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雄最終還是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當這件事真的和自己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這樣也算是能夠給自己一點兒心理安慰了。
然而苻法遲遲不去,讓苻雄心中倍感煩躁,還有什麽事需要我同意的?
能同意的,本王都已經同意了,再往下,就觸碰底線了。
苻雄雖然可以默認孩兒們想要為了未來而搏一把,但是絕不想對苻健拔刀。
他們下一代人的恩怨和擔憂,也不應該影響到上一代。
就像是這一代的情誼,沒有辦法阻止下一代人刀兵相見一樣。
“請父王賜下調兵虎符。”苻法沉聲說道。
苻雄霍然看向他:
“而今大敵,不是你們的兄弟,而是南蠻,南蠻不破,氐人又何去何從?爾等爭執,為父可以不管,但是動用抵抗南蠻之兵馬,朝廷根基何在?國本動之,長安如何可守?!”
“若是城內僵持,攻打不下,又如何?”苻法徑直問道。
苻雄皺緊眉頭。
自己既然已經來不及阻止小輩們動刀動槍,那自然就得盡可能快速的平定這場動亂。
不管是誰最終掌管了權力,對現在的苻雄來說,都沒有那麽重要,重要的是氐人必須要盡快團結起來,擰成一根繩。
長安城內若再僵持不下,那就真的是一盤散沙了。
“丞相領兵在外,為國屏障,隻請丞相調清河公(苻法)之兵馬。”呂婆樓剛剛既然已經開口幫腔,此時自然也得硬著頭皮繼續添油加醋。
“請父王成全!”苻法同樣朗聲說道,“今夜亂起,永固、博休皆需孩兒攘助!”
苻雄卻隻是沉默。
“父王!”苻法再喊一聲。
“罷了,罷了!”苻雄煩躁的擺了擺手,拿起桌上的虎符,狠狠地擲在地上,“且去,且去!”
苻法依舊膝行向前,雙手捧起虎符,重重叩首,聲音已經帶著哭腔:
“孩兒不忠不孝,愧對父王養育之恩,但兄弟情誼、家族生死,孩兒不能不管不問!”
苻雄默然坐在那裏,一聲不吭,聾了一般。
苻法徑直轉身,匆匆離去。
其實就算是苻雄不答應,他也可以指揮的動自己的麾下。
但是終歸還是少了一點兒名正言順,苻法性情穩重而保守,自然覺得沒有辦法向父王和部下交代。
呂婆樓並未跟著苻法一起走,隻是靜靜地跪在那裏。
“爾,為何不去?”苻雄的聲音有些喑啞。
呂婆樓抬起頭,發現這位執掌秦國殺人權的丞相、東海王,雙目空洞,也不知道在想什麽,又在看什麽。
感覺到苻雄的想法應該自己相差無幾,不讚同卻又無從反對,所以呂婆樓喟然歎道:
“世子之謀,臣本不讚同,但身為人師,既不可阻攔世子誤入歧途,亦不能阻攔兄弟鬩牆、臣子逼宮,臣愧對陛下和大王。”
“這不怪你。”苻雄搖了搖頭,“永固自幼便執拗而有主見,餘這父王未曾教導,是餘之過也。世子傅有大才,雖不願卻也為永固奔走,本王當感謝世子傅。”
“臣下有愧,當不得。”
苻雄則自顧自的笑道:“本王戎馬一生,自詡有安邦定國之功、平定一方之才。
而如今,外不能禦強敵、收州郡,以致兵臨城下、危在旦夕。
內又不能教子孫、安社稷,以致皇室動刀兵、大殿將染血······
當真是笑話,笑話啊!”
說到這裏,苻雄不由得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有千萬般憤懣和悔恨,卻無從釋放。
呂婆樓亦有感觸,但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勸慰,隻能跟著歎了一口氣:“若是大王不棄,臣下願陪大王一飲。”
“軍中怎能飲酒?”苻雄一皺眉。
呂婆樓卻苦笑一聲:“國將不國,軍還是軍麽?”
苻雄怔了一下,旋即大笑:“好,飲酒,且飲酒!”
