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西北的北邙山上俯瞰洛陽,也俯瞰河洛形勝的時候,一直沉默。沉默的旁邊新安公主都忍不住輕輕扯了扯他的衣袖。
杜英卻無動於衷。此時此刻,別人所見,是河洛平原上一片蒼翠,是洛水和大河在北邙山的兩側奔流而過,也是洛陽這座古都炊煙嫋嫋,在廢墟上重新綻放了活力。
而杜英看到的,卻是他所了解的曆史。曆史上的南北朝,最終結束在兩百多年後。
當時的北周,出關中,入河東,先戰晉陽,再戰鄴城,最終滅北齊,一統北方,而南陳意欲從中分一杯羹,最終卻被北周卷挾滅國之勢而來,直接滅南陳主力於淮上,南陳一蹶不振,喪失了最後的爭霸機會。
今日之北齊,形如桓溫,今日之江左朝廷,也形如南陳,那麽今日站在北邙山向東眺望的杜英,是否又形如那位英姿勃發的北周武帝呢?
“宇文邕可是壯誌未酬啊,最後大好的河山都便宜了他的親家。”杜英嘟囔一聲。
“夫君說什麽?”新安公主聽到了杜英的聲音,好奇的問道。杜英笑道:“沒什麽······”說著,他徑直向山下走去。
雖然是那麽的形似,可是桓溫不是北齊高家那些心理扭曲的家夥,而南方的司馬氏皇室和江左世家也沒有南陳時期事實上君臣之間的那麽團結——一場侯景之亂把南方的士族都收拾幹淨了,所以出身寒門的南陳君臣反倒是沒了那麽多勾心鬥角和權力傾軋,隻可惜實力上的巨大差距讓他們也注定了回天乏術。
所以,憑什麽他杜仲淵又會是宇文邕呢?每個時代的人都在譜寫自己的傳說,宇文邕也好,楊堅也罷,有他們的故事,而杜英要寫的,永遠都是自己的故事。
看杜英走的幹脆利落,不像是有心事的樣子,新安公主一臉茫然,隻好嘟囔一聲:“夫君的所思所想,或許我們所知的,也隻是皮毛吧,真不知道他到底還有多少秘密。”杜英倒是不知道自己在枕邊人心中的形象已經變得神秘兮兮、不可告人,他在進入洛陽城之前先在北邙山上看一看,也不是為了什麽發古往今來之哀思,而是看一看洛陽的地形地勢,畢竟說不定哪一天這裏就會成為主戰場了。
河洛軍的主帥苻黃眉、洛陽太守張湛以及關中書院的老祭酒羅含,已經在城外等候都督的到來。
苻黃眉本來是在前線的,但杜英既然來了,苻黃眉肯定不可能來見都督一麵的行動都沒有。
書院祭酒羅含倒是一直在洛陽,主持洛陽龍門書院的修建,目前看來羅含已經打算把此地作為天下文樞所在了,畢竟相比於長安偏居關中,還是河洛更為天下之中,也更能吸引南方的人才,且長安那邊的書院其實也已經書聲琅琅、香火鼎盛,未來說不定可以形成長安城南書院和洛陽龍門書院並立的文風鼎盛景象。
當然,杜英也意識到如今書院的勢力膨脹過快,並且有一種無序增長的架勢,所以在巴蜀的時候就已經下令著手對書院的管理層進行拆分。
在此之前,各地的書院統一在關中書院的名牌上辦學,並且在一切重要事宜上不得不聽從關中書院的統一安排指揮。
而很顯然,羅含本人是個典型的學者,手底下又是一群沒有經驗的年輕人或者是富有名望但同樣管理手段欠佳的大儒。
所以在管理上的放養狀態很容易就會出岔子。杜英拆分書院,給予各地書院更多的自主權,就能夠讓書院針對本地的需求招收人才,且不需要擔心人才源源不斷的匯聚向長安、洛陽等大城,從而導致本地留不住人才。
