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生野塘中,其葉何離離,秋風不相惜,靡為泉下泥。四序代炎涼,光景日夜馳,榮瘁不自保,倏忽誰能知。愚暗觀目前,達人契真機,履霜知冰凝,見盛恒慮衰。種鬆勿負垣,植蘭勿當逵,臨市歎黃犬,但為後世嗤。(14)


    在那個時代裏,政治界的人物,大都是熱中的。無疑地,居正的整個政治生活,充滿熱中的氣息。然而這時他居然恬淡了。他沒有忘去魯連存齊、綺皓安劉的偉業,但是眼前正留著種鬆負垣、植蘭當逵的炯戒。歸去吧,歸去吧,江陵的山水正在向他招手。


    據敬修《文忠公行實》,居正元配顧氏,繼配王氏。他第一次結婚在那一年,不可考。從詩集編次看,大致嘉靖三十二年,顧氏已經死去一年了。詩題:“餘有內人之喪一年矣,偶讀韋蘇州傷內詩,愴然有感。”這首詩很流露了居正夫婦間的愛戀:“蹇薄遘運屯,中路棄所歡,嬿婉一何促,飲此長恨端”四句,指明他們相處的時期,並不太長,然而已經永別了。“離魂寄空館,遺嬰未能言”,正寫出寄櫬北京的情形,遺嬰是否就是敬修,也不可知。(15)


    顧氏死後,不久居正又結婚了,這是王氏。正和一切再娶的情形一樣,人生的缺憾是無法彌補的。居正詩集中《朱鳥吟》的最後兩句:“仙遊誠足娛,故雌安可忘”,是一個證明。


    歸去吧,歸去吧!平生的抱負無法實現,當朝的權奸無法掃除;同年的楊繼盛已經下獄,自己的前途毫無保障;少年的伴侶,已被死亡奪去;感情的創痕,又無從彌補。嘉靖三十三年的居正,隻是一個三十歲的青年,然而已經認識了人生的痛苦,縱使沒有什麽大不了的疾病,他已經感覺到衰病纏綿。(詩集《送黎忠池》—首之二:“餘有歸與興,抱病淹朝秩”可證。)終於在這一年,他告了病假,仍回江陵。臨行的時候,他對徐階留下一千幾百字的一封長信。他說:


    相公雅量古心,自在詞林即負重望,三十餘年;及登揆席,益允物情,內無瑣瑣姻婭之私,門無交關請謁之釁,此天下士傾心而延仕也。然自爰立以來,今且二稔,中間淵謀默運,固非博識可窺,然綱紀風俗,宏謨巨典,猶未使天下改觀而易聽者,相公豈欲委順以俟時乎?語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竊見向者張文隱公剛直之氣,毅然以天下為己任,然不逾年遽以病歿。近歐陽公人倫冠冕,向用方殷,亦奄然長逝。二公者皆自以神智妙用,和光遵養,然二三年間,相繼凋謝。何則?方圓之施異用,慍結之懷難堪也。相公於兩賢,意氣久要,何圖一旦奄喪,誰當與相公共功名者?況今榮進之路,險於榛棘,惡直醜正,實繁有徒。相公內抱不群,外欲渾跡.將以俟時,不亦難乎?盍若披腹心,見情素,伸獨斷之明計,捐流俗之顧慮,慨然一決其平生。若天啟其衷,忠能悟主,即竹帛之名可期也。吾道竟阻,休泰無期,即抗浮雲之誌,遺世獨往,亦一快也。孰與鬱鬱頷而竊歎也?夫宰相者,天子所重也,身不重則言不行,近年以來,主臣之情日隔,朝廷大政,有古匹夫可高論於天子之前者,而今之宰相,不敢出一言。何則?顧忌之情勝也。然其失在豢縻人主之爵祿,不求以道自重,而求言之動人主,必不可幾矣。願相公高視元覽,抗誌塵埃之外,其於爵祿也,量而後受,寵至不驚,皎然不利之心,上信乎主,下孚於眾,則身重於泰山,言信於其蓍龜,進則為龍為光,退則為鴻為冥,豈不綽有餘裕哉!(16)


    究竟經驗是跟著年齡來的。三十歲的翰林編修,已經迫不及待,拂衣而去了;五十二歲的內閣大學士,卻認清楚還得忍耐,還得忍耐。“披腹心,見情素”,固然是一個辦法,但是在固執己見、阿護前非的世宗麵前,指摘嚴嵩,便是激怒皇上。楊繼盛的例子在那裏,這個使不得。“抗誌浮雲,遺世獨往”,也很好,可是在和嚴嵩決裂以後,要想退居林下,安然自得,這是不可能的事——這是事實,不是徐階的過慮;徐階去位以後,遇到高拱當國,高拱去位以後,遇到張居正當國,都經過很大的危難,何況嚴嵩是一個比高拱更有辦法,比張居正更無顧忌的人呢?不錯,為了國家的安全,為了自己的安全,徐階一步造次不得,他終於還是跧伏著,一切還是和平。他想到居正信中最後的幾句,簡直有些諷刺自己固位希寵了,他隻是深切地沉吟:青年人不知道自己的苦衷,臨去的時候,連辭行的禮貌都沒有,那麽,就讓他去吧。徐階依舊是“內抱不群,外欲渾跡”。


    ————————————————————


    (1) 嘉靖十九年,改總製為總督。


    (2) 書牘一《與分宜尹》。


    (3) 奏疏十二。


    (4) 上字應作下,《明史·食貨誌》引作上。


    (5) 詩三。


    (6) 《明史·莊敬太子傳》誤作嘉靖八年。


    (7) 見《明會典》。


    (8) 詩六。


    (9) 文集九。


    (10) 奏疏十三《賀元旦表》二。


    (11) 奏疏十三《賀元旦表》五。


    (12) 詩一。


    (13) 詩一。


    (14) 詩一。


    (15) 王世貞《首輔傳》卷七言居正以妻喪請急歸,與居正言不合。


    (16) 書牘十五《謝病別徐存齋相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居正大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東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東潤並收藏張居正大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