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大局,做人成功是根本
董明珠:倔強營銷的背後 作者:郭宏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企業能不能得到快速發展,能不能走得更遠,關鍵要看企業領頭人的誌向有多高,抱負有多大。正是由於董明珠的遠見卓識,才有了格力業績輝煌而又充滿朝氣的今天。她說:“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沒有獨特的企業文化,企業就不會有強大的精神支柱,而沒有強大精神支柱的企業,就不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不會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這樣的企業就不可能走得更遠。”格力的企業文化,其核心就是“誠實”二字。格力所追求的不是那些概念的東西和表麵的東西,而是誠信務實的精神。
董明珠強調,企業的成長源於多重因素,但最重要的就是堅守“做企業就是做人”的理念。一家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作風,都能體現出企業領導者的做事規則和做人風格。一個能創業並能取得成功的人,首先是一個會做人的人。大多數成功的商人和企業家,都具備一些特殊的才能和天賦,他們不僅會做事,更會做人。想做事、做成事是他們的能力,會做人、做好人是他們的品格。
其實,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無論是管理還是被管理,其對象都是人,人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決定因素。正所謂: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企業的壯大,永遠與做人密不可分。好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好人才能做出好的企業。好的領導帶出好的員工,好的員工打造好的企業,好的企業塑造好的品牌,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格力電器在聘用員工時,首要考慮的因素就是一個人是否能做到忠誠。這一要求源於朱江洪和董明珠對過去經驗的積累,源於對過去教訓的總結和汲取。
董明珠在安徽做業務員時發現,安徽的經濟狀況明顯落後於江蘇,消費水平也遠遠低於江蘇。但是,董明珠就是憑著一己之力,用一年的時間,就把安徽市場做成了格力最大、最好的市場。而恰恰相反,江蘇市場呈現出的卻是慘淡經營的局麵,格力在江蘇的業務員還是一位非常有營銷經驗的老業務員。於是,朱江洪從大局考慮,把開拓江蘇市場的重任交給了董明珠,董明珠開始同時負責安徽和江蘇兩個市場。
剛開時,董明珠的心裏也是很不平靜的。從同事的角度看,她覺得自己接管了江蘇的市場,就會對同事造成傷害。江蘇的市場雖然很差,但也有300多萬元的年銷售額,按照公司1%的提成標準,業務員也會有3萬元的年收入。這個數字在當時還是一個很讓人興奮的數字。如果她一接手,就等於搶了同事的飯碗,這讓她很是為難。可從公司的角度看,她又覺得應該承擔這個責任。當時,格力在江蘇的銷售非常蕭條,隻有300多萬元,而格力在安徽的銷售額已超過了1600萬元。可以說,格力空調根本沒有很好地打入江蘇市場。江蘇是一個富饒之地,300多萬元的銷售額實在太可憐。
思來想去,董明珠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隻接手南京市場,仍把除南京之外的其他江蘇市場繼續留給同事來做。
很快,董明珠就迅速在南京市場打開了銷售局麵,僅一年時間,格力空調在南京市場的銷售額就達3650萬元,實現了再造11個江蘇市場的目標。這就是典型董明珠式的奇跡,有了這樣的奇跡,誰都會對董明珠刮目相看。
董明珠認為:作為一家企業的領導者,應該對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看得更遠,要規劃好企業的產品和技術研發方向,牢牢把握產品換代時機,充分預判市場的爆發力,及時搶占技術和市場的製高點。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儲備的根本所在。企業必須下大力氣整合好公司內部和公司外部各方麵的資源優勢,切實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保持不斷創新的能力,讓企業擁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品牌、營銷和文化。
董明珠為了企業的利益,沒有死守可以讓自己每年有16萬元收入的安徽市場,而去開拓南京市場。如果她的眼界僅僅局限在安徽市場,也許時至今日,她仍然有可能還是一名業務員。她說:“做企業就是做人,做市場也是做人。格力與客戶之間有著合作共贏的共同目標,隻有建立了誠信務實的合作關係,雙方才會在合作中取得非常理想的共贏效果。”
