他們到宿營地,不要好久,就可以喝到開水,因為我一到,不借老百姓的桶,很快挑水,很快燒開,還可以很快煮飯煮菜,這樣吃飯也快了。喝足水,吃飽飯,還怕什麽!”
“啊!黎蘇立即改變為和平口氣,臉上微帶笑容,“朱老大,我懂你的意思了——你都是為了大家好。不過,你擔重了,也會妨礙大家的。”
陳廉這時在黎蘇旁邊,也勸朱老大說:“老大,我看還是減兩個吧。”
朱老大有點生氣地說:“怎麽減!”他指著陳廉提的石灰桶,“我的煤油桶就象你的石灰桶一樣。你做宣傳工作,能不能把你的石灰桶減掉?”
黎蘇接著說:“朱老大,這是上級命令,誰也不能超過重量,如果你可以超過重量,那麽,別人也照你一樣,那命令怎麽辦?”
“參謀長,”朱福德辯論說,“我同別人有些不同,我身高力大,挑重一點也比他們挑輕的走得快。”
黎蘇和四周的人都笑起來。笑過一陣後,黎蘇說:“朱老大,不要這樣說,你說你氣力人,別人也還有氣力大的,如果你們氣力大的都要超過重量,那可就不好辦了。”
朱福德也笑起來說:“這好辦,我把包袱甩掉就行了。”
“那也不行。”黎蘇婉言說,“一個人換洗衣服還是要的。”
一個同朱老大同班的站起來說:“對!包袱還是要的。”他又向著黎蘇,“參謀長,朱老大的包袱我代他背,煤油桶還是不減為好。”
“那麽你的包袱不是重了?”
朱老大單位的上士說:“他那一點子東西,我分一點背就行了,我們都可以減一點自己的行李,絕不超過規定。這樣他的包袱也不要摔,我們就又有水喝又有飯吃。”
“對!”另一個也說,“我也可以幫他分背一點。”
又有幾個人接著說:“我也可以,”
黎蘇看到這個情況,就不堅持了,反而轉為和悅的顏色向他們說:“好!好!好!就這樣辦。”
朱福德立即喜悅起來,他又看了黎蘇一眼,就去整理他的行頭了。
黎蘇他們輕裝的時候,杜崇惠正朝一團團長朱彪、政委羅鐵生發脾氣:“輕裝工作是重要,可是純潔部隊更重要,我早就告訴你們要做好清洗工作,富農出身的軍隊不能要,‘自首’的不能要,流氓習氣重的不能要,喜歡發洋財的都不能要。你們就是不辦!這樣對待上級的指示,什麽意思?”
朱彪低著頭吸煙。羅鐵生手裏擺弄著棋子兒不吭聲。
“一個‘自首’分子,居然還敢講動搖軍心的話,你們還不警惕!”杜崇惠越說越氣。
“他平常有缺點錯誤,我們都同他談過。”朱彪嘟噥了一句,又埋頭抽煙。
“這樣的人談一下就行嗎?”杜崇惠氣更大了,手上的雲帚用勁一揮,“應該給他一個布爾什維克的打擊!”
朱彪、羅鐵生處在受委屈而又不好回答的地位,隻輕輕“唔”了兩聲,杜崇惠又繼續訓斥:“應該提高階級覺悟,不能讓階級異己分子自由自在呀!”
