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


    請讓我出去闖一闖,就算焦頭爛額,我也一定會闖出個名堂來!


    ——1989年


    張國榮告別時告訴歌迷自己仍有目標1989年,張國榮一人包攬了“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本地白金唱片大獎”、“最受歡迎男歌手”、“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等幾乎全部樂壇大獎。僅這一年,他在香港、韓國、台灣推出8張唱片總銷量超過100萬張,並在美國、歐洲、澳洲等世界各地舉辦火爆的個人巡回演出。33歲的張國榮,歌唱事業達到了無可逾越的巔峰。


    然而就在此時,他忽然宣布告別歌壇,並於年底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連開33場“告別歌壇演唱會”。幾乎沒有人相信他真的舍得離開萬千寵愛的舞台,但他親自設計了演唱會的“封麥儀式”,高掛話筒,華麗轉身離去。


    “告別歌壇演唱會”封麥儀式


    眾說紛紜的“告別”原因


    自張國榮揭開“告別歌壇演唱會”的帷幕伊始,“為什麽告別”的問題就始終纏繞著他,及至十年後,他仍然反複不斷地被問著:當時是什麽心態?是誰令你萌生退意?又為什麽複出?


    華語樂壇中正式告別舞台的歌手不止張國榮一人,但他是第一人。作為先驅,勢必要承擔這份壓力。為什麽告別?心情好時,他優雅地告訴你,我想在掌聲最多的時候離開舞台;心情不佳時,他撇撇嘴,我跟譚詠麟鬥得這麽厲害,我怎麽知道會不會有一天被人捅死!


    張國榮從不言假,這些都是實情。


    從前後數年間張國榮及他最親密的事業搭檔陳淑芬的言談中,可以抽絲剝繭地梳理出他退出歌壇的真正動機和原因。


    1


    娛樂圈的惡性競爭


    “張譚爭霸”是80年代香港樂壇的奇觀。張國榮與譚詠麟這兩位歌壇超級偶像,在無意間被卷入一場可以稱得上刀光劍影的爭鬥中。兩人的歌曲、唱片銷量、演唱會場次、獲獎情況,甚至是事業以外的一切事件都被拿來比較。


    為了應對這場較量,兩人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歌曲不斷推陳出新,演唱會一再加場,領獎台上明爭暗鬥……現在回看,會覺得這場爭霸賽如煙花般燦爛,張譚二人,聯同當時所有好歌手,一起將香港樂壇推向空前絕後的鼎盛時期。從80年代走來的樂迷們,仍然津津樂道著當年的好歌不斷,仍然懷念著當時的樂壇繽紛。


    但是對兩位當事人而言,卻在這場爭霸賽中受到不小的傷害。上台演唱,會被另一方的歌迷大喝倒彩惡意辱罵;在舞台之外,張國榮受到種種謠言和實物攻擊,愛車被劃花,生日收到“冥幣”詛咒……張國榮是一個性格直接的人,年輕時心高氣傲,對媒體的惡意報導,歌迷的無聊攻擊,這些都是梗在心頭的刺。每次一上台就噓聲不斷,更令他不快——“我站出來是表演的保證,我永遠以最好的狀態唱歌給你們聽,但你竟然噓我?”


    88年,不堪重負的譚詠麟突然宣布不再領獎,張國榮再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譚詠麟的歌迷不斷詛咒他,說他迫使自己的偶像宣布退出領獎。其後,棋無敵手的張國榮包攬起樂壇大大小小的獎項,又被人攻擊說“因為譚詠麟不領獎你才有資格”,令獲獎的喜悅都蕩然無存。


    恰巧當時有一條新聞,報導的是一個網球運動員在打球時突然被人捅了一刀,原來是對手球員的球迷所為。這個消息令他心有戚戚焉,總是免不了聯想,會否哪一天自己也成為這個倒黴的網球員。


    “值得嗎?有的時候人最重要的還是活著。”


    張國榮與譚詠麟


    2


    對偶像歌手身份的厭倦


    張國榮笑稱自己是少林寺裏摸爬滾打出來的,並無誇張。80年代的香港藝人為了拓展自己的事業,提高知名度,常常身兼歌手、演員、主持等各種身份,不論什麽活動,不論是慈善公益、海外演出,還是電台節目,隻要有演出和宣傳的機會就一定參加,並且取勝的意識非常強烈。每一天每一刻,都始終強迫自己處於精神緊張的狀態。


    張國榮是80年代的香港樂壇獨一無二的動感偶像,我行我素、英俊瀟灑。這是歌迷心中的優質偶像氣質,張國榮為了維護這個偶像形象,為了滿足和迎合歌迷的夢想,也付出了不少代價。


    接拍電影時要非常小心,不能損毀自己的偶像歌手身份;現場演出時一定要配合動感形象,衣著、舞姿都不可輕易怠慢。甚至自己喜歡的民謠風格的音樂都不可以在唱片裏出現,因為“你隻有‘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monica’這樣的歌(即動感勁歌)才賣得出去”,唱片公司這樣耳提命麵。