董明珠一直強調要在合作之中兼顧好三個利益,就是兼顧好消費者利益、兼顧好經銷商的利益、兼顧好廠家的利益。她說:“所謂的商道就是大家共同做好一件事,並從中獲得應有的利益。做事為先,獲利為後。在合作中,應大力倡導企業精神,企業精神也可以稱之為“吃虧精神”。一個人怎樣做人,必將會影響著這個人怎樣去做企業,盡管企業是一種法人,而人是自然人。但在營銷過程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完全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善於做人的人,在商場上才會遊刃有餘,得心應手,並能得到尊重和認可。相反,不善於做人的人,盡管在商場上會左右逢源,八麵玲瓏,但最終會以失敗收場。這樣的人,攤子有多大,損失就會有多大。
當今社會,做人難已成共識,而做一個有原則的人、做一個想有作為的人,更是難上加難。有些企業,遇到困難和挑戰時往往會出現或大或小的波動,生產和經營會受到影響。而格力在遇到相同境況時,則會心存定力,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持正和博弈。格力堅決不打價格戰,堅決不向強勢經銷商妥協。董明珠說:“做好人自然能做好事。麵對市場這盤棋,應該有足夠的辦法讓其始終處在一個和棋的局勢中,以步步的高招實現正和博弈,創造共贏效果。”她舉例說,珠三角的很多企業之所以做不長久,就是因為他們隻想自己多多賺錢,隻想自己的名利和眼前利益,而很少考慮合作共贏,更很少考慮責任擔當。
董明珠認為,一時的機會主義或許能獲得暫時的成功,但絕不能獲得長久的成功。格力始終遠離機會主義,遠離投機思維,企業所獲得的就是持續長久的成功。1995年,董明珠之所以能夠在格力發生員工“集體辭職”事件後,寧願舍棄自身比較豐厚的利益,毅然決然接下了經營部部長這個爛攤子,就是源於她有一個做好人的標準。由此,她得到了更大的舞台,才最終成為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和總裁。格力發生員工“集體辭職”事件之時,挖走格力大批骨幹的那家公司的老板也同時點名聘請董明珠,並開出高額年薪。如果董明珠看中自己的眼前利益而放棄格力,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格力與今天的董明珠,中國的民族工業就會失去一個亮麗的品牌,就會缺少一麵旗幟的引領。
應該說,董明珠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層次,這是一般人都達不到的。她從進入格力的那一天起,就一直站在格力的大局角度看問題,站在格力總體利益的角度看問題,而不是從自身利益的角度看問題。從她接任營業部部長的那一天起,她的人生就已經重新出發,用自己的品格,帶領著格力這個岌岌可危的企業,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了健康發展的道路,成為中國空調行業的老大,世界空調行業的老大。格力的文化精髓,已經充分地體現在了做企業就是做人上。董明珠說:“做人就做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守信的人、一個廉潔的人、一個創新的人、一個有責任擔當的人。”
格力一直秉承實事求是的戰略思想,堅持走專業化和文化發展之路。在市場營銷上,格力堅決反對虛假宣傳,時刻在用實實在在的產品來贏得市場,來滿足顧客的需求,來為自己樹立良好的口碑。在工作作風上,格力一直倡導不說空話、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做派。
在格力,不管是管理的理念,還是做人的理念,都讓人耳目一新,這就是格力獨特的企業文化。在一些企業把流行的管理口號當作經典放到自己的企業文化裏麵的時候,格力卻圍繞如何做人這一核心來建立自己的企業文化,這樣的企業文化才是獨具一格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格力對國家的貢獻已遠遠不止於上繳多少利稅、安排多少就業。格力對國家的貢獻,更突出地表現在它為一個產業甚至整個社會留下了精神財富。做企業就是做人,做企業必須先做人。董明珠強調:隻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企業才會擁有生存發展的空間。隻有擁有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企業才會有個性。隻有做健康的企業、做健康的事業、做健康的人,企業才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隻有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經營,不搞投機取巧,企業才有生命力。
外界也曾經有過質疑,說董明珠是不是在刻意扮演著“董明珠”這個角色。對此,董明珠的回答簡單而且擲地有聲:“這隻是責任的需要而已。”企業要發展,就必須有一小部分人進行忘我的付出,隻有這樣,才能成就大部分人想要做的事業。因為這種處事風格,董明珠失去了很多朋友,也沒有時間像其他女人一樣化妝、美容、休閑娛樂。
女人,尤其成功的女人往往格外受到外界的關注。董明珠不以為然。用董明珠的話說,所謂成功的女性,其實也隻是普通人而已,隻是可能比別人多了一點追求。成功,是由做事情的對與錯來決定的,而不是由性別來決定的。