長安的那些事,便隨他們去吧。
——————————————
杜英在王猛和謝道韞的陪同下,向林氏塢堡一側的軍營走去。
謝道韞輕聲說道:“前來此地,並非是道韞意氣用事,而是塢堡中不少親眷想要前來勞軍以及······認領屍骨。”
她的聲音低沉了幾分,讓杜英和王猛的心中也是沒來由的一沉。
林氏塢堡之戰,新編的上千兵馬折損半數,而且這些年輕人基本上都是關中盟最後的青壯勞力了,是很多家庭的希望。
對於杜英或者王猛這樣的決策者來說,他們的生死,或許隻是幾個數字,或許隻是關乎到關中盟利益的籌碼——決策者必須要這樣的冷血,才能為整個團體博取到更多的利益。
但是對於那一個個家庭、一個個翹首期盼夫郎子弟歸來的家眷們,就相當於一片天空的崩塌。
為關中盟而犧牲,此為忠義,是禮儀教化本來就想達成的最終目的之一。
再加上謝道韞認為自己身為盟中婦孺的主心骨和代言者,自然更不可能置之不顧。
因此她合情合理的出現在這裏。
隻不過謝掾史是不是因為心中亦有相思之情,那大家心裏都清楚。
看破不說破。
“誓掃匈奴不顧身,九千貂錦喪胡塵。”杜英歎息道,“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裏人。”
眾人齊齊看過來,咀嚼著話中之意,若有所思。
尤其是跟著前來的不少眷屬,聽到這句話,眼眶登時忍不住泛紅。
而今她們想要來尋找的,可不就是深閨夢裏人麽?
輕輕咳嗽一聲,王猛好奇的問道:“無定河在哪裏?”
杜英頓時尷尬的笑了笑:“有感而發罷了,無所謂哪一條河,可以代指天下江河,又或可指昨日之灞水。”
其實原文應該還是“五千”,不過那應該是特指的某一支軍隊的五千兵馬,所以杜英此時改成了九千,以九這數之極代指戰死兵馬之多,大家都是沒有覺得奇怪。
“多少戰事,圍繞江河山川而起,多少士卒,又埋骨荒野之間。”王猛神色倒是出乎意料的肅然,“師弟詩中之意,發人深省。”
自家師弟總是會有一些詩詞文章脫口而出、震驚四座,反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王猛之前在山上隱居的時候就曾經見識過這種“妙手偶得之”。
不過他對詩詞文章的興趣並不是非常大,所以詩詞寫得好壞,王猛並不是很在意,他更在意的是,師弟想要表達出來的想法。
就當這件事真的和自己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這樣也算是能夠給自己一點兒心理安慰了。
然而苻法遲遲不去,讓苻雄心中倍感煩躁,還有什麽事需要我同意的?
能同意的,本王都已經同意了,再往下,就觸碰底線了。
苻雄雖然可以默認孩兒們想要為了未來而搏一把,但是絕不想對苻健拔刀。
他們下一代人的恩怨和擔憂,也不應該影響到上一代。
就像是這一代的情誼,沒有辦法阻止下一代人刀兵相見一樣。
“請父王賜下調兵虎符。”苻法沉聲說道。
苻雄霍然看向他:
“而今大敵,不是你們的兄弟,而是南蠻,南蠻不破,氐人又何去何從?爾等爭執,為父可以不管,但是動用抵抗南蠻之兵馬,朝廷根基何在?國本動之,長安如何可守?!”
“若是城內僵持,攻打不下,又如何?”苻法徑直問道。
苻雄皺緊眉頭。
自己既然已經來不及阻止小輩們動刀動槍,那自然就得盡可能快速的平定這場動亂。
不管是誰最終掌管了權力,對現在的苻雄來說,都沒有那麽重要,重要的是氐人必須要盡快團結起來,擰成一根繩。
長安城內若再僵持不下,那就真的是一盤散沙了。
“丞相領兵在外,為國屏障,隻請丞相調清河公(苻法)之兵馬。”呂婆樓剛剛既然已經開口幫腔,此時自然也得硬著頭皮繼續添油加醋。
“請父王成全!”苻法同樣朗聲說道,“今夜亂起,永固、博休皆需孩兒攘助!”
苻雄卻隻是沉默。
“父王!”苻法再喊一聲。
“罷了,罷了!”苻雄煩躁的擺了擺手,拿起桌上的虎符,狠狠地擲在地上,“且去,且去!”
苻法依舊膝行向前,雙手捧起虎符,重重叩首,聲音已經帶著哭腔:
“孩兒不忠不孝,愧對父王養育之恩,但兄弟情誼、家族生死,孩兒不能不管不問!”