    在這樣的環境中,令這位追求“自我”的年輕人感到漸漸失去了自己,“張國榮”這三個字似乎是為了歌迷而存在,不是為了自己了。


    陳淑芬坦言,從87年開始,他就不斷傾訴說好累,對娛樂圈感到厭倦。


    3


    “山口百惠”情結


    山口百惠這位日本藝人對張國榮的影響非常大。山口百惠出道於1972年,對於70年代的日本甚至整個東南亞來說都可謂風頭一時無兩,她的歌曲、她主演的影視劇都非常成功,她本人更被視為“美好年代”的象征。


    張國榮在70年代出道時,就多次表示對她的欣賞,因而在82年轉投華星之後,他與陳淑芬就決定改編她的歌曲,一來向偶像致敬,二來也希望借助偶像的運氣。這首歌就是張國榮的成名曲《風繼續吹》。


    然而在事業巔峰之時,年僅21歲的山口百惠突然決定離開演藝圈,與心愛的男人結婚生子。偏巧《風繼續吹》這首歌,其實就是山口百惠的告別之作。她的告別演唱會給張國榮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坦陳看過許多遍,認為山口的這個舉動是勇氣的象征。


    在自己事業剛剛起步時,張國榮就已隱隱覺得,演藝事業是一碗青春飯,無法長久為之,要在事業巔峰時期引退,把掌聲和鮮花留在舞台上,華麗轉身,這才是聰明的選擇。——他的想法並無錯,之所以後來他能長久地在演藝圈中生存,甚至複出後能比之前更紅,是因為他始終求新求變,始終將自己擺在演藝潮頭的位置未曾跌落。


    張國榮袁詠儀在《金玉滿堂》中


    還模仿了一把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4對香港時局沒有把握自從84年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簽署了關於香港的《聯合聲明》後,香港在1997年回歸大陸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港人自危,移民成了潮流。對港人來說,大陸是陌生的環境,很多人一提起大陸,就自然浮現出“文革”陰影。張國榮也是一樣。他祖籍廣東,家世淵源,他的家族在文革中損失慘重,爺爺跪玻璃致死,父親的財產全部被沒收。這是他對大陸的最初印象。


    當時他還未有到過到過大陸,隔閡產生誤解,令他對香港回歸心生畏懼,自然也如所有香港人一樣,以為加拿大才是生活天堂。


    世事難料,後來回到香港拍戲,就立刻有機會遠赴北京參演《霸王別姬》,這令他對大陸的印象產生了180度大轉變,成為了香港少數對大陸有真摯感情的明星。


    在2002年香港中文大學的講座中,他甚至勸解學生說:“作為一個中國人是有其值得驕傲的地方,人們亦不能單就文革一事來評看整個中國。”


    5


    早已計劃好的功成身退


    以上這些原因都是他親口提到的,但是都隻不過是引發他告別歌壇的誘因而已。


    張國榮向來是個清醒理智的人,作家林燕妮讚他“總在夢中醒著”,作出這樣重大的決定,並不是由某一個事件而臨時起意。他告別歌壇,其實是早在自己的事業生涯計劃中的一個階段。


    張國榮是時代的弄潮兒,絕不是隨波逐流的追隨者。他對自己的人生有非常清晰的規劃和認識。1982年,他加入華星唱片公司,就已看到事業的曙光。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在三年內出人頭地!他做到了。


    1985年他剛剛嚐到成功的甜頭,就已經意識到,不將“偶像歌手”的身份長久地保存下去。1986年,歌唱和演藝事業都在不斷高攀,他卻向媒體諾言,將唱最好的歌、演最好的電影,三年後將達到事業巔峰,然後就會告別引退。他又做到了!——看,他早就宣布過了,隻是沒有人相信而已。


    這個人,始終保持了一份超然的清醒,卻也許正是他能在香港歌壇影壇屹立26年不褪色的原因之一吧。


    他清醒地看出,自己不過是娛樂圈的一枚棋子,自己的形象和前程,雖靠天賦和努力得來,也全賴市場和觀眾的追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殘酷的,對一個偶像來說,如果不能不斷改變自己的形象來迎合觀眾,就很難抓住觀眾的心。但那樣的張國榮,還是張國榮嗎?


    1989年在告別演唱會上,他對著台下悲傷的歌迷、對著鮮花和掌聲,解釋自己退出的原因,也許下告別後的心願:“你們讓我出去闖一闖,就算焦頭爛額,我也一定要闖出個名堂來!”