關中、河洛等地的亂世才算是剛剛有所平靜,所以不用指望著在亂世裏顛沛流離的人們有什麽安土重遷的思想,人才向著安全且經濟繁榮的地方流動是情理之中的,在太平盛世尚且如此,在亂世隻會更加突出這個問題。
各地有了辦學的自主權之後,至少可以截留一部分人才,不必要做什麽事都需要看著關中書院等大書院的臉色、唯唯諾諾。
這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避免長安或者洛陽等城池一家獨大的現象,隻有各地州府都能夠留住人、培養人且為自己所用,那麽本地的經濟民生才有提振的可能,同時還能避免這麽多本來應該可以在鄉土嶄露頭角的人才,客居長安、平白埋沒。
杜英也沒想到自己在千年之前就要麵對首府吸血的現象,所以之前的確忽略了這些問題,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因此,現在的羅含,是洛陽龍門書院的祭酒,書院的名字前麵也不再出現
“關中”兩個字而他關中書院祭酒的位置則被殷浩接管了去,縱然殷浩的口碑已經在之前北伐的時候敗壞的差不多了,但這些年一來已經被時間衝淡了很多,二來一代名流大儒,便是大家嘲笑,也隻是嘲笑他不會領兵打仗偏偏要逞強,結果喪師辱國,倒也不會嘲笑他在學術上有什麽問題。
這個的確是嘲笑不起的。所以殷浩接管已經完全成型的關中書院,並沒有什麽問題。
苻黃眉是趕到洛陽等候杜英,羅含本來就在洛陽,這迎接的三人裏,幾乎和杜英同時抵達的,反倒是洛陽本地太守張湛。
張湛是大司馬府降人,後來政績出色,曆任新平、許昌等地太守,雖然一直在太守的位置上打轉,但是如今所擔任的洛陽太守,那也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算是比普通太守高半級。
副省級城市了。大家都看得清楚,也就是張湛的背景有點兒問題,如今都督府正和大司馬府處於敵對,他這種早年和都督府為敵的,身份的確要比羅含這種直截了當投靠都督府的來的尷尬,否則恐怕早就扶搖直上、擔任刺史了,何必還要再跑到洛陽太守任上走一遭。
張湛對此也心知肚明,所以在此任上更是勤奮,這些時日一直在視察洛陽各地郡縣的防務,核對稅收、確保春耕,若不是杜英來了,他說不準還不會往回趕呢,算是把杜英提倡的
“絕知此事要躬行”給貫徹落實到了極致。畢竟到田間地頭走一走,在不同人的手裏可以操作出來不同的效果。
來源:前一章第一七一九章過家門而不入下一章第一七二一章河洛軍南下之謀
杜英卻無動於衷。此時此刻,別人所見,是河洛平原上一片蒼翠,是洛水和大河在北邙山的兩側奔流而過,也是洛陽這座古都炊煙嫋嫋,在廢墟上重新綻放了活力。
而杜英看到的,卻是他所了解的曆史。曆史上的南北朝,最終結束在兩百多年後。
當時的北周,出關中,入河東,先戰晉陽,再戰鄴城,最終滅北齊,一統北方,而南陳意欲從中分一杯羹,最終卻被北周卷挾滅國之勢而來,直接滅南陳主力於淮上,南陳一蹶不振,喪失了最後的爭霸機會。
今日之北齊,形如桓溫,今日之江左朝廷,也形如南陳,那麽今日站在北邙山向東眺望的杜英,是否又形如那位英姿勃發的北周武帝呢?