苻雄默然坐在那裏,一聲不吭,聾了一般。
苻法徑直轉身,匆匆離去。
其實就算是苻雄不答應,他也可以指揮的動自己的麾下。
但是終歸還是少了一點兒名正言順,苻法性情穩重而保守,自然覺得沒有辦法向父王和部下交代。
呂婆樓並未跟著苻法一起走,隻是靜靜地跪在那裏。
“爾,為何不去?”苻雄的聲音有些喑啞。
呂婆樓抬起頭,發現這位執掌秦國殺人權的丞相、東海王,雙目空洞,也不知道在想什麽,又在看什麽。
感覺到苻雄的想法應該自己相差無幾,不讚同卻又無從反對,所以呂婆樓喟然歎道:
“世子之謀,臣本不讚同,但身為人師,既不可阻攔世子誤入歧途,亦不能阻攔兄弟鬩牆、臣子逼宮,臣愧對陛下和大王。”
“這不怪你。”苻雄搖了搖頭,“永固自幼便執拗而有主見,餘這父王未曾教導,是餘之過也。世子傅有大才,雖不願卻也為永固奔走,本王當感謝世子傅。”
“臣下有愧,當不得。”
苻雄則自顧自的笑道:“本王戎馬一生,自詡有安邦定國之功、平定一方之才。
而如今,外不能禦強敵、收州郡,以致兵臨城下、危在旦夕。
內又不能教子孫、安社稷,以致皇室動刀兵、大殿將染血······
當真是笑話,笑話啊!”
說到這裏,苻雄不由得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有千萬般憤懣和悔恨,卻無從釋放。
呂婆樓亦有感觸,但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勸慰,隻能跟著歎了一口氣:“若是大王不棄,臣下願陪大王一飲。”
“軍中怎能飲酒?”苻雄一皺眉。
呂婆樓卻苦笑一聲:“國將不國,軍還是軍麽?”
苻雄怔了一下,旋即大笑:“好,飲酒,且飲酒!”
長安的那些事,便隨他們去吧。
——————————————
杜英在王猛和謝道韞的陪同下,向林氏塢堡一側的軍營走去。
謝道韞輕聲說道:“前來此地,並非是道韞意氣用事,而是塢堡中不少親眷想要前來勞軍以及······認領屍骨。”
她的聲音低沉了幾分,讓杜英和王猛的心中也是沒來由的一沉。
林氏塢堡之戰,新編的上千兵馬折損半數,而且這些年輕人基本上都是關中盟最後的青壯勞力了,是很多家庭的希望。
對於杜英或者王猛這樣的決策者來說,他們的生死,或許隻是幾個數字,或許隻是關乎到關中盟利益的籌碼——決策者必須要這樣的冷血,才能為整個團體博取到更多的利益。
但是對於那一個個家庭、一個個翹首期盼夫郎子弟歸來的家眷們,就相當於一片天空的崩塌。
為關中盟而犧牲,此為忠義,是禮儀教化本來就想達成的最終目的之一。
再加上謝道韞認為自己身為盟中婦孺的主心骨和代言者,自然更不可能置之不顧。
因此她合情合理的出現在這裏。
隻不過謝掾史是不是因為心中亦有相思之情,那大家心裏都清楚。
看破不說破。
“誓掃匈奴不顧身,九千貂錦喪胡塵。”杜英歎息道,“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裏人。”
眾人齊齊看過來,咀嚼著話中之意,若有所思。
尤其是跟著前來的不少眷屬,聽到這句話,眼眶登時忍不住泛紅。
而今她們想要來尋找的,可不就是深閨夢裏人麽?
輕輕咳嗽一聲,王猛好奇的問道:“無定河在哪裏?”
杜英頓時尷尬的笑了笑:“有感而發罷了,無所謂哪一條河,可以代指天下江河,又或可指昨日之灞水。”
其實原文應該還是“五千”,不過那應該是特指的某一支軍隊的五千兵馬,所以杜英此時改成了九千,以九這數之極代指戰死兵馬之多,大家都是沒有覺得奇怪。
“多少戰事,圍繞江河山川而起,多少士卒,又埋骨荒野之間。”王猛神色倒是出乎意料的肅然,“師弟詩中之意,發人深省。”
自家師弟總是會有一些詩詞文章脫口而出、震驚四座,反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王猛之前在山上隱居的時候就曾經見識過這種“妙手偶得之”。
不過他對詩詞文章的興趣並不是非常大,所以詩詞寫得好壞,王猛並不是很在意,他更在意的是,師弟想要表達出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