董明珠坦言,自己的成功得益於不斷地進行總結,從而挖掘自己的不足並不斷加以改善,隻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己。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在她看來,對職場女性來說,首先要學會做人,做盡職盡責的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到更好。同時,要不斷自我學習,從書本和同事身上學習。此外,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好的心態下發現自己的不足,隻有每天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才是一種真正的學習和進步。
董明珠強調,企業的成長源於多重因素,但最重要的就是堅守“做企業就是做人”的理念。一家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作風,都能體現出企業領導者的做事規則和做人風格。一個能創業並能取得成功的人,首先是一個會做人的人。大多數成功的商人和企業家,都具備一些特殊的才能和天賦,他們不僅會做事,更會做人。想做事、做成事是他們的能力,會做人、做好人是他們的品格。
其實,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無論是管理還是被管理,其對象都是人,人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決定因素。正所謂: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企業的壯大,永遠與做人密不可分。好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好人才能做出好的企業。好的領導帶出好的員工,好的員工打造好的企業,好的企業塑造好的品牌,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格力電器在聘用員工時,首要考慮的因素就是一個人是否能做到忠誠。這一要求源於朱江洪和董明珠對過去經驗的積累,源於對過去教訓的總結和汲取。
董明珠在安徽做業務員時發現,安徽的經濟狀況明顯落後於江蘇,消費水平也遠遠低於江蘇。但是,董明珠就是憑著一己之力,用一年的時間,就把安徽市場做成了格力最大、最好的市場。而恰恰相反,江蘇市場呈現出的卻是慘淡經營的局麵,格力在江蘇的業務員還是一位非常有營銷經驗的老業務員。於是,朱江洪從大局考慮,把開拓江蘇市場的重任交給了董明珠,董明珠開始同時負責安徽和江蘇兩個市場。
剛開時,董明珠的心裏也是很不平靜的。從同事的角度看,她覺得自己接管了江蘇的市場,就會對同事造成傷害。江蘇的市場雖然很差,但也有300多萬元的年銷售額,按照公司1%的提成標準,業務員也會有3萬元的年收入。這個數字在當時還是一個很讓人興奮的數字。如果她一接手,就等於搶了同事的飯碗,這讓她很是為難。可從公司的角度看,她又覺得應該承擔這個責任。當時,格力在江蘇的銷售非常蕭條,隻有300多萬元,而格力在安徽的銷售額已超過了1600萬元。可以說,格力空調根本沒有很好地打入江蘇市場。江蘇是一個富饒之地,300多萬元的銷售額實在太可憐。
思來想去,董明珠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隻接手南京市場,仍把除南京之外的其他江蘇市場繼續留給同事來做。
很快,董明珠就迅速在南京市場打開了銷售局麵,僅一年時間,格力空調在南京市場的銷售額就達3650萬元,實現了再造11個江蘇市場的目標。這就是典型董明珠式的奇跡,有了這樣的奇跡,誰都會對董明珠刮目相看。
董明珠認為:作為一家企業的領導者,應該對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看得更遠,要規劃好企業的產品和技術研發方向,牢牢把握產品換代時機,充分預判市場的爆發力,及時搶占技術和市場的製高點。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儲備的根本所在。企業必須下大力氣整合好公司內部和公司外部各方麵的資源優勢,切實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保持不斷創新的能力,讓企業擁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品牌、營銷和文化。
董明珠為了企業的利益,沒有死守可以讓自己每年有16萬元收入的安徽市場,而去開拓南京市場。如果她的眼界僅僅局限在安徽市場,也許時至今日,她仍然有可能還是一名業務員。她說:“做企業就是做人,做市場也是做人。格力與客戶之間有著合作共贏的共同目標,隻有建立了誠信務實的合作關係,雙方才會在合作中取得非常理想的共贏效果。”
董明珠一直強調要在合作之中兼顧好三個利益,就是兼顧好消費者利益、兼顧好經銷商的利益、兼顧好廠家的利益。她說:“所謂的商道就是大家共同做好一件事,並從中獲得應有的利益。做事為先,獲利為後。在合作中,應大力倡導企業精神,企業精神也可以稱之為“吃虧精神”。一個人怎樣做人,必將會影響著這個人怎樣去做企業,盡管企業是一種法人,而人是自然人。但在營銷過程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完全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善於做人的人,在商場上才會遊刃有餘,得心應手,並能得到尊重和認可。相反,不善於做人的人,盡管在商場上會左右逢源,八麵玲瓏,但最終會以失敗收場。這樣的人,攤子有多大,損失就會有多大。
