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愔既然願意和杜英互吹,自然也做好了為杜英所用的準備。
這世道,都亂成這個樣子了,他也顧不上遠在淮北的桓溫和自家兒子郗超怎麽想。
先得明哲保身,保住郗家的家底再說。
看看杜英仍然手按著的刀柄,這家夥擺明是南下來殺人的。
不順著他的意思,郗愔擔心明天等待自己的可能不隻是軟禁。
“亂起江左,係因陛下身邊有奸佞作怪,並意圖勾連鮮卑胡人,渡江南下,摧折社稷。
謝尚書在朝中孤立無援,小侄添為朝廷西北守將,自鮮卑南下之時便率軍馳援轉戰。
如今外有胡人渡江,內有奸邪作祟,小侄憤恨之下,引軍勤王,伯父認為,可有不妥之處?”
杜英笑問。
郗愔思索少頃,沉聲回答:
“都督為鎮守西陲之重將,肩負守土之責,理當堅守此地,不動半步。”
說到這兒,郗愔不由得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杜英的臉色。
杜英饒有興致聽著,示意他繼續說。
“但山河破碎,胡塵南下,都督引軍勤王,此三代之禮也、春秋之義也,合情合理,理當如此,此為大義!”郗愔當即撫掌、大義凜然的說道。
杜英不由得頷首。
論欲揚先抑,論引經據典,還是你們厲害。
三代之禮,當年商周時,分封諸侯勤王,是分內之事;春秋之義,春秋時節,諸侯仍尊周王,以有尊王攘夷之舉。
杜英這個縣侯,就應該這樣辦。
尊王攘夷、勤王救駕,可不就適合於眼前的局麵、對應杜英的所作所為麽?
這個輿論基調還是不錯的。
果然專業的事還得讓專業的人來辦。
但郗愔很快收了聲,這,隻是他給杜英找到的合情合理的借口而已。
這個借口,或許可以說服很多人,但是至少不能說服現在的郗愔,所以他少許猶豫之後,還是開口問道:
“餘想問,仲淵到底為何而來?”
杜英瞥了郗愔一眼。
此般情況下,他不該有此一問。
可他還是問出來了。
郗家人不討喜,果然是有多重原因的。
不過杜英倒不吝惜於回答:
“殺胡。”
“隻是如此?”郗愔不依不饒的追問。
杜英這一次直接注視著他,鄭重說道:
“胡人南下,擾亂江左,若無江左,則國脈動搖,人心思亂,釀成大禍。
或有盜賊竊國,妄立朝廷,或有胡人縱馬,威脅側翼,所以餘需要一個穩定的江左,才能放心北伐幽燕,以滅鮮卑。”
郗愔喃喃重複:
“北伐······”
他旋即笑道:
“如此說來,都督和大司馬······本不應該成為敵人。”
從骨子裏,郗家就是堅定的北伐派,這是郗鑒的一生所為,為郗家換來的標簽,所以和名義上北伐,實際上隻想著劃江而治、自成方圓的王謝各家、吳郡各家格格不入。
哪怕是沉迷道學、本應講求無為,曆史上的郗家兩兄弟,卻也多次出現在北伐之戰的將帥名單中。
至於郗超,更是直接投身大司馬帳下,以首席謀士的身份策劃了大司馬的西進、北伐等多次對外征戰。
既然都是為了北伐,杜英現在和桓溫之間雖不能說勢同水火,但也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麵,本不應該出現。
杜英輕輕搖頭:
“大司馬之所求,與我之所求,不同。
其求名也,而我,求地也。”
郗愔愣了愣,明白了杜英的意思。
桓溫一直有“司馬昭之心”,所以他需要北伐的大義名分,需要勝利來塑造自己光複故土的形象。
至於那故土,打下來了守不守得住,桓溫並不甚在意。
名分有了就行,至少我打下來過,就比別人強。
而杜英雖然真正收複的北方故土很多,但是好像並沒有大聲吆喝過什麽。
他想要的,是那些土地,是土地上的萬民。
至於南方的人們,知不知道杜英做了這麽多,雖然也很重要,但還在其次。
單純就這點上來說,郗愔不得不承認,杜英的確比大司馬做得好,做得多。
他們算不上同路中人,真正和杜英同路的,應該還是那些簇擁在他身邊的關中文武們。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這些人是在埋頭做一番事業。
隻不過這一番事業,說到底,和桓溫的最終所求是一樣的,隻不過每個人心中不同步驟的重要性不同而已,郗愔不相信杜英真的能大義凜然、心係蒼生到功成名就之後歸隱山林。
他,難道不想坐在那個位置上?