杜崇患說的是這個團的機槍排長桂森。兩年前蘇區肅反時,他被別人交代出是ab團。那時他在師裏當通信員,經過審訊,他承認了。郭楚鬆、黃曄春認為他出身貧農,一貫表現好,就保他,組織上準許他“自首”1,才留在這支部隊的。幾天前,他和幾個戰士發牢騷,說往哪裏走,去做什麽都不知道,是“打糊塗仗”。恰巧被部隊中的“十人團”2成員昕見了,報告了杜崇惠政委。杜崇惠指示一團立即把這個人開除回家。誰知今天又在行軍的隊伍裏見到了他。
朱彪、羅鐵生他們沒有處理桂森,是經過調查沒有發現桂森有什麽問題,牢騷話也不常說,同時認為象桂森這個人,出身好,打仗勇敢,對同誌忠厚,怎麽會去當ab團?他們對杜崇惠根據“十人團”的報告,就要把他洗刷出紅軍,總覺得窩心。他們知道,前幾年蘇區和紅軍打ab團,有很多他們認識的好人被殺了,他們心裏都認為冤枉了,沒有殺的,雖準許“自首”。但仍是懷疑對象。對“十人團”這個組織也半信半疑。不信嗎?那是上級設立的搞軍隊內部保衛工作的秘密組織,信嗎?隻要講錯幾句話就被懷疑甚至抓起來,這樣,對這個組織就有意無意的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在杜崇惠根據“十人團”的報告要處理桂森的時候,他們就向老首長郭楚鬆、黃曄春報告,並經他們同意留下了桂森,杜崇惠也知道內情,不好朝郭楚鬆、黃曄春發脾氣,就在下級麵前出氣。等杜崇惠停下來,羅鐵生說:“杜政委,這樣吧,我們派人監視,如果有情況馬上處理。”
杜崇惠沒有別的辦法,隻好就坡下驢,悻悻地走了。
1“自首”是指肅反中被迫承認參加過反動組織的行為。
2“十人團”是紅軍時期國家保衛局為純潔部隊、加強內部保衛設立在基層的半公開組織。
隊伍趁著天色晴朗,循著迂回曲折的雪道,蜿蜒向北。這天的行軍序列是,三團為前衛,一團為本隊,二團為後衛,縱隊直屬隊在前衛後行進。雪後初晴,冷氣刺骨。各人隻露出眼鼻和口。手上戴著各種顏色的手套,包袱外邊捆著幾雙草鞋,大踏步地前進。
這天正午,部隊到了一個高山下。在平常,他們一到宿營地,除了有大的敵情外,都是隨到隨宿營。這一天雖然沒有敵情顧慮,除擔任分配房子的人員外,都站在宿營地外一個廣場上。
隊列中一個背圖囊和手槍的人,身材較高而結實,濃眉,雙目炯炯,走到幾個看熱鬧的農民麵前,說了幾句客氣話,就向他們請求說:“老表,借幾把秤,行嗎?”
“行!”農民立即答應,又問,“要幾把?”
“越多越好。”
老表們和士兵們都笑起來,他們都奇怪,覺得從來還沒有看到借秤也說越多越好的。左猜右猜,誰也猜不著,隻有等秤來了再看看。
借秤人名叫黎蘇,是羅霄縱隊的參謀長。他家在賈魯河畔,土地不多,由兼做草藥醫生的父親耕種。也隻夠吃。童年讀私塾,後考入舊製高等小學,畢業後考入中學,才一年半,因故鄉連年饑荒。便輟學投身北洋軍隊。大革命時代,參加了響應北伐軍的戰爭。武漢政府叛變革命後,他以單純的軍人態度繼續服役,參加蔣馮閻軍閥大混戰。中原戰爭結束後,由蔣介石統率他們在鄂豫皖地區打紅軍。黎蘇本來在大革命時期就受過在軍隊中工作的共產黨員的影響,知道蘇維埃政府是最廉潔的政府,紅軍是代表工人農民利益的軍隊。後來更多更直接看到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紅軍的主張和行動,就確認他們和中國其他任何政黨、政府和軍隊不同。他當時是副營長,他那營獨立駐在蘇區邊一個鎮子裏擔任守備。他的團有個團副和他那營有兩個連長,是秘密共產黨員。他們利用國民黨軍隊中-一些士兵和軍官對進攻蘇區的不滿,決定起義。他們在黎蘇同情讚助下,做好營長的工作,派人到蘇區和共產黨聯係。就在紅軍配合下起義了。半年之後,因為黎蘇有較好軍事知識和技術,就調到羅霄縱隊工作,他仍然保持了正規軍人的氣質和風度,不同的是加入了共產黨。在起義前他是少校軍官,起義之後很快和士兵打成一片,過官兵平等和無薪餉的生活了。羅霄縱隊北上的時候,他看到部隊有個不好的習慣,沒收土豪的東西,特別是被服,臘肉之類,總想多帶。這樣很多人包袱很重,影響整個部隊的行動。這天早晨出發之前,接到紅軍總司令部的電報,要羅霄縱隊趕快進到南潯鐵路附近,為了加速行軍,必須減輕不必要的行李。他向郭楚鬆建議說:“到宿營地就減行李?”
“好。”郭楚鬆毫不猶豫地回答。他也覺得這個問題必須解決,又補充說,“必須嚴厲一點,行動要真正做到‘其疾如風’。”
黎蘇說:“不管是誰,一律不準帶不重要的東西。”
隊伍集合好了,每個人身後是自己的行李包裹,黎蘇站在一個土台上,向部隊說:“同誌們聽著,大道理我不講了,講點小道理。當兵打仗,最要緊的是輕裝上陣,如今我們是長途行軍打仗,這個問題尤其重要,俗話說遠路無輕擔,我們都是有這方麵經驗的人。可是我們有的同誌,行李太多,把沒收土豪的東西都背上了。而不管用得著用不著,有些人甚至把女人的褲子也背起走。真不象話。背的東西多了,影響行軍速度,削弱了戰鬥力,因此,我們決定輕裝。不需要的服裝、物品,一概送給老百姓,不需要的書籍文件,不能送人的,一把火燒掉。炊事員隻準挑一餐的菜——就是豬肉雞鴨,也不準多帶!”
