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說著,鄧羌的目光一邊掃過對麵的人群。


    這是帶著殺意的目光,是一個戰場上不知道殺人多少的猛將打量獵物的目光。


    除了強懷還能強撐著和鄧羌對視之外,其餘的氐人士卒都下意識的微微後退。


    他們總有一種鄧羌下一刻就會直接撲上來,惡狠狠地將他們撕成碎片的悸動。


    強懷本來還想說什麽,但是張了張嘴,卻又無話可說。


    他也有點兒害怕,鄧羌的拳頭會先招呼自己。


    到時候身邊這些人,不見得就能夠攔得住鄧羌。


    這家夥有多勇猛,強懷心裏有數。


    而此時不遠處的寨牆上,杜英和任群站了有一小會兒,正好看到鄧羌起身、壓服全場。


    任群不由得嘖嘖感慨一聲:


    “氐人有如此猛將,卻因其為晉人,除了苻黃眉之外,無人敢用、無人肯用,迄今隻是一個小小雜號將軍,實乃暴殄天物也。”


    杜英則笑道:“氐人不用,便或可引為我用。”


    任群忍不住擔憂問道:“隻怕這隻猛虎,不好降服,屆時反被虎噬。盟主還當慎重。”


    杜英歎道:


    “愛才之心,人皆有之。當日曹丞相可忍關雲長掛印封金而去,今日我又如何不能以誠待之,縱然不能為我所用,或有將來,戰場之上也能得退避三舍之利。”


    任群翻了翻白眼,以他和杜英之間的關係,有些玩笑還是可以開的:“杜兄,讓對麵退避三舍,可不是好兆頭。”


    退避三舍的晉文公,可是取勝了的。


    杜英笑了笑:“三舍是三舍,征戰是征戰,不可混為一談。文公取勝,也非三舍之功。”


    兩人說話間,戰俘營中的氣氛已經近乎凝固。


    強懷既然已經站出來了,此時自然不能輕易地退回去。


    相反,他甚至還要堅持站在最前麵,給自己麾下的將士們擺出來一副不畏強敵的態度。


    不然的話,自己這些兒郎,怕是要一直在對麵的目光下抬不起頭來了。


    而自己也再難約束他們。


    鄧羌顯然也並不打算真的對強懷動手,隻是冷冷的看著他們,自然也是在等著強懷“知難而退”。


    兩名主將一聲不吭,卻又無處不是心理的博弈。


    “讓他們散開。”杜英淡淡說道。


    隨著任群一聲令下,一支箭矢呼嘯而去,掠過雙方人群之間的空地,釘入寨牆。


    尖銳的聲音,驟然撕破了場上的寂靜。


    “都散開!”寨牆上的關中盟士卒冷聲喝道。


    勁弩已經齊齊端起。


    鄧羌和強懷交換了一個眼神,這也算是各自有一個台階下了,自然兩人都不願意再這樣傻乎乎的對視,各自帶著部下後退。


    杜英吩咐一聲:“把鄧羌叫去塢堡見我。”


    任群不由得一笑,這一次他還是很快想明白了盟主的意思。


    一箭雙雕啊。


    而不久之後,強懷看著幾名關中盟士卒過來,好聲好氣的將鄧羌請走,不由得眉頭緊鎖。


    剛剛鄧羌強硬的態度無疑在告訴強懷,這家夥心裏真的沒鬼。


    可是現在關中盟忙不迭的請鄧羌,又是為什麽?


    反間計,值得用在他強懷這種小人物的身上麽?


    而且就算是沒有反間計,強懷也不介意往鄧羌頭上扣屎盆子。


    本來就是一個全靠襯托的年代,鄧羌被俘之後投降晉人,自然就能凸顯出來強懷的忠貞不屈。


    強懷的思緒繞來繞去,卻沒有繞明白。


    ——————————————-


    在杜英看來,自己選擇在議事堂上而不是戰俘營中接見鄧羌,是給足了鄧羌麵子。


    至於強懷等人怎麽想,杜英可以不負責任的表示,強懷覺得鄧羌和關中盟之間有交易,那不是更好麽?


    想要讓敵方的重將能夠放下心理負擔、歸降於我,當然不隻是需要自己這邊給出足夠豐厚的待遇並且勾勒出來美好的藍圖,還需要對麵的小人們出於種種目的構陷。


    畢竟這亂世之中,赤膽忠心的忠臣,到底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隻是“賢臣擇主而事”罷了,當發現自家主子和同僚不靠譜之後,那自然也就到了改換門庭的時候。


    之前鄧羌身為漢人卻混跡於氐人之中,杜英本來就不相信他混的有多好,今日強懷等人的態度更是幫助杜英坐實了這種猜測。


    杜英對於能夠招降鄧羌,自然也就更有信心。


    如此猛將,你們氐人不放心,我放心。


    腳步聲響起,鄧羌在任群的陪同下大步走上議事堂。


    他的手腕還被綁在一起,顯然無論是任群還是杜英的親衛都覺得這是最保險的方式。


    他們或多或少也都知道鄧羌個人武力的強大,若是這家夥來一個匹夫之怒、血濺五步,那盟主可就危險了。


    杜英正坐在堂上,手裏捧著一份今日參謀司提交上來的公文,其實就是參謀司對之前幾次戰鬥做的總結。


    從對關中盟軍隊在戰鬥中的表現,到對謝奕、司馬勳等人麾下將領指揮能力以及士卒作戰能力的分析,都涵蓋在內。


    知己知彼、取長補短,這本來就是一支軍隊想要快速成長所必然要經曆的階段。


    杜英個人的一些軍事理論,來自於後世,或許並不適用於這個時代,而且和王猛一樣,他們兩個都是實打實的紙上談兵罷了。


    因此關中盟軍隊的成長,還是要向老前輩們學習。


    杜英相信,即使是司馬勳的部下,也有值得關中盟學習的地方,不然的話,司馬勳也不可能從當初荊州的一個小小偏師將領、地方郡守,經過一路廝殺變成封疆大吏。


    這種通過戰場廝殺而一路走上高位的人,或許有機遇,但是本身實力的足夠強大才是根本保證。


    而杜英不得不承認的是,自家師兄雖然一直都是一個理論派,但是在選拔人才的時候,眼睛真的足夠尖,參謀司提交上來的這些戰後總結,行文流暢、不卑不亢。


    並沒有因為關中盟在某一次戰鬥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而就忽略其餘友軍的貢獻,也並沒有因為司馬勳之前對關中盟的敵對態度,就一味的攻訐和貶低司馬勳所部。


    甚至參謀司還根據司馬勳麾下兵馬的幾次作戰,總結出了一些軍隊大規模作戰的經驗和教訓。


    說明參謀司也在把司馬勳當做老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聖人說的很有道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