郗愔一直沉默不說話,這讓杜英一邊向前走,一邊含笑說道:
“穩定京口,乃至於振臂一呼、號召江左群起勤王,餘還需要仰仗於伯父呢,伯父可不能閉口不言、事不關己。”
郗愔好似才回過神來一樣,微笑著說道:
“餘隻是想要確認一下,郗家沒有站錯隊······目前看來是的。
都督盡管放心,身在其位則謀其政,餘既以輔國將軍之職鎮京口,自然應當盡分內之事。”
杜英也微微頷首,郗愔明白了他的意思。
身為輔國將軍,名義上所管轄的範圍可不隻是小小的京口,隻不過郗愔的身份敏感,所以他來京口有被排擠出朝廷的意味在其中,
因而郗愔一直沒有想要擴展自己權柄的意思,一直到現在,看來真的到了需要他展現輔國將軍之手腕的時候。
郗家,也不是任由建康府中的那些家族,任由皇權可以拿捏的。
“城中的六扇門何在?”杜英接著問身側的疏雨。
殷舉那個倒黴蛋兒,本來是身先士卒潛入廣陵城刺探情報,結果不曾想到,鮮卑大軍竟然突然開拔北上,並且把城中擄掠來的漢人民夫打包帶走,殷舉也被卷挾北上。
鮮卑人現在正是急缺苦力的時候,所以他身強力壯的,應該沒有性命之憂,隻是不知道能不能逃出來。
而六扇門江左這邊的事務,杜英也隻能先交給疏雨了。
疏雨微微側身,讓旁邊一名年輕人上前:
“六扇門京口統領林綏,參見盟主!”
以這個稱呼開口,不用想也知道是關中盟林家的老人了。
“城中可供差遣的六扇門士卒有多少?”
“六扇門編內人手有五十餘人,分散在各處商鋪、報社之中,另外在城中······”林綏說著,抬眼看了一眼郗愔,止住話頭。
這世道,都亂成這個樣子了,他也顧不上遠在淮北的桓溫和自家兒子郗超怎麽想。
先得明哲保身,保住郗家的家底再說。
看看杜英仍然手按著的刀柄,這家夥擺明是南下來殺人的。
不順著他的意思,郗愔擔心明天等待自己的可能不隻是軟禁。
“亂起江左,係因陛下身邊有奸佞作怪,並意圖勾連鮮卑胡人,渡江南下,摧折社稷。
謝尚書在朝中孤立無援,小侄添為朝廷西北守將,自鮮卑南下之時便率軍馳援轉戰。
如今外有胡人渡江,內有奸邪作祟,小侄憤恨之下,引軍勤王,伯父認為,可有不妥之處?”
杜英笑問。
郗愔思索少頃,沉聲回答:
“都督為鎮守西陲之重將,肩負守土之責,理當堅守此地,不動半步。”
說到這兒,郗愔不由得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杜英的臉色。
杜英饒有興致聽著,示意他繼續說。
“但山河破碎,胡塵南下,都督引軍勤王,此三代之禮也、春秋之義也,合情合理,理當如此,此為大義!”郗愔當即撫掌、大義凜然的說道。
杜英不由得頷首。
論欲揚先抑,論引經據典,還是你們厲害。
三代之禮,當年商周時,分封諸侯勤王,是分內之事;春秋之義,春秋時節,諸侯仍尊周王,以有尊王攘夷之舉。
杜英這個縣侯,就應該這樣辦。
尊王攘夷、勤王救駕,可不就適合於眼前的局麵、對應杜英的所作所為麽?
這個輿論基調還是不錯的。
果然專業的事還得讓專業的人來辦。
但郗愔很快收了聲,這,隻是他給杜英找到的合情合理的借口而已。
這個借口,或許可以說服很多人,但是至少不能說服現在的郗愔,所以他少許猶豫之後,還是開口問道:
“餘想問,仲淵到底為何而來?”