當今社會,做人難已成共識,而做一個有原則的人、做一個想有作為的人,更是難上加難。有些企業,遇到困難和挑戰時往往會出現或大或小的波動,生產和經營會受到影響。而格力在遇到相同境況時,則會心存定力,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持正和博弈。格力堅決不打價格戰,堅決不向強勢經銷商妥協。董明珠說:“做好人自然能做好事。麵對市場這盤棋,應該有足夠的辦法讓其始終處在一個和棋的局勢中,以步步的高招實現正和博弈,創造共贏效果。”她舉例說,珠三角的很多企業之所以做不長久,就是因為他們隻想自己多多賺錢,隻想自己的名利和眼前利益,而很少考慮合作共贏,更很少考慮責任擔當。
董明珠認為,一時的機會主義或許能獲得暫時的成功,但絕不能獲得長久的成功。格力始終遠離機會主義,遠離投機思維,企業所獲得的就是持續長久的成功。1995年,董明珠之所以能夠在格力發生員工“集體辭職”事件後,寧願舍棄自身比較豐厚的利益,毅然決然接下了經營部部長這個爛攤子,就是源於她有一個做好人的標準。由此,她得到了更大的舞台,才最終成為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和總裁。格力發生員工“集體辭職”事件之時,挖走格力大批骨幹的那家公司的老板也同時點名聘請董明珠,並開出高額年薪。如果董明珠看中自己的眼前利益而放棄格力,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格力與今天的董明珠,中國的民族工業就會失去一個亮麗的品牌,就會缺少一麵旗幟的引領。
應該說,董明珠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層次,這是一般人都達不到的。她從進入格力的那一天起,就一直站在格力的大局角度看問題,站在格力總體利益的角度看問題,而不是從自身利益的角度看問題。從她接任營業部部長的那一天起,她的人生就已經重新出發,用自己的品格,帶領著格力這個岌岌可危的企業,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了健康發展的道路,成為中國空調行業的老大,世界空調行業的老大。格力的文化精髓,已經充分地體現在了做企業就是做人上。董明珠說:“做人就做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守信的人、一個廉潔的人、一個創新的人、一個有責任擔當的人。”
格力一直秉承實事求是的戰略思想,堅持走專業化和文化發展之路。在市場營銷上,格力堅決反對虛假宣傳,時刻在用實實在在的產品來贏得市場,來滿足顧客的需求,來為自己樹立良好的口碑。在工作作風上,格力一直倡導不說空話、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做派。
在格力,不管是管理的理念,還是做人的理念,都讓人耳目一新,這就是格力獨特的企業文化。在一些企業把流行的管理口號當作經典放到自己的企業文化裏麵的時候,格力卻圍繞如何做人這一核心來建立自己的企業文化,這樣的企業文化才是獨具一格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格力對國家的貢獻已遠遠不止於上繳多少利稅、安排多少就業。格力對國家的貢獻,更突出地表現在它為一個產業甚至整個社會留下了精神財富。做企業就是做人,做企業必須先做人。董明珠強調:隻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企業才會擁有生存發展的空間。隻有擁有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企業才會有個性。隻有做健康的企業、做健康的事業、做健康的人,企業才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隻有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經營,不搞投機取巧,企業才有生命力。
外界也曾經有過質疑,說董明珠是不是在刻意扮演著“董明珠”這個角色。對此,董明珠的回答簡單而且擲地有聲:“這隻是責任的需要而已。”企業要發展,就必須有一小部分人進行忘我的付出,隻有這樣,才能成就大部分人想要做的事業。因為這種處事風格,董明珠失去了很多朋友,也沒有時間像其他女人一樣化妝、美容、休閑娛樂。
女人,尤其成功的女人往往格外受到外界的關注。董明珠不以為然。用董明珠的話說,所謂成功的女性,其實也隻是普通人而已,隻是可能比別人多了一點追求。成功,是由做事情的對與錯來決定的,而不是由性別來決定的。
董明珠坦言,自己的成功得益於不斷地進行總結,從而挖掘自己的不足並不斷加以改善,隻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己。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在她看來,對職場女性來說,首先要學會做人,做盡職盡責的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到更好。同時,要不斷自我學習,從書本和同事身上學習。此外,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好的心態下發現自己的不足,隻有每天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才是一種真正的學習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