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曠站在杜英身側,壓低聲音講著辛牢的履曆。
扶風一戰之後,房默按照原定的計劃,留在扶風,穩定局勢,也等待法隨趕到,一並快速將扶風的流民、俘虜轉化成兵馬和勞力。
而目前真正有能力坐鎮參謀司的閻負,自然被杜英和王猛一致同意留在了長安。
有閻負主管參謀司,再加上袁宏統籌長安民生,足夠鎮住江左世家和荊蜀各方。
再不濟,還有謝奕呢。
這也算是杜英給後方的穩定加上的一道道保險。
不過杜英的身邊,自然也不能沒有參謀司中的領頭人物跟著,於是房曠就從長安趕來了。
相比於自家謹慎的兄長房默,房曠顯然更“憤青”一些,這資料
說到多半處,就已經忍不住批駁辛牢:
“這辛牢,也是正經的漢家子弟出身。河北辛氏在北地郡的旁支,結果忠心耿耿為氐人而戰,之前氐人能一統關中,就有他們這些出身世家的漢人子弟搖旗助威。
否則以其漢人之身,又怎麽可能擔任從事郎中、吏部尚書這般重任?”
“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杜英緩緩說道,“顯然在這些雍州世家子弟們的心中,王師已經不可能回來了。
所以投效氐人,意圖影響氐人,在氐人之中建立起來一個仍然推行世家製度,也仰仗於世家的勢力,才是他們的最好選擇。
因而他們傾向於扶持弱小但是更有希望的氐人繼承者,比如苻堅。因為氐人豪酋都已經匯聚在了苻萇和苻生身邊,苻萇身死之後,這些人更是對苻生馬首是瞻。
所以若漢人世家也跟在其後的話,恐怕獲得不了什麽好處。他們最好的選擇,就是追隨和扶持苻堅,借助苻堅之手擊破那些能夠對他們攫取錢財造成阻礙的氐人豪酋。
世家上下,皆對苻堅忠心耿耿,久而久之,一個個和氐人,也和苻堅綁定的太深,心中的歸屬和忠誠都已經塑造起來。
江左偏安、根本不顧北方死活的那個朝廷,顯然已經不足以贏得他們的尊重和愛戴,他們將自己的一切都傾注在了氐人身上。
氐秦能稱雄一時,也離不開他們的幫助。所以現在我們正在進攻的,又何嚐不是他們的家底,他們幾代人的心血?”
房曠一時無言。
出身世家的他,知道杜英說的不錯。
甚至房曠還有些心虛,因為他不敢想象,如果關中沒有杜英橫空出世,那麽是不是還是在氐人的胡塵籠罩之中?
而那時,越過潼關進入關中的他,最好的選擇豈不也是乖乖的為氐人服務,並且意圖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來影響氐人,重新在氐人的王朝之中傳播漢學。
隻不過辛牢走上了這條路,而他們還沒有來得及這麽走,這條路就沒了。
想到這兒,房曠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不知道自己應該是慶幸於能夠遇到杜英,避免他走上了一條“歪門邪道”,還是應該慚愧,自己也難免有這樣的想法。
“他們走到一個地方,所想的並不是此國此民如何,而是此家本人如何。”杜英接著說道,“所以其所行事,為家而行,為己而行,卻忘了低下頭,看一看這人間的滄桑與仇恨,卻忘了回下頭,看一看來者的犧牲和堅持。”
“悲憫世人,確實是讀聖賢書之人應該做的。”房曠回答。
杜英卻搖了搖頭:
“與其說是悲憫世人,倒不如說是尊重世人。知我百姓,生活多艱,當為百姓再多謀福祉。
悲憫這個詞,隻有那些真正成為一個時代神靈、聖賢的人,才有資格說。
然而當一個人真的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的時候,往往他並不會選擇悲憫、選擇俯視,而是會選擇仍然走入到每個人之中,和他們一般無二,知其所思、知其所願、為其而勞。”
房曠若有所思。
世家所為的,是這個家族,而所害的,卻可能是一方和平、是數以萬計的百姓······
真正的聖人都不會選擇高高在上······
這些房曠之前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一下子灌輸到了他的心田之中,讓他一時半刻竟有一種難以理解的感覺。
自己之前的日子,過得又是何等的自滿以及渾渾噩噩。
杜英不再多說,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剩下的就靠房曠自己理解體會了。
杜英不願意那麽急促的去告訴他們每一個人,世家對這個時代的毒害有多深。
他點到為止,不會逼迫太急,以免適得其反。
而杜英相信,這些正銳意進取、想要改變這時代的年輕人們,隻要給他們足夠多的時間,他們就可以意識到:
一個新的勢力真的想要崛起並且國祚綿長,那麽就必須要跳出這製度、打破桎梏。
否則又會是一次輪回。
曆史上的這個時代,進行了太多次的輪回,而百姓也蒙受了太多的苦難。
前方,鼓聲陣陣,王師突破了辛牢布設的防線。
以精銳之師,進攻學了七八分、兵馬也多半都是臨時拉起的丁壯的氐人,王師若是攻破不了這營寨,那才真是貽笑大方。
接下來就是攻城戰了。
氐人的脊梁骨,已經在渭水岸邊被杜英打斷,而這新平郡的半數兵馬,此時也在城外潰散。
杜英突然間反倒是盼望著辛牢的反抗能夠更激烈一些,這樣杜英還能夠用實際案例告訴房曠:
為什麽局勢已經惡劣到了兵臨城下,這些漢人仍然願意為氐人而戰、乃至於為氐人而死?