黎蘇說到這裏,停了一下,叫就近部隊行政首長來,每人發一把秤,眼睛隨即向大家掃射一下,高聲而嚴肅地說:“各人把包袱解開!”
所有的人包袱打開了,他命令大家把紅紅綠綠的和不必要的物品,通通清出來,集中一塊,叫宣傳隊長陳廉給群眾分掉,不需要的文件,一把火燒了。需要的東西,各夥食單位過秤。
黎蘇在各部隊走來走去,監督過秤。一個擔架員,正和過秤的人發牢騷:“我的東西不算多。”
“不管多少,都要過秤。”營長朱理容見黎蘇過來,也督促說。
擔架員忽然慷慨地說:“過吧!”
可是,他趁著過秤的人沒有注意,偷偷摸摸丟一件東西給了過秤的同伴。他身邊的人,都隱笑起來,黎蘇看到他們這樣子,懷疑有點名堂,就問發笑的人,但他們閉口不說,隻是冷笑。他更加懷疑了,於是親手檢查,一個兩個,到了第三個——他是過了秤的——發覺他包袱底下,有一條綾綢女人褲子。他把褲子高高舉起,揮動幾下,好象要大家看把戲一樣,同時大聲叫道:“大家看看!”
於是全隊列都大笑起來。
“你好打埋伏!”他看著那個戰士,斥責道。
“不是我的!不是我的!”他申辯說。
“是誰的?”他又窮追。
“是他的。”那人指著擔架員說。
擔架員說:“也不是我的。”
“是誰的?”
“是……”擔架員見黎蘇很嚴厲,吞吞吐吐。
“是誰的?”
擔架員還是不說。
“那就是你的!”黎蘇火了。
“真不是我的……擔架員申辯著。
“那到底是誰的?”
“是……”擔架員說著看了看旁邊的朱理容。
朱理容不看他,而是望著很遠的地方。
黎蘇明白了幾分,說:“你過來,我要和你單獨談話。”他把擔架員叫到一邊問:“到底是誰的?”
“我不敢說。”
“什麽不敢說?我給你做主。”
“營長的。”擔架員終於說了出來。
“好吧。你回去。”
黎蘇把朱理容叫過來,說:“好哇你!”又把綾綢褲子舉起來,“你帶著女人褲子幹什麽?”他這句話使大家狂笑起來。他隨即改成莊嚴的口氣說:“我們是來消滅敵人,不是搬家。你背多了東西,行軍會掉隊,不隻害了自己,而且害了大家。”
黎蘇看到他很尷尬,又想到他結婚不久,大概想給年輕小娘子穿漂亮點,口氣緩和了些:“你還舍不得?革命成功了,天下都是我們的,一條褲子算什麽!真是……”他的眉頭皺一下,沒有把話說完,心裏說:“真有點農民意識。”
黎蘇把褲子摔在一邊,就過去了。到了另一個單位,看見一個拿秤的人,正在和朱福德論理,他們兩人之間,隔著一擔挑子,挑子兩頭各有兩個敞口煤油桶。桶的兩邊上方挖了個銅板大的孔,穿一根橫木,拴上棕繩,能挑水,也能裝油鹽、菜刀之類雜物,一看就知道是炊事用具。他們越說聲音越大,如果沒有挑子隔著,似乎要吵起來。
黎蘇看到那樣子,雖然沒有聽清楚他們說什麽,但知道又出了問題,於是走近他們麵前,以指責的口氣,向著他們說:“怎麽回事?怎麽回事?”
拿秤的人轉過頭,向著黎蘇說:“朱老大挑了四個洋油桶,要他減兩個,他就不肯。”
黎蘇質問朱福德:“你為什麽不願意?”
“參謀長你聽我說。”朱老大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不願減輕行李,我還在勸別人減行李呢。我的工作是當炊事員,我要保證部隊吃飽飯喝足水。這四個煤油桶,是我的工具。你去問我們單位的同誌,他們到宿營地,不要好久,就可以喝到開水,因為我一到,不借老百姓的桶,很快挑水,很快燒開,還可以很快煮飯煮菜,這樣吃飯也快了。喝足水,吃飽飯,還怕什麽!”
“啊!黎蘇立即改變為和平口氣,臉上微帶笑容,“朱老大,我懂你的意思了——你都是為了大家好。不過,你擔重了,也會妨礙大家的。”
陳廉這時在黎蘇旁邊,也勸朱老大說:“老大,我看還是減兩個吧。”
朱老大有點生氣地說:“怎麽減!”他指著陳廉提的石灰桶,“我的煤油桶就象你的石灰桶一樣。你做宣傳工作,能不能把你的石灰桶減掉?”