杜英瞥了郗愔一眼。
此般情況下,他不該有此一問。
可他還是問出來了。
郗家人不討喜,果然是有多重原因的。
不過杜英倒不吝惜於回答:
“殺胡。”
“隻是如此?”郗愔不依不饒的追問。
杜英這一次直接注視著他,鄭重說道:
“胡人南下,擾亂江左,若無江左,則國脈動搖,人心思亂,釀成大禍。
或有盜賊竊國,妄立朝廷,或有胡人縱馬,威脅側翼,所以餘需要一個穩定的江左,才能放心北伐幽燕,以滅鮮卑。”
郗愔喃喃重複:
“北伐······”
他旋即笑道:
“如此說來,都督和大司馬······本不應該成為敵人。”
從骨子裏,郗家就是堅定的北伐派,這是郗鑒的一生所為,為郗家換來的標簽,所以和名義上北伐,實際上隻想著劃江而治、自成方圓的王謝各家、吳郡各家格格不入。
哪怕是沉迷道學、本應講求無為,曆史上的郗家兩兄弟,卻也多次出現在北伐之戰的將帥名單中。
至於郗超,更是直接投身大司馬帳下,以首席謀士的身份策劃了大司馬的西進、北伐等多次對外征戰。
既然都是為了北伐,杜英現在和桓溫之間雖不能說勢同水火,但也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麵,本不應該出現。
杜英輕輕搖頭:
“大司馬之所求,與我之所求,不同。
其求名也,而我,求地也。”
郗愔愣了愣,明白了杜英的意思。
桓溫一直有“司馬昭之心”,所以他需要北伐的大義名分,需要勝利來塑造自己光複故土的形象。
至於那故土,打下來了守不守得住,桓溫並不甚在意。
名分有了就行,至少我打下來過,就比別人強。
而杜英雖然真正收複的北方故土很多,但是好像並沒有大聲吆喝過什麽。
他想要的,是那些土地,是土地上的萬民。
至於南方的人們,知不知道杜英做了這麽多,雖然也很重要,但還在其次。
單純就這點上來說,郗愔不得不承認,杜英的確比大司馬做得好,做得多。
他們算不上同路中人,真正和杜英同路的,應該還是那些簇擁在他身邊的關中文武們。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這些人是在埋頭做一番事業。
隻不過這一番事業,說到底,和桓溫的最終所求是一樣的,隻不過每個人心中不同步驟的重要性不同而已,郗愔不相信杜英真的能大義凜然、心係蒼生到功成名就之後歸隱山林。
他,難道不想坐在那個位置上?
郗愔一直沉默不說話,這讓杜英一邊向前走,一邊含笑說道:
“穩定京口,乃至於振臂一呼、號召江左群起勤王,餘還需要仰仗於伯父呢,伯父可不能閉口不言、事不關己。”
郗愔好似才回過神來一樣,微笑著說道:
“餘隻是想要確認一下,郗家沒有站錯隊······目前看來是的。
都督盡管放心,身在其位則謀其政,餘既以輔國將軍之職鎮京口,自然應當盡分內之事。”
杜英也微微頷首,郗愔明白了他的意思。
身為輔國將軍,名義上所管轄的範圍可不隻是小小的京口,隻不過郗愔的身份敏感,所以他來京口有被排擠出朝廷的意味在其中,
因而郗愔一直沒有想要擴展自己權柄的意思,一直到現在,看來真的到了需要他展現輔國將軍之手腕的時候。
郗家,也不是任由建康府中的那些家族,任由皇權可以拿捏的。
“城中的六扇門何在?”杜英接著問身側的疏雨。
殷舉那個倒黴蛋兒,本來是身先士卒潛入廣陵城刺探情報,結果不曾想到,鮮卑大軍竟然突然開拔北上,並且把城中擄掠來的漢人民夫打包帶走,殷舉也被卷挾北上。
鮮卑人現在正是急缺苦力的時候,所以他身強力壯的,應該沒有性命之憂,隻是不知道能不能逃出來。
而六扇門江左這邊的事務,杜英也隻能先交給疏雨了。
疏雨微微側身,讓旁邊一名年輕人上前:
“六扇門京口統領林綏,參見盟主!”
以這個稱呼開口,不用想也知道是關中盟林家的老人了。
“城中可供差遣的六扇門士卒有多少?”
“六扇門編內人手有五十餘人,分散在各處商鋪、報社之中,另外在城中······”林綏說著,抬眼看了一眼郗愔,止住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