房曠隻要還有自己的思維,而不是完全被世家的那一套理論迷惑了內心,大概就會明白:
這些漢人,並不是為氐人而戰,他們是在為自己辛苦從氐人朝廷之中所取得的利益和地位而戰,更是為了他們這些年從百姓身上攫取的那些錢財、吸走的那些血而戰。
他們想要維護的,不是氐人,而是自己。
就算是換了一個新的主人,他們也仍然會選擇為此而戰。
他們擔心城破之後一無所有,擔心兵鋒之下一切積蓄蕩然無存。
所以他們對著同胞咆哮和廝殺。
甚至嘴上還喊著“忠義”、“為了大秦”。
讓人們覺得,這些人真的是氐秦的忠臣,日後也有資格在氐秦的史冊之中閃耀。
這就是世家的真麵目。
“報!新平郡西北發現苻生前鋒斥候,距離此城不足二十裏!”斥候的聲音,驟然將杜英從思索之中拽出來。
扶風一戰之後,房默按照原定的計劃,留在扶風,穩定局勢,也等待法隨趕到,一並快速將扶風的流民、俘虜轉化成兵馬和勞力。
而目前真正有能力坐鎮參謀司的閻負,自然被杜英和王猛一致同意留在了長安。
有閻負主管參謀司,再加上袁宏統籌長安民生,足夠鎮住江左世家和荊蜀各方。
再不濟,還有謝奕呢。
這也算是杜英給後方的穩定加上的一道道保險。
不過杜英的身邊,自然也不能沒有參謀司中的領頭人物跟著,於是房曠就從長安趕來了。
相比於自家謹慎的兄長房默,房曠顯然更“憤青”一些,這資料
說到多半處,就已經忍不住批駁辛牢:
“這辛牢,也是正經的漢家子弟出身。河北辛氏在北地郡的旁支,結果忠心耿耿為氐人而戰,之前氐人能一統關中,就有他們這些出身世家的漢人子弟搖旗助威。
否則以其漢人之身,又怎麽可能擔任從事郎中、吏部尚書這般重任?”
“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杜英緩緩說道,“顯然在這些雍州世家子弟們的心中,王師已經不可能回來了。
所以投效氐人,意圖影響氐人,在氐人之中建立起來一個仍然推行世家製度,也仰仗於世家的勢力,才是他們的最好選擇。
因而他們傾向於扶持弱小但是更有希望的氐人繼承者,比如苻堅。因為氐人豪酋都已經匯聚在了苻萇和苻生身邊,苻萇身死之後,這些人更是對苻生馬首是瞻。
所以若漢人世家也跟在其後的話,恐怕獲得不了什麽好處。他們最好的選擇,就是追隨和扶持苻堅,借助苻堅之手擊破那些能夠對他們攫取錢財造成阻礙的氐人豪酋。
世家上下,皆對苻堅忠心耿耿,久而久之,一個個和氐人,也和苻堅綁定的太深,心中的歸屬和忠誠都已經塑造起來。
江左偏安、根本不顧北方死活的那個朝廷,顯然已經不足以贏得他們的尊重和愛戴,他們將自己的一切都傾注在了氐人身上。
氐秦能稱雄一時,也離不開他們的幫助。所以現在我們正在進攻的,又何嚐不是他們的家底,他們幾代人的心血?”
