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章闡述了本書的主脈宗旨,非常期待大家的批評指正。


    城頭上揮舞的王師旗幟,說明了這場攻城戰完全可以稱之為“登城戰”。


    這廣陵城中,沒有檑木滾石,沒有箭矢如雨。


    月色下,甚至能看到霹靂車略高出城牆的身影。


    不過很快,杜英的眼眸就被火光照亮。


    那龐大的霹靂車,被躍動的火焰所吞噬,逐漸變成在黑夜裏熊熊燃燒的巨大的火炬,撕裂了半邊夜色。


    如果說之前王師沒有受到多少抵抗,可以理解為鮮卑人並沒有料到王師會攻城的話,那麽此時燒毀霹靂車,簡直就是在明擺著告訴杜英,他們早就想要放棄廣陵,所以連焚毀這種龐然大物的柴火都準備周全了。


    很快,一名傳令兵就衝到杜英麵前,神色慌張:


    “啟稟都督,城中並無守軍!”


    杜英臉色隨之微變。


    因為按照之前的情報,城中鮮卑兵馬也應該林林總總加起來有兩萬到三萬人,這還不包括自慕容儁進入廣陵之後,後續趕來增援的鮮卑兵馬。


    然而現在南下的鮮卑騎兵有五千,出城攔截關中騎兵的步卒,大概在萬餘人。


    那麽,剩下的人呢?


    他們不堅守城池,難道還要隨著騎兵一起南下?


    可是此去江左,不用指望著能夠在本地獲得什麽支持,各地世家肯定會拚盡全力抵抗,而司馬昱估計也沒有辦法承擔上萬步騎的消耗,更不可能會允許上萬步騎直搗江左。


    五千無根的鮮卑騎兵,雖然能掀起來腥風血雨,但是因為糧草和器械補給都會受限於司馬昱,所以其實最終也不過隻是一條過江強龍,還是壓不過地頭蛇。


    可是當上萬步卒也跟著殺過去了,那就不一樣了,局勢將會變得很難掌控。


    杜英相信司馬昱這點兒決斷能力還是有的,除非他真的想要和世家同歸於盡了。


    那麽······慕容儁去哪裏了呢?


    “速速派出斥候,向東探查。”杜英一邊下令,一邊策馬入城。


    霎時間,他有一種不太確定的想法,隻期望這不會變成現實吧。


    正如斥候所報,也正如王師士卒輕易的湧入城中所展示的那般,此時的廣陵,的確已經是一座空城了。


    作為淮東首屈一指的重鎮,若廣陵這座城真的有靈魂的話,恐怕也會震驚,短短的一個月內,兩次易主,為什麽都來的這麽簡單?


    大街小巷,空空蕩蕩,對此杜英倒是早就有所預料,慕容儁南下,所攜帶的糧草,除了就地搜刮之外,還是要仰仗於青徐等北方州郡向南轉運。


    所以慕容儁將城中糧草搜刮幹淨之後,便把城中的百姓,無論老弱丁壯,再加上那些被俘的守軍士卒,統統驅趕出城,在鮮卑士卒的押送下,來往於淮東各處,負責運輸糧草。


    時值冬日,本就是一場風雪之後,這路上饑寒交迫餓死的有,疾病纏身病倒的也有,借著冬天,甚至那些鮮卑士卒們都沒有掩埋屍體的意思,反正一夜之後,這些路邊的餓殍,都會凍得結實,不用擔心屍體腐爛誘發瘟疫。


    通過這種方法,慕容儁既避免了這些百姓堆積在城中,消耗糧草,而且還用遙遠的路途和饑寒,完成了對這些百姓的篩選,能夠活下去的,必然也是身強力壯的,自然能夠充入軍中,而那些活不下去的,正好給慕容儁減輕負擔。


    相比於之前在草原上,南下劫掠,現在的慕容儁顯然不具備把這些百姓攜帶北上的能力,但是他也不打算把這些百姓留給江左或者杜英和桓溫之中的誰。


    壓榨幹淨這些百姓最後一絲價值,然後再用惡劣的天氣讓他們慢性死亡,最後慕容儁連動刀子都不需要。


    杜英他們一路行來,此般景象也不是見到一次兩次了。


    身在亂世之中的他們,也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樣殘忍的做法。


    殺胡,對於現在的關中來說,仍然還是一個不變且不滅的行事宗旨,隻不過“殺胡”的作用對象,在杜英的操作下,其實也已經漸漸的發生了變化。


    他們要殺的胡,是諸如慕容儁這樣,草菅人命的豪酋,胡人之中的統治者。


    而他們要團結的胡,則是那些同樣在自己的部族之中處於被欺壓地位的普通胡人。


    這些胡人豪酋們欺壓漢人的殘忍手段和經驗,都是從哪裏來的?


    還不是從之前欺壓自己手下的那些胡人們來的麽?


    杜英之前在關中,就已經注意到,底層的羌人和氐人,一樣過得悲慘,和那些漢家遺民沒有什麽區別。


    所以杜英給了這些氐羌百姓活路,他們自然和那些漢家遺民一樣,對杜英感恩戴德,願意學習漢家的文化,願意進入工坊做工,學習先進的技術。


    以至於現在關中工坊之中已經有很多出身氐羌雜胡的技術骨幹,他們更強壯的身體,再加上這些年遊牧闖蕩而更開闊的眼界,比漢人更勝任一些發揮中堅力量的崗位,形成現在漢人處於管理層和工人層,而氐羌人多在技術骨幹層的分布格局。


    漸漸地,關中軍隊也開始招募氐羌胡人進入軍隊。


    隻要他們忠誠於都督府,願意為守衛關中之和平、推廣關中之新政而戰,那麽他們就是關中的一份子,其實已經甩脫了之前“胡”的身份。


    胡者,非華夏也,夷狄也。


    入華夏者華夏,入夷狄者夷狄。


    這些底層胡人百姓既然已經學習漢文化、身著漢服,除了身形樣貌以及說話口音和漢人還有少許差別之外,已經完全是華夏漢人模樣了,所以他們就已經不再是胡人,而是華夏人。


    對此,杜英給自己的評價是,如果說曆史上的五胡亂華、胡人入漢,是一種胡人上層統治階級,出於收攏漢人人心、鞏固自己統治的目的,從而強行由上到下推行的一種變革,比如以北魏遷都洛陽為標誌的孝武帝改革,那麽——


    杜英所做這一切,其實是從下而上的變革,團結和教化那些淳樸而同樣貧困的胡人百姓,讓他們自發的學習漢家文化、融入漢家的生活圈子之中。


    說這是一種真正讓胡人變成漢人的革(*)命,也不為過。


    幹革(*)命,總是要流血犧牲的。


    隻不過流的,是世家的血,是胡人豪酋的血,是那些竊據高位、搜刮民脂民膏之人的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