“宇文邕可是壯誌未酬啊,最後大好的河山都便宜了他的親家。”杜英嘟囔一聲。
“夫君說什麽?”新安公主聽到了杜英的聲音,好奇的問道。杜英笑道:“沒什麽······”說著,他徑直向山下走去。
雖然是那麽的形似,可是桓溫不是北齊高家那些心理扭曲的家夥,而南方的司馬氏皇室和江左世家也沒有南陳時期事實上君臣之間的那麽團結——一場侯景之亂把南方的士族都收拾幹淨了,所以出身寒門的南陳君臣反倒是沒了那麽多勾心鬥角和權力傾軋,隻可惜實力上的巨大差距讓他們也注定了回天乏術。
所以,憑什麽他杜仲淵又會是宇文邕呢?每個時代的人都在譜寫自己的傳說,宇文邕也好,楊堅也罷,有他們的故事,而杜英要寫的,永遠都是自己的故事。
看杜英走的幹脆利落,不像是有心事的樣子,新安公主一臉茫然,隻好嘟囔一聲:“夫君的所思所想,或許我們所知的,也隻是皮毛吧,真不知道他到底還有多少秘密。”杜英倒是不知道自己在枕邊人心中的形象已經變得神秘兮兮、不可告人,他在進入洛陽城之前先在北邙山上看一看,也不是為了什麽發古往今來之哀思,而是看一看洛陽的地形地勢,畢竟說不定哪一天這裏就會成為主戰場了。
河洛軍的主帥苻黃眉、洛陽太守張湛以及關中書院的老祭酒羅含,已經在城外等候都督的到來。
苻黃眉本來是在前線的,但杜英既然來了,苻黃眉肯定不可能來見都督一麵的行動都沒有。
書院祭酒羅含倒是一直在洛陽,主持洛陽龍門書院的修建,目前看來羅含已經打算把此地作為天下文樞所在了,畢竟相比於長安偏居關中,還是河洛更為天下之中,也更能吸引南方的人才,且長安那邊的書院其實也已經書聲琅琅、香火鼎盛,未來說不定可以形成長安城南書院和洛陽龍門書院並立的文風鼎盛景象。
當然,杜英也意識到如今書院的勢力膨脹過快,並且有一種無序增長的架勢,所以在巴蜀的時候就已經下令著手對書院的管理層進行拆分。
在此之前,各地的書院統一在關中書院的名牌上辦學,並且在一切重要事宜上不得不聽從關中書院的統一安排指揮。
而很顯然,羅含本人是個典型的學者,手底下又是一群沒有經驗的年輕人或者是富有名望但同樣管理手段欠佳的大儒。
所以在管理上的放養狀態很容易就會出岔子。杜英拆分書院,給予各地書院更多的自主權,就能夠讓書院針對本地的需求招收人才,且不需要擔心人才源源不斷的匯聚向長安、洛陽等大城,從而導致本地留不住人才。
關中、河洛等地的亂世才算是剛剛有所平靜,所以不用指望著在亂世裏顛沛流離的人們有什麽安土重遷的思想,人才向著安全且經濟繁榮的地方流動是情理之中的,在太平盛世尚且如此,在亂世隻會更加突出這個問題。
各地有了辦學的自主權之後,至少可以截留一部分人才,不必要做什麽事都需要看著關中書院等大書院的臉色、唯唯諾諾。
這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避免長安或者洛陽等城池一家獨大的現象,隻有各地州府都能夠留住人、培養人且為自己所用,那麽本地的經濟民生才有提振的可能,同時還能避免這麽多本來應該可以在鄉土嶄露頭角的人才,客居長安、平白埋沒。
杜英也沒想到自己在千年之前就要麵對首府吸血的現象,所以之前的確忽略了這些問題,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因此,現在的羅含,是洛陽龍門書院的祭酒,書院的名字前麵也不再出現
“關中”兩個字而他關中書院祭酒的位置則被殷浩接管了去,縱然殷浩的口碑已經在之前北伐的時候敗壞的差不多了,但這些年一來已經被時間衝淡了很多,二來一代名流大儒,便是大家嘲笑,也隻是嘲笑他不會領兵打仗偏偏要逞強,結果喪師辱國,倒也不會嘲笑他在學術上有什麽問題。
這個的確是嘲笑不起的。所以殷浩接管已經完全成型的關中書院,並沒有什麽問題。
苻黃眉是趕到洛陽等候杜英,羅含本來就在洛陽,這迎接的三人裏,幾乎和杜英同時抵達的,反倒是洛陽本地太守張湛。
張湛是大司馬府降人,後來政績出色,曆任新平、許昌等地太守,雖然一直在太守的位置上打轉,但是如今所擔任的洛陽太守,那也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算是比普通太守高半級。
副省級城市了。大家都看得清楚,也就是張湛的背景有點兒問題,如今都督府正和大司馬府處於敵對,他這種早年和都督府為敵的,身份的確要比羅含這種直截了當投靠都督府的來的尷尬,否則恐怕早就扶搖直上、擔任刺史了,何必還要再跑到洛陽太守任上走一遭。
張湛對此也心知肚明,所以在此任上更是勤奮,這些時日一直在視察洛陽各地郡縣的防務,核對稅收、確保春耕,若不是杜英來了,他說不準還不會往回趕呢,算是把杜英提倡的
“絕知此事要躬行”給貫徹落實到了極致。畢竟到田間地頭走一走,在不同人的手裏可以操作出來不同的效果。
來源:前一章第一七一九章過家門而不入下一章第一七二一章河洛軍南下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