房曠一時無言。
出身世家的他,知道杜英說的不錯。
甚至房曠還有些心虛,因為他不敢想象,如果關中沒有杜英橫空出世,那麽是不是還是在氐人的胡塵籠罩之中?
而那時,越過潼關進入關中的他,最好的選擇豈不也是乖乖的為氐人服務,並且意圖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來影響氐人,重新在氐人的王朝之中傳播漢學。
隻不過辛牢走上了這條路,而他們還沒有來得及這麽走,這條路就沒了。
想到這兒,房曠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不知道自己應該是慶幸於能夠遇到杜英,避免他走上了一條“歪門邪道”,還是應該慚愧,自己也難免有這樣的想法。
“他們走到一個地方,所想的並不是此國此民如何,而是此家本人如何。”杜英接著說道,“所以其所行事,為家而行,為己而行,卻忘了低下頭,看一看這人間的滄桑與仇恨,卻忘了回下頭,看一看來者的犧牲和堅持。”
“悲憫世人,確實是讀聖賢書之人應該做的。”房曠回答。
杜英卻搖了搖頭:
“與其說是悲憫世人,倒不如說是尊重世人。知我百姓,生活多艱,當為百姓再多謀福祉。
悲憫這個詞,隻有那些真正成為一個時代神靈、聖賢的人,才有資格說。
然而當一個人真的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的時候,往往他並不會選擇悲憫、選擇俯視,而是會選擇仍然走入到每個人之中,和他們一般無二,知其所思、知其所願、為其而勞。”
房曠若有所思。
世家所為的,是這個家族,而所害的,卻可能是一方和平、是數以萬計的百姓······
真正的聖人都不會選擇高高在上······
這些房曠之前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一下子灌輸到了他的心田之中,讓他一時半刻竟有一種難以理解的感覺。
自己之前的日子,過得又是何等的自滿以及渾渾噩噩。
杜英不再多說,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剩下的就靠房曠自己理解體會了。
杜英不願意那麽急促的去告訴他們每一個人,世家對這個時代的毒害有多深。
他點到為止,不會逼迫太急,以免適得其反。
而杜英相信,這些正銳意進取、想要改變這時代的年輕人們,隻要給他們足夠多的時間,他們就可以意識到:
一個新的勢力真的想要崛起並且國祚綿長,那麽就必須要跳出這製度、打破桎梏。
否則又會是一次輪回。
曆史上的這個時代,進行了太多次的輪回,而百姓也蒙受了太多的苦難。
前方,鼓聲陣陣,王師突破了辛牢布設的防線。
以精銳之師,進攻學了七八分、兵馬也多半都是臨時拉起的丁壯的氐人,王師若是攻破不了這營寨,那才真是貽笑大方。
接下來就是攻城戰了。
氐人的脊梁骨,已經在渭水岸邊被杜英打斷,而這新平郡的半數兵馬,此時也在城外潰散。
杜英突然間反倒是盼望著辛牢的反抗能夠更激烈一些,這樣杜英還能夠用實際案例告訴房曠:
為什麽局勢已經惡劣到了兵臨城下,這些漢人仍然願意為氐人而戰、乃至於為氐人而死?
房曠隻要還有自己的思維,而不是完全被世家的那一套理論迷惑了內心,大概就會明白:
這些漢人,並不是為氐人而戰,他們是在為自己辛苦從氐人朝廷之中所取得的利益和地位而戰,更是為了他們這些年從百姓身上攫取的那些錢財、吸走的那些血而戰。
他們想要維護的,不是氐人,而是自己。
就算是換了一個新的主人,他們也仍然會選擇為此而戰。
他們擔心城破之後一無所有,擔心兵鋒之下一切積蓄蕩然無存。
所以他們對著同胞咆哮和廝殺。
甚至嘴上還喊著“忠義”、“為了大秦”。
讓人們覺得,這些人真的是氐秦的忠臣,日後也有資格在氐秦的史冊之中閃耀。
這就是世家的真麵目。
“報!新平郡西北發現苻生前鋒斥候,距離此城不足二十裏!”斥候的聲音,驟然將杜英從思索之中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