黎蘇接著說:“朱老大,這是上級命令,誰也不能超過重量,如果你可以超過重量,那麽,別人也照你一樣,那命令怎麽辦?”
“參謀長,”朱福德辯論說,“我同別人有些不同,我身高力大,挑重一點也比他們挑輕的走得快。”
黎蘇和四周的人都笑起來。笑過一陣後,黎蘇說:“朱老大,不要這樣說,你說你氣力人,別人也還有氣力大的,如果你們氣力大的都要超過重量,那可就不好辦了。”
朱福德也笑起來說:“這好辦,我把包袱甩掉就行了。”
“那也不行。”黎蘇婉言說,“一個人換洗衣服還是要的。”
一個同朱老大同班的站起來說:“對!包袱還是要的。”他又向著黎蘇,“參謀長,朱老大的包袱我代他背,煤油桶還是不減為好。”
“那麽你的包袱不是重了?”
朱老大單位的上士說:“他那一點子東西,我分一點背就行了,我們都可以減一點自己的行李,絕不超過規定。這樣他的包袱也不要摔,我們就又有水喝又有飯吃。”
“對!”另一個也說,“我也可以幫他分背一點。”
又有幾個人接著說:“我也可以,”
黎蘇看到這個情況,就不堅持了,反而轉為和悅的顏色向他們說:“好!好!好!就這樣辦。”
朱福德立即喜悅起來,他又看了黎蘇一眼,就去整理他的行頭了。
黎蘇他們輕裝的時候,杜崇惠正朝一團團長朱彪、政委羅鐵生發脾氣:“輕裝工作是重要,可是純潔部隊更重要,我早就告訴你們要做好清洗工作,富農出身的軍隊不能要,‘自首’的不能要,流氓習氣重的不能要,喜歡發洋財的都不能要。你們就是不辦!這樣對待上級的指示,什麽意思?”
朱彪低著頭吸煙。羅鐵生手裏擺弄著棋子兒不吭聲。
“一個‘自首’分子,居然還敢講動搖軍心的話,你們還不警惕!”杜崇惠越說越氣。
“他平常有缺點錯誤,我們都同他談過。”朱彪嘟噥了一句,又埋頭抽煙。
“這樣的人談一下就行嗎?”杜崇惠氣更大了,手上的雲帚用勁一揮,“應該給他一個布爾什維克的打擊!”
朱彪、羅鐵生處在受委屈而又不好回答的地位,隻輕輕“唔”了兩聲,杜崇惠又繼續訓斥:“應該提高階級覺悟,不能讓階級異己分子自由自在呀!”
杜崇患說的是這個團的機槍排長桂森。兩年前蘇區肅反時,他被別人交代出是ab團。那時他在師裏當通信員,經過審訊,他承認了。郭楚鬆、黃曄春認為他出身貧農,一貫表現好,就保他,組織上準許他“自首”1,才留在這支部隊的。幾天前,他和幾個戰士發牢騷,說往哪裏走,去做什麽都不知道,是“打糊塗仗”。恰巧被部隊中的“十人團”2成員昕見了,報告了杜崇惠政委。杜崇惠指示一團立即把這個人開除回家。誰知今天又在行軍的隊伍裏見到了他。
朱彪、羅鐵生他們沒有處理桂森,是經過調查沒有發現桂森有什麽問題,牢騷話也不常說,同時認為象桂森這個人,出身好,打仗勇敢,對同誌忠厚,怎麽會去當ab團?他們對杜崇惠根據“十人團”的報告,就要把他洗刷出紅軍,總覺得窩心。他們知道,前幾年蘇區和紅軍打ab團,有很多他們認識的好人被殺了,他們心裏都認為冤枉了,沒有殺的,雖準許“自首”。但仍是懷疑對象。對“十人團”這個組織也半信半疑。不信嗎?那是上級設立的搞軍隊內部保衛工作的秘密組織,信嗎?隻要講錯幾句話就被懷疑甚至抓起來,這樣,對這個組織就有意無意的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在杜崇惠根據“十人團”的報告要處理桂森的時候,他們就向老首長郭楚鬆、黃曄春報告,並經他們同意留下了桂森,杜崇惠也知道內情,不好朝郭楚鬆、黃曄春發脾氣,就在下級麵前出氣。等杜崇惠停下來,羅鐵生說:“杜政委,這樣吧,我們派人監視,如果有情況馬上處理。”
杜崇惠沒有別的辦法,隻好就坡下驢,悻悻地走了。
1“自首”是指肅反中被迫承認參加過反動組織的行為。
2“十人團”是紅軍時期國家保衛局為純潔部隊、加強內部保衛設立在基層的半公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