    青春日短,前路漫長。驕傲自信如張國榮,遠不甘心做一輩子的青春偶像。他知道,此時的他已經再無高峰可攀,他必須停下來去充實自己。“告別”之於他,將是另一半絢爛人生的開始。


    “告別”,是為了嶄新的回歸


    應該說,1989年張國榮宣布退出之初,他是決絕的。他是真的厭倦了這個明爭暗鬥令他失去自我的娛樂圈。


    他最初對演唱會的設計是“告別娛樂圈”,但陳淑芬舍不得這個年輕有為的英俊靚仔這麽早就退休,執意改成“告別歌壇”,意即即使不唱歌了,還可以拍電影。幸得張國榮不置可否地同意了。此時的他,如果說告別娛樂圈還有遺憾的話,那就是未嚐獲得過“影帝”殊榮。


    真該為陳淑芬這個舉動鼓掌致意!如果不是她的改動,張國榮可能不會在離開香港後,又毫無顧慮的回來演戲,若非他回來演戲,我們怎能看到風華絕代的程蝶衣,怎能看到滄桑絕情的歐陽鋒。


    舉辦過了“告別演唱會”,拍完了合約裏的最後兩部電影《阿飛正傳》和《縱橫四海》,他瀟灑告別,遠赴加拿大過“神仙日子”去了。


    不過,你相信這個不平凡的人,真能享受到平凡的日子?


    張國榮不是沒想過在加拿大長久生活,但是很快,他對溫哥華的平靜和平淡開始厭倦。每天無所事事的生活,對這個有誌氣、有追求、精力充沛的年輕人來說,反倒是一種折磨。


    在溫哥華,原來生活是“吃完早餐之後,就隻能等日落了”!


    在溫哥華,他跟一頭小野鹿成為朋友,還取名“斑比”,斑比是他家花園裏的常客,常來偷吃花朵。


    在溫哥華,他臨街的漂亮房子竟成為旅遊景點,有時在陽台抽著煙,竟聽到導演的大喇叭喊:“這裏就是張國榮的家!”


    張國榮在加拿大的居所


    在溫哥華,他無聊到召集身邊的朋友逐一詢問:有沒有什麽生意,是可以我出一份本錢,然後不懂打理也不會賠錢的?朋友們異口同聲:沒有!


    在這段時間裏,他也真的如最初計劃好的那樣,去美國學習電影課程,為自己的導演夢想鋪路。剛開始接觸理論性的科班教育,張國榮感到新鮮,並學會了剪輯。但是很快,他發現以自己的資曆、以自己在影壇裏浸淫了十多年的實戰經驗,再來學習這些初級內容實在太空洞無趣了,幾乎無法為自己提供靈感和幫助。空虛感更強烈地浮上心頭。


    或許有人喜歡這樣悠閑的生活,但張國榮悶到爆炸。


    “我才33歲,躲到鄉下還太早了。這樣的‘享受人生’,對我來說是一種奢侈。就像《生命無法承受之輕》裏所說,生活得太放鬆,人生存在的價值就太稀少了。”


    在這些百無聊賴的日子裏,張國榮沒有停止對人生道路的思考,並由此逐漸清晰了自己的想法和以後要走的路:“我反思到 i belong to show business, show business belongs to me(我屬於演藝工作,演藝工作也屬於我)。”


    恰在此時,他主演的《阿飛正傳》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這是邀請他複出的最好時機,王家衛、吳宇森、黃百鳴……從來都舍不得他退休的導演們開始輪番轟炸他。劇本一本接一本送到他的案前。


    自我定位的成熟,加上香港電影界的誠意,兩相契合,終於將張國榮請回了香港。


    以張國榮告別歌壇為界,他的藝術生命剛好被分為前後兩個13年。之前的13年,他奠定了自己的一線地位;之後的13年,他開拓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在加拿大9個月療養般的生活非但沒有磨折他的鬥誌,反而將他帶入另一個層次。雖然隻有9個月,但是他脫下了日夜與歌迷互動的偶像歌手身份,開始做“真正的張國榮”。


    他再也不必擔心角色會破壞“偶像歌手”的形象。回港後,他飾演“娘娘腔”常騷,扮演油頭粉麵的“破壞榮”,演繹風華絕代的程蝶衣,在《夜半歌聲》中宣泄音樂感悟,隨後更幹脆重返樂壇。他不再刻意討好和迎合歌迷,而是在音樂裏探索人生,在舞台上突破界限,為香港影壇、歌壇掀起新的旋風。


    當年他為告別樂壇親自譜了一曲《風再起時》。風再起時,來日某天再相見。


    再相見的張國榮,在演藝道路上越走越自我,越走越精彩,越走越執著,終成為光芒璀璨的傳奇巨星。


    本篇提到和使用的部分資料


    ? 《說出我的全部》,張國榮訪談,《all about leslie張國榮的所有》寫真集。


    ? 《星空下的傾情》電視訪談節目,1997年1月,林建明主持,香港亞洲電視台。


    ? 《娛樂圈見證錄》,陳淑芬《明報周刊》連載,2001年。


    ? 《三年前開始部署 目標逐漸實現》,香港《大眾電視》雜誌,1989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麽遠那麽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宇文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宇文卿並收藏這麽遠那